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教育课教案毒品知识ABC一等奖

《禁毒教育课教案毒品知识ABC一等奖》属于教案一等奖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禁毒教育课教案毒品知识ABC一等奖

1、禁毒教育课教案毒品知识ABC一等奖

禁毒教育课教案——毒品知识ABC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了解毒品的概念,常见毒品的种类;

2、通过教学知道毒品的来源;

【教学重点】

常见毒品的种类、来源。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一组罂粟花的图片(课件展示)我们很难把毒品和眼前这么美丽的花联系起来,事实上,鸦片正是由它提炼而成的。(播放相关毒品的影视资料)全世界每年的毒品交易额已经达到8000亿至10000亿美元。相当于世界经济贸易总额的13%;超出了全球钢铁工业或石油工业的年产值。

师提问:

你知道什么是毒品吗?

师:(在学生讨论后小结)

(一)毒品的概念(课件展示各种毒品的图片)

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来源(课件展示)

毒品有两大来源,一是从毒品原植物如罂粟、大麻和古柯叶中提炼的;二是采用有关的化学药品合成的。目前,世界上的毒品主要还是来自于毒品原植物。当今世界上的三大主要毒品产地是“金三角”、“银三角”和“金新月”,这三个地区生产的毒品占世界总量的90%以上。

(三)毒品的种类(课件展示)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毒品数量已达600余种,并且,随着毒品滥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新型毒品的不断出现,毒品的种类还将进一步增多。我国法律规定列入毒品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共有237种。

师提问:你知道有哪些吗?

鸦片、吗啡、海洛因、杜冷丁、美沙酮、K粉、大麻、冰毒、摇头丸等。(图片展示)

(在学生讨论、分辨的基础上给出正确答案)

1、鸦片,是从罂粟中提炼出来的。医学上它被称为“阿片”,俗名“大烟”。罂粟是一种两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株高1.5米左右。罂粟花开在绿色茎杆顶端,色彩鲜艳、美丽。当罂粟花瓣慢慢脱落后十余天,蒴果长成,其大小和形状与鸡蛋相似,在蒴果表面割开口子,就会流出一种乳白色的汁液,经过自然风化,汁液变成深褐色,这就是生鸦片。生鸦片经过加工成为熟鸦片,俗称“大烟”,这也就是曾危害旧中国近百年的鸦片烟。鸦片经过加工,可得到吗啡,在经过复杂的转化过程,可以获得海洛因。

2、吗啡,在医学上它是麻醉性镇痛药,具有镇痛及催眠作用,是解除剧痛最有效的传统止痛药。最大缺点是易成瘾,它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使大脑处于麻木状态而解除痛苦或忘掉一切。吸食吗啡,可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比如,嗜睡、性格改变、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衰竭等,长期大剂量地使用吗啡,会引发精神失常,出现幻觉。

3、海洛因,与吗啡、杜冷丁同属于鸦片系列,但它的成瘾性和对人心理、生理的伤害大大超过鸦片和吗啡,戒断难度也更大。目前,海洛因被世界各国列为头号毒品,人们称之为“白色恶魔”或“白色瘟疫”。在药理上,海洛因的镇痛效力是吗啡的4—8倍,依赖性是吗啡的2.5倍。

4、摇头丸,英文缩写为MDMA,俗称“摇头丸”、“甩头丸”、“快乐丸”、“亚当”、“疯药”等等,根据其颜色、图案,又被称为“蓝精灵”、“白天使”、“鸽子”、“小鸟”、“恐龙”等等。摇头丸的片剂形状和图案达100多种,药片上刻有鸟形、五角形、菱形和LOVE等标志,也有无任何标志。摇头丸具有强烈的对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诱发治安和刑事案件。据了解,人在服用摇头丸经历了长时间兴奋期以后,往往长时间浑身瘫软无力,极度虚弱,大脑一片空白,并产生消沉、绝望等精神上的痛苦。

总结:今天,我们从概念、来源、分类这三个方面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其实,相关的知识还有很多,请大家回去后搜集某一种毒品的知识、危害以及有关的案例。

2、禁毒教育课教案毒品知识ABC

禁毒教育课教案——毒品知识ABC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了解毒品的概念,常见毒品的种类;

2、通过教学知道毒品的来源;

【教学重点】

常见毒品的种类、来源。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一组罂粟花的图片(课件展示)我们很难把毒品和眼前这么美丽的花联系起来,事实上,鸦片正是由它提炼而成的。(播放相关毒品的影视资料)全世界每年的毒品交易额已经达到8000亿至10000亿美元。相当于世界经济贸易总额的13%;超出了全球钢铁工业或石油工业的年产值。

师提问:

你知道什么是毒品吗?

师:(在学生讨论后小结)

(一)毒品的概念(课件展示各种毒品的图片)

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来源(课件展示)

毒品有两大来源,一是从毒品原植物如罂粟、大麻和古柯叶中提炼的;二是采用有关的化学药品合成的。目前,世界上的毒品主要还是来自于毒品原植物。当今世界上的三大主要毒品产地是“金三角”、“银三角”和“金新月”,这三个地区生产的毒品占世界总量的90%以上。

(三)毒品的种类(课件展示)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毒品数量已达600余种,并且,随着毒品滥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新型毒品的不断出现,毒品的种类还将进一步增多。我国法律规定列入毒品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共有237种。

师提问:你知道有哪些吗?

