《获奖课教案大班歌唱活动《我们的族音》教案》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获奖课教案大班歌唱活动《我们的族音》教案
游戏玩法建议:
“找不同”
每一轮找不同的设计,要凸显人物服饰上的黎族民族特色,引导幼儿知道黎锦上图案的意义和由来。
“擂主游戏”
1.教师先带领幼儿玩第一遍,示范念白部分,擂主唱问句,其他人唱答句,在歌曲结束后进行抢答游戏。
2.如果幼儿不能直接回答出正确答案;可增加选择答案。
3.选出擂主后,由擂主带领大家唱歌,教师退位,只主持抢答环节。
游戏重复玩三遍,选出两到三个擂主。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学习歌曲中念白部分的黎族话,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游戏“寻找宴会的路”,感受黎族图腾的特色,激发内心热爱民族的情感。
3.在团队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做一个自信的“擂主”。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1.与歌词对应的图谱:爸爸、妈妈、上学、回家。
2.《我们的族音)PPT、擂主帽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陈老师要带你们去黎寨,那里生活的都是黎族人,黎族人最喜欢唱歌了,一会儿黎寨就要举办一个歌唱比赛,你们想不想去参加?可是,我不认识黎寨里面的路,不过,黎族村长给了我一首歌,他说这首歌曲能帮助我们,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是怎么唱的?
二,教师范唱,帮助幼儿熟悉歌曲。
1.数师第一次范唱,引导幼儿发现歌曲的说唱特点。
2.教师第二次范唱,引导幼儿关注歌曲唱部分的歌词。
3.第三次范唱,引导幼儿关注念白部分的歌词。
4.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图谱,并和幼儿一起澄清歌词中黎族话的发音。
5.幼儿轻声学唱
6.反思学习。
三.游戏:寻找比赛的路,幼儿学唱歌曲。
师:我们现在要去黎寨咯,看,村民们有唱歌有跳舞地欢迎我们,我们跟村长打声招呼。
村长:“欢迎你们来黎寨,你们是要去参歌唱比赛的吗?那我刚刚给你们的歌学会了吗?唱来听听?”
1.幼儿完整演唱,寻找“a pas”
2.幼儿演唱,寻找“a meis”
3.幼儿演唱,寻找“妹妹”
四.参加歌唱比赛,增强幼儿的自信。
我先带领你们唱一適,在念白部分时,我会唱间句,你们唱答句,演唱结束后,屏幕上会有问题,在我说完3、2、1开始的时候,你们才能举手抢答,谁又快又答对谁就能当上擂主,看!这是我们擂主的帽子,你们有没有信心?
1.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游戏。
2.由擂主领唱,重复游戏
2、获奖公开课教案大班韵律活动《公鸡觅食记》教案
动作建议:
[1-17]小节:双手又腰左看,右看;走三下。重复4次。
[18-25]小节:双手上举,展现大臂肌肉
[26-29]小节:两手指自己的大腿,展现大腿肌肉
[0-3]小节:手指远方,指四下
[34-41]小节:双手做爬山状
[42-45]小节:抓的动作四下
[46-49]小节:双手放在腹部
[50-65]小节:重复[1-17]动作
[66-68]小节:双手张开呈呼状。放在嘴前
[69]小节:双手又腰
[70-73]1小节:重复[66-69]动作
[74-77]小节:重复]66-69]动作
[78-81]1小节:拍手四下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闲聊波尔卡》,感受乐曲活泼欢快、幽默诙谐的情绪,随乐做律动活动。
2、在情境、图谱、口令动作的暗示下,尝试做公鸡走路、展示力量,捉虫子及与小鸡互动的动作。
3、在表演情境中,通过替换部分口令,充分感受,表现父子间的逗趣、有爱的快乐场景。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图谱、音乐《闲聊波尔卡》(AB+AC)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背景,了解公鸡爸爸出门的原因及目的
二、欣赏音乐及教师动作,师幼回忆动作、猜测动作代表的含义
三、根据图谱,分析故事情境、音乐结构
——幼儿根据图谱猜情境、顺序
四、听音乐,看指图动作、分段分析故事情节,动作练习
听音乐,分析图谱
1、分析AB+段音乐及情境
单独口令动作练习
小结:它看了4下,然后展示2次翅膀,大腿肌肉1下,发现了虫子。它走过小山坡,抓了4条虫子,然后,放进口袋,准备回家。
