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教案一等奖》属于教案一等奖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新课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教案一等奖
导语:黄山啊,它是世界著名的游览胜地,连外国人都很喜欢它,古人称之为“天下第一奇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下面是其教学教案,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 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重点难点:
学会字词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前学生和老师收集一些黄山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黄山的美丽景色(课件出示)
1、 由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黄山的图片
2、 欣赏课件:黄山风景同学们听说过黄山吧,你对黄山有怎样的了解呢?
3、 学生发言,谈论对黄山的一些认识充实课堂。
4、 教师介绍黄山:黄山啊,它是世界著名的游览胜地,连外国人都很喜欢它,古人称之为“天下第一奇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为什么这么著名呢?黄山它集合了重多名山的优点,兼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峨眉之秀丽,而且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春夏秋冬景色各异,你说它能不著名么!
5、 导语:黄山风景如此美丽,我们去看看课文是怎么样给我们介绍它的神奇魅力的。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自渎课文,注意读准确、读通顺。
2、 思考:你知道黄山在哪吗?黄山奇石奇在哪儿呢?
3、 交流问题,指名回答。
三、朗读感悟
1、 指导朗读第一段:相机认读“区、尤、其”三个字。启发学生自主识字。
2、 展示“奇石”的图片,看看你最喜欢哪一块奇石?把它贴在相应的图片下面,并朗读相应的段落。
3、 集体交流
(1)指名读,注意正音。朗读困难处,教师范读。
(2)小组内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相互评价。
(3)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展示读。
(4)教师随意挑选段落,愿意朗读的同学起立朗读。
(5)引读:就说“仙桃石”吧——“猴子观海”又怎么样呢?——: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4、组内介绍自己的黄山图片。
四、学习生字
1、 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先自由朗读,不会的学生互相帮忙。
2、 各种形式读,巩固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 开火车边读字卡边组词。
2、 读儿歌,巩固识字。
黄山石,形状奇,山峰巨,石盘立。金鸡啼,有名气,仙桃石,天下奇。小猴子,身脖子,胳膊举,看仔细。
二、齐读课文
1、 自由朗读,读出自己的感情,体会黄山的优美。
2、 齐读课文,再次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美丽。
3、 趣味背诵:出示某一块奇石图片,谁能背诵出该段落,图片就奖给谁。
我们齐读最后一段。
思考第六段中省略号的意义是什么呀?
学生回答因为黄山的奇石多,作者不能一一描述,所以用省略号代替。
师说,事实上,黄山的奇石不仅仅很多,而且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观察“仙人指路”,结合它旁边的奇松观察,是不是很像一只大鸟登在枝头啊!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喜鹊登梅”。还有当没有太阳金灿灿的光芒时,“金鸡叫天都”就变成了“五老上天都”了,你说黄山的奇石是不是真的很神奇啊。
那我们总结一下黄山的奇石都有什么特点?(板书)最后总结成一个“奇”字。
学完这一课,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啊?
学生畅所欲言。
三、指导写字
1、 字形分析与范写
2、 学生描红,临写
四、想象说话和绘画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挑选一块说一说,先小组交流,再集体交流,然后把想象中的奇石画下来。
2、新课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教案
导语:黄山啊,它是世界著名的游览胜地,连外国人都很喜欢它,古人称之为“天下第一奇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下面是其教学教案,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 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重点难点:
学会字词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前学生和老师收集一些黄山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黄山的美丽景色(课件出示)
1、 由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黄山的图片
2、 欣赏课件:黄山风景同学们听说过黄山吧,你对黄山有怎样的了解呢?
3、 学生发言,谈论对黄山的一些认识充实课堂。
4、 教师介绍黄山:黄山啊,它是世界著名的游览胜地,连外国人都很喜欢它,古人称之为“天下第一奇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为什么这么著名呢?黄山它集合了重多名山的优点,兼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峨眉之秀丽,而且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春夏秋冬景色各异,你说它能不著名么!
5、 导语:黄山风景如此美丽,我们去看看课文是怎么样给我们介绍它的神奇魅力的。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自渎课文,注意读准确、读通顺。
2、 思考:你知道黄山在哪吗?黄山奇石奇在哪儿呢?