鸦片、吗啡、海洛因、杜冷丁、美沙酮、K粉、大麻、冰毒、摇头丸等。(图片展示)

(在学生讨论、分辨的基础上给出正确答案)

1、鸦片,是从罂粟中提炼出来的。医学上它被称为“阿片”,俗名“大烟”。罂粟是一种两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株高1.5米左右。罂粟花开在绿色茎杆顶端,色彩鲜艳、美丽。当罂粟花瓣慢慢脱落后十余天,蒴果长成,其大小和形状与鸡蛋相似,在蒴果表面割开口子,就会流出一种乳白色的汁液,经过自然风化,汁液变成深褐色,这就是生鸦片。生鸦片经过加工成为熟鸦片,俗称“大烟”,这也就是曾危害旧中国近百年的鸦片烟。鸦片经过加工,可得到吗啡,在经过复杂的转化过程,可以获得海洛因。

2、吗啡,在医学上它是麻醉性镇痛药,具有镇痛及催眠作用,是解除剧痛最有效的传统止痛药。最大缺点是易成瘾,它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使大脑处于麻木状态而解除痛苦或忘掉一切。吸食吗啡,可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比如,嗜睡、性格改变、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衰竭等,长期大剂量地使用吗啡,会引发精神失常,出现幻觉。

3、海洛因,与吗啡、杜冷丁同属于鸦片系列,但它的成瘾性和对人心理、生理的伤害大大超过鸦片和吗啡,戒断难度也更大。目前,海洛因被世界各国列为头号毒品,人们称之为“白色恶魔”或“白色瘟疫”。在药理上,海洛因的镇痛效力是吗啡的4—8倍,依赖性是吗啡的2.5倍。

4、摇头丸,英文缩写为MDMA,俗称“摇头丸”、“甩头丸”、“快乐丸”、“亚当”、“疯药”等等,根据其颜色、图案,又被称为“蓝精灵”、“白天使”、“鸽子”、“小鸟”、“恐龙”等等。摇头丸的片剂形状和图案达100多种,药片上刻有鸟形、五角形、菱形和LOVE等标志,也有无任何标志。摇头丸具有强烈的对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诱发治安和刑事案件。据了解,人在服用摇头丸经历了长时间兴奋期以后,往往长时间浑身瘫软无力,极度虚弱,大脑一片空白,并产生消沉、绝望等精神上的痛苦。

总结:今天,我们从概念、来源、分类这三个方面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其实,相关的知识还有很多,请大家回去后搜集某一种毒品的知识、危害以及有关的案例。

3、禁毒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毒品人类的杀手》

班会课主题:毒品——人类的杀手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时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自觉的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毒品的种类;毒品的危害。

【教学方法】

典型事例讲解法、图片展示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美丽鲜花的图片)看见这些美丽的鲜花,我们总会有很多美好的联想,但是有一种花虽然美丽无比,然而人们一看到它就会不寒而栗(多媒体展示这种花的图片)。

请问:这种花叫什么名字?人们为什么一看到它就会不寒而栗?(罂粟花)(多媒体展示图片及资料)

1、吸毒致死的少年(图片)

2、吸毒青少年在戒毒所里(图片)

3、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是无与伦比的,吸毒者中青少年占总数的85%,大多数走向吸毒的青少年都是因为好奇,没想到最终不能自拔,走上犯罪道路。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

出示课题:毒品——人类的杀手

那么,什么是毒品?毒品种类有哪些?毒品又有哪些危害?

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比一比,说一说。

1、什么是毒品?

2、你知道毒品的种类有哪些?

学生踊跃回答,教师多媒体出示正确答案。

(一)毒品是指出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品。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指出:“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种类

(1)鸦片(多媒体课件展示鸦片的图片)鸦片又称“阿片”,俗称“大烟”、“鸦片烟”、“烟土”等,是英文名Opium的音译,来自于鸦片罂粟。鸦片有生鸦片和熟鸦片之分,形状不一,常以球状、饼状或砖状出售。

(2)海洛因(多媒体课件展示海洛因的图片)海洛因即二乙酰吗啡,鸦片毒品系列中最纯净的精制品,是目前我国吸毒者吸食和注射的主要毒品之一。海洛因进入人体后,首先被水解为单乙酰吗啡,然后再进一步水解成吗啡而起作用。因为海洛因的水溶性、脂溶性都比吗啡大,故它在人体内吸收更快,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强烈的反应。

(3)吗啡(多媒体课件展示吗啡的图片)吗啡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含量约10-15%),1806年法国化学家F·泽尔蒂纳首次从鸦片中分离出来。他用分离得到的白色粉末在狗和自己身上进行实验,结果狗吃下去后很快昏昏睡去,用强刺激法也无法使其兴奋苏醒;他本人吞下这些粉末后也长眠不醒。