——退出1,看指图,轻口令:引导幼儿反思,及时提出“难点”
一一退出2,独自看图,听口令
2、AC部分分析练习
一一师做鸡爸爸,幼儿做鸡宝宝,对话动作练习
——C段合乐练习
——AC音乐练习,反思
五、完整练习,幼儿反思总结,教师逐步退出
1、看指图动作、听口令,完整练习
2、看指图,完整练习
3、尝试自己看图谱练习,体验自我成就感;
反思总结自我学习方式:看图、听音乐、看老师提示、之前的认真练习等
4、从感谢、鼓励和爱的维度,替换“爸爸”部分的口令和动作,合乐练习
5、律动+师幼互动一一根据孩子情况分配师幼角色
3、幼儿园教案大班歌唱《叫醒小猫》获奖公开课教案
《叫醒小猫》是幼儿园第十一届音乐获奖课程,本教案由小编整理,免费分享,包含乐谱,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详情如下:
A段动作建议
前奏:准备,双手平放于膝盖。
[1-2]小节:根据歌词内容尝试伸懒腰,双手做“打开”动作。
[3-4]小节:手指向远方,指向远处钟声。
[5-9]小节:单手放耳旁,做“听钟声”的动作。
B段游玩法
幼儿分为两组,8人为一组。以“八”字展开。一组为小花猫,另一组为猫爸爸与小猫的好朋友们。
猫爸与小猫说唱对唱,随乐曲做各种情境性动作。
尾声:全体一起举起单手说“小猫咪起床啦!”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引导和老师的示范带动下,幼儿尝试在叫醒小猫的游戏中了解歌曲,并学习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
2、在老师优美的范唱和故事情节推动下感受说唱音乐的特点,能够专心的倾听同伴,并且愿意主动投入游戏,在游戏中尝试大胆演唱,并且初步学习看指挥进行接唱。
3、体验与同伴一起在故事中合作歌唱表演的乐趣,体验用自然美好的声音唱歌的愉快。
4、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5、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16名幼儿围坐半圆,8人一组,两组之间空开一张椅子的距离。
2.三段音频音乐、音响。
经验准备:有一定的乐感及歌唱经验。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跟着旋律用ailaduwu四种母音做简单发声进场。提问,引出主题故事。
2、基本部分
故事引入
清晨,一直赖床的小猫不愿意起来,老朋友们想想办法,看看怎么能叫醒小猫呢?再看看猫爸爸是怎么叫醒小猫的,用了什么方法,用了什么声音?
清唱A段,并提问
2)引导幼儿说歌词,教师再次清唱
3)数带动作清唱,幼儿小高照唱
跟着音乐,师幼一起歌唱A段
5)幼儿分角色演唱歌曲
故事铺垫,引入B段“说唱乐”。
提问:猫爸爸在说唱的时候,小花猫在做什么呢?
教师再次示范B段。
(6)看指挥练习。教师带幼儿一起练习“嘿嘿”部分,让幼儿看到手势说“嘿嘿”。
(7)教师与幼儿一起跟着B段音乐唱一遍,在说“嘿嘿”时看手势一起来说。
(8)师幼分角色练习。
(9)幼儿分角色演唱。
3、结束部分
AB两段完整演唱。分组让幼儿完整的演唱歌曲。
4、获奖优质课教案大班歌唱活动《我们的族音》教案
游戏玩法建议:
“找不同”
每一轮找不同的设计,要凸显人物服饰上的黎族民族特色,引导幼儿知道黎锦上图案的意义和由来。
“擂主游戏”
1.教师先带领幼儿玩第一遍,示范念白部分,擂主唱问句,其他人唱答句,在歌曲结束后进行抢答游戏。
2.如果幼儿不能直接回答出正确答案;可增加选择答案。
3.选出擂主后,由擂主带领大家唱歌,教师退位,只主持抢答环节。
游戏重复玩三遍,选出两到三个擂主。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学习歌曲中念白部分的黎族话,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游戏“寻找宴会的路”,感受黎族图腾的特色,激发内心热爱民族的情感。
3.在团队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做一个自信的“擂主”。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1.与歌词对应的图谱:爸爸、妈妈、上学、回家。
2.《我们的族音)PPT、擂主帽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陈老师要带你们去黎寨,那里生活的都是黎族人,黎族人最喜欢唱歌了,一会儿黎寨就要举办一个歌唱比赛,你们想不想去参加?可是,我不认识黎寨里面的路,不过,黎族村长给了我一首歌,他说这首歌曲能帮助我们,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是怎么唱的?
