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多美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一等奖》属于教学反思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夏夜多美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3.体会助人为乐的精神美。
4.保护环境、爱护昆虫。
课前准备:
课件、头饰、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板书:夏夜)谁愿意描述一下夏天的夜晚景色?(板书:多美)这么美的景色我们应读出美感,齐读课题。
二、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中,读准字音。画出生字新词,可以找朋友帮助解决。
(2)用“________”画出你觉得最动人的句子。
(3)师:下面,我们来听课文录音,看谁最先听懂课文中的故事。简单扼要地讲给大家听好吗?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把学生的自学落到实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转换角色,细读课文。
(1)师:课文哪些地方你觉得最动人,读给同学们听。(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
(2)想像读:教师范读,请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夏夜的景美、情美。
(3)评价读:师:请小朋友读倒数三个自然段。师:你们读老师来想像,好吗?老师要根据你们是否读出夏夜的美来评价。
(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当中去,先齐读,再请有信心读好的学生读,教师指导。)
四、分角色朗读,体会夏夜美。
出示字幕动画课件,师生分角色朗读。教师扮演睡莲姑姑,学生分别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小蚂蚁、小蜻蜒、萤火虫、旁白。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全班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这充分考虑了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好动、喜欢小动物等,学生对分角色朗读非常有兴趣。】
五、歌谣识字,好记好认。
1.师:我们分角色朗读得真不错,有几个生字朋友不知你们刚才认识了没有?
2.教师加上动作描述。
出示第二段: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她睁开眼睛一看,是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
学生根据字意做动作,闭上眼睛做睁开的动作。趴在桌子上,想像小蚂蚁掉进池塘的样子。
3.教师加上动作描述。
出示第四段:“快上来吧!”睡莲弯弯腰,让他爬了上来。
学生根据字意加动作,学生找到腰的位置和老师一起前后左右动一动。伸出手做爬的动作。区分“趴、爬”。
4.教师根据字意讲解。
出示“时”字。师:大家认识吗?时间的“时”,“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天。(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详细说明。)
5.教师出示带拼音“我会认的字”:“莲”、“哭”、“根”。认字,组词,请学生根据课文说一句话。
6.教师加上动作描述:“睡莲姑姑弯弯腰,让小蚂蚁爬了上来。小蚂蚁如何做的?”
出示第9段落: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师生达成共识。
7.歌谣:感激,感谢要有心,诚心才感人。感谢有言行,“谢谢”最好听。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把重点字、词通过表演加以理解,把抽象的文字还原成活生生的情景。】
六、师生共同表演,走进童话故事。
师:说一说当你接受别人帮助的时候,你怎么做的?(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给予表扬。下面我们再合作一次,我要看你们的表现如何。
出示头饰:老师来扮演睡莲姑姑好吗?谁愿意扮演小蚂蚁、小蜻蜒、萤火虫。(几名学生分别担任角色。)其他同学你喜欢哪个角色就分别为“他们”鼓劲。
【学生对这一环节的设计很感兴趣,态度积极,满怀热情,进一步了解了课文内容。】
七、小结。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篇童话故事,从中我们知道,得到他人的帮助要有礼貌地表示感谢。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如何表现?对,要伸出友爱之手。大家相互帮助,生活才更加美好,世界才更加美丽,你们说是吗?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一个夏天的夜晚,公园里静悄悄的。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里,大家想一想是谁救了他?
二、出示头饰,板书。
出示睡莲姑姑。师:她怎么救小蚂蚁的?(学生表演睡莲姑姑说的话。)
出示小蜻蜒。师:他如何帮助小蚂蚁的?(学生表演小蜻蜒送小蚂蚁回家。)
出示萤火虫。师:他做了什么呢?(学生表演萤火虫飞来“点起小灯笼”。)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有所回顾,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也起到上下文衔接的重要作用。】
三、出示字幕,质疑解疑。
教师表演引读:小蚂蚁爬上“飞机”……
学生表演补充: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师:“飞机”是真的吗?在课文当中指的是谁?把小蜻蜒比喻真的飞机,所以加上“”号。
教师表演引读:蜻蜒飞呀飞,飞过……
学生表演补充: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小蚂蚁到家了。
师:小蚂蚁高兴吗?为什么?到家了,大家都帮助他,睡莲姑姑、小蜻蜒,还有萤火虫。帮助小蚂蚁回家,他们也很高兴。看到他们互相帮助你高兴吗?
再读:读出夏夜的美,读出小蚂蚁到家的喜悦心情。
教师表演引读:星星看见了……
学生表演补充:(高兴地)眨着眼睛。
师:星星看见了为何高兴地眨着眼睛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师生共同表演:啊,(多美的)夏夜呀!
师:夏夜哪儿美,课文中怎么说的?只是讲了夏夜景色美吗?在夏夜景色美的烘托下,还体现了哪儿美?体现了小动物们相互帮助的品质美,这深深打动了星星,他高兴地眨着眼睛。
四、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的情况。
1.出示习题,填上恰当的词语。
多美的( )
高兴地( )
绿绿的( )
青青的( )
亮晶晶的( )
弯弯的( )
静悄悄的( )
呜呜的( )
师:我们来看一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2.出示习题,你会连线吗?
