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难忘》教案一等奖

《《师恩难忘》教案一等奖》属于教案一等奖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师恩难忘》教案一等奖

1、《师恩难忘》教案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并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连贯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2、能力目标:能复述课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感悟作者对教师的难忘之情。

一、导入课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教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为什么使你难忘?

2、揭题:下面,我们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3、播放课文录音。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自由读,指名读,再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条理。

1、自由读读。试给课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况。概括段意。

四、略读第一段。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A:抄写词语。

B:收集有关爱师尊师的名人故事与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意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一、回顾复习。

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二、深入学习,再现情景。

1、速读课文第二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

2、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3、你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再指名朗读。

4、小组研读:开学第一天,田老师上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反复阅读第五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并交流一下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三、默读课文第三段。

1、读一读,想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说说怎样读才能表达作者对教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3、自由读,再指名读。

4、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四、总结全文。

1、跟着录音轻读课文。

2、纵观全文,说说田教师是一位怎样的教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两句话说出来?

五、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的一件事写下来。

六、布置作业:

A:准备名人故事交流与尊师名言交流活动。

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送给你的教师表达自己的祝福。

B:预习下文。

2、《师恩难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并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连贯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2、能力目标:能复述课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感悟作者对教师的难忘之情。

一、导入课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教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为什么使你难忘?

2、揭题:下面,我们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3、播放课文录音。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自由读,指名读,再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条理。

1、自由读读。试给课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况。概括段意。

四、略读第一段。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A:抄写词语。

B:收集有关爱师尊师的名人故事与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意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一、回顾复习。

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二、深入学习,再现情景。

1、速读课文第二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

2、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3、你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再指名朗读。

4、小组研读:开学第一天,田老师上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反复阅读第五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并交流一下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三、默读课文第三段。

1、读一读,想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说说怎样读才能表达作者对教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3、自由读,再指名读。

4、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四、总结全文。

1、跟着录音轻读课文。

2、纵观全文,说说田教师是一位怎样的教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两句话说出来?

五、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的一件事写下来。

六、布置作业:

A:准备名人故事交流与尊师名言交流活动。

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送给你的教师表达自己的祝福。

B:预习下文。

3、《师恩难忘》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连贯、通顺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3、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齐读课题——;介绍了解——刘绍棠。

2、师生交流刘绍棠的情况。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

3、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事?

4、小结。

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

(一)解决故事: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田老师是怎样给我们上课的?

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请认真读一读这个故事,然后同位互相讲一讲。请一位同学到前边讲给其它同学听一听。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说说理由。

3、田老师上课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请结合着7—10自然段,谈一谈你的看法。

4、教师小结:田老师爱编故事,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入了迷。板书:入了迷。

5、师:田老师爱编故事,除了让我入迷之外,还对我有什么影响呢?

开了窍;怎么让我开窍的?

6、师小结:此时此刻,你就是作者,你取得了这么多成绩,你想对田老师说点什么?(谈感激之情)三个方面,师的评价。

学习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是啊,田老师在文学方面对我影响这么大,我又是怎么做的呢?(感激——行礼,终生难忘)

7、小结总结板书,用自己的话总结——引出“师生情深”

四、总结全文

1、学完课文你认为田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3、你想对教过自己的老师们说几句话吗?

结语:从幼儿园到现在,有许多位老师教过我们,我们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育,所以同学们要尊重每一位老师,不要忘记老师的教诲之恩。

六、布置作业

作业超市:

1、写自己的恩师:

2、阅读:《我最好的老师》(大卫·欧文)《师恩难忘》(梁晓声)

《我的老师》(贾平凹)

3、搜集一些关于赞颂老师的名言,记到自己的“小小笔杆子”本上。

师恩     难忘       (刘绍棠)

编故事    行礼

让我入迷   感念

让我开了窍  终生难忘

师生情深

4、《师恩难忘》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 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成长渗透了多少师长的心血,不少同学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这篇文章里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文章。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一片尊师情。

    二、初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

    2·带着是一件什么事便作者难以忘记老师的恩情的这一问题自读课文。读文时字字入目,读准字音。

    3.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姥姥  念叨  戛然而止  引人入胜  身临其境

    4·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卡片正音。

     念叨  炊烟  茂盛  邻近  娓娓动听

     歇脚  往事  心田  滋润  身临其境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是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他先把这首诗念一 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第二段(第2一7自然段):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一9自然段):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作业

    1.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姥 lao(       )  炊 chui  (          ) 歇xie (       )

nao(       )     cui  (          )   xi (        )

     2·填字成词。

     身(       )其境       (       )人入胜  (       )生难忘

     (       )(       )动听  教(       )之恩  戛然而(       )

     3.认真诵读课文。

第二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这一段简洁明了,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是回忆往事的?(那年)

    (3)概括这一段的意思。

    (4)用陈述语气读这一段。

    2·细读第二段(第2一7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阅读思考,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①  第2自然段的描写虽然简单,但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流露了作者对田老师的敬佩之情:17岁就开始教书,足见出道 早,经验足;口才、文笔都很好,说明他能说会写,才学出众)

     ②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田老师先给二年级 和四年级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他 再绐一年级上课)

     ③他为学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他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他把《一去二三里》这苜诗编成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娓娓动听是什玄意思?