3、 交流问题,指名回答。
三、朗读感悟
1、 指导朗读第一段:相机认读“区、尤、其”三个字。启发学生自主识字。
2、 展示“奇石”的图片,看看你最喜欢哪一块奇石?把它贴在相应的图片下面,并朗读相应的段落。
3、 集体交流
(1)指名读,注意正音。朗读困难处,教师范读。
(2)小组内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相互评价。
(3)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展示读。
(4)教师随意挑选段落,愿意朗读的同学起立朗读。
(5)引读:就说“仙桃石”吧——“猴子观海”又怎么样呢?——: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4、组内介绍自己的黄山图片。
四、学习生字
1、 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先自由朗读,不会的学生互相帮忙。
2、 各种形式读,巩固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 开火车边读字卡边组词。
2、 读儿歌,巩固识字。
黄山石,形状奇,山峰巨,石盘立。金鸡啼,有名气,仙桃石,天下奇。小猴子,身脖子,胳膊举,看仔细。
二、齐读课文
1、 自由朗读,读出自己的感情,体会黄山的优美。
2、 齐读课文,再次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美丽。
3、 趣味背诵:出示某一块奇石图片,谁能背诵出该段落,图片就奖给谁。
我们齐读最后一段。
思考第六段中省略号的意义是什么呀?
学生回答因为黄山的奇石多,作者不能一一描述,所以用省略号代替。
师说,事实上,黄山的奇石不仅仅很多,而且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观察“仙人指路”,结合它旁边的奇松观察,是不是很像一只大鸟登在枝头啊!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喜鹊登梅”。还有当没有太阳金灿灿的光芒时,“金鸡叫天都”就变成了“五老上天都”了,你说黄山的奇石是不是真的很神奇啊。
那我们总结一下黄山的奇石都有什么特点?(板书)最后总结成一个“奇”字。
学完这一课,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啊?
学生畅所欲言。
三、指导写字
1、 字形分析与范写
2、 学生描红,临写
四、想象说话和绘画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挑选一块说一说,先小组交流,再集体交流,然后把想象中的奇石画下来。
3、二年级上册18《黄山奇石》教案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著名的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姿态各异的奇石,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找出各节中概括节意的句子,了解并体会各节是如何围绕概括句写具体的。
3.掌握本课15个生字,积累课后要求“读读写写”的词语10个。
4.学习用“每当……就……”的句式造句。
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节。
教学重点:
读懂每一节意思,了解怎样围绕中心把一段话写具体。
教学难点:
认识先概括后具体的结构段式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小黑板: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山上有许多形状奇特的石头,人们给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
2.师用曲线划出“黄山风景区”。
同学们,你们去过黄山风景区吗?请你来谈谈。
3.师介绍: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精辟评价。古人还有“天下名景集黄山”之说。1990年,黄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风景区的面积约154平方公里,有大小72个山峰,其中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三大主峰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黄山有四绝,即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
(1)“闻名”是什么意思?“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
(2)除了黄山风景区闻名中外,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风景区或成就闻名中外?
3.理解“奇特”
奇特什么意思?黄山风景区什么很奇特?(石头)
板书:奇特
这篇课文写的就是黄山风景区奇特的石头。
4.板书课题:
5、黄山奇石
(奇特)
二、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特的石头?
用“——”划出,交流
板书:仙桃石
猴子观海
15.黄山奇石 金鸡叫天都
(奇特) 五老奔天都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三、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
2.标序号,读通课文;
3.完成课后2、3题。
检查自学:
1.注意“状”和“琴”的写法。
2.“形”和“雄”的部首(右边)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交流课后2、3题。
“每当……时候……就”的上半句表示时间,后半句是说在这样的时候,谁(或者什么)会产生什么情况。“就”是连接词,并且还有必然性的意思。
四、熟读课文,理解第一节
1.小组朗读课文,理解第一节两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交流:
第一句:地理位置。
第二句:写山上多奇石,人们根据它们的形状,通过想象和联想,给它们起了一些有趣的名字。既点明了题意,又有“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全文的总起。
3.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抄词并家默;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5人分节朗读,要求读通句子,说说: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特的石头?
