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到深山里教案一等奖》属于教案一等奖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春天来到深山里教案一等奖
春天来到深山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大自然的美丽。
2、学会8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3、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唤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原的一篇作品《春天来到深山里》,齐读课题。它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清生字的读音。
2、学生小声自由读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多种方式集中识字。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字形。
2、同桌之间互相帮助、交流,解决自学里遇到的问题。
3、集中出示生字,指名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同学以及老师可作补充。
耍:注意上面是“而”不是“西”。
聆:听的意思。
浓郁:本课指花草等的香气浓重。
美:第三横最长。
4、每学习完生字要及时回文。
5、学字过程中指导书写“美、束、孩”三个字。
四、游戏的方式复习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生字。
2、利用找朋友的游戏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第二课时
一、利用生字卡片复习生字。
二、分层次读课文。
1、将生字带到课文中,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创设情境,体会小鹿渴望春天、第一次见到春天的喜悦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
三、完成课后练习。
1、美的汉字故事:甲骨文的美字,下面是一个“大”字,表示成年男子,上面是一个“羊”字,像羊形的头饰。美的本义是指人的装束漂亮好看。引申指导人的容貌、才德或品格好。
2、读一读。
(1)教师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2)学生边读边想象。
(3)照样子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3、找一找,说一说,写一写。
(1)找一找描写春天的句子。
(2)说一说你眼中的春天。
(3)扩写句子。
4、积累。将词语背诵下来,并鼓励孩子在日记和日常表达中使用。
四、练习。
1、区别字组词。
根()耍()该()拉()
跟()要()孩()位()
2、加标点。
爸爸 什么叫春天
山下的原野是多么广阔 开着美丽的花儿 还散发出阵阵香气
妈妈 爸爸 我见到春天了
2、春天来到深山里教案
春天来到深山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大自然的美丽。
2、学会8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3、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唤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原的一篇作品《春天来到深山里》,齐读课题。它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清生字的读音。
2、学生小声自由读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多种方式集中识字。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字形。
2、同桌之间互相帮助、交流,解决自学里遇到的问题。
3、集中出示生字,指名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同学以及老师可作补充。
耍:注意上面是“而”不是“西”。
聆:听的意思。
浓郁:本课指花草等的香气浓重。
美:第三横最长。
4、每学习完生字要及时回文。
5、学字过程中指导书写“美、束、孩”三个字。
四、游戏的方式复习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生字。
2、利用找朋友的游戏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第二课时
一、利用生字卡片复习生字。
二、分层次读课文。
1、将生字带到课文中,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创设情境,体会小鹿渴望春天、第一次见到春天的喜悦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
三、完成课后练习。
1、美的汉字故事:甲骨文的美字,下面是一个“大”字,表示成年男子,上面是一个“羊”字,像羊形的头饰。美的本义是指人的装束漂亮好看。引申指导人的容貌、才德或品格好。
2、读一读。
(1)教师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2)学生边读边想象。
(3)照样子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3、找一找,说一说,写一写。
(1)找一找描写春天的句子。
(2)说一说你眼中的春天。
(3)扩写句子。
4、积累。将词语背诵下来,并鼓励孩子在日记和日常表达中使用。
四、练习。
1、区别字组词。
根()耍()该()拉()
跟()要()孩()位()
2、加标点。
爸爸 什么叫春天
山下的原野是多么广阔 开着美丽的花儿 还散发出阵阵香气
妈妈 爸爸 我见到春天了
3、《春天来到深山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大自然的美丽。 2、学会8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3、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唤起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原的一篇作品《春天来到深山里》,齐读课题。它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清生字的读音。 2、学生小声自由读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多种方式集中识字。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字形。 2、同桌之间互相帮助、交流,解决自学里遇到的问题。 3、集中出示生字,指名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同学以及老师可作补充。 耍:注意上面是“而”不是“西”。 聆:听的意思。 浓郁:本课指花草等的香气浓重。 美:第三横最长。 4、每学习完生字要及时回文。 5、学字过程中指导书写“美、束、孩”三个字。四、游戏的方式复习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生字。 2、利用找朋友的游戏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第二课时
一、利用生字卡片复习生字。二、分层次读课文。 1、将生字带到课文中,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创设情境,体会小鹿渴望春天、第一次见到春天的喜悦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三、完成课后练习。 1、美的汉字故事:甲骨文的美字,下面是一个“大”字,表示成年男子,上面是一个“羊”字,像羊形的头饰。美的本义是指人的装束漂亮好看。引申指导人的容貌、才德或品格好。 2、读一读。(1)教师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2)学生边读边想象。(3)照样子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3、找一找,说一说,写一写。(1)找一找描写春天的句子。(2)说一说你眼中的春天。(3)扩写句子。 4、积累。将词语背诵下来,并鼓励孩子在日记和日常表达中使用。四、练习。 1、区别字组词。 根()耍()该()拉() 跟()要()孩()位() 2、加标点。 爸爸 什么叫春天 山下的原野是多么广阔 开着美丽的花儿 还散发出阵阵香气 妈妈 爸爸 我见到春天了
4、二年级下册《春天来到深山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认18个词语,会背课后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想象课文意境,感受春天美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读中感受美景。
教学难点:
理解春天美景的句子。
教学方法:
多读感悟积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喜欢小鹿吗?春天来了,你想不想到小鹿的家去看一看?小鹿的家在大山的深处,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揭示课题——板书《春天来到深山里》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懂得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圈出生字和不懂得词语。
3.认读生字,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4.再读课文,标记自然段序号,熟读每个自然段。
5.指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自主学习,感知课文
1.齐读第一自然段,理解:深山(出示多媒体课件)
2.读2——17自然段,便读边画出小鹿不懂的问题。
(什么叫春天?什么叫花朵?)