(4)大麻(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麻的图片)大量或长期使用大麻,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①神经障碍。吸食过量可发生意识不清、焦虑、抑郁等,对人产生敌意冲动或有自杀意愿。长期吸食大麻可诱发精神错乱、偏执和妄想。

②记忆和行为造成损害。滥用大麻可使大脑记忆及注意力。

(5)可卡因(多媒体课件展示可卡因的图片)可卡因俗称“可可精”,,属于中枢神经兴奋剂,其盐类呈白色晶体状,无气味,味略苦而麻,易溶于水和酒精,兴奋作用强,也是一种局部麻醉剂,它对人体有两种作用:

①能阻断神经传导,产生局部麻醉作用

②可卡因通过加强人体内化学物质的活性刺激大脑皮层兴奋中枢神经。

(6)杜冷丁、K粉、美沙酮、冰毒、摇头丸、咖啡因、安纳咖等。(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若干幅)

(三)毒品的危害(播放VCD)

活动二:看影碟找变化

1、形式:小组

2、目标:尽可能多地找出吸毒者吸毒后本人的变化,范围包括生理、心理等各方面。

3、每个组员在小组内说出自己找到的变化之处,每组的小组长进行归纳总结,并在全班做汇报。

4、时间:3分钟

5、概括最全面,变化点找的最多的小组为优胜组。

(学生分组按要求回答后,教师多媒体展示)

温馨提醒:吸毒对吸毒者身心的危害。

身体:正常的生理技能和新陈代谢被破坏,然后免疫力下降,感染爱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最后可能导致死亡。

心理:行为失常、人格扭曲、精神不正常.

未来:没有未来、走向堕落的深渊。

总之,一个生理、心理正常的人如果吸毒就会逐步失去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身体、正常的心理、美好的未来,提前走向人生的终点。

案例一:在佛山妇幼保健院刚出生不久的一个婴儿,显示出一个吸毒上瘾的人具有的全部特征。这个男婴出生后不久,便开始躁动不安,打哈欠、流口水,手和脚剧烈的抽动,身上还出现红斑,精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医生开始不明白发生什么事情,紧急会诊后找到了病因,这个婴儿是个被动吸毒者,他的这些特征显示他正处于毒瘾发作时期。医生向婴儿的母亲了解情况,婴儿的母亲承认,她是一个吸毒者,而且他丈夫也是个“瘾君子”,当听说刚刚出生的儿子也有毒瘾后,她非常震惊。(情境展示)

案例二:32岁的王德军是在长江上跑油运的船老大。昔日曾拥有两条400吨级的油船,价值400多万。1993年,他第一次吸毒,到了1997年,两条船便被吸光了,自已的妻子也走了。他看着满身注射毒品留下的针眼说:“全是毒品毁了我……”(情境展示)

案例三:这位母亲曾经吸毒,她万万没有想到,孩子一出生就成了这样的畸型儿,毒品这恶魔竟连这无辜婴儿也不放过。(情境展示)

活动三:说危害

结合影碟内容与上面图片及资料谈谈吸毒对家庭的危害。(学生按要求回答后,教师多媒体展示)

总结:烟枪一枝,未闻炮声震响,打得妻离子散;锡纸半张,不见烟火冲天,烧尽田地房屋。

温馨提醒:吸毒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活动四:谈一谈

结合影碟内容与下面图片及资料谈谈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多媒体展示图片及资料)

案例四:(图片)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深夜,吸毒人员周西民、白俊杰为了弄钱吸毒,闯入陕西省著名画家秦惠浪家,将其一家四口人全部杀害。

案例五:(图片)1997年,广西某县破获一起吸毒青少年团伙抢劫案。该团伙4名作案成员中年龄最大的14岁,最小的只有12岁,他们互相影响吸毒成瘾而辍学,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作案70起,得到的万元赃款全部用于吸毒。

据有关部门调查,在一些地区抓获的刑事犯罪嫌疑人中,有60-70%的人与吸毒有关,在吸毒人员中有70%以上的人进行过其他犯罪活动。(学生按要求回答后,教师多媒体展示)

总结:吸毒和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一个吸毒者在骗光、偷光、抢光了自己的家庭和朋友之后,仍不能自拔,为了维持吸毒所需毒资,他就要开始对社会犯罪了。盗窃、抢劫、杀人、贪污、诈骗、**等,都是吸毒者最常见的行为。

温馨提醒: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2)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试一试:你能归纳出毒品有哪些危害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多媒体展示)“我思之我见”:

1、吸毒使吸毒者失去健康的身体、正常的心理、美好的未来;

2、摧残吸毒者的家庭成员,导致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更是社会的毒瘤,诱发犯罪,吞噬社会财富,降低国民素质。“我的收获”:请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在了解了毒品及其危害后最深切的感受。(学生回答)教师寄语:请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三、总结提升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请同学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4、禁毒主题班会课教案:抵制诱惑 拒绝毒品