二,教师范唱,帮助幼儿熟悉歌曲。
1.数师第一次范唱,引导幼儿发现歌曲的说唱特点。
2.教师第二次范唱,引导幼儿关注歌曲唱部分的歌词。
3.第三次范唱,引导幼儿关注念白部分的歌词。
4.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图谱,并和幼儿一起澄清歌词中黎族话的发音。
5.幼儿轻声学唱
6.反思学习。
三.游戏:寻找比赛的路,幼儿学唱歌曲。
师:我们现在要去黎寨咯,看,村民们有唱歌有跳舞地欢迎我们,我们跟村长打声招呼。
村长:“欢迎你们来黎寨,你们是要去参歌唱比赛的吗?那我刚刚给你们的歌学会了吗?唱来听听?”
1.幼儿完整演唱,寻找“a pas”
2.幼儿演唱,寻找“a meis”
3.幼儿演唱,寻找“妹妹”
四.参加歌唱比赛,增强幼儿的自信。
我先带领你们唱一適,在念白部分时,我会唱间句,你们唱答句,演唱结束后,屏幕上会有问题,在我说完3、2、1开始的时候,你们才能举手抢答,谁又快又答对谁就能当上擂主,看!这是我们擂主的帽子,你们有没有信心?
1.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游戏。
2.由擂主领唱,重复游戏
5、幼儿园大班歌唱活动《我不上你的当》公开课教案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和结构,能较完整的演唱歌曲。
2.在不断丰富的游戏情节中熟悉歌词,并用肢体动作表现歌词。
3.在变换的游戏形象中提高听辨能力和应变能力,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1)“大灰狼”说话的声音是粗粗的,“花狐狸”的声音是细细的,尖尖的;
(2)“大灰狼”、“花狐狸”出来要跑回“蘑菇”,“兔宝宝”出来要表现友好。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重点:较完整的演唱歌曲,并用肢体动作表现歌词。
活动难点:在游戏中学习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幼儿有圈上行走和“抢椅子”的经验。
2. 物质准备:(1)圆形座位摆放。(2)大灰狼、花狐狸和小白兔的头饰。(3)图谱。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1)师:兔妈妈带小兔子们来到蘑菇园,蘑菇园里的蘑菇都很甜。妈妈对小兔子们说:不要离开。这个时候有一个东东向它走来,东东对小兔子们说:小兔子,我给你蘑菇,快来吃吧!
(2)师:小兔子会怎么回答这个东东呢?那他到底是怎么回答的呢?请小朋友们来听一听。
2.教师范唱,引导幼儿感知歌词。
(1) 教师第一遍范唱。
师:小兔子是怎么说的?歌曲里还唱到了什么?你还听到了什么?
(2) 教师第二遍范唱,引导幼儿一起感知歌词并创编动作。
师:这次我再唱一遍,请你们仔细听听歌曲里面还唱了什么。
师:我和妈妈来到了哪里?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蘑菇呢?蘑菇园里的蘑菇吃起来怎么样?我们又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蘑菇甜又甜呢?
(3)教师第三遍范唱,师幼共同做动作。
师:刚刚我们想出了这么多好看的动作,我们现在把这些动作加入到歌曲中,请你们拿出自己的小手,跟我一起学一学小兔子,在腿上走路。
(4)教师第四遍范唱,解决歌曲中出现的问题。
师:你们会唱这首歌了吗?
师:在唱这首歌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5)教师第五遍范唱,玩“开门大吉”游戏。(反思评价学习)
(1)师:我这里有一个更好玩的游戏叫“开门大吉”,在这两扇门里都放着刚刚唱过的歌的图谱,但是排列的顺序对不对需要你们来揭晓。
(2)用再次演唱的方法进行检验。
师:我们要怎么去检验到底对不对呢?