(1)自由练读2——6自然段,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小鹿对春天的好奇,要读得天真,充满疑问。爸爸:沉稳,有学问,慈祥。
(2)找三名同学分角色读。
3.自由读7——17自然段,思考小鹿是怎么找到春天的?读一读,画一画。
听到声音——看到鲜花盛开的原野——老爷爷插花——回家告诉爸爸——妈妈的话。
(1)理解:聆听 浓郁
(2)画出描写春天的句子:山下的原野——钟声-——不久——深山里。
(3)仿写:写一段话描写春天。
(4)读好人物的对话:老爷爷善良,慈祥,语速慢,亲切。小鹿看到春天的景色快乐,读的要充满喜悦。爸妈要读得高兴,欣慰。
(5)分角色读课文。
4.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配乐读全文。
四、拓展升华
你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等。
第二课时
快乐练习
1.认读生字卡片,扩词练习。
2.填一填:( )的香气 ( )的消息
( )的花朵 ( )的原野 ( )的小鹿 ( )的老爷爷
3.用合适的量词填空:
一( )耳朵 一( )原野
一( )鲜花 一( )村庄
一( )小鸟 一( )小兔
4.阅读《自读课本》
板书设计
春天来到深山里
图片1 图片2
花朵开了,散发着香气
激发兴趣,养成爱思考的习惯
带着问题学习,把课文读熟
朗读要理解句意
理解重点词语
提高写作能力
积少成多
拓展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找春天》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分析
学生分析:
教学本组教材,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春天的大课堂里去主动学习,去寻找别人还没有发现的春天的脚印,去探索笋芽儿长成竹子的奥秘,去想象春风春雨春花春草像什么。
本组教材中的几篇诗文都很美,应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口味美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同时要引导学生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与积累结合起来。
单元分析:
过了欢乐,祥和的春节,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迎来了崭新的迷人的春天。每当春天来临,我们就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睁大双眼,敞开心扉,拥抱自然,拥抱生活。
去年春天,我们学过一组以春天为专题的课文,本组教材也是围绕春天来编排的。但是,无论从导语还是从课文内容,我们都会发现这组教材与一年级下册第一组教材的不同之处。本组教材不仅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而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点,去探索春天的奥秘。1找春天
教材简说:
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本文的课题呼唤着我们——找春天去吧!我们到校园里找一找,到野外去找一找。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孩子们找到春天了吗?从哪里找到的?怎样找到的?激发学生多读书吧。读着这些语句,领会其中的情与趣,我们会感到回味无究。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古诗引入
出示古诗《早春》,老师范读或由会读的同学朗读,再说说早春的特点
。
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自读或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四)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教师与学生一起的轻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课文。
1、交流自已课后找春天的情况。
2、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再带着这个问题读“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体会作者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感悟“冲出、奔向”等词语。
3、.你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
4.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5.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二、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找找说说”
1.重点指导“溪、摇、躲、解”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2.采取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三、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兔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然后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或段落。
3.练习背诵课文。
四、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1.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
2.齐唱《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在想象中结束教学。
6、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天在那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感知春天的自然特征和美丽景色,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轻轻细细、飘飘洒洒、暖、、探出头”等词语。
3.能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描写春天气候特征的词句。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描写春天气候特征的词句,学会其中生字。
教学难点:能读懂课文各小节句子的意思。利用课文提供的叙述方式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课题渗透:教育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歌曲磁带、课件
课时安排:1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刚才同学们唱的这首歌叫什么?指名答
2.出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录音,问:课文中的春天在哪里呢?边听边想—自由答
2.出示:枝头、草地、竹林、田野,谁能把它连起来说一说?春天在枝头上、草地上、竹林里、田野里。指a类生说 b.c类生仿说 齐读
三、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1.课文有几小节呢?标上小节号。轻声读课文 同桌检查
2.读通课文。重点指导儿化音。指名分节读—评议
3. 课文中一共有多少生字?小组自学
4.检查自学情况。各小组推荐小老师
5.巩固抽读生字。书空 开火车读—齐读
四、学习第一小节。
1.读一读,引导质疑:有不懂的地方吗?哪些词句写得特别好? 自由轻读
2.指导理解句子意思。*微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春天在枝头上?*为什么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3.指导朗读:第一小节用优美的句子告诉了我们春天到了,柳条儿好像在跳舞,桃花好象脸红了,它们在春风吹拂下的动人姿态和美丽的色彩,表达了作者爱春天的感情。你们喜欢吗?把这种语气念出来。 指名读—小组赛读-齐读
4.刚才我们读懂了第一节,谁能为大家背诵这节课文?指名背—同桌互背--小组背——齐背
五、学习课文第2~4节。