2.交流板书:
仙桃石
猴子观海
15.黄山奇石 金鸡叫天都
(奇特) 五老奔天都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二、学习课文
(一)第二节“仙桃石”
让我们来读懂这一节的意思。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节,弄清每句话的意思。
2.指名读,讨论理解:仙桃石奇特在哪里?请你用曲线划出有关词句。
归纳板书:①形状像桃子;②巨大;③似乎是从天上仙人那儿飞下来的;④险,“只有底部一小块挨着下面的石盘子”;⑤牢,尽管它与下面的山石接触面很小,但它还是“牢牢地站在那里”。
3.在引读和提问中理解:
看到形状像桃子一样的巨石,就会使人想象到——(它似乎……落地太快)。因为它飞得太急,落地太快,所以——(只有……石盘子)。因此第2、3两句是作者的想象。
第3句是什么关系的句式?(因果)通过想象将“仙桃石”神化的两个词是——(似乎、也许),突出了仙桃石的奇,也使文章生动有趣。
(继续读)尽管——(这样……)还是——(牢牢……)。这组关联词是什么关系的句式?(转折)进一步写出了“仙桃石”之奇。其中的“这样”就是指——(只有……石盘子)。
4.齐读并小结:我们通过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读懂了第二节,了解了仙桃石是块奇特的石头。
(二)第三节
过渡:猴子观海是块怎样的石头呢?
1.自由朗读第三节,找出写这一节的主要意思的句子用“——”划出。
交流板书:形象逼真
2.再读课文,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理解这一段是怎样把“猴子观海”写具体的。
(一动不动,蹲,仿佛在观看)——拟人手法。
(三)第四节
过渡:我们用学习第三节的方法学第四节。
1.首先请自读,找出写这一节的主要意思的句子用“——”划出。交流。
板书:特别有趣
2.再读,请你用曲线划出“金鸡叫天都”和“五老奔天都”特别有趣在哪儿的句子。交流。
3.这写冷冰冰的石头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把它写活了,让人觉得它们确实有趣呢?(拟人)请你用小圈圈出描写“金鸡”姿态、动作的词和“五老”神态、心情的词。自读体会。
4.引读:
“金鸡叫天都”和“五老奔天都”特别有趣,——(每当……啼叫),可是,当你爬上天都峰,再回头看那“金鸡”时——(那只……走来)。原来“金鸡”和“五老”是同一山顶上的一组大石头。
同一组石头为什么会有两个有趣的名字?书上哪句话中哪一个字告诉我们?(板书:变)
小结:同一组石头,作者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却不一样,真是特别有趣。
5.齐读第4节
(四)第五节
1.读文,课文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五老奔天都还介绍了哪些?有没有具体写?为什么?
2.作者怎样简单写的呢?再读有关内容。
二、总结
三、布置作业
1.背诵第四节;
2.仿照课文写法,从“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选一个来写,看谁写得最生动。
板书设计:
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
仙桃石:像桃子、巨大、飞、险、牢
猴子观海:形象逼真
18.黄山奇石金鸡叫天都↘
(奇特) 变 特别有趣
五老奔天都
4、二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石》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4、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看了五岳不看山,看了黄山不看五岳。意思是没有比黄山更美的山了。可见黄山的确是一座神奇、美丽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跟作者一起,去看看黄山的奇石吧!
齐读课题
二、自学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小组合作学习。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
3、分析字形,记忆汉字。
4、初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尤其、陡峭、翻滚。
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自读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黄山的哪几个景点?
四、学生质疑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第二课时
一、 导入谈话。
黄山的石头为什么是特殊的稀罕的,不常见的?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
2、你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25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你们喜欢哪种石头?选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来学习:图上画的是哪个景点?它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对照图片读一读,读出你们的喜爱之情。再结合图展开想象,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全班汇报。
3、小结
4、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自然段。并试着背下来。
5、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教案
《黄山奇石》一文是对黄山奇石的描写,“奇”字概括出黄山石的特点。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课文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背诵3、5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充分运用图画,启发学生抓住黄山奇石的特点,展开想象。
通过朗读,加深对一些长句的理解。
教学思路:
教学本课应从指导看图开始,让学生对黄山奇石有个具体的印象。再通过朗读认识奇石特点。讲解课文,要让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用具:
黄山奇石的幻灯片,黄山风景录相或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导语:在我国无数的名山大川中,黄山以她的奇秀赢得人们的赞赏,尤其黄山的奇石更让游人流连忘返。那么究竟黄山奇石有什么特色让人们如此喜爱呢?我们今天学习课文《黄山奇石》(板书课题)。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对我国的秀丽山川更加了解,更加喜爱。
2.观看录相资料或挂图。老师随图讲解。
二、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听清生字读音,并能说出课文中一共讲了黄山几种奇石,其中哪几种是详细讲的。(共讲了7种奇石,其中“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4种奇石是详细讲的。)
让学生看拼音自读课文两遍。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挂小黑板,出示本课12个生字。
区 省 秀 尤 其 仙 翻 滚 巨 著 形 状
2.指读。省、著、状三字是翘舌音。
3.字形指导。
状:右边是“犬”。组词为“形状”,意思即样子;“壮”多指人力气大。二字要注意区别。
著:要和“着”区别。著,音zhū,组词为“著名”;“着”,音zhe,可组词“拿着”。
尤:应与龙字区别。
4.理解词语。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四、结合课文理解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加深理解。
2.指读课文,听听学生的理解程度。
五、作业:抄写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看课文写了几句话,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黄山风景区在什么地方;那里的怪石有趣。)
2.观察第一幅图,说说图上有什么,给你的印象怎么样?如何理解“秀丽神奇”?