3.指导“我会写的字”。
教师板书讲解:她,女字旁,女同学用“她”来代替最合适,还有谁适合?妈妈、阿姨、姥姥、女老师等。为了区分男、女,男同学用哪个“她、他”?都有谁合适用“他”
呢?爸爸、叔叔、爷爷等。
师:请用“送”、“过”组一个你最想组的词语,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
师:请你说一句话,要求是句子中带有“时”、“让”这两个字,看谁说得通顺、流利。最后学生在书上书写生字。
五、运用新词语,我说夏夜美。
师:刚才同学们词语搭配得很恰当,句子说得很通顺、流利。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一下我们身边的夏夜美景吗?看谁描述得最美。
教师出示图片:星空、花园、池塘、街道。学生也可以不受约束,自由表达。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示、补充,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让语言更加完善。)
六、总结。
师:大家描述的夏夜真美呀!让我们期待夏夜的到来吧!让我们身边经常有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让月亮笑起来,让星星高兴地眨着眼睛,这样夜色会更美。
教学反思:我通过谈话导入,让学生记起昨日所学,这节课的重点在于朗读,我设计了几个课文头像,选取几个学生戴上头像扮演相应的头像,学生显得特别兴奋,因为好玩又好看的头像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珍贵的礼物,我对于表演的好的学生,我会将头像奖励给他,结果在下台之后,别的学生读的时候他也一样读的特别认真,我想这就是一种激励。之后是作业巩固阶段,我让学生在名词前加上合适的形容词,这一环节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体现小动物们的高贵品质,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教学反思:
上课开始,我让学生先回忆一下自己在夏夜时见到的景色或是发生的事情,由于贴合实际,所以学生谈论的氛围也很浓烈。之后我播放录音,让学生标上小节号和划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再轻声读一读,因为这个环节之前没有尝试过,所以尝试起来有些困难,这是这节课设计当中的漏失之处,我忽略了学生的基础,他们对于句子的概念还有些模糊,很多学生划得都是短语。在听录音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此举在于初步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认识。
2、夏夜多美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3.体会助人为乐的精神美。
4.保护环境、爱护昆虫。
课前准备:
课件、头饰、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板书:夏夜)谁愿意描述一下夏天的夜晚景色?(板书:多美)这么美的景色我们应读出美感,齐读课题。
二、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中,读准字音。画出生字新词,可以找朋友帮助解决。
(2)用“________”画出你觉得最动人的句子。
(3)师:下面,我们来听课文录音,看谁最先听懂课文中的故事。简单扼要地讲给大家听好吗?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把学生的自学落到实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转换角色,细读课文。
(1)师:课文哪些地方你觉得最动人,读给同学们听。(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
(2)想像读:教师范读,请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夏夜的景美、情美。
(3)评价读:师:请小朋友读倒数三个自然段。师:你们读老师来想像,好吗?老师要根据你们是否读出夏夜的美来评价。
(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当中去,先齐读,再请有信心读好的学生读,教师指导。)
四、分角色朗读,体会夏夜美。
出示字幕动画课件,师生分角色朗读。教师扮演睡莲姑姑,学生分别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小蚂蚁、小蜻蜒、萤火虫、旁白。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全班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这充分考虑了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好动、喜欢小动物等,学生对分角色朗读非常有兴趣。】
五、歌谣识字,好记好认。
1.师:我们分角色朗读得真不错,有几个生字朋友不知你们刚才认识了没有?
2.教师加上动作描述。
出示第二段: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她睁开眼睛一看,是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
学生根据字意做动作,闭上眼睛做睁开的动作。趴在桌子上,想像小蚂蚁掉进池塘的样子。
3.教师加上动作描述。
出示第四段:“快上来吧!”睡莲弯弯腰,让他爬了上来。
学生根据字意加动作,学生找到腰的位置和老师一起前后左右动一动。伸出手做爬的动作。区分“趴、爬”。
4.教师根据字意讲解。
出示“时”字。师:大家认识吗?时间的“时”,“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天。(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详细说明。)
5.教师出示带拼音“我会认的字”:“莲”、“哭”、“根”。认字,组词,请学生根据课文说一句话。
6.教师加上动作描述:“睡莲姑姑弯弯腰,让小蚂蚁爬了上来。小蚂蚁如何做的?”
出示第9段落: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师生达成共识。
7.歌谣:感激,感谢要有心,诚心才感人。感谢有言行,“谢谢”最好听。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把重点字、词通过表演加以理解,把抽象的文字还原成活生生的情景。】
六、师生共同表演,走进童话故事。
师:说一说当你接受别人帮助的时候,你怎么做的?(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给予表扬。下面我们再合作一次,我要看你们的表现如何。
出示头饰:老师来扮演睡莲姑姑好吗?谁愿意扮演小蚂蚁、小蜻蜒、萤火虫。(几名学生分别担任角色。)其他同学你喜欢哪个角色就分别为“他们”鼓劲。
【学生对这一环节的设计很感兴趣,态度积极,满怀热情,进一步了解了课文内容。】
七、小结。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篇童话故事,从中我们知道,得到他人的帮助要有礼貌地表示感谢。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如何表现?对,要伸出友爱之手。大家相互帮助,生活才更加美好,世界才更加美丽,你们说是吗?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一个夏天的夜晚,公园里静悄悄的。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里,大家想一想是谁救了他?
二、出示头饰,板书。
出示睡莲姑姑。师:她怎么救小蚂蚁的?(学生表演睡莲姑姑说的话。)
出示小蜻蜒。师:他如何帮助小蚂蚁的?(学生表演小蜻蜒送小蚂蚁回家。)
出示萤火虫。师:他做了什么呢?(学生表演萤火虫飞来“点起小灯笼”。)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有所回顾,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也起到上下文衔接的重要作用。】
三、出示字幕,质疑解疑。
教师表演引读:小蚂蚁爬上“飞机”……
学生表演补充: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师:“飞机”是真的吗?在课文当中指的是谁?把小蜻蜒比喻真的飞机,所以加上“”号。
教师表演引读:蜻蜒飞呀飞,飞过……
学生表演补充: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小蚂蚁到家了。
师:小蚂蚁高兴吗?为什么?到家了,大家都帮助他,睡莲姑姑、小蜻蜒,还有萤火虫。帮助小蚂蚁回家,他们也很高兴。看到他们互相帮助你高兴吗?
再读:读出夏夜的美,读出小蚂蚁到家的喜悦心情。
教师表演引读:星星看见了……
学生表演补充:(高兴地)眨着眼睛。
师:星星看见了为何高兴地眨着眼睛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师生共同表演:啊,(多美的)夏夜呀!
师:夏夜哪儿美,课文中怎么说的?只是讲了夏夜景色美吗?在夏夜景色美的烘托下,还体现了哪儿美?体现了小动物们相互帮助的品质美,这深深打动了星星,他高兴地眨着眼睛。
四、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的情况。
1.出示习题,填上恰当的词语。
多美的( )
高兴地( )
绿绿的( )
青青的( )
亮晶晶的( )
弯弯的( )
静悄悄的( )
呜呜的( )
师:我们来看一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2.出示习题,你会连线吗?