1.回顾第一小节的学习方法:读读课文,看看图片,欣赏词句,感情朗读。2.照样子,自学第2~4节。组长带领学习
3.检查自学情况,指导理解句子。
1)理解“草儿醒过来,换上了新衣”的意思。
2)理解“春天的雨飘飘洒洒。竹笋从地地下探出头来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评议
3)“探”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指名答
4.有感情朗读2~4小节课文。
六、总结课文,扩展练习。
1.谁能为大家背诵课文?小组比赛--齐背
2.结合课后练习,学做小诗人。说说春天还在哪里?那里的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1)出示图片和文字。春天在哪里?春天在( ):( ),( )。
指名分句回答--齐读
2)你还能说说其他的吗?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评议奖励
板书设计:
柳条儿(跳舞)
枝头——风
桃花儿(脸红)
草地——雾——小草
1.春天在哪里
竹林——雨——竹笋
麦苗
田野——太阳 菜花
蚕豆花
7、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天在哪里教案
春天在哪里
教学要求:
1.认识生字12个。
2.积累13个词语和2句句子。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初步了解春天里风雾雨阳光,以及植物的一些特点,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感情。
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12个。
2.积累13个词语和2句句子。
教学难点:1.正确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初步了解春天里风雾雨阳光和植物的一些特征。
教学准备:投影录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名言,揭示课题。
1.出示名言:小朋友,这句名言你会读吗?(一年之计在于春)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学生交流)
3.对呀,春天不仅是一年的开始,还是一个播种的季节呢!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大自然中去找找春天。
4.揭示课题:1春天在哪里(个别读集体读)
4.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录音。
二.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播放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春天在哪些地方?
2.交流板书:枝头上
草地上
竹林里
田野里
3.用“春天在……在……在……还在……”的句式练习说话。
三.朗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课文哪一节写得最美?为什么?
2.按学生回答的顺序学习各个小节。
(1)轻声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思考:春天的枝头是怎样的?(微风吹过,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2)出示生字:枝柳舞。
(3)小组合作学习这三个生字。
(4)集体交流汇报。(注意点:“舞”和“柳”的字型。)
(5)指导正确朗读第一小节。
(6)完成填空练习:春天的枝头美极了,柳条儿----------,桃花儿-----------。
(7)指导感情朗读第一节。(读出欣喜的感情。)
(8)指导背诵课文第一节。
(9)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的另外三个小节。完成填空练习:春天的草地美极了,草儿----------。春天的竹林美极了,竹笋----------。春天的田野美极了,麦苗----------,菜花----------。蚕豆花---------。
四.复习巩固。
1.进入识字园,认读生字。(个别抽读,集体读。)
2.把这些生字连成词语你会读吗?(认读词语。)
3.自由朗读课后练习3的两句话。
4.集体交流朗读。
5.春天除了在这些地方以外,还会在哪里呢?
6.出示投影: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
--------------------,
-------------------。
五.课外拓展。
1.春天给人以美,春天给大地带来了生机,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春”字的词语呢?
2.投影出示:春暖花开春风化雨春风满面春华秋实妙手回春
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春风得意春花秋月
3.指导朗读。
4.不仅带有“春”的词语很多,而且还有许多和春天有关的古诗呢!
5.投影出示:春晓和咏柳两首古诗。
6.小组合作学习两首古诗。
7.大组交流。
六.总结。
今天我们不仅在儿歌中找到了春天,而且在古诗和我们的生活中找到了春天,春天真美啊,老师喜爱春天,我们小朋友更喜爱春天。让我们带着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集体背诵课文。
回家作业:1.背诵课文。
2.完成课课练。
3.预习第2课。
板书设计:枝头上柳条桃花
草地上草儿
1春天在哪里
竹林里春笋
田野里麦菜花蚕豆花
8、找春天教案学案一体化教学设计教案
二年级语文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1、找春天 课时 2课时 设计人 王丽华
教学目标设计 1. 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 教学方法设计 1、1、自主识字法:不以零为起点,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识字。打破以往传统的老师教读学生跟读的做法,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情景教学法:采用优美语言,为学生创设一个春天的场景,语言文字美图画美融合于一体,让学生在美景中赏读课文。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出示古诗《早春》,老师范读,再说说早春的特点。
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让我们先读课文,看文中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自读或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四)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再带着这个问题读“我 (一)创设情景,感悟春天。
导入: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这时课件出示动画的图片,用美丽的图片,可爱的动画,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齐读课题: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认写生字。 在这个环节,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觉得难读的字做个记号,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让学生边认读边交流识字方法,可以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识字,如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熟字变形、找规律、分解字形等,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如:猜谜语、编儿歌、比动作、引用同学或家人的姓名等方法进行识记。
至于写字,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写字要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独立完成写字任务,教师只作点拨、指导。
通过出示难写的字:遥、摇。用形象直观的演示,加深学生的印象,正确书写生字。在不知不觉的教学中,就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三)赏读感悟,体会感情。