师:我们再唱一遍歌曲来验证吧!
师:原来我们可以用再唱一次的方法进行检查。
3.加入情境,再次感知歌词。
(1)跟随音乐,站在“蘑菇”(座位)后做上肢动作;
师:今天我是兔妈妈,你们是——,我想带你们去蘑菇园玩。每一张小椅子都代表一个蘑菇,现在请小兔子们起立,站到自己的蘑菇后面。这次我们先在自己的蘑菇面前原地的玩一玩。
(2)跟随音乐,绕“蘑菇园”练习圈上走。(1-2遍)
师:刚刚我们在自己小蘑菇面前玩的游戏。那你们想不想去大蘑菇面前试一试?
师:但是兔妈妈说了,我们要先练习一下怎么去蘑菇园。
师:你们觉得怎么样才能快速地找到蘑菇停了下来呢?让我们再试试看!
4.在游戏中尝试演唱歌曲。
(1)配班扮演大灰狼,增加游戏情节。
师:你们刚刚听到了什么?是什么东东?为什么觉得是大灰狼?
师:到底是谁呢?我们把它请出来好不好?(师幼:“喂,你是谁呀?”)
师:刚刚到底是谁来了?那蘑菇园里除了大灰狼还会有谁?
(2)配班扮演花狐狸进行游戏。
师:刚刚那个东东是谁?我们把它请出来吧!
(3)配班扮演兔宝宝进行游戏。
师:刚刚是谁呀?我们一起请它出来吧!
师:小兔子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一起和小兔子打个招呼吧!
5.结束活动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我不上你的当”!我们去操场上再玩一玩,看看还会遇到哪些东东吧!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为了帮助幼儿学会歌曲,我利用图片辅助幼儿掌握歌词,通过看图片、创设兔妈妈与兔宝宝去蘑菇园采蘑菇的情境一遍遍练习巩固。在活动中我注重动静结合,有在座位上演唱的,有站在椅子后练习的,还有绕圆圈边游戏边演唱的。从原地的小蘑菇园到围圆走动的大蘑菇园再到“大灰狼”“狐狸”“兔子”情节的加入,活动环节层层递进,幼儿的经验逐步提升。如在“大灰狼”出现前,我让孩子讨论“如果遇到坏家伙,我们该怎么办?”让孩子们提前掌握应对经验,为“大灰狼”出现后作出反应做好准备。在找出“大灰狼”“狐狸”“兔子”时,第一次我自己找,第二次我和个别孩子一起找,第三次鼓励勇敢的孩子自己找,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做了一点渗透。
6、优质课教案大班歌唱《趣味长沙话》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听赏、看图以及游戏等方式尝试学习用长沙方言演唱歌曲第二段。
2.感受整首歌曲的风格,能尝试限随整首音乐一起接唱歌曲第二段。
3.感受方言文化,体验学习用长沙方言进行歌唱的趣味性。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1.歌曲中不同地名的图片(大图一份,小图四份)。
2.已截好的歌曲(整首、分段)。
3.幼儿椅16张、桌子4张。
4.长沙景点ppta
5.景点明信片。
经验准备
1.了解歌曲第一段的意思,感受歌曲的味,并初步学唱歌曲第一段。
2.尝试用长沙话说出歌曲中的景点知道什么是长沙话说唱
活动过程
1.入场,随音乐演唱第一段
指导语:昨天我们学了一首长沙话的歌曲,一起来唱给客人老师听吧!(幼儿随音乐上台,面对台下老师演唱)
指导语:台下很多客人老师不是长沙的。我们一起来教她们一句长沙话吧!