3.“尤其”一词在这里强调了什么?这一句对全文起什么作用?(强调了怪石的有趣;是全文中心句,对全文起引起下文的作用。)
(二)学习二、三、四、五自然段。
1.分别指读课文,看作者每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怪石,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怪石的特点的。用笔画出各段中的比喻句。
2.观看第二幅插图,说说形状、环境。说它是“仙桃石”的原因是什么?
3.观看第三幅图。课文中哪几句说猴子的样子?“翻滚的云海”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能理解吗?“猴子观海”中的“海”是什么海?
4.自读第四自然段,理解“远远望去”“真像”等词语说明什么。
5.观察第四幅图,说说“金鸡”是怎么形成的。指导朗读这一段。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指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又告诉我们哪些奇石,省略号说明什么。你能想象出这些奇石的样子吗?这一段与二、三、四、五段比较有什么不同?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指读课文。
二、说说课文重点写了哪几种奇石,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课文略写了哪几种奇石?
三、辅导课后2、3题。
四、指导背诵三、五两段。
1.背诵方法:先读熟,再一句一句地背,背过一句,再背第二句,背过前二句再背第三句。用这种“滚雪球”的方法,会很顺利地背下来。
2.检查验收,背诵好的,当堂练习默写,鼓励背诵全文。
五、作业:用几句话写一处景物,要写出特点。
6、人教新课标二上:《黄山奇石》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新词,3认识个生字。
2.正、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3.通过观察略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会黄山奇石有趣的样子,想像其他奇形怪状的石头的样子。
教学准备:
1.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揭题
1.介绍金湖美丽景点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2005年2月11日,我们县发生了一件什么大事吗?这一天,泰宁人民将永远不会忘记,泰宁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成功,泰宁以她独特的奇山秀水,典型的丹霞地貌,以她美妙迷人的姿态,走向了世界。你们知道我们太宁有哪些美丽迷人的风景区吗?(让学生说,教师引导补充)
有大金湖、上青溪、状元岩、金龙谷、甘露寺,猫儿山,九龙潭、金铙山,尚书第,
2.师简介黄山特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篇课文,也是一处世界闻名的风景区,也是被世界组织申批为世界地质公园,她,就是安徽黄山。
黄山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山体雄伟奇特,有岩、洞、潭、瀑等自然景观,素有“人间仙境”之称;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黄山“四绝”。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去欣赏一下“四绝”之一的“奇石”
(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播放全文录音 (教师在学生听录音的过程中,把挂图帖到黑板上)
2.一边轻轻地跟读,一边做下面三件事:
1、把课文介绍的奇石用“——“划下来
2、想想课文写了黄山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几块奇石的样子
3、这4块奇石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三、学习生字-------(用小黑板写出生字)
1. 个人读,
(三人次左右,对读不准的地方适当强调,或范读,或请生读,其他跟读)
2. 说说哪些字难读,要怎样读好?
3. 全班读,(二次左右)
(好,读得很好,声音响亮,读音正确,请再大声读一遍。)
4. 哪些字难写,要注意什么?如何记住?
四、交流预习体会,整体感知课文
1. 说说课文写了黄山哪些奇石?
板书:
仙桃石
猴子观海
黄山奇石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天狗望月、猴子抢球、仙女弹琴……
2. . 看挂图,说说这些奇石的名字。
学生看图说奇石,可大概说说奇石的形状,或情形。
3.具体写了哪几块奇石?的样子? 在哪个自然段?
学生说奇石名字,找奇石段落,读奇石段落
(学生每说一个奇石,便请学生朗读该段课文,视情况,可叫二至三人读)
朗读指导预设:
“仙桃石”:1.你读得真好!声音真响亮!如果把“飞下来”突出一点就更好了。
2.你能不能边读边比划“仙桃石”从天上飞下来的样子。(老师比划)
(嗯,你读得更好!)