在这个环节中,重点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如:齐读,自由读,小组讨论读等,让学生谈谈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又体会到什么?课文中的小朋友们找到的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在小组中把小朋友们找到的春天画下来或写下来。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听。 一、揭示课题:找春天。
二、感知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在小组交流自学生字的方法。
3、出示句子,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A、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B、小草从地下探出头,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C、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D、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读通句子,检查生字读音情况。指导书写:探、躲
三、朗读课文,感悟积累
1、学生读课文,结合图,找一找春天在哪里?全班交流,读通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再读给同位听。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四、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找找说说”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体会作者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感悟“冲出、奔向”等词语。
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
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五)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找找说说”
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然后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或段落。
(六)练习背诵课文。
(七)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 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朗诵: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都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还眨呀眨的。
这是怎样的一幅山花烂漫,百鸟争鸣的美景啊,春天悄悄来到了,小朋友们留心观察,发现了春天的踪迹,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春天其实就在小朋友们的眼睛里。
(四)让学生朗读全文,把朗读、理解、感悟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1.重点指导“溪、摇、躲、解”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2.采取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五、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六、课外拓展,迁移运用
出示有关段落,让学生阅读: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这是怎样的一幅山花烂漫,百鸟争鸣的美景啊,只要大家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美好的事物就在我们身边。
板书设计 找春天
寻找 柳枝 嫩芽 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叮叮咚咚
课后反思 课文的教学,我制作了相关春天的录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春天的场景,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体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学生在欣赏着各种春天的美丽的画面时,体会到了春光的美好。学生在美景中赏读课文并在此当中尽情地发现、尽情地说、议论。在学生说、议中,引导学生把自己心中的春天画出来,写出来。
整堂课的教学,我努力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学效果较好。
9、四年级教案:春天(说话课)教案
春天(说话课)教案
教学要求:1.说出春天大自然的变化,并注意说出春天的特点。
2.抓住春天的特点,把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顺序说清楚。
3.说话时要大胆,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语句要完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小朋友,前边我们学习了古诗《春晓》,又开展了找春天的活动,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请用完整句回答问题)板书:公园、田野、我们身边……
二、说春天。
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喜欢?(请几个学生简单说)
既然大家都说春天很美,那么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春天好吗?
这次说话有三个要求,请大家看着电脑跟老师读一读,然后请大家在说的时候记住按要求完成,比一比这节课谁最好。
春天是新年的开始,所以古今中外的人都赞美过春天,你们知道哪些词语是描写春天的吗?(学生说几个,教师板书一些)
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词语和句子,帮助大家说好话。请大家看电脑,自己快速记几个,待会儿说话时用上一些你喜欢的。(学生看电脑,边读边记)
现在你们看完了,就让我们比一比谁说的春天美,好吗?春天来了,我们去公园看到了什么?(用一句或几句说说,要按要求说。)
大家刚才说得真好,看看电脑里老师还帮你提供了些什么?(学生看电脑,观察公园景色,然后同桌互说。)
春天来了,我们在田野看到了什么?(用一两句话说说,教师随时纠正。)说完后,再次看电脑,让学生互说。最后指名说。
春天来了,在我们身边,你们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教师给学生看一两张画面,让学生准备说话。)学生开始说话,教师随时指导。
在春天里,你除了刚才说的和电脑上看的以外,你还看到了哪些变化吗?(蝴蝶、青蛙、蝌蚪……)
小朋友,你们把春天说得真好,那谁能给我们刚才说的内容加上一个题目?看谁说的题目最好?(教师板书题目)
三、指名说话。
小朋友,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说的春天的景色最多、最美,但要按要求说,好吗?(再看一看电脑上的要求,然后教师让学生自己操作电脑,从中选择自己想说的春天的某一地方,按顺序说出特点。)学生开始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四、指名说,师生评议。
刚才的几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但电脑里也有三篇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跟他比一比,看谁的好,好在哪里。
10、八下第二单元《组歌》教案《寻觅春天的踪迹》教案
《组歌》之《雨之歌》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散文诗中的的感情和美妙的意境。
2.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歌主题
3.理解作者笔下雨的形象