3.指导“我会写的字”。
教师板书讲解:她,女字旁,女同学用“她”来代替最合适,还有谁适合?妈妈、阿姨、姥姥、女老师等。为了区分男、女,男同学用哪个“她、他”?都有谁合适用“他”
呢?爸爸、叔叔、爷爷等。
师:请用“送”、“过”组一个你最想组的词语,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
师:请你说一句话,要求是句子中带有“时”、“让”这两个字,看谁说得通顺、流利。最后学生在书上书写生字。
五、运用新词语,我说夏夜美。
师:刚才同学们词语搭配得很恰当,句子说得很通顺、流利。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一下我们身边的夏夜美景吗?看谁描述得最美。
教师出示图片:星空、花园、池塘、街道。学生也可以不受约束,自由表达。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示、补充,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让语言更加完善。)
六、总结。
师:大家描述的夏夜真美呀!让我们期待夏夜的到来吧!让我们身边经常有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让月亮笑起来,让星星高兴地眨着眼睛,这样夜色会更美。
教学反思:我通过谈话导入,让学生记起昨日所学,这节课的重点在于朗读,我设计了几个课文头像,选取几个学生戴上头像扮演相应的头像,学生显得特别兴奋,因为好玩又好看的头像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珍贵的礼物,我对于表演的好的学生,我会将头像奖励给他,结果在下台之后,别的学生读的时候他也一样读的特别认真,我想这就是一种激励。之后是作业巩固阶段,我让学生在名词前加上合适的形容词,这一环节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体现小动物们的高贵品质,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教学反思:
上课开始,我让学生先回忆一下自己在夏夜时见到的景色或是发生的事情,由于贴合实际,所以学生谈论的氛围也很浓烈。之后我播放录音,让学生标上小节号和划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再轻声读一读,因为这个环节之前没有尝试过,所以尝试起来有些困难,这是这节课设计当中的漏失之处,我忽略了学生的基础,他们对于句子的概念还有些模糊,很多学生划得都是短语。在听录音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此举在于初步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认识。
3、《夏夜多美》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设想】
1、创设美的情境,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愿做学习的主人。
2、以读为主,体验主动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会做学习的主人。
3、增强合作意识,分享主动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乐做学习的主人。
【目标预设】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对语言文字的细细品读中感悟夏夜的景美,动物间的情更美。
【课堂实录】
一、导入,营造美的竟境
当春姑娘的脚步悄悄走远时,夏天到了。夏夜,静悄悄的。花儿睡了,小草睡了,大树也睡了……感情诵读阅读材料《夏夜》,营造美的竟境。
《夏夜》,喜欢吗?喜欢就送给你们了。美美地读吧!
你觉得哪儿最美?是啊,夏夜的景真是太美了。可你知道吗,还有比夏夜的景更美的东西呢?它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读──《夏夜多美》。看看谁能从这篇课文里发现美。请大家认真地读课文。发现美的地方,你多读几遍,用心地体会一下,它美在哪儿。
在美丽的小夜曲中,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夏夜》,让学生恍如置身荷塘,置身美丽的夏夜,与小动物们亲切对话,课堂变成了美丽的荷塘:鲜艳的荷花,碧绿的荷叶,青青的水草,美丽幽静。
二、品读,感悟美的情感
1、师:你觉得哪儿最美?读出来大家听听。
让学生体验语言美、心灵美。
生:我觉得“小蚂蚁到家了”。很美。
师:读一读。
生:小蚂蚁到家了。
(慢)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句话很美?
生(迟疑):因为小蚂蚁先是掉进了池塘,后来他到家了,所以心里很高兴。
师:啊,小蚂蚁心里高兴,所以你也觉得高兴,觉得很美,对吗?
生:我觉得这儿很美──“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
师:为什么你觉得这儿很美?
生:因为假山是青青的,草坪绿绿的,风景很美。
生:我觉得这儿很美:“啊,多美的夏夜啊”!
师:你读得真棒,读出了美。是啊,多美的夏夜呀!
哪儿最美?为什么你会认为这儿美?教师没有做太多的讲解,只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细细地感受与体会。
2、创设情境,指导表演:
师:在一个美丽的夏夜,上演了一个美丽的故事:一只小蚂蚁掉进了池塘里。“呜呜……”
师:你学得真像。来,请你扮演这只伤心的小蚂蚁吧!到池塘里来。
(生蹲在地上,“呜呜……”地哭。)
师:故事怎样发展了?
生:睡莲被吵醒了。
师:请你来扮演这朵睡莲吧!
(请刚才发言的女生走到池塘中间,作出睡觉的姿势。)
情境表演:
小蚂蚁:呜呜……
睡莲:(睁开眼睛)小蚂蚁,你怎么了?
小蚂蚁:我掉进池塘,上不了岸了。
师提示:睡莲弯弯腰。
睡莲:快上来吧!
小蚂蚁:谢谢您,睡莲姑姑。
睡莲:今晚就在这儿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呀!
小蚂蚁:(摇摇头)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妈妈会着急的。
师:你们演得真像。是啊,爸爸妈妈见不到小蚂蚁回家,该多着急啊!这时……
生:(齐声)蜻蜓!蜻蜓!
师:啊,一只小蜻蜓也被吵醒了。谁来演呢?
(指名扮演)
小蜻蜓:睡莲姑姑,有什么事吗?
睡莲:小蚂蚁想回家,可我没办法送他。
蜻蜓:让我来送他吧!
睡莲:天这么黑,你能行吗?
师:是啊,天太黑了,见不到路怎么回家?
生:有萤火虫啊!我来当萤火虫!
(指名扮演)
萤火虫:(飞来)我来给你们照亮。
师生齐声配词:“小蚂蚁坐上飞机……(略)小蚂蚁到家了。”
学生争先恐后地表演,语文课堂成了表演的舞台,学习到了这儿达到了一个高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师:“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生:因为他们的思想很好。睡莲的思想好,蜻蜓、萤火虫的思想也好。他们帮小蚂蚁回家了。
师:你们高兴吗?眨眼试试。你猜,星星会说些什么?
他们的心里,都是那样的开心、快乐!原来,有人帮助自己,会很开心,很快乐;帮助别人,也会很开心,很快乐。
这一环节的设计,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引导或许会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让我们带着开心与快乐,一起来读读这些美丽的句子吧。
3、读了第一篇描写夏夜景色文章,我们要说:夏夜多美!读了这个美丽感人的故事,我们更要说:夏夜多美!
“读”贯穿课堂的始终。但每次的“读”,要求不同,目的不同,层次也不同。初读,寻找美;品读,感悟情,朗读,欣赏美。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积累。
三、写字指导
这节课,我带你们欣赏了如此美的夏夜。接下来,你们能否也带我欣赏一下你们创造的美呢? ──展示台
1、写两个美丽的字──“他”“她”。
(观察—发现—书写—展示)
2、把你心中美丽的夏夜画下来,旁边写上几句话。
【教后反思】
这篇课文有16个自然段,比较长,生字也比较多,我尝试以读为主,摒弃了过多的讲解、生硬的说教,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跃,效果不错。
一、创设情境,带学生走进美丽的夏夜
在美丽的小夜曲中,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夏夜》,让学生恍如置身荷塘,置身美丽的夏夜,与小动物们亲切对话,课堂变成了美丽的荷塘:鲜艳的荷花,碧绿的荷叶,青青的水草,美丽幽静。
二、以读为主,知识能力同步发展
40分钟之内,每个学生至少读了五遍课文。读中有议,读后有评。“读”贯穿课堂的始终。但每次的“读”,要求不同,目的不同,层次也不同。初读,寻找美;品读,感悟情,朗读,欣赏美。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课文中的故事在学生头脑中逐渐熟悉,整体感知明显,一个个热心帮助别人的美好形象在学生心灵中鲜活起来。
三、情境表演,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中尝试了多种形式的读,并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互读互议互评,人人参与,学生感觉新鲜,没有疲倦感,最后争先恐后地表演,形成了学习高潮,语文课堂成了表演舞台,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创造力得到了发挥。
四、想象说话,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文构思新颖,语言优美,寓意深刻,选择的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寓教于读书中,于表演中,形象生动,无疑对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感与价值观会收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4、《夏夜多美》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内容】
《夏夜多美》13~16自然段朗读感悟教学。
【片段一】
播放课件二:
小蜻蜓飞过假山,飞过草坪,飞到花台前。
师:哪只“小蜻蜓”愿意带我们去看看小蚂蚁的家?