听了你的朗读,我好像真的看到天上飞下来一个大桃子!
3.全班读,边读边比划。
“猴子观海”:1.你读得真好!
听了你的朗读,我看到了猴子在“抱”着腿,“蹲”在山头“观”海。
2.谁愿意再来读,读得比他还棒!其他同学学着猴子“抱、蹲、望”
3.一、三组读,二、四组学猴子“抱、蹲、望”
“仙人指路”:1.听了你的朗读,我好像看到一位仙人正在给迷路的小朋友指路呢。
现在请一位小朋友学着仙人的样子边指路边读这段,谁想来?
2.你真像一位鹤发童颜,精神矍烁(jué shuò)的仙人啊!
现在请全班同学都来当仙人,边读边指路。
“金鸡叫天都”:1.听了你的朗读,我好像听到了金鸡在叫:“天亮了,快起床了”
2.谁愿意再来读,读出雄鸡报晓的勤奋。
3.我好像听到雄鸡在叫:“勤劳刻苦的小朋友快起床读书了。”,现在请勤劳刻苦的小朋友一起读一遍。
4.你们猜一猜,雄鸡早晨啼叫时,会说什么话?
5.现在请你们学着雄鸡“伸着脖子”不住地叫刚才说的话。
五、小结
师:黄山的奇石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呢?
师:对,黄山的奇石很多,很怪,很有趣,黄山的风景很多,很美,很神奇。课文中哪些词语说明了黄山风景很美丽,很神奇,很有名?
生:闻名中外、秀丽神奇、
师简单指导学生理解--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词语的意思。(先让学生说)
(如果时间来不及,可以不说。)
师:带着对黄山美丽的风景、神奇的怪石的无限向往,我们一起来读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
师:看着第一自然段下的插图,看着黄山险峻的山峰,飘渺的云海,想像着黄山美丽的景色,有趣的怪石,我们再大声朗读一遍第一自然段。
第 二 课 时
一、读、背奇石。
1、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黄山奇石中四块奇石,大家还记得是哪四块吗?
2、说奇石样子。
谁愿意来说说其中一块奇石的样子?
3、在这四块奇石中,你最喜欢哪一块奇石呢?读一读,等会儿读给大家听?
生读。
4、你能把你最喜欢的奇石的这一段背下来吗?试一试,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背会。
二、说、写奇石。
1、黄山是不是只有这四块奇石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一是从“……”省略号中看出;
二是从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
2.天狗望月、猴子抢球,仙女弹琴等这些奇石课文上没有介绍出来,在你的想像中,你认为它们会是怎样呢?想一想,然后向大家介绍你想像中的样子。可以一两句话,也可以四五句话,或者更多。
学生想。
学生说。
3、听了大家的介绍,你脑中奇石的样子可能越来越清晰了,现在请你们用自己的笔,选其中一个,把它的样子写下来。
三、学习生字。
1、导入:书上说了“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取名字呢?”你们想不想去给它们取名字啊?
刚才大家动笔介绍了奇石,动了很多脑筋;给奇石取名字也是很要动脑筋的,现在想让大家轻松一下,学习简单的生字,生字学习完了,再来给奇石取名字。
2、读生字词语。
读生字词语,说一说,你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不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
3、书写生字。
4、听写几个较难的生字。
四、奇石取名。
1、想像奇石。
有条件的地方可播放奇石图片,没条件的地方可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情况,想像一下还有哪些奇石。抓住奇形怪状想像。
2、奇石取名。
取名特点:大家看一看奇石的名字,都有一个特点,如“仙人指路、天狗望月”,可以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是讲人或动物,后一部分是讲他们在干什么;“仙桃石”是直接用形状来取名的,大家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来给奇石取名字。
生说名字。并介绍样子。
五、小结。
学了《黄山奇石》这一课,大家有什么新的收获?大家可以说一说。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名胜古迹,数不胜数。目前世界上共有33个世界地质公园,而我们中国就占了12个,我为我们中国感到自豪,我为我生长在中国感到自豪!