禁毒主题班会课教案:抵制诱惑 拒绝毒品

【活动目标】

通过主题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新型毒品的有关知识,并通过新闻素材、案例,使学生透过新型毒品骗人的表象,认清毒品的危害,抵制不良的诱惑,不断加强对毒品的抵御能力。

【活动准备】

1、准备人们在迪厅里服用摇头丸后,疯狂摇头的视频。

2、有关新型毒品的基本知识。

3、反映毒品危害的案例。

4、写着“抵制诱惑,拒绝毒品”的大横幅。

【活动过程】

主持人:(开场白后,宣布活动开始。)请大家一起看一段视频。(人们在迪厅里服用摇头丸后,疯狂摇头的视频)

案例一:凌晨2:00左右,成都的一间酒吧内,一个男DJ不时声嘶力竭地喊着:“摇啊摇!摇啊摇!”“HIGH起来!HIGH起来!”并且鼓动大家同他一起喊。整个大厅像烧沸的开水,十余名光着上身的男青年聚在一起,站在吧桌上狂喊、狂舞、狂摇,虽然已是初冬,但他们依然大汗淋漓。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女站在吧桌上猛烈地摇着头,她先是脱掉了外套,然后脱掉了毛衣,最后脱得只剩下一件内衣。酒吧内看起来有二三十人食过摇头丸,男男女女个个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还有的已经口吐白沫,呕吐不巳。不时有浑身无力的“摇头一族”被扶着走出大厅,一直在吧台前疯狂摇头的女孩也在别人搀扶下走出了大门,嘴里还傻呼呼地说着“我是一片云……”(课件展示)

请问大家看了以上内容后,有什么感想?

同学们:(回答略)

主持人:材料中的人们服用了摇头丸以后,都表现出超出正常的身体反应。可见,摇头丸会使人变得异常兴奋。有人认为,摇头丸是兴奋剂,在迪厅这种场所就应该是这样的,否则就是“土老冒”。摇头丸会让人有美妙的感觉,摇头、蹦迪的时候不用花力气,对人体毫无害处。其实,摇头丸对人体有着极大的害处,它是新型毒品的一种。除此以外,新型毒品还包括冰毒、K粉等。它们大多打着兴奋剂、镇定剂的旗号,蒙骗人们,误认为对人体毫无害处,其实不然。

案例二: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骨外科大夫说:“我们收治了一例这类的病人,由于在迪厅里狂舞,头部大幅运动之后,出现颈背部的疼痛,双上肢无力和麻木。(课件展示)

案例三:深圳市某公安分局一位法医说,在他们辖区因服用摇头丸而死亡的第一例发生在1997年7月9日,死者是四川女孩,21岁。她头天晚上在一家夜总会跳迪士高,服食了摇头丸,回到家药性没有消失,继续跳,并且又服了一粒摇头丸,跳疯了。三四个人想让她停下来都控制不住,一直跳到全身衰竭倒了下去。法医尸检结果发现血液、尿液里有大量的甲基苯丙胺成分。(课件展示)

主持人:下面进入“触目惊心”环节,让我们一起来看几则的案例。

案例四:一个女孩的自白(长沙市强制戒毒所)(课件展示)

由于我偏离人生的航线,使自己一度失去自我,成为了一名吸毒者。今天我站在这里,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诫大家。我出身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从小把我当成掌上明珠,我的童年十分幸福,入学以后,我一直都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同时也特别爱好音乐。高中毕业后,我如愿成为了一名业余歌手,步入了人生的另一个舞台,我骄傲而满足。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以后的命运。记得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受邀来到刚从广州回来的朋友家,一进家门,只见她坐在床边,在锡皮纸上烧一种白色粉末,嘴里含一根管子吸烧出来的烟雾,从来没有接触过毒品的我问她在干什么?她告诉我,因工作关系她有头疼的毛病,她吸的是一种特效止疼药。不管什么地方疼,只要吸上几口,马上止疼。我一听,马上想到自己也有胃疼的老毛病,既然有这样神奇的效果,何不试一下。于是我学她的样子吸了一口,没什么反应,我又连吸了好几口。果然我的胃不疼了,身子轻飘飘地,头也发昏,脑袋一片空白,只想找个地方躺着不动,有一种难以形容的轻松感。有了第一次这种奇妙的感觉后,从此我就一发不可收拾。以后每当我胃疼,我就找她。就这样,最后我把自己送到了这里。

案例五:2005年7月4日晚7时许,小文受小洋邀请去A8慢摇酒吧玩,小洋出钱从绰号大曾的人手中购买到6粒摇头丸。小洋问大曾如何吃毒品,大曾就将摇头丸一粒给小洋,一粒给小文,他们将摇头丸放在酒杯中倒入啤酒冲服后开始跳“蹦迪”。狂摇了一会儿后,大曾又拿出兰色粉末状物,问大家要不要,小文就用酒杯装了一些用酒冲服。摇了不久,小文就出现了抽搐,并躺在地上打滚,A8慢摇酒吧老板发现小文抽搐,叫保安将小文抬到大厅沙发上。后来酒吧老板与众人一起把小文送医院抢救,小文救治无效,于凌晨4点20分死亡。经鉴定,小文死于K粉重度中毒。