(生读第14自然段)
师:同学们边听边想,小蜻蜓飞过哪些地方?你觉得这些地方怎么样?
生:小蜻蜓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我觉得这些地方很美。
师:你说得真好。有位热心的阿姨,想带你们去欣赏这美丽的夜景,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什么?
生听录音配乐朗读第14自然段后交流感想。
生:我好象变成一只小蜻蜓,看到青青的假山,绿绿的草坪,花台上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生:我看到假山是黑的。山上有树、有花、山下有水。
生:我看到像咱们学校足球场那样绿绿的草坪。
生:我看到美丽的花坛,百花齐放,万紫千红。花儿还笑咪咪地迎接小蚂蚁回家呢!
师:让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再一次领略这美丽的夜景吧!
生齐读第1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愤,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宽松自由、平等合作的读书环境中。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边读边想象边质疑,从而使学生感悟到夏夜不仅景美,小动物们乐于助人的情更美,在情感上得到共鸣和熏陶。学生自然而然学会入情入境地赏读课文。
5、《夏夜多美》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第六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10分)
御pìn( ) 滑jī( ) zhāo( )书 提xǐ( ) jiǒng( )迫 假寐( ) 狡黠( ) 撵走( ) 号叫( ) 勾当 ( )
2.选词填空。(3分)
(1)他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 )一下他的新衣服。
A. 炫耀 B. 夸耀 C. 显耀 D. 显示
(2)这些衣服( )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
A. 轻软 B. 轻盈 C. 柔软 D. 轻柔
(3)非查处那名胆敢( )寡人的歹徒不可。
A. 违抗 B. 冒犯 C. 违逆 D. 触犯
3.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狼》一文告诉我们狼是一种非常贪婪、凶残和狡猾的动物,人类没有办法战胜他们。
B.《我若为王》中作者认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是消灭了王权思想和奴性思想的“王”。
C.《黑信》一文中警察局长可能是个蠢人,但也可能是个聪明人,不惜以自己下台为代价,让国王丢丑,让全国百姓都知道国王是“世界上最傻的傻瓜,傻瓜中华的傻瓜”。
D.《李寄》一文在热情赞颂李寄不畏凶暴,敢于斗争的同时也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官吏懦弱无能、草菅人命的社会现象。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个人都随声附和着。
B.那些字词念了五十来遍,早已经能够倒背如流了。
C.我并不以为我的儿子会是无所不至、一无所能的白痴。
D.那帮仗势欺人而又愚蠢可笑的恶少不知是计,果然中了圈套。
5.下列句子冒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分外地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B.“男爵爱卿,”他厉声言道:“朕想卿也明白,‘陛下’这个称呼在全国范围内只属于孤家一人。”
C .双方议定:三盘两胜。
D.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6.文学文化常识:(2分)
“唐宋八大家”指韩愈、苏洵、苏轼、王安石、欧阳修、柳宗元、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4分)
请从下列情节中任选一个,简要概述出情节的主要内容。
(1)武松斗杀西门庆 (2)皇帝穿着“新装”在街上游行 (3)邮政局长私拆假钦差的信件
情节概述: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8-11题。(15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配做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机的样子,他不愿意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种新奇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 的头衔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8.按要求写句子。(3分)
(1)描写皇帝心理活动的句子:
(2)描写皇帝动作的句子:
(3)描写皇帝语言的句子:
9.这两段话对皇帝的描写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10.大臣们向皇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他们为什么要如此建议?(4分)
11.给这两段话写个概要介绍。(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10分)
蚊子和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12、这是一篇( )(2分)
A、寓言 B、神话故事 C、童话
13、点明寓意的句子是哪句话?(2分)
14、下面的几个成语是对这段寓言思想内容的概括,正确的答案是( )(2分)
A、自高自大 B、以弱胜强
C、骄兵必败 D、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15、文中两次写蚊子“吹着喇叭”分别表现了蚊子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三)(2010·浙江湖州)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 一19 题。(17 分)
一包花生 陈亦权
①海啸袭击了这座贫穷的海滨小镇,无数大树和房子被摧毁,包括小镇上唯一的学校--艾莱特小学。艾莱特是这所小学的校名,同时也是个人名,他是城里的一位富翁。
②以前,小镇没有自己的学校,孩子们都要走到五里路以外的另一座小镇上去读书。后来,镇长想在自己的镇上建一所学校,就四处奔走,最后在艾莱特富翁那里得到了筹建资金。学校建成后,为表示感谢,镇长把富翁的名字定为小学的校名。但一场海啸把这所学校完全摧毁了!
③ 镇长为此成天愁眉紧锁,他想再次去外面寻求帮助。
④几天之后,他敲响了艾莱特富翁的家门。“艾莱特先生,学校被海啸摧毁了,我希望能再次得到您的帮助!”镇长说。“我已经帮助过你们一次了,为什么我要再次帮助你们?”艾莱特说完,转身就往里走。镇长只好无奈地离开,这时艾莱特叫住了他:“你们一定缺少食物,我给你一包花生吧!”说完他把一包花生递到了镇长手上。
⑤镇长回到镇上。孩子们见到他,纷纷站起身来问:“艾莱特先生答应帮助我们了吗?”“非常抱歉,艾莱特先生只给我们这包花生,就这么一些,我只能分给每人几颗。”校长带着愧意说。孩子们看着镇长手中的花生,纷纷沮丧地低下了头。“不过,如果把这些花生种到地里去,不就可以长出许多花生吗?”镇长说。“太好了!我们的学校废墟旁边就有一块空地,就把这些花生种到那儿去吧!”孩子纷纷应和着说。说干就干,镇长立刻和孩子老师们一起动手,给那块空地锄了草翻了土,把花生种了下去。时间一天天过去,花生在孩子们的照看下发了芽,长出了绿叶。那一小包花生竟变成一大片绿油油的花生地。
⑥一天,镇长从这里经过,看到了这番景象, 心想: 。 于是镇长就每天带领孩子们一起清理废墟,捡石头、锯树木。半年之后,原先的废墟上已经堆起了一座小山似的石头和木料,但是要造一所学校还远远不够,镇长再次陷入了沉思。
⑦这天,镇长正呆呆地看着在太阳下读书的孩子们,突然听到从远处传来一阵嗒嗒的马蹄声。一辆豪华的大马车往这边驶来。车上坐着的竟然是艾莱特富翁。富翁从车子上跨了下来,朝那片绿油油的花生地看了看,问:“这是?”“那是您资助给我们的花生,我们没有吃掉,种了起来!”镇长说。“哦!”艾莱特带着赞赏的神色点了点头,接下来又指着那一堆材料说,“那又是什么呢?”“我们没有钱用来造学校,只能自己动手,那就是我们自己准备的材料!”镇长说。 艾莱特点了点头,围着正在读书的孩子们转了一圈,然后坐上马车离开了!