板书:
仙桃石
猴子观海
黄山奇石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天狗望月、猴子抢球、仙女弹琴……
7、新课标二年级上册《回声》教案
导语:为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或影视中见到过的有关回声的现象,初步了解“回声”的意思,小编整理了新课标二年级上册《回声》教案,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藏、捡、扔、波、荡”5个字和带有这些生字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从而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回声(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什么是回声)。
教学难点:
回声形成的原因(通过试验来完成:先把一个玻璃水瓶放进水,再把它放在投影机上打在屏幕上,最后往瓶子里扔块石子就发现其结果)。
疑点:为什么把青蛙当作人来写?(本课是讲的科学道理的童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或影视中见到过的有关回声的现象,初步了解“回声”的意思,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让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试读课文。
2、自由读文,提醒学生注意没学过的生字的读音:“藏、扔、荡”都是后鼻音,“捡”是前鼻音。“藏”是平舌音,“扔”的声母是r,不是n或l,应读一声。
3、再读课文: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另外一些字词的读音。
(1)带轻声字的词。如:月亮,美丽的,高兴得,奇怪极了,藏着,学我说话哩,孩子,妈妈……
(2)多音字,如:“倒影”的“倒”读d4o,“一只”的“只”读zh9。
(3)“一”的变调,如:“一个”“一片”“一蹦”的“一”读第二声,“一只”“一颗”“一圈”的“一”读四声。
三、读课文,数一数,看看共有几个自然段。
四、分段练读课文:边读边想,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五、查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波纹:波,波浪,即江河湖海上起伏不平的江面;波纹,小波浪形成的水纹。
荡:摇动,摆动。在本课指波纹一起一伏地动。
回声: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再度被听到的声音。
欢快:快乐、轻松。
六、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分段朗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学习1—3自然段。
(1)自由读1—3自然段
边读边画,你认为用得好的词句,画出你读懂的字、词、句?提问: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哪个词,哪句话用的好?为什么?
(2)再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课后两个问题,从课文中找出可以回答这问题的句子,并用铅笔画出来。
提问: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桥洞底下)
这是一座什么桥?(石桥)
是什么样的桥洞?(出示课文中第一幅插图,理解“半圆”。)
(3)朗读课文1—3自然段。
①叙述,课文中讲道:小青蛙“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结合插图(一)说说周围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提问:“周围”是指什么地方?(桥洞附近)“美丽的景色”指什么?(结合插图回答,理解“倒影”)
(半圆的桥洞和水果的倒影连起来,好象一个大月亮。)
②叙述:小青蛙高兴得叫起来,与此同时,不知哪儿有一只小青蛙也在叫。再读课文,引导学生练习读,讲回声的几句话。
③叙述:小青蛙十分奇怪,以为桥洞里躲着另一只小青蛙,它问妈妈,妈妈没有直接告诉它,而是笑着,带小青蛙跳到岸上。设问:妈妈要做什么呢?
④提问:小青蛙问妈妈时,妈妈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说的?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并用铅笔做上记号。
2、学习课文4—5自然段。
(1)出示插图(二)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说一说青蛙妈妈是怎样做的。
(2)引导学生观察试验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3)读课文4—5自然段(小结总结段意)
(4)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为什么把青蛙当作人来写?
本课是一篇讲科学道理的童话,把小青蛙当作人来写,这是童话的特点,小青蛙是不会说话的,但是文中讲的知识却是真实的。
第三课时
一、朗读训练。
1、听录音,读课文。
2、分段指导朗读。
(1)指导朗读1,2段中讲景物的句子。
(2)指导朗读第2段中回声的句子。
(3)指导读好小青蛙与妈妈的对话。
(4)指导读好句子尾的助词,如:啊、吧、哩、啦等
3、练习朗读全文。
提示学生注意小青蛙思想情感的变化,先是看到美景很高兴再是听到回声感到奇怪,听了妈妈的话,恍然大悟,最后是无比欢快。
二、指导记忆字形。
藏:上下结构,草字头,下面先写“厂”字,一撇的左边写“”,“厂”字里边写“臣”最后写斜钩,撇点。共17画。
捡:左右结构,提手旁,右边是“脸”字的右半部。
扔:把“奶”字的女字旁换成提手旁,就是“扔”。
荡:共9画,第7画的横折折折钩是一笔。
三、练习书写生字。
四、完成本课作业。
1、填空,读句子,再想象句子的内容。
(1)青蛙妈妈(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一圈地(荡)回来。
(2)青蛙叫的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
(3)提问:什么是“荡”?什么是“返”?(引导学生换词比较,理解意思)
2、搭配词语,连上线
3、听话、说话。
(1)读题目,明确本题训练的内容和要求。
(2)注意把时间、地点、内容说清楚,转述要准确。
(3)指导练习转述。
①借助拼音读懂转述内容。
②用自己的话练习说。
4、设想另一个内容,用上面的转述形式练习转述。
8、新课标语文二年级上册《假如》教学教案
《假如》课文要求同学们认识“良、缩”等9个生字,会写“寻、哭”等8个生字。下面是由小编为你精心编辑的新课标语文二年级上册《假如》教学教案,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良、缩”等9个生字,会写“寻、哭”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的愿望。