案例六:小敏因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15岁的她便来汕头打工,并认识了男友小李,在交往一年多后,小敏发现小李是名“瘾君子”,每次赚的钱都被小李“借”去吸毒,小敏多次劝小李“改邪归正”,但不管怎么劝说,小李却始终无法戒除毒瘾。为了用自己的“行动”来劝说男友戒毒,小敏竟然想用“先吸后戒”的办法来证明毒瘾是可以戒掉的,想要以活生生的例子说服男友彻底戒毒…… 然而,小敏失败了,她非但没有帮着男友戒去毒瘾,自己也陷了进去。此时,她方悔不该当初,但“白色幽灵”已牢牢擒住了她。2008年3月初,她和男友先后进了戒毒所……

提问:

1、这些案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2、你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会怎样处理?

同学:(讨论后回答)

主持人:吸毒极易成瘾,一旦成瘾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和心理的依赖性。会导致不能正常工作和学习生活质量低下,抵抗力极度下降,易发生各种病症。毒友之间乱用工具也会加剧艾滋病的传播,吸毒女性除了本人身心会受到毒品的侵害外还会祸及下一代的健康。青少年会受到来自毒品的多种形式的诱惑:毒品能减轻身体的不适,能治病;同伴的劝说和引诱;对毒品的无知,盲目地认为自己能够以身试毒,并成功戒毒;吸一口、吃一粒没事等等。然而,青少年处于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心理和生理还不成熟,不能正确地做出是非判断。那么,我们遇到这些诱惑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不以毒解愁;不放任好奇;不侥幸尝试;不乱交朋友;不盲目仿效;不听信谎言;不无知虚荣;不吸烟喝酒……希望大家能掌握抵制诱惑的方法,拒绝毒品。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让我们签上自己的名字,以示我庄严的承诺:拒绝毒品,从我做起!(拉开横幅,全班同学轮流签名)

5、抵制毒品 健康成长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抵制毒品 健康成长”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学生活动,让学生了解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2、让学生学会如何抵制毒品,用健康正确的观念引导自己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

如何抵制毒品,健康成长。

【教学方法】

案例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案例一:2005年末,我国有超过100万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加上隐性吸毒者,估计中国实际存在的吸毒者有远超出这个数字。在册吸毒人员中,以青年人为主,近69.3%是青少年,其中16岁以下的就有1万多人,最小的不到10岁。

问: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生:(略)

师:我国目前吸毒人员数量较多,而且呈低龄化的趋势。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毒品对我们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让青少年更加深刻地认识毒品的危害,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抵制毒品的意识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讲授新课

青少年处于人生的转折期,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

那么,到底有哪些因素会导致青少年吸毒呢?

(一)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漫画赏析:朋友之间的(课件展示)(请同学从中归纳原因)

生:(略)

师:交友不慎。如果在较密切的朋友中有吸毒的人,则青少年吸毒的可能性就比其他青少年要大。

案例二:据江苏某戒毒所统计,在不法分子的引诱下,因好奇而吸毒的青少年占收治人员的45%。昆明市强制戒毒所曾调查过205名25岁以下的的吸毒原因,结果因“好奇”吸毒的约占70%。

案例三:罗琦9岁时,父母离婚,她与外婆一起生活,连妈妈都很少见到。13岁喜欢上霹雳舞,辍学进了一个私人组织的歌舞团。1992年,17岁的罗琦独自到北京闯天下,很快成为一个乐队的主力歌手。第二年,因与人争执,左眼被打瞎,仅仅两个月后,她就以一首《选择坚强》,重新回到歌坛。正当她红遍全国时,在圈内朋友的影响下,她开始吸毒了。

根据这两个案例,请同学们归纳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生:(略)

师:这两个案例体现了:盲目好奇;解除烦闷,摆脱困境这两个原因。除此以外,还有不良家庭及环境的影响;摆阔气,赶时髦;追求享乐,寻求刺激等等。青少年社会经验少,自控力差,容易轻信他人,特殊时期的叛逆心理等这些因素会使得青少年容易受到毒品的侵害。因此,青少年要学会一些方法自觉抵制毒品,健康成长。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有哪些抵制毒品的方法和技巧。

(二)青少年抵制毒品的方法

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教师做适当记录)

师小结:

1、建立健康的心理防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青少年要正确把握好奇心。青少年应该积极地学习和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和危害,对待毒品要有鲜明而又正确的态度,不能心存侥幸,克服自己的好奇心。

(2)青少年要有坚强的意志。面对身边不良的能说“不”,就算有叛逆心理,也要分清,摆明立场,抵制毒品的。

(3)青少年要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听取父母老师合理的建议,不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和挫折是难免的,青少年可以通过与同伴沟通,向父母老师求助等办法来正确面对,而不能自暴自弃,受毒品的侵害。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1)青少年要树立防微杜渐的观念。有许多习惯都是从不经意间开始,不能因为“有意思”,“吸一口没事”等想法的引诱而与毒品发生“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因此,青少年要培养不吸烟、不喝酒、不乱交不良的朋友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2)青少年培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青少年应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要一味地与他人攀比吃穿,贪图吃穿,追赶时髦。当青少年过分追求物质时,容易被坏人所利用,逐步走向吸毒的深渊。