⑧三天后,镇长收到了一笔足以重建学校的汇款和一封信,信上写着:“尊敬的镇长!你对孩子们的爱深深感动了我,虽然校园依旧没有重建起来,但我看到了那么多的石头和木料,虽然一包花生没有填饱你们每个人的肚子,但我看到了那么大的一片花生地!我为我资助给你们一包花生深表愧疚,但我只是希望我所帮助的人,并不是一有困难就想着让别人帮忙的人,而是本身就热爱劳动的人。真正改变命运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劳动!”信的落款上,写着的名字是--艾莱特。 (选自《 意林 少年版》 2010年第4 期,有删改)
16. 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方框内写出主要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4个字)( 3 分)
① -筹款遭拒- ② - ③ -富翁来访-得到善款
17. 阅读第⑥段,按要求答题。( 5分)
(1)加点词语“这番景象”指什么?(2分)
(2)请结合语境,在横线处补写镇长的心理活动。(30字左右)(3分)
18. 文章主要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镇长,一个是富翁,你最欣赏哪个人物?请说明理由。( 4 分)
19. 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谈谈你对链接材料中受助者家长的看法。(字数不超过80字)(5 分)
【链接材料】丛飞,深圳著名歌手,在他37岁的短暂人生中,先后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捐赠钱物近300万元,是178名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丛飞身患重病后,曾接到受助者家长的电话:“你不是说好要将我的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他现在正在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你这不是坑人吗?” 当对方得知丛飞正患病住院没钱继续捐助时,就问:“那你什么时候治好病出来挣钱啊?”
三、创新写作(50分)
20.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只小毛驴长大了,妈妈让它去学本领。它先去学耕地,可是没有半天,就不愿干了,因为它觉得太累了。于是又去学驮米,哎呀,驮米也不省劲,干脆去学拉磨吧,同样费力,不如去拉车,可车太重……结果,什么本领也没学成。
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到了些什么?
要求: 1、请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
参考答案及点拨
一、1. 聘 稽 诏 葸 炯 mèi xiá niàn háo gōu
2.(1) C (2) B (3)B
3.A
4. C 【点拨】“无所不至”用以指什么坏事都能干得出来,也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应改为“一无所知”。
5. B
6. 苏辙 曾巩
7.【示例】情节概述:皇帝穿着“新装”在街上游行
起因:大臣和官员们建议皇帝举行“游行大典”
经过:大臣、官员和老百姓都称赞衣服
结果:小孩说出真相、揭穿骗局
二、(一)8.【提示】从选文中可直接找到。
9.对皇帝采用心理活动和语言描写的方法,揭示皇帝惶恐的内心和虚伪的 面目。
10.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的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以此建议讨取皇帝欢心,求得更好官位,保住已有官职。
11.面对骗局,皇帝和大臣虚伪的表演,使骗子欺骗手段得逞。
(二)12. A
13.末句
14.C
15.第一次表现了蚊子的勇敢无畏。第二次表现了蚊子洋洋自得。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蚊子得胜后不可一世的骄傲神态。
(三)16.① 学校被毁 ② 种植花生 ③ 准备材料
17.(1)花生在孩子们的照看下发了芽,长出了绿叶。那一小包花生竟变成一大片绿油油的花生地。
(2)既然付出一点劳动就能使那一小包花生变成这样,那为什么不能自己动手造一所学校呢?
18. 镇长:着重谈他对学生无私的爱与关怀。
富翁:能捐资造学校,并且告诉我们真正改变命运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劳动。
19.受助者家长的看法是错误的。他们一有困难就想着让别人帮忙,其实真正改变命运的永远都是他们自己,是他们自己的劳动。
三、20. 略。
6、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孩子们学习时热情很高。本课生字共有六个:她、他、送、过、时、让。备课时我看这六个字结构比较简单,除女字旁外,每个字的部件基本都是学过的,因此设计本课生字由学生自己观察摩写,教师只给予必要的指导。在实际进行生字教学时,我是这样进行设计的: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写六个生字,你们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吗?
生:认识。
师指名读生字。
师:今天我们要学写一个新的偏旁:女字旁。师范写。看看女字旁和“女”字哪里不一样?生答:一横变一提,不出头。师指导书写女字旁。
师:仔细观察每个字,看看有哪些地方是我们学过的?你能自己对照田字格里的位置把这些生字写下来吗?
生:能。
生自己摩写六个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满以为这样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书写的积极性也很高,教学效果应该不错,可一节课下来,才发现效果不尽人意。很多学生的女字旁书写不规范,不是太大,就是把一提写在了女字旁撇点的尖上,很难看。走之底虽然是以前写过的,但写得也很难看。
回过头来研究教案,反思自己生字教学设计失败之处,原因有二:
1、备课没有备学生,高估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自已的眼光来看本课六个生字,觉得很简单,但却没有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考虑。老师的观察能力和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是有区别的,很多学生没有观察的方法,不知道从位置、大小、比例、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来安排整个字,而我在教学时也没有把这些观察要点及方法教给学生,导致学生写出来的字不是大了就是小了,要不就是比例不合适。
2、指导不及时。女字旁虽然我有示范及指导,但指导不算到位,考虑不全面,没有充分设想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错误。由于课前过于乐观,加上时间有限,课堂上没有做到一一巡视指导,所以学生写错了也没及时纠正,导致部分学生将这错误的印象带到家庭作业中,后来虽经多次纠正但收效甚微。
通过这次教学,有两点体会:
1、以后的生字教学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设想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并在课堂上加强指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把错误扼杀在萌芽状态。
2、要加强教师的示范书写。
3、教给学生观察的要点及方法,重点是字的结构、部首、关键笔画的位置、一些复杂笔画一定要反复练习。
7、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3、体会助人为乐的精神美。
4、保护环境、爱护昆虫。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教学准备: 课件,头饰,生字卡片,媒体资源:视频《夏夜多美:范读》。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板书:夏夜)谁愿意描述一下夏天的夜晚景色?(板书:多美)这么美的景色我们应读出美感,齐读课题。
二、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中,读准字音。画出生字新词,可以找朋友帮助解决。
2、用“________”画出你觉得最动人的句子。
3、师:下面,我们来看视频,听一听课文《夏夜多美》的范读,看谁最先听懂课文中的故事。简单扼要地讲给大家听好吗?