2.学唱歌曲第二段(五个地名)
(1)完整播放歌曲,幼儿欣赏
指导语:歌曲中用长沙方言介绍了岳山的五个景点,请你们仔细地听。
(2)找地名
指导语:你听到了什么?(孩子找到一句教师就用歌曲旋律唱出那一句)
(3)地名排序
指导语:你们都很厉害!那有谁听出这五个地名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先唱的什么?再唱的什么
(4)验证排序
指导语:是不是这样排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5)学唱
指导语: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随背景音乐一起唱,最34。过程中及时调整和评价)。
3.游戏(完整接唱)
游戏玩法:播放完整版(长沙有个岳山),幼儿随音乐游览各个景点,当歌曲放到“克哒哪里玩咯?”时,幼儿快速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并站好,并观察桌子上“明信片”是什么地点(即自
己要接唱的那一句歌词),根据明信片提示地点接唱欧曲。
(1)尝试游戏,熟悉规则
指导语:我们先跟音乐来试一遍,看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正式游戏,接唱歌曲
指导语:请注意要认真听音乐,唱完哪一句开始结景点?站好后请注意观察并思考自己要接唱
哪一句!(游戏反复几次,根据幼儿现场情况进行评价小结)。
4.活动结束,小结
播放长沙其它景点的PT(以长沙活说为背景音乐)。幼儿了解长沙的更多点。
小结:其实长沙除了数曲中所唱的地方以外现还有根多亮又有名的景点。欢理你们都去长沙做客欣赏长沙美景、感受长沙文化!
7、获奖教案大班歌唱活动《拨浪鼓》教案
动作建议:
[1-20]小节:跟着老师一起边唱歌曲边做手势辅助歌曲。
[21-28]小节:拿起拨浪鼓、拍打大腿、依次传递。
游戏玩法及配器说明:
一个拨浪鼓。
[1-20]小节:幼儿及老师围成圆圈坐在椅子上,双腿放松,拨浪鼓最先放在老师的大腿上,带领孩子做手势演唱歌曲。
[21-28]小节:一边唱咚吧部分,一边拍一下自己的大腿再将拨浪鼓传递给右边的小朋友。
活动目标:
1、通过念咒语的游戏,掌握“咚吧咚吧咚咚吧……“的歌词节奏,在游戏中快乐的记忆歌词。
2、感受京味童谣的的韵味,初步尝试表现京歌儿化音的特点。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黑板一张、马克笔一支、大白纸一张
2、拨浪鼓:一个
经验准备:
和同伴合作过击鼓传花、拍腿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出示被藏起来的拨浪鼓盒子,激发幼儿兴趣
(1)引入咒语,讲述故事,幼儿第一次感受完整歌词
2、以游戏为载体“传位拍打”的方式激发幼儿念诵歌词的兴趣的,感受歌词难点“咚吧”段
3、幼儿回忆歌词内容,老师小结做重复练习,重点讲解咚吧咚吧的节奏
(1)根据幼儿在作出的正确回答请全体幼儿念诵
(2)根据老师做的动作发现咚吧的不同
(3)集体跟着老师边游戏边完整念诵歌词一次
(4)老师示范演唱歌曲的“咚吧”难点部分
4、老师示范完整演唱歌曲,幼儿根据回忆记忆歌词
小结:完善歌谱,闯关才算完成!
5、师幼共同演唱歌曲,检验歌谱是否正确,加强对歌词的记忆
(1)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检验歌谱是否正确
(2)观察老师画的歌谱有什么特别之处,特殊符号代表“儿化音”的重点演唱方式。
(3)幼儿集体一边游戏一边演唱歌曲
6、出示拔浪鼓,再一次吸引幼儿视线,激发幼儿兴趣。
7、幼儿集体完整演唱一次歌曲,师幼互动。
8、总结:孩子们,你们喜欢拨浪鼓这首歌吗?它是一首具有京味的民间意谣,希望我们的孩子们都能够喜爱我们的传统文化,愿意尝试不同风格的音乐,回家把这首好玩并且具有挑战性的京
歌儿唱给你的好朋友和家人听好吗?
8、大班音乐课歌唱活动:《山谷回音真好听》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山谷回音的美。
2.感受音乐强弱力度的对比,唱出音乐的强弱力度的变化。
3.体验参与唱歌活动的乐趣。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5.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二、活动准备
钢琴、音乐《山谷回音真好听》、课前了解山谷有回音的自然现象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尝试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山谷回音的美。
2.活动难点:唱出音乐的强弱力度的变化。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旋律,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幼儿跟随教师边念唱歌词边做各种律动。
2.教师与幼儿进行练声活动
3.欣赏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感受歌曲旋律。
(1)你听到了什么?为什么说美丽山谷真稀奇?