4.学习文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1.在诵读中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2.理解作者笔下雨的形象
3.体会文章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朗读和细读相结合)、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一段雨声,感受雨中的美好境界。
师:听,这是来大自然的声音,这是我们熟悉的声音,它从遥远的国度而来,滋润万物,它有时多情而缠绵,有时狂野而奔放,有时哀怨而伤感,有时飘逸且清高,这就是雨。古诗中有很多写雨的佳句,我们来回忆下关于“雨”的诗句:
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我们感受过古人笔下多姿的雨,朱自清笔下温柔的雨,今天就让我们来听一听著名诗人纪伯伦的《雨之歌》。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请一学生配乐朗诵,感觉诗歌的感情基调
2.全班朗诵,边读边思考:(从文中你感受到的是怎样的雨)
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从文中感受到的雨,在横线上加一个修饰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雨
滋润万物的雨 让山河欢乐的雨 让花草欢笑的雨 为云彩和田野传递爱情的雨 充满爱心的雨 启迪心扉的雨 沁人心田的雨等
过渡:这么富有诗意的雨,带给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那么雨在诗人的笔下是怎样的形象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三、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
1.文章中作者用了哪些事物来描绘雨?塑造的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作者通过雨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板书:银线,珍珠,传情的信使,大海的叹息,天空的泪水,田野的微笑。
作者以极大的热情歌颂雨。雨,在作者的笔下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
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是云彩和田野的传情的信使)。有了雨,千山万壑将会更加美丽;有了雨,大地万物将会充满生机;有了雨,花草树木将会绽开笑脸;有了雨,云彩和田野成了一对情侣。这些都说明雨是一个美好的事物,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
表现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对无私的奉献者的歌颂
3.全班再次朗诵诗歌
过渡:前面我们与诗人笔下的雨已有一次心灵上的亲密接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那颗敏感而多情的心,他赋予了雨以活的生命,在诗人的笔下,雨富有灵气,有个性,它滋润万物,奉献自我,你喜欢这样的雨吗?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和同学们分享你的感受吧。
四、品味赏析——品一品,谈一谈
品读诗歌,可以从语言、修辞方法和诗的情感等方面来谈。
备案:
(1)“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偷”字,巧用拟人,写出了雨的珍贵。
(2)“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字面上的意思是说“下了雨,河水涨了,可以浇灌田野,花草,其实是在描写奉献者的形象化,写雨以自己的”哭“换来山河、花草的欢乐(昂起,挺起可见雨水的润物之功)。
(3)“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迷人。”把雨写成鸟的形象,“吻”“拥抱”写出雨对万物的滋润,富有情味。
过渡: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除了同学所讲的外,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句子
(4)“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
此句教师稍作点拨:“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这是在说明自然界中雨水的形成的循环过程(海水被蒸发成水汽,一部分水汽到了一定的饱和度就形成降雨,这雨滋润了万物)这如同生活,爱情,也同样会充满叹息、泪水、微笑这样一个循环过程。
(5)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人生也像雨一样,到来时雷声隆隆,在物质世界里喧嚣一世,或许为了生活奔波、或许为了功名利禄争夺,但生命结束时也是一无所有,悄无声息,埋葬在泥土里。
过渡:这篇文章不仅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也给了我们一些写作手法的借鉴,诗人为何能够把一个非常普通的事物雨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呢?首先是本文通篇都利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其次是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来美化雨,利用了比喻和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才塑造成了这丰富而多情的雨的形象。
五、拓展延伸
你也来试一试,展开自己的想象,利用自己的表达能力,选择你喜爱的大自然的某一种事物(如花、草、彩虹、雪等等),采用第一人称仿写一番。
要求:采用第一人称。运用比喻、拟人或排比等修辞手法。
仿写句式:
(1)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选一仿写,注意要有中心)
范例:
A、我( 希望)是迷途中的一屡炊烟,是雾海中的一座灯塔,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B、我(花)是大地的女儿,是蜜蜂的母亲,是蝴蝶的情侣。
C、我(雪)是只只寻梦的蝴蝶,漫天飞舞着,以我婀娜的舞姿,装饰美丽的人间。
D、我(雪)是朵朵微笑的棉花,尽情绽放着,以我温暖的胸怀,拥抱裸露的大地。
五、作业:
将课堂上的仿写加以整理写在练习本上
板书设计:
雨之歌
雨的形象 银线
(奉献者、使者) 珍珠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对无私的奉献者的歌颂
信使
鸟
感情大海的叹息
思想天空的泪水
心灵田野的微笑
(比喻、拟人、排比)
教后反思: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应鼓励学生成为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读者。创新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安全的课堂、问题的课堂、情感的课堂。
语文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
活动目标:
1、注重以“春天”为话题,引导学生积累关于春天的俗语、谚语、成语和诗词名句,注重学生的文化积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通过寻觅春天,观察春天的踪迹,让学生深入认识大自然的物候特征,了解一点生命在春天里成长变化的过程与特点,培养热爱春天的感情。
3、在观赏春天、赞美春天的活动过程中,加深对春天的体验和感悟,培养初步的自然观赏与艺术欣赏能力。
4、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感情,培养能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课时:第1课时学生集中活动。第2课时学生自由作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诵读写春天的名篇;
朱自清的《春》;杜甫的《春夜喜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总给人带来许多希望、生机,古往今来,许多画家、散文家、诗人都会用自己的传神之笔,去描写春天的景象。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去感受春天的美景吧!