三、转换角色,细读课文。
1、师:课文哪些地方你觉得最动人,读给同学们听。(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
2、想像读:教师范读,请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夏夜的景美、情美。
3、评价读:师:请小朋友读倒数三个自然段。师:你们读老师来想象,好吗?老师要根据你们是否读出夏夜的美来评价。
四、分角色朗读,体会夏夜美。
出示字幕动画课件,师生分角色朗读。教师扮演睡莲姑姑,学生分别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小蚂蚁、小蜻蜒、萤火虫、旁白。
五、歌谣识字,好记好认。
1、师:我们分角色朗读得真不错,有几个生字朋友不知你们刚才认识了没有?
2、教师加上动作描述。
出示第二段: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她睁开眼睛一看,是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学生根据字意做动作,闭上眼睛做睁开的动作。趴在桌子上,想像小蚂蚁掉进池塘的样子。
3、教师加上动作描述。
出示第四段:“快上来吧!”睡莲弯弯腰,让他爬了上来。
学生根据字意加动作,学生找到腰的位置和老师一起前后左右动一动。伸出手做爬的动作。区分“趴、爬”。
4、教师根据字意讲解。
出示“时”字。师:大家认识吗?时间的“时”,“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天。(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详细说明。)
5、教师出示带拼音“我会认的字”:“莲”、“哭”、“根”。认字,组词,请学生根据课文说一句话。
6、教师加上动作描述:“睡莲姑姑弯弯腰,让小蚂蚁爬了上来。小蚂蚁如何做的?”
出示第9段落: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师生达成共识。
7、歌谣:感激,感谢要有心,诚心才感人。感谢有言行,“谢谢”最好听。
六、师生共同表演,走进童话故事。
师:说一说当你接受别人帮助的时候,你怎么做的?(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给予表扬。下面我们再合作一次,我要看你们的表现如何。
出示头饰:老师来扮演睡莲姑姑好吗?谁愿意扮演小蚂蚁、小蜻蜒、萤火虫。(几名学生分别担任角色。)其他同学你喜欢哪个角色就分别为“他们”鼓劲。
七、小结。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篇童话故事,从中我们知道,得到他人的帮助要有礼貌地表示感谢。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如何表现?对,要伸出友爱之手。大家相互帮助,生活才更加美好,世界才更加美丽,你们说是吗?
8、夏夜多美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15《夏夜多美》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15课
教材分析:快乐的夏天是第四单元的主题,《夏夜多美》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课文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配合,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优美,极富童趣,读了这篇课文相信孩子们能感受到夏夜的景色美,小动物们的心灵更美。
学生分析:低年级的孩子喜欢读童话故事,富有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图文并茂的文本,孩子们乐于通过朗读、观察插图、表演等手段获得新的尝试和体验。
设计理念:
思路一: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感悟,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以“情境——体验——朗读——表达”为主线。在教学设计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独立理解和感受的空间,即让学生带着体验去朗读,在朗读中再次获得体验。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口语表达欲望强,根据这一特点,用擂台赛的形式表达对夏夜美景的赞美。
思路二:生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种记忆生字的方法。在教学中采用“小组自学红绿灯”形式学习,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识字的好办法,避免识记生字的方法单一、枯燥,。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正确书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小组自学红绿灯的形式学习生字,通过不同形式的多次复现巩固识字。在朗读教学中以读代讲,在读读演演中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夏夜的美。
2、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会关心别人。
3、继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认真观察图画的能力和边读边想的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本、夏夜的图画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做拍手游戏:“太阳当空照,知了树上叫,荷花水中开,青蛙叶上跳,蜻蜓展翅飞,蝴蝶花间飞。”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夏天)夏天的夜晚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配乐动画)
设计意图:把握儿童的心理,吸引、调动其多种感官,利用拍手游戏及动画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故事多有趣啊!你看到了哪些可爱的小动物?请告诉大家。(教师相机粘贴小动物的图片。)边贴边讲述:可爱的小蚂蚁爬来了,机灵的小蜻蜓飞来了,勤劳的萤火虫儿也飞来和我们一起学习了。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既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理清了文中的角色及条理。
2、这些小动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把书打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如果你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比如,有的字你不认识了,怎么办呢?
学生1: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学生2:可以问老师,问同学。
设计意图:变个角度提出学习的要求,学生易于接受。在不动声色中,渗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3、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大家读读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书。
设计意图:看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听了精彩的故事,学生会不自觉的产生读的愿望和兴趣。教师及时提出自读课文和读准字音的要求,体现了识字与阅读的整合。
三、小组自学红绿灯,学习生字
1、组长安排活动:抽查生字读的准不准,课文读得顺不顺,还有哪些字不会认,互相帮助。交流记忆生字的好办法。
2、组长检查后给组员记成绩:表现最好的用绿色在书上课题旁画一个笑脸,有进步的画一个黄色的笑脸,还需努力的用红色画一个笑脸。(“小组自学红绿灯”)
3、教师四处巡视,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据组长的表现发出“笑脸”(标准与上面相同)
4、小组交流:小组擂台赛
如1组组长随意挑战另一组组员的生字认读情况。
如4组组长挑战7组组员读书情况,两组学生一人读一句“开火车”,看哪一组的同学读得好。
如6组同学交流自己觉得很棒的记忆生字的好办法,3组同学可以挑战他,说说自己觉得比他更好的方法。在交流过程中教师相机点拨、补充识字方法。
“睁、急、感”都是形声字,启发学生根据形声字的规律来记忆识字。
“根”“非”可用猜谜识字的办法。如,一排小朋友,个个背着手。一排变两排,看看没有手(非)。
小结:自编儿歌帮助学生记忆:(1)目争睁,月要腰。爪巴爬,日寸时。两字合一字,好记好认识。(2)感谢要有心,诚心才感人。感谢要说话,谢谢最好听。
5、教师重点检查几个能力较差的学生读生词卡“睡莲、感激、着急、弯腰、睁开、非常、趴在”
6、再读课文,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部分学生识字方法单一、枯燥,“小组自学红绿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合作学习生字,开动脑筋交流识字的好办法。
四、指导写字:
1、认读“他、她”注意区别字义
2、指导写字:
方案①:
师板写一个不漂亮的字(“也”字横折钩的横写平,竖弯钩没拖长),让生在提意见的过程中领悟“也”字的写法。
方案②:
师一边范写一边指导“也”字的写法:(1)横折钩的横要往右上斜,但不能写得太长;(2)竖要写得高一些;(3)竖弯钩要拖长,出钩前,先回锋。
3、学生练写,注意纠正写字姿势。
4、互相评议
五、作业设计:
画画写写:观察夏天的夜晚,把你眼中的夏夜美景画一画并写上一两句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进一步巩固
1、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
2、课件出示带生字词的句子,指名读、比赛读、小组读等。
(例:腰
弯腰
睡莲弯弯腰,让他爬了上来。)
设计意图:识字的关键在于经常复现,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复现生字词,有助于理解词义。
二、感情朗读,体会感悟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读。
2、请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师相机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边朗读边感悟。
在学生读小蚂蚁的语气不到位时,教师出示小蚂蚁的图片,对学生说:天很晚了,小蚂蚁回不了家,多可怜啊!你们不为他着急吗?在学生读蜻蜓与睡莲的对话时,教师适时点拨:蜻蜓与睡莲一样都很关心小蚂蚁,想帮他回到家,他们多善良啊!小朋友喜欢他们吗?