重点难点:
认识“良、缩”等9个生字,会写“寻、哭”等8个生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入题
同学们,假如你有一个有求必应的潘多拉的盒子,你希望用它变出什么呢?假如你有一张神奇的飞毯,你想到哪儿去?假如你有一盏阿拉丁神灯,你想用它来实现什么愿望?假如我们拥有这些神奇的法宝,我们会让梦想飞扬,看来想像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假如吧。
(板书课题:10、假如)
二、初读课文,识字读词
1.初读课文,用言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提问学生:你们平时是怎样把一篇课文读熟的?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有的句子一下子读不通顺怎么办?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3.这首诗共有三小节,指名学生每人读一小节,读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教师也相机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
4.指导识字。
三、细读课文
1、小组学习
A、 课文用三小节写了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哪个小节?在小组内读读。
B、 在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交流一下。
C、 你认为这一小节哪个句子、哪个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2、给时间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3、交流自学情况
4、感悟句子
A、 我要给小树画个太阳,让小树也能成长。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在成长。
B、 我要给小鸟画许多谷粒。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5、扩展说话:我要给……
6、感情地朗读
四、 指导背诵。
第二课时
一、导趣
1、复习生字词
2、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吗?指名说(用上假如说一说。)
二、导疑与导思
1、但生活中并不是都处处美好,还有许多悲惨的事情。
出示图:风中的小树,渴望鸟妈妈的小鸟,坐在轮椅上的孩子看了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2、出示图和诗句:自读,读出感情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他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默默流泪。
指名读,齐读,再自读。
3、看了这些,你们的心情好不好,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他们?
老师送给你们一支马良的神笔。有了它你就能实现你的愿望。
4、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给小树画什么?
指名说出示句子: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个红红的太阳。
红红的太阳给人的感觉怎么样?
再出示句子: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能不能快乐地把节读一读。
出示小鸟图和小孩图,你会给他们画些什么?自选一节读给同桌听。
出示句子:我要给小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
说一说你会给不幸的西西画什么?
出示句子: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齐读句子。
说说西西有了好腿后他会怎么样?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2、3节。指名背。
5、说一说我们身边都有哪些不幸的事?说一说你怎样去关爱他们?
6、把你美好的愿望写下来
出示句子: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笔,我要给()
9、新课标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题: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谁会读课题?(指读)一起来读读吧!
(二)检查预习:
1.昨天预习,你读了几遍课文?(指说)
2.课文中的难句子一定难不倒你!先自己试试吧!(自读)
3.生字宝宝藏在句子里,都被你们认出来了,那他们站在一起呢?(自己认读一下,再把记字的好办法说给周围的小伙伴听!)
5.谁都认识了?(指读)谁想把你记字的好办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三)导读感悟1
~6段
1.小朋友,在一座美丽的山上,有两座可爱的小房子,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家吗?(还不清楚的,赶快到文中找答案)指说,是这样吗?我们去看看!(点击)哎,你怎么知道的?读读好吗?
2.小朋友,松鼠住在高高的山顶上,而小熊呀却住在山脚下,虽然离得很远,可他们却是最好的朋友!不信,你读读2~6段,看看他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
3.指说:概括或细致的说都可。
4.导读第三段:
瞧,(课件演示)松鼠亲手折的纸船,顺着清清的小溪,飘呀飘,飘到了小熊家门口,小熊拿起纸船一看,——生:乐坏了!你能读好这一段吗?(指读)
问读的好的学生:小熊,你为什么那么高兴呀?(指说)
是呀,从山上的小溪里以外的飘下来一只纸船,里面还有一份祝福,小熊能不乐坏了吗?(谁还想读读)
5.第五段
不光小熊乐坏了,小松鼠呢?(图)是的,他收到了松鼠送的风筝,也乐坏了。这次,谁相信自己比刚才读得还好?(指)
6.3、5段小朋友,下面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小伙伴,想读那段读那段,好吗?开始吧!(自)(指读)
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指读)2、3、4、5、6
(四)导读7~11段
1.是啊,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之中的时候,这快乐却没有了。(师范读)
2.选择给你感受最深的段落,再用你喜欢的方式边读边体会,过会我们来交流交流。(把你的感受说给同桌听听)
3.7段“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读读这两个词吧!(指)
你们觉得这两个词可以换换吗?(不能)为什么?(指说)
谁能读得更美一些呢?