(二)学生分组活动:
A、成语中的“春天”
B、诗文中的“春天”
C、绘画中的“春天”
D、现实中的“春天”
E、我心中的“春天”
活动要求:
A组:收集能够描写春天成语的,不少于10个,请选择其中6—8个写一段话,描绘春天。
B组:收集诗词中写“春天”的名篇名句,写一段赏析的文字。
C组:创作一幅“诗画”。给一幅有关春天的画题诗或者为诗配画。
D组:现实中“春天”:春天自然风光在变,人也在变,同学们的目光脚步乃至整个心态是不是因为沐浴了春天的春风、春雨和春光变的更加明澈,矫健和朝气蓬勃了?请描写春天的风景画和人情画。
E组:春天到了,一定会引发你很多思绪和感触,请用优美抒情的语句写出来。
(三)活动成果展示
(四)学生作文
题目:“我心目中的春天”
参考资料:
关于春天的成语:
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满面春风,春光无限,四季回春绿草如荫,春风和气春光漏泄春光明媚春花秋月春华秋实春晖寸草春回大地春兰秋菊春暖花开春色撩人春色满园春山如笑春深似海春生秋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笋怒发春蛙秋蝉春意盎然春意阑珊红情绿意花红柳绿花香鸟语枯木逢春柳暗花明漏泄春光满园春色柳绿花红鸟语花香双柑斗酒寻花问柳雨丝风片莺歌燕舞雨后春笋有脚阳春暗香疏影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倡条冶叶尺树寸泓出水芙蓉摧兰折玉繁花似锦凡桃俗李纷纷扬扬纷红骇绿风吹雨打风花雪月浮花浪蕊孤标傲世桂馥兰香桂林一枝桂子飘香含苞待放含苞欲放红衰翠减鸟语花香
有关春天的诗歌:
1、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绝句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7、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9、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0、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1、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3、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4、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5、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6、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7、早春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8、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9、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关于春天的散文:
心灵的春天
祝成明
故乡还没有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广州已是万花争艳。我带着渴望来到广州,带着一支笔和一沓文稿,最大限度地承受生命的轻与重。一支笔已经锈迹斑斑,古典情怀在红尘中找不到方向,我躲在春天的深处仰望天空。
赏花花城,这是一桩很美妙的事。我一直在构思我和广州的关系。半年以前,我辞去工作,在南昌念了半年的英语,投考华南师大的研究生。现在,我就租住在华南师大的围墙外,坐在四楼的阳台上,晒着太阳,喝茶,眼前就是空旷的运动场,红色的环形塑胶跑道,足球场上绿草如茵,令人浮想翩翩。临近黄昏,跑步的人渐渐多了,汇成一条流动的河流,奔向没有终点的终点。一向喜欢运动的我,做了一回旁观者。旁观者有旁观者的悠闲,表演者有表演者的精彩。在广州,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宁静的房间,从此就可以栖息漂泊的心灵。
所有的忙碌结束后,生活卸去了过多的重量,在过年的热闹中我一次又一次地干杯,酒气弥漫了我所有的日子。青春的背影已渐行渐远,突围的狂热让我脚步踉跄。一个丢掉一切的人,是不容易醉的。酒精中我可能淡忘了一些熟稔的古文名篇,唐诗宋词,还有曾经朝吟暮诵的英语单词,对于这些东西的失去我一直耿耿于怀,似乎更加平添了一份人生的沧桑。酒和人生一样都是值得品味的。在广州,我学会了优雅地喝着啤酒和红酒,所有的怀旧在杯子中荡漾,热情的语言穿上漂亮的修辞,似乎光艳照人。渐渐的,我已开始删除生活中不健康的章节,比如酒,重新寻找心灵的归宿和家园。春天,没有观众。春天,让我用完最后一笔的构思,让我穿好最后一件衣裳,让我从无数的等待中苏醒,让我从遥远的希望中回来。在春天,我不能沉睡。
广州的春天令人陶醉,我开始发芽。
怀念家乡的春天
祝成明
世界繁华,我选择了寂寞的内心居住。
在广州幽僻的一角,我静静地守候在思维的边缘,怀念家乡的春天。