在评价学生朗读时,教师也通过创设的故事情境来进行。如,在学生读得到位时,教师可以指着动物图片,说:“你读得真好,看,睡莲在弯腰向你致敬了”;“你读得太棒了,小蚂蚁非常喜欢你”。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产生各自不同的体验,有助于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朗读不仅是手段,更是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
三、角色朗读,深化体验
1、分角色读。教师随机指导语气、表情、动作。
如:睡莲姑姑(奇怪的问):“小蚂蚁,你怎么了?”
小蚂蚁(揉肉眼睛,伤心地)说:“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给“人物”设计表情动作,添加提示语,能使学生读得有情有趣,有滋有味。
2、请学生上台分角色演读课文。
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课文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朗读形式,学生在读读演演中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蚂蚁、睡莲……
情不自禁地走进小动物的心灵世界,深化了体验。
四、课中休息
夏天的夜晚很美,文中的小动物心灵更美。我们班小朋友画的夏夜
美不美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欣赏同学们的作品——我眼中的夏夜
(课前布置学生作画,教师将学生作品扫描制作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在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活跃课堂气氛。
五、拓展延伸
“夏夜美”擂台赛:任选一项内容即可,表现出色可获得“睡莲奖”。
1、读夏夜。选择课文内容读出夏夜之美。
2、说夏夜。你觉得夏夜美在哪里?
3、写夏夜。用几句话描绘你眼中的夏夜美景。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创造及想象的空间,面向不同层次不同喜好的学生,便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利于教学的高效,体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六、写字指导
1、认读“送、过”四个字,学生先观察再描红。
2、教师根据学生书写具体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3、学生练习写字展示优秀作业:写几个都行,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设计意图:从学生写字实际情况入手,弹性要求,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七、板书设计:
夏夜多美
睡莲(图)
蜻蜓(图)
蚂蚁(图)
回家
萤火虫(图)
心灵更美
9、夏夜多美说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夏夜多美》是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快乐的夏天,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在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是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会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这个童话故事在本册中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小语大纲》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二课时,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运用“-----的------”说话。
2、技能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夏夜景色美,同时也领悟到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力求做到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薰陶和情感的升华。
二、教法学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及理论依据
本课的教学设计,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1、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教师语言描述:小朋友们,万物复苏的春天就要过去了,火热的夏天即将来临。在夏天的夜晚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想去看看吧!)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让他们带着好奇进入本课的学习,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2、听看结合,整体感知
播放课文动画,配音乐,渲染烘托气氛.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感知课文,初步获得对教材内容的感性认识。随后让学生说出本课讲了哪几种可爱的小动物,贴出图片,再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这些动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兴趣。
3、图文结合,读中悟情
教学时,教师引导读中悟情,图文结合,着重学习小蚂蚁与睡莲姑姑的对话。这时用多媒体出示对话,让学生分角色反复体会朗读,在读中受到文明礼貌教育。在学习两种小动物送小蚂蚁回家的时候,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夏夜的美丽,从中领悟到文中小动物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此举极大地丰富了课文内容,学生的学就乐在其中,悟也在其中。
4、朗读训练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训练。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通过想象读、思考读、体会读等方式进行感知课文内容.一年级学生物朗读训练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朗读训练的第一步就是教师的范读,接着进行跟录音读,模仿读,想象读,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描述,想象夏夜的美,进行领悟小动物们的心灵更美。
针对小朋友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赛读夺星”这一环节,使教学再进入一个小高潮。比赛的规则是:感情朗读要把闭着眼睛的小朋友仿佛带进美丽的夏夜.再通过个别、小组、大组赛读,激发参与的积极性,满足求胜欲望。
此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思考读,边读边思考:“星星为什么高兴?”
在这复杂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思想感情,从而引起共鸣.这样学生就不只是囿于“只能意合,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也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
5、创作想象画
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着眼,从发展学生扩性思维出发,采用此环节。
作画内容是描绘一幅反映夏夜最美的图画。要求:把自己想到的用画描绘出来。作画时,教师可用上音乐渲染气氛,此时学生会进入夏天的夜晚,幻想着夏夜色的美景,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夏夜的美丽景色。
我想在上课时,如果能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那么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必定会水到渠成。
10、夏夜多美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创设美的情境,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愿做学习的主人;
以读为主,体验主动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会做学习的主人;
增强合作意识,分享主动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乐做学习的主人。
1、导入,揭题。
师:春姑娘的脚步走远了,夏天来了。天更蓝了,更亮了;花儿更香了,更艳了;树叶更绿了,更茂盛了;知了、青蛙唱得更起劲了;小朋友们穿得也越来越漂亮了;就连夏天的夜晚啊,也越来越美了。
【点评:导语激情,让学生憧憬美丽的夏夜】
(板书课题15夏夜多美)
师:夏夜到底美在哪儿?会有多么美丽呢?让我们一起在读书声中走进美丽的荷塘,去感受一下美丽的夏夜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师:(出示CAI:我会读--1、看准拼音读正确)老师在你们读书前,想给你们提一个读书建议,谁能读一读?(指名读)对,按照读书建议,如果有一次读不准的字,就请你把它多读几遍,直到读准为止。翻到64页,开始吧!
【点评:一读课文,要求明确】
(学生自由轻声读,教师巡视)
师:谁能把经过自己努力读准的字,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刚开始我读不准“萤”,后来就读准了。
师:你能再一次大声地读出来吗?
生:能!
萤!(ynɡ)
师:后鼻音读得真准!还有谁?
生:经过我的努力,我读准了三个字:亮晶晶。
生:经过我的努力,我也读准了三个字--静悄悄。
【点评:学生自己解决难点,互相有启示作用,有自主合作意识。】
三、再读课文,互助学习。
师:只要努力付出,就会有成果收获!请你和同位的小伙伴比比,你读一段,我读一段,看谁的字音读得准。你还可以当当小老师,教小伙伴读准一个字,也可以当当虚心的学生,从小伙伴那儿学准一个字,好吗?