老师听了,好像真的感觉那风筝飘起来了,纸船也动起来了。
导:这么美的东西都不见了,谁还想把你的感受读一读。
……………
4.你们都是感情丰富的孩子,小朋友,其实内心最深的感受是不好用语言来表达的,下面,就让我们把深刻的感受,不同的心情通过读来表达出来吧!(自己试试)(指)
(五)拓展延伸
可以看得出,小朋友都被松鼠和小熊的感人故事,高兴着,感动着,当我们再一次看到了那高高飘荡的风筝,那一只只传递友谊的小船,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指)教育学生应率先伸出友谊之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指生讲故事。
二、学习生字词:
1、小黑板出示生词,开火车认读。
2、出示要认的生字,检查自学生字读音情况,注意正音和交流记字方法。
3、任意选择一词,说话。
4、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鼓励学生抄写会写的词语。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用多种方法自由记忆。
2、教师点拨,对难写字、容易出错的字加以分析、指导。
3、指导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1)教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
(2)学生先书空,后描红、临写。
10、新课标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题: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谁会读课题?(指读)一起来读读吧!
(二)检查预习:
1.昨天预习,你读了几遍课文?(指说)
2.课文中的难句子一定难不倒你!先自己试试吧!(自读)
3.生字宝宝藏在句子里,都被你们认出来了,那他们站在一起呢?(自己认读一下,再把记字的好办法说给周围的小伙伴听!)
5.谁都认识了?(指读)谁想把你记字的好办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三)导读感悟1
~6段
1.小朋友,在一座美丽的山上,有两座可爱的小房子,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家吗?(还不清楚的,赶快到文中找答案)指说,是这样吗?我们去看看!(点击)哎,你怎么知道的?读读好吗?
2.小朋友,松鼠住在高高的山顶上,而小熊呀却住在山脚下,虽然离得很远,可他们却是最好的朋友!不信,你读读2~6段,看看他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
3.指说:概括或细致的说都可。
4.导读第三段:
瞧,(课件演示)松鼠亲手折的纸船,顺着清清的小溪,飘呀飘,飘到了小熊家门口,小熊拿起纸船一看,——生:乐坏了!你能读好这一段吗?(指读)
问读的好的学生:小熊,你为什么那么高兴呀?(指说)
是呀,从山上的小溪里以外的飘下来一只纸船,里面还有一份祝福,小熊能不乐坏了吗?(谁还想读读)
5.第五段
不光小熊乐坏了,小松鼠呢?(图)是的,他收到了松鼠送的风筝,也乐坏了。这次,谁相信自己比刚才读得还好?(指)
6.3、5段
小朋友,下面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小伙伴,想读那段读那段,好吗?开始吧!(自)(指读)
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指读)2、3、4、5、6
(四)导读7~11段
1.是啊,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之中的时候,这快乐却没有了。(师范读)
2.选择给你感受最深的段落,再用你喜欢的方式边读边体会,过会我们来交流交流。(把你的感受说给同桌听听)
3.7段
“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读读这两个词吧!(指)
你们觉得这两个词可以换换吗?(不能)为什么?(指说)
谁能读得更美一些呢?
老师听了,好像真的感觉那风筝飘起来了,纸船也动起来了。
导:这么美的东西都不见了,谁还想把你的感受读一读。
……………
4.你们都是感情丰富的孩子,小朋友,其实内心最深的感受是不好用语言来表达的,下面,就让我们把深刻的感受,不同的心情通过读来表达出来吧!(自己试试)(指)
(五)拓展延伸
可以看得出,小朋友都被松鼠和小熊的感人故事,高兴着,感动着,当我们再一次看到了那高高飘荡的风筝,那一只只传递友谊的小船,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指)教育学生应率先伸出友谊之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指生讲故事。
二、学习生字词:
1、小黑板出示生词,开火车认读。
2、出示要认的生字,检查自学生字读音情况,注意正音和交流记字方法。
3、任意选择一词,说话。
4、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鼓励学生抄写会写的词语。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用多种方法自由记忆。
2、教师点拨,对难写字、容易出错的字加以分析、指导。
3、指导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1)教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
(2)学生先书空,后描红、临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