(3)青少年要洁身自好,严于律己。青少年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应该保持积极向上、健康有为的状态,远离歌厅、舞厅、迪厅、酒吧、游艺厅等娱乐场所,远离吸毒者,防止被引诱、欺骗而沾染毒品。

3、防范毒品小绝招。

(1)直截了当法;

(2)金蝉脱壳法;

(3)及时报告法;

(4)主动出击法;

(5)秘密报案法;

(让学生表演这些小绝招)

总结:毒品严重扰乱国家社会的安定和家庭的和谐,还会侵害个人健康的身体,因此,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青少年更应该远离毒品,建好坚固的心理防线,掌握一些技巧坚决抵制毒品,让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

6、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远离毒品 成长不烦恼》

《远离毒品 成长不烦恼》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并找到应对的方法,真正地远离毒品,抵制毒品的诱惑。

【活动准备】

1、准备《成长的烦恼》中迈克和同伴参加聚会,受到毒品诱惑的那一段视频。

2、找一些能反映青少年吸毒原因的案例。

3、准备一块展板,每人一张漂亮的小纸条。(4)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便于课堂讨论。

【活动过程】

主持人:《成长的烦恼》这部美国连续剧相信大家都看过,那幽默搞笑的场面让我们至今不忘。特别是剧中的迈克,调皮捣蛋,但又不乏正直。今天,就让我们重温其中的一段内容吧。

视频播放:迈克和两个朋友在闲逛,遇到了同校的一位同学,在他的邀请下参加了他们在一个同学家的聚会。在聚会中,迈克看到有人在吸食可卡因,并且这时有一位美丽的姑娘也邀请迈克一起尝试。迈克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两个好朋友,并且表示了要走的想法。可是,两位好友禁不住诱惑要去尝试一下,另外的其他聚会参与者也在看着迈克可笑的举动。这时的迈克在犹豫着,是留下来尝试还是离开?最后,迈克不顾姑娘的引诱、好友的劝告以及在场其他人的嘲笑,毅然回了家。并且他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非常高兴迈克战胜了自己,战胜了毒品的诱惑,表扬了他。迈克也通过这件事感觉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的结局:爸爸告诉迈克,他的朋友打过电话来,说没有碰那玩意儿,并且说迈克是对的。

主持人:这个短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的现实,毒品泛滥。这些孩子手中的可卡因也是毒品的一种,对人体也有着很大的害处,吸食后也容易上瘾,无法摆脱药物的控制。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就是《远离毒品,成长不烦恼》!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来自多方面的诱惑,如果意志不坚定就可能会误入歧途。迈克在毒品的面前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这是值得我们每个青少年学习的。那么,为什么还有一些青少年没能抵御诱惑,被毒品所俘虏了呢?让我们来看以下的几则案例。

案例一:受家庭不良影响而吸毒(课件展示)

刘某13岁时,父亲因吸毒成瘾吸光了所有的家产,母亲因此出走。此后,刘某常看见父亲与毒友在家里吸毒,等父亲和毒友们走了之后,刘某便捡起被扔在地上的锡箔纸和吸管,模仿大人们的样子寻找“感觉”,有时他还偷了父亲的毒品来尝。一年后,刘某的父亲被公安机关抓获,刘某因此没了依靠,开始通过盗窃来筹措毒资。

案例二:争强好胜而吸毒(课件展示)

16岁的杨某某原先是班上的文体委员,校足球队队员。在与同学代某某的交往中,经常看到代和其兄弟吸毒。杨某某知道吸毒是有害的,是学校和家长所不允许的,但他并不知道危害在哪里,危害有多深。经不住朋友的劝说,再加上自己实在好奇,杨某某吸了第一口毒品,从此无心学习,常和毒友纠合在一起吸毒。多媒体——出于好奇心和无知而吸毒案例三:杨某是个有希望考取重点高中的学生。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他和几个同学去看VCD。VCD厅里乌烟瘴气,许多青年不断发出怪叫,杨某意识到他们在吸毒,就在杨某打算离开的时候,一个小伙子流里流气地问:“土老冒,见过吗?”杨某回了一句:“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一支有毒品的破烟吗?”小伙子继续挑衅道:“不敢抽吧?”一向争强好胜的杨某经他一激,一把夺过烟抽了起来。从那一刻起,毒品便悄悄在他身上生了根,杨某因一时的好胜,不仅输掉了自己的身体,还输掉了自己的前途。

课堂大讨论:根据案例以及你所了解到的其他知识,归纳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用小品的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

同学:(按小组进行讨论,并用小品的形式展示给全班)

主持人:同学们风趣幽默的表演给我们带来了欢笑,让我们来归纳一下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1、交友不慎;

2、盲目好奇;

3、解除烦闷,摆脱困境;

4、不良家庭及环境的影响;

5、摆阔气,赶时髦;

6、追求享乐,寻求刺激等等。

主持人:面对毒品的诱惑,我们需要用坚定的意志去抵御。同时,也要找到一些技巧对付引诱你吸毒的人,能成功地摆脱他们。请你想一想有哪些技巧和方法呢?