【点评:二读课文,互听互帮,读有层次,有目的。】
(生同位之间展开比赛,教师巡视,适当指导)
师:怎么样,比完了吗?谁来夸夸你的小伙伴?
生:我在同位的帮助下,读准了“绿”。
生:我在同位的帮助下,读准了“着”。
师:把这个词语读出来。
生:“着(zho)急”。
【点评:合作读书,人人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4、
熟读课文,5、
合作学习。
师:集体的力量真是大呀!大家互帮互助的风气更值得表扬。那么,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谁能再给大家提个难度稍大的读书建议呢?
生:我要提个建议是读流利。
师:提得好!(出示CAI:“我会读--看清词句读流利”)谁来解释一下流利是什么意思?
生:流利就是读书时一个哽都不打。
师:哎呀,有点难。你们能做到吗?赶快和同位的小伙伴,你读一段,他读一段,比一比吧!
【点评:三读课文,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渐进。】
(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大家读得真带劲啊!让我们来个接龙读,一人读一段,流利连贯地读下来,其他的同学来当当小评委,看谁达到了流利的标准,就能让他得到一朵“小睡莲”。
【点评:四读课文,读读议议,提高朗读水平。】
(生接龙读。)
师:大家来评一评吧!
生:我觉得刘畅读得很正确,没有读错一个字。
生:我觉得高天明读得不光声音很响亮,而且也很流利。
【点评:学生掌握了朗读的基本要求,听得认真,评得准确。】
6、
检查识字
师:瞧,池塘里的睡莲也都听得入了迷,(出示CAI)认得吗?赶快大声地认一认、读一读!
(生自由读。睡莲合拢,拼音消失。)
师:睡莲们说了,只有读准字音的小朋友,才能让她再次开放。谁来叫醒她们?
【点评:反复地读书,学生在阅读中识字,此时既是检查,也是巩固。】
(指名认读、齐读)
师:睡莲都开放了,她们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我也为你们感到高兴!
六、欣赏范读,体会感情。
师:静悄悄的夏夜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听!
(教师范读录音,CAI动画演示。)
师:大家听出这是谁的声音了吗?
(生迟疑,许久才有一个学生说是赵老师)
师:看来,我读得还不错,竟然让你们都不敢相信了。其实我是根据这一条读书要求来读书的。(出示CAI:“读读想想有感情”
)你们想不想这样来试一试?(想)那么就请你把你觉得最美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想想美在哪里。要把美读出来,把感情读出来,还得争取把美丽留在脑海中。
(生自由读,配乐,教师巡视)
【点评:五读课文,逐渐引学生进入语文情境。】
师:你觉得哪儿最美?读出来大家听听。
【点评:让学生体验语言美、心灵美。】
生:我觉得“小蚂蚁到家了。”很美。
师:读一读。
生:小蚂蚁到家了。(慢)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句话很美?
生(迟疑)因为小蚂蚁先是掉进了池塘,后来他到家了,所以心里很高兴。
师:啊,小蚂蚁心里高兴,所以你也觉得高兴,觉得很美,对吗?
生:对!
【点评: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生硬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形象美。】
生:我觉得这儿很美:“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
师:为什么你觉得这儿很美?
生:因为假山是青青的,草坪绿绿的,所以很美。
生:我觉得这儿很美:“啊,多美的夏夜啊!”
师:你读得真棒,读出了美。是啊,多美的夏夜呀!
【点评:教师的语言也紧扣话题,强化中心。】
七、创设情境,指导表演。
师:在这美丽的夏夜里,公园里静悄悄的,大家都睡着了,连池塘里的睡莲都闭上了眼睛……突然怎么了?
生:一只小蚂蚁掉进了池塘里。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是一只小蚂蚁在哭“呜呜……”
【点评:如果没有前面大量时间的读书,课文不熟悉,就不会有这么快的反应了。】
师:你学得真像。来,请你扮演这只伤心的小蚂蚁吧!(戴上头饰)到池塘里来。(生蹲在地上,“呜呜……”地哭。)
师:接下来呢?
生:睡莲被吵醒了。
师:请你来扮演这朵睡莲吧!
(生戴上头饰,走到池塘中间,作出睡觉的姿势。)
小蚂蚁:呜呜……
睡莲:(睁开眼睛)小蚂蚁,你怎么了?
小蚂蚁:我掉进池塘,上不了岸了。
(师提示:睡莲弯弯腰)
睡莲:快上来吧!
小蚂蚁:谢谢您,睡莲姑姑。
睡莲:今晚就在这儿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呀!
小蚂蚁:(摇摇头)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妈妈会着急的。
师:你们演得真像。是啊,爸爸妈妈见不到小蚂蚁回家,该多着急啊!这时……
生:(齐声)蜻蜓!蜻蜓!
师:啊,一只小蜻蜓也被吵醒了。谁来演呢?(指名扮演)
小蜻蜓:睡莲姑姑,有什么事吗?
睡莲:小蚂蚁想回家,可我没办法送他。
蜻蜓:让我来送他吧!
睡莲:天这么黑,你能行吗?
师:是啊,天太黑了,见不到路怎么回家?
生:有萤火虫啊!我来当萤火虫!(指名扮演)
萤火虫:(飞来)我来给你们照亮。
师生齐声配词:“小蚂蚁坐上飞机,……(略)小蚂蚁到家了。”
【点评:教师穿针引线,使故事情节自然发展。】
师:“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生:因为他们的思想很好。睡莲的思想好,蜻蜓、萤火虫的思想也好。他们帮小蚂蚁回家了。
师:你们高兴吗?眨眼试试!还有好多同学都想来表演呢!先别忙,大家先在小组里试着演一演,由组长分配好角色,大家可以用课文提示一下,也可以抛开书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演。开始吧!
【点评:刚才的表演激发了兴趣,小组再演,让每个小朋友都来亲身体验一下。】
(小组合作表演,教师巡视指导。播放图片、音乐。)
师:好,请第一小组来到舞台上,大家看看他们演得怎么样吧!
(生表演略)
八、感悟,小结。
师:读完了课文,看完了表演,你还想对大家说点什么?
生:我觉得这节课很好玩。
生:我觉得夏夜还真的是很美呢!
生:我觉得他们的心灵很美,我们也要心灵美。
【点评:三个同学的发言自然地显示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很有层次。】
师:你们说得真好,让老师很感动。老师也相信你们会成为外表美,心灵更美的好孩子。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回家后,请你们把这个美丽的故事讲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听,好吗?
生:好!
【点评:学生意犹未尽,一定会在家里重温课文,再现情景的。课内外结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