(2)完整听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优美及声音强弱力度的变化,并随音乐做肢体动作如拍手、拍腿来感应歌曲。)
(3)再次完整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
4.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1)教师带领幼儿用“啦”字哼唱歌曲旋律。
(2)播放音乐,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
(3)教师清唱,幼儿跟唱。
(4)幼儿跟着教师的钢琴伴奏来演唱歌曲。
(5)分组唱
(6)请个别幼儿上台来演唱
5.结束部分:
教师进行小结,对幼儿进行表扬鼓励。
活动反思:
在本活动中我运用多媒体的视听、运用语言艺术的描绘、师生实践活动的创设、课堂中的问题情境等等,我努力让幼儿感受音乐,引导幼儿注意听清楚歌曲中的强弱力度的变化,并让他们把它唱准来。但还是有个别幼儿不会听范唱,不理解回音的演唱方式,不能更好地区分音乐强弱力度的对比,还有少数幼儿会把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唱错。经过多次教师纠正才得以解决,还有在最后幼儿上台演唱时,幼儿不够大方,我应该更加的鼓励幼儿,培养他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9、幼儿园大班歌唱教案《我们的族音》
挑战3: 愿意用歌曲里的句式大胆地学习黎族话
挑战2: 幼儿能完整游戏,唱歌并抢答,选出擂主。
挑战1: 教师带领幼儿分角色演唱,知道唱歌结束要抢容。
反思+练习:反思一回忆,熟记歌曲中的黎族话并练唱
倾听+练习:教师范唱4-5遍,幼儿熟悉歌曲结构和歌词
故 事
游戏玩法建议:
“找不同”
每一轮找不同的设计,要凸显人物服饰上的黎族民族特色,引导幼儿知道黎锦上图案的意义和由来。
“擂主游戏”
1.教师先带领幼儿玩第一遍,示范念白部分,擂主唱问句,其他人唱答句,在歌曲结束后进行抢答游戏。
2.如果幼儿不能直接回答出正确答案;可增加选择答案。
3.选出擂主后,由擂主带领大家唱歌,教师退位,只主持抢答环节。
游戏重复玩三遍,选出两到三个擂主。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学习歌曲中念白部分的黎族话,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游戏“寻找宴会的路”,感受黎族图腾的特色,激发内心热爱民族的情感。
3.在团队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做一个自信的“擂主”。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1.与歌词对应的图谱:爸爸、妈妈、上学、回家。
2.《我们的族音)PPT、擂主帽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陈老师要带你们去黎寨,那里生活的都是黎族人,黎族人最喜欢唱歌了,一会儿黎寨就要举办一个歌唱比赛,你们想不想去参加?可是,我不认识黎寨里面的路,不过,黎族村长给了我一首歌,他说这首歌曲能帮助我们,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是怎么唱的?
二,教师范唱,帮助幼儿熟悉歌曲。
1.数师第一次范唱,引导幼儿发现歌曲的说唱特点。
2.教师第二次范唱,引导幼儿关注歌曲唱部分的歌词。
3.第三次范唱,引导幼儿关注念白部分的歌词。
4.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图谱,并和幼儿一起澄清歌词中黎族话的发音。
5.幼儿轻声学唱
6.反思学习。
三.游戏:寻找比赛的路,幼儿学唱歌曲。
师:我们现在要去黎寨咯,看,村民们有唱歌有跳舞地欢迎我们,我们跟村长打声招呼。
村长:“欢迎你们来黎寨,你们是要去参歌唱比赛的吗?那我刚刚给你们的歌学会了吗?唱来听听?”
1.幼儿完整演唱,寻找“a pas”
2.幼儿演唱,寻找“a meis”
3.幼儿演唱,寻找“妹妹”
四.参加歌唱比赛,增强幼儿的自信。
我先带领你们唱一適,在念白部分时,我会唱间句,你们唱答句,演唱结束后,屏幕上会有问题,在我说完3、2、1开始的时候,你们才能举手抢答,谁又快又答对谁就能当上擂主,看!这是我们擂主的帽子,你们有没有信心?
1.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游戏。
2.由擂主领唱,重复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