同学:(小组讨论、记录)

全班交流,对于讲得又多又好的小组给予奖励。

课件展示:

抵制毒品小技巧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诱惑:“吸毒会上瘾,害人害己别给我。”

2、勤蝉脱壳法:情况若不许可,或者受到威逼利诱,可以借口婉拒:“我肚子痛,我要去厕所。”然后溜之大吉。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例如一起游泳、看电影等,借以转换话题:“这东西有什么好吸的,我有两张票,不如一起去看电影。”

4、及时告知法:当有人逼你吸毒并威胁你,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老师或直接报警。

5、秘密报案法:如果实在无法脱身,就趁人不注意,偷偷告诉你信赖的人,或者拨打报警电话。主持人:通过今天的活动,大家又进一步了解了毒品,也掌握了对付毒品的方法和技巧。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这样我们才能快乐地成长,没有烦恼地成长。最后,让我们把自己的感悟用一句话概括,写在小纸条上。写完以后,请同学们贴在前面的展板上,让我们一起勉励,一起抵御毒品的诱惑。

7、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教案:远离毒品 从第一口做起

班会主题:远离毒品 从“第一口”做起

【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毒品的危害,并且了解可能遇到毒品的场所、情形,以便让学生能把远离毒品落到实处。

【教学重点】

毒品的危害、容易受毒品侵害的场所和情形

【教学方法】

案例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有关吸毒者的图片、影像等(课件展示)毒品有无尽的危害,这几张图片展示了吸毒者的痛苦神情。这堂课我们要通过活动让大家了解怎样防止毒品对自己的侵害。

二、讲授新课

生物课上大家都学过人体内脏的有关知识,下面请大家看这几张图。(课件展示吸毒者的内脏)。

大家看到这些内脏都是不健康的,有的肝脏发黑溃烂了,有的心脏比正常的要大好多,有的肺部已经萎缩,这些都是吸毒者的内脏,这和毒品有着直接的关联。当那些吸毒者毒瘾发作时,就会出现戒断综合症,医学上称为“断药后产生的戒断反应”。如:流泪、打哈欠、浑身发抖、焦躁不安等症状。这种戒断反应很痛苦,以致不少吸毒者在毒瘾上来而无毒品可吸时不惜以自残、自杀的方式,来与这种难以忍受的痛苦抗争。有的用电风扇削去手指;有的用烟头烫自己的手臂;有的用牙刷从鼻孔中刺向脑颅;有的在毒瘾发作时跳楼自杀……

案例分析:万贯家产化作青烟

在上海戒毒康复中心里,有一个曾做房地产生意的青年叫肖何。他是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凭借党的开放政策和聪明的头脑,短短3年的房地产生意便挣了100多万元。有了钱后,他就上饭店,泡酒吧,跑夜总会,该吃的都吃过了,该玩的也玩过了,可总觉得脑子里空荡荡的,好像缺点什么。这时,几个吸毒的朋友挑唆他:“没尝过海洛因这玩意儿就算白做人了。”“吸过后轻飘飘的,像神仙一样,别提多惬意了。”禁不住朋友的诱惑,肖何怀着当一回“神仙”的好奇,开始吸上了海洛因。刚吸第一口没有“神仙”的感觉,反而想吐。可过了一会儿,好像手脚都不是自己的了,只剩下亢奋到极点的头脑了。有了第一次,就有无数次,他深深陷入深渊,无法自拔。毒品把他摧残得没了人样,面色苍白泛青,体重锐减到30公斤,骨瘦如柴;毒品毁掉了她的锦绣前程和万贯家产,弄得众叛亲离、妻离子散。

问:

1、肖何是怎样开始吸毒的?

2、吸毒给肖何带来的是什么?从中我们受到什么启示?

3、经过这个案例的分析,你再设想一下哪些情形易使人受到毒品的侵害?

生:(讨论,并派小组代表发言)

师:(把学生的答案简略地写在黑板上,并奖励回答得最多的小组)

1、“朋友”引诱。

有的同学交往甚广,在众多朋友中有一个吸毒,其他人往往很容易受到感染而吸毒。因此,青少年要远离吸毒者。

2、谎言诱惑。

毒贩经常用一些欺骗的手段,宣称毒品能解除困乏,提神醒脑,能治病,能减肥,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3、排忧解难。

人生难免会有挫折,有些人遇到问题后不想办法去积极地解决,采取吸毒的方式来换取暂时的轻松,殊不知这是另一个痛苦的开始。

4、攀比炫耀。

有人虚荣心强,认为吸毒是时髦时尚的表现,因此,盲目吸毒来炫耀自己的身份和财富。

5、环境影响。

一些娱乐场所鱼龙混杂,也是毒贩和吸毒者经常光顾的地方,因此青少年要遵守有关的规定,坚决不去那些场所,避免与毒贩、吸毒者接触的机会。总结:青少年是非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应该了解和认识可能接触毒品的场所和情形,杜绝与毒品的接触,从源头上保护自己。远离毒品,从拒绝“第一口”做起。