因为一场追赶,我离开家乡。白天和晚上的寻找,让我充实。闲着的日子,我的左手握着右手,就好像抚摸着家乡的春天。我从容地喝着家乡的味道,那从茶杯中飘出的芳香,热情的温度让诗歌开始沸腾,一片片碧绿的意象,鲜翠如初,追逐着记忆中的山野田园。我怀念与家乡与诗歌与人生有关的一切,怀想白雪盖住了我们的屋顶,春天的上游,母亲正在小溪边濯洗萝卜,她总想把日子喂肥养大。透过母亲佝偻的身影,我看到天空其实并不开阔,它只比我们的村庄宽一点点而已。当冬天的柴薪燃尽,春天也该出锅了,就像我的笔尖,总是构思家门口桃花盛开的速度,如何追赶天空中飞翔的燕子,如何迅速地占领这个季节的版面,让花朵从此成为春天的主题。故乡的炊烟也许在风中变弯了,我无法纠正。任我怎样竖起耳朵也无法听到家乡的春天,她的沉默与我有几千里的距离。
谁的手编织着家乡的春天?谁让我离开又不断地回望?美是一个人内心深处隐藏的爱,爱是一个人内心深处隐藏的美。一个人其实是一个大瓶子,贮满了友爱和关怀,只是坚硬的世俗,让我们时刻小心翼翼,生怕一旦失手,这样的伤害甚于一场旱灾。一个人其实也就是一个大瓶子,里面装填着水、食物和日子,假如还需要什么的话,那一定是朝霞中我们披衣起床,推开门扉时的眺望和夕阳里我们的安详。心系一处,守口如瓶,我们一生要承载这么沉重的躯体。春天像一条河流,从远处来,到远处去,来来去去之间,一切仿佛轮回。只是缘,也需要心灵的虔诚。最美丽的春天在家乡,最美丽的春天是一位三十岁的男人拽住春天的尾巴,一遍又一遍地怀念。最美丽的生命是这么普通,我们只有尽可能慢地行走在世上。
我常常想,风是没有家的,随风而奔,不如逐水而居,心灵如舟,泊在宁静的水面,渐渐隐入暮色的苍茫里。“春潮带雨晚来急”,哪一场爱情带给我今夜的思念?那一定是在家乡的春天里拈花微笑。
窗外是春天
祝成明
每年春天,我都会将书桌搬到靠窗户的角落。这样,我的眼光透过窗户,便可观赏到田野里大片大片的紫云英,倾听到那还等不及夜色弥漫便迫不及待奏响的蛙鼓。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蕴的事。我的读书和写作便有了一缕诗意。
我一直在寻找春天,从书本里,从生活中,从自我营造的氛围里。我企图将春天绣进人生的画卷里,像永开不败的鲜花一样。这个美丽的错误蛊惑着我,我选择了坚持,坚守乡村,坚守小屋,为生命编织一个绚丽的光环。
生命是我们在尘世上的最后一次努力。这就决定,我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只是一枝媚春的幽花。有阳光的日子,通过开放的窗户,书房里便有了另一种的花朵。春天多雨,我怕这淘气的精灵尿湿心爱的书本,我关起窗户,将雨关在外面,檐水击打泥土的声音,绵绵不绝地飘进来,一点一滴地啄掉这个季节的喧嚣,一声一声地唤起这个季节的宁静。风中,雨中,倒有一方博大的宁静。入夜,淅淅沥沥的雨水淋着起起伏伏的蛙声,我总是有点害怕,这乍暖还寒季节,无情的雨水会浇灭多情的蛙声,亦如唐诗所言,“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然而,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二十一世纪的春天大概比千余年前的春天更温暖些吧!时代的发展令人惊叹,气温越来越高了,诗歌越来越少了。春雨绵绵好读书,在孤独和寂寞中倒觉得美丽更是达到了至高的境界。这实在是因为心里有一个春天。
在春天,各种事物都忙着赶着出发。蝶儿翻飞,蜂儿授粉,燕子从另一个世界赶来奔赴一个不聚不散的约会。正如这样一则手机短信,“鸟儿恋爱了,蚂蚁同居了,蝴蝶离婚了,毛毛虫改嫁了,聪明的你,还等什么呢?”百花竞艳,万木争秀,流水以更欢快的旋律奔向远方。农民兄弟们又播下了一年的希望。
春天,没有观众。在春天,沉睡便是死亡。
坐在窗前,我将心中的歌谣唱响,一个直奔三十的男人,也要安安静静地写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歌。
春蛙第一声
祝成明
我还没从正月的酒席中退出,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生活总是这样周而复始,在这个僻静的乡村中学,我已生活近七年,一直从不自卑地努力着。夜晚总是能给我的心灵一些宁静,我靠在床上背诵着英语单词,准备一个新的开始。突然,我听见蛙的叫声,从窗外的田野传来,撞击着我的心扉。这是比摇滚更能震憾我的心灵的微弱声音,让我开始遐想。
又是一年春天!尽管天气还很寒冷,田野还在沉睡中,青蛙却醒来了。她们是不是会感到孤独?一个冬天的沉寂,一片田野的荒芜,我可是越来越孤独,但还是自信而执着,像这些青蛙一样。在这样宁静的夜晚,黑夜照亮了我们的梦想。有时候,并不是光明照亮了一切,而恰恰是黑夜照亮了事物,正是黑夜的到来使我们看见了无穷的星空,白昼将我们锁在有限的空间里。春天的第一声蛙鸣,引领着我的热爱上升。我看到了世界的生气。我听到了人生的真切。那一声声脆弱的蛙鸣,将她们坚持的信仰点燃。
幽暗中,微弱的蛙声鸣叫着,这多么像我在这个村庄的处境:无边的黑夜里,独自亮着的一盏台灯。
一个世界的热闹,一个人的梦。白天的忙碌歇下,奏响春天的第一声蛙鸣。
11、口语交际课教案(春天好,还是夏天好?)教案教学设计
活动形式:小小辩论赛
活动目的:通过“小小辩论赛”这一形式,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明白: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
活动过程:
一. 表明观点,准备辩论。
1.调查:小朋友们,如果让你来选择,你喜欢春天,还是喜欢夏天呢?
2.分组:根据学生不同的喜好,分为“春天队”和“夏天队”,准备开始辩论。
(学情预设:如果有学生提出“我喜欢秋天”或是“我喜欢冬天”怎么办?
虽然这种情况最后在我的课堂中没有出现,但我觉得老师应该事先有所考虑,想好应对的办法。因为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不同的喜好,我们必须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如果真有学生提出自己喜欢秋天或是冬天,我也不能说他在“捣乱”,我会欢迎他成为“秋天队”或是“冬天队”的成员参加辩论,请他也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我们这节口语交际课训练的是口语交际能力,只要学生能够从辩论的过程中锻炼这一能力就行了,教学内容只是个载体,是个例子而已,必要的时候,我觉得我们教师可以随机进行修改。)
二.教师参与,激发兴趣。
一个学生举手问:“易老师,那你喜欢春天还是夏天?”我一下子楞住了,其实每个季节都各有利弊,而且,如果我过早的表示出自己喜欢哪一个季节,可能会影响学生的选择倾向和接下来的辩论。所以,我没有急于回答,而是为难地说:“哎呀,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更喜欢哪一个季节,你们能说出自己喜欢这个季节的理由,帮老师选一选吗?”“行,没问题!”两边的同学们都信心十足,跃跃欲试了。
(这是临时加上的一个环节,是由一个学生突然的发问引起的。其实过去在上课时,我最害怕学生突然的插上一句,提出一些我一时无法回答的问题,打乱我的课前安排和已经拟好的思路。没想到这次学生的提问倒使我急中生智,表现出自己的为难,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哪个季节的理由,“帮老师选一选”,调动了学生表达的积极性。)
三.巧提要求:
师:“以前易老师曾参加过许多次演讲比赛和辩论赛,取得了不少成绩。大家想知道我成功的‘秘诀’吗?”
生:“想——”
师:“发言时声音要响亮,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态度要自信。听别人发言也很重要。是自己这一方的同学发言时,要听听他的意见是什么,自己有没有要补充的,不要重复别人的意见。对方同学发言时也要认真,这既是尊重别人的表现,而且还能发现别人发言中的‘漏洞’,自己可以‘反击’。”
(辩论开始前我本想按以前的“惯例”提出“听话”和“说话”的要求,转念一想,觉得这样好象有点“居高临下”的感觉,好象是强加给学生,非要他们“这样做”或是“那样做”,如果我是学生,我会喜欢这样的感觉吗?所以,我临时修改了自己的教案。)
四.展开辩论,适时点拨:
正方1:我觉得春天好,因为春天可以春游,还可以放风筝。
师:正方同学说出了自己喜欢春天的理由:既可以春游,又可以放风筝,
多好玩呀! 那么夏天呢?夏天有这么好玩儿吗?
反方1: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认为夏天好。因为夏天同样有很多好玩的东
西,我们可以游泳,还可以去夏令营。
师:这位同学发言前先向大家问好,真有礼貌!
正方2:大家好!我认为春天好。因为春天的天气不冷也不热,而夏天太热
了,很难受。
反方2:没关系啊,天气热可以吹电扇,或是用空调,这样就不会热啦!再
说,春天虽然很舒服,但是有很多病菌到处传播,很容易生病。
师:是呀,现在正是春天,好多地方都在流行‘禽流感’呢!
反方3:我来补充一下,去年春天,我们国家还流行了‘非典’,很多人受害。
这都是春天病菌太多造成的。
正方3:虽然春天是有很多病菌,很容易生病,但是只要我们注意讲卫生,是
不会得病的。
师:是啊,去年的‘非典’来势汹汹,可是因为我们全国人民上下一心,
众志成城,疾病还是被我们击退了。
反方4:夏天还可以吃好吃的冷饮,还可以吃西瓜。
正方4:冷饮吃多了会拉肚子的。
反方5:我们可以少吃一点儿呀,不贪吃就行了。
师:是啊,老师也爱吃冷饮呀!只要有节制就行了。
……
(双方同学还举出了其他理由,如“夏天很吵,有知了在叫””春天老想睡觉,没精神。“夏天可以放暑假”等等。)
五.大胆想象,巧悟道理:
师:听大家说了这么多,我突然有一个想法:既然春天有那么多病菌,干脆就请
大自然这个魔术师把春天这个季节“变”走,以后就只有夏天,秋天和冬天,
你们说好不好?
(生纷纷摇头)
师:我发现连反方的同学也在摇头,你们不是很喜欢夏天,不喜欢冬天的吗?
(指名反方同学发言)
反方1:如果没有春天,种子就不能发芽,庄稼就不能生长,我们就没有米饭吃了。
反方2:那我们就不能春游了。
反方3:那冬天结的冰就不能很快融化,花也不会开了。
师:看来,没有春天是不行的。那好,我们把夏天变走吧,只有春天、秋天、冬天,怎么样?
师:我发现大家都在摇头,我想请正方的同学说说原因。
正方1:如果没有夏天,我们就不能放暑假了,不能开开心心的玩了。
正方2:如果没有夏天,我就不能吃西瓜了,还有我最喜欢的冰淇淋也不能吃了。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春天队”和“夏天队”双方的同学都能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通过“换位思考”,我们发现一年四季每一个季节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它们虽然都有让人烦恼的地方,但我们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会获得另一种感受。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一起来享受生活吧!
资料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