8、禁毒主题活动教案:抵制毒品 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学生活动,让学生了解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2、让学生学会如何抵制毒品,用健康正确的观念引导自己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

如何抵制毒品,健康成长。

【教学方法】

案例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案例一:2005年末,我国有超过100万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加上隐性吸毒者,估计中国实际存在的吸毒者有远超出这个数字。在册吸毒人员中,以青年人为主,近69.3%是青少年,其中16岁以下的就有1万多人,最小的不到10岁。

问: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生:(略)

师:我国目前吸毒人员数量较多,而且呈低龄化的趋势。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毒品对我们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让青少年更加深刻地认识毒品的危害,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抵制毒品的意识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讲授新课

青少年处于人生的转折期,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

那么,到底有哪些因素会导致青少年吸毒呢?

(一)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漫画赏析:朋友之间的(课件展示)(请同学从中归纳原因)

生:(略)

师:交友不慎。如果在较密切的朋友中有吸毒的人,则青少年吸毒的可能性就比其他青少年要大。

案例二:据江苏某戒毒所统计,在不法分子的引诱下,因好奇而吸毒的青少年占收治人员的45%。昆明市强制戒毒所曾调查过205名25岁以下的的吸毒原因,结果因“好奇”吸毒的约占70%。

案例三:罗琦9岁时,父母离婚,她与外婆一起生活,连妈妈都很少见到。13岁喜欢上霹雳舞,辍学进了一个私人组织的歌舞团。1992年,17岁的罗琦独自到北京闯天下,很快成为一个乐队的主力歌手。第二年,因与人争执,左眼被打瞎,仅仅两个月后,她就以一首《选择坚强》,重新回到歌坛。正当她红遍全国时,在圈内朋友的影响下,她开始吸毒了。

根据这两个案例,请同学们归纳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生:(略)

师:这两个案例体现了:盲目好奇;解除烦闷,摆脱困境这两个原因。除此以外,还有不良家庭及环境的影响;摆阔气,赶时髦;追求享乐,寻求刺激等等。青少年社会经验少,自控力差,容易轻信他人,特殊时期的叛逆心理等这些因素会使得青少年容易受到毒品的侵害。因此,青少年要学会一些方法自觉抵制毒品,健康成长。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有哪些抵制毒品的方法和技巧。

(二)青少年抵制毒品的方法

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教师做适当记录)

师小结:

1、建立健康的心理防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青少年要正确把握好奇心。青少年应该积极地学习和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和危害,对待毒品要有鲜明而又正确的态度,不能心存侥幸,克服自己的好奇心。

(2)青少年要有坚强的意志。面对身边不良的能说“不”,就算有叛逆心理,也要分清,摆明立场,抵制毒品的。

(3)青少年要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听取父母老师合理的建议,不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和挫折是难免的,青少年可以通过与同伴沟通,向父母老师求助等办法来正确面对,而不能自暴自弃,受毒品的侵害。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1)青少年要树立防微杜渐的观念。有许多习惯都是从不经意间开始,不能因为“有意思”,“吸一口没事”等想法的引诱而与毒品发生“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因此,青少年要培养不吸烟、不喝酒、不乱交不良的朋友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2)青少年培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青少年应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要一味地与他人攀比吃穿,贪图吃穿,追赶时髦。当青少年过分追求物质时,容易被坏人所利用,逐步走向吸毒的深渊。

(3)青少年要洁身自好,严于律己。青少年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应该保持积极向上、健康有为的状态,远离歌厅、舞厅、迪厅、酒吧、游艺厅等娱乐场所,远离吸毒者,防止被引诱、欺骗而沾染毒品。

3、防范毒品小绝招。

(1)直截了当法;

(2)金蝉脱壳法;

(3)及时报告法;

(4)主动出击法;

(5)秘密报案法;

(让学生表演这些小绝招)

总结:毒品严重扰乱国家社会的安定和家庭的和谐,还会侵害个人健康的身体,因此,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青少年更应该远离毒品,建好坚固的心理防线,掌握一些技巧坚决抵制毒品,让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

9、《远离毒品,珍惜生命》年级禁毒教案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毒品有哪些危害,提高拒毒防毒的意识,从而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培养学生扫除毒品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今天,我们班会课的主题是:远离毒品,珍惜生命。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些同学可能不以为然,认为与我无关。然而,近几年来,毒品已经进入我们小学生中间,并且趁上升趋势。为了更好增强防御能力,我们就要了解毒品以及毒品的危害。

2、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

3、你们知道毒品都有哪些危害吗?

(1)毒品毁人毁健康 。

①毒品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②毒品能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③毒品能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④毒品能传染性病和爱滋病。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①毒品能令人丧失工作能力。

②毒品能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

4、总结。

了解毒品,认识毒品对人的危害是我们远离毒品迈出的第一步,同学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生命,像爱护生命一样捍卫祖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