(形容田老师说得生动,使人爱听)

④故事与小诗有什么关系?对于刚人学的孩子来说,这故事有意思吗

(故事巧妙地把小诗的诗句意思串连讲解出来。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这个故事有教育意义,教育他们要爱护花草)

⑤从哪儿看出我听得人了迷?联系上下文理解身临其境、戛然而止。

(我听得人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联系上下文身临其境的意思是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⑥作者用有如春雨点点的比喻是要说明什么?

(田老师教 技艺高超,作者在四年中听了上千个故事,受到老师的教育熏 ,从内心发出对老师的赞美)

   (3)指导朗读。

   从这几个自然段的阅读中,你们觉得田老师教课有什么特点?

(田老师善于用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在学生的心田播撒知识的种子。)   我们应该怎样读?

(深情地回忆,对老师的赞美、怀念之情要自然流露)

    指名试读,自由练读,女生齐读。

    3·细读第三段(第8、9自然段)。

     (1)齐读第三段

     (2)哪些词句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感激之情?(仍然、像…那样…  恭恭敬敬、行礼、深深感谢、教诲之恩、终生难忘)

      (3)儿时的一位乡村小学老师为什么这样令作者难忘?(启发学生再次回顾人物形象,田老师才学出众,教学技艺高超。40年后,老师虽已年迈,作者恭敬地行礼,表达了一片尊师之情)

    (4)指导朗读

    这一段记叙有如浓墨泼洒的重笔描绘。老师的教诲使作者如浴春雨,终生难忘。让我们带着深情对老师唱一苜赞美之歌。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5)小结并板书。

     难忘: 像40年前  行礼  深深感谢

     三、朗读全文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辨别组词。

娓(       )  炊 (       )  歇 (      )诲(        )

尾(       )  吹(       )息 (       )海 (        )

2·订正下面一句话中的错别字。

他先把这苜诗念一篇,又连起来讲一篇,然后,遍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起来。

     (        )  (       )  (       )

 二、总结全文,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这篇课文有什么特色?

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本文生宇是什么结构?(左右结构)

    2·看看左右两半所占比例各有什么不同?

   3·指导书写。

   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紧凑,注意左右比例。

   注意歇左半边的写法。

   4.学生练习描红。

   四、课堂作业

   1·读一读,再抄写。

   念叨  炊烟  茂盛  邻近  娓娓动听

   歇脚  往事  心田  滋润  身临其境

   2·照样子,写词语。

   例:  歇歇脚                                           

恭恭敬敬                                        

3.读句子,然后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田老师先把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娓娓动听——                                         

王林的口才真好,她          ,我们都听得入迷了。

(2) 我听得入迷了,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嘎然而止, 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身临其境——                                             

    读了《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我仿佛                 ,直到时钟的丁当声把我唤醒。                

5、《师恩难忘》教案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师恩难忘》教案之一,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并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连贯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2、能力目标:能复述课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感悟作者对教师的难忘之情。

一、导入课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教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为什么使你难忘?

2、揭题:下面,我们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3、播放课文录音。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自由读,指名读,再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条理。

1、自由读读。试给课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况。概括段意。

四、略读第一段。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A:抄写词语。

B:收集有关爱师尊师的名人故事与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意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一、回顾复习。

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二、深入学习,再现情景。

1、速读课文第二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

2、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3、你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再指名朗读。

4、小组研读:开学第一天,田老师上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反复阅读第五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并交流一下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三、默读课文第三段。

1、读一读,想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说说怎样读才能表达作者对教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3、自由读,再指名读。

4、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四、总结全文。

1、跟着录音轻读课文。

2、纵观全文,说说田教师是一位怎样的教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两句话说出来?

五、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的一件事写下来。

六、布置作业:

A:准备名人故事交流与尊师名言交流活动。

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送给你的教师表达自己的祝福。

B:预习下文。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师恩难忘》教案之一,希望对你有帮助!

6、《师恩难忘》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理清课文脉络。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全文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一(1)“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1、2、3。

2、认真诵读课文。

教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

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

①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②指名朗读。

3、小组研究: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讨论;

②自由练读;

③指读,相机引导。

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师恩难忘

师:口才好文笔好生:难忘师恩

编故事娓娓动听如春雨滋润

教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辨字组词:

尾()炊()歇()诲()娓()吹()息()海()

二、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

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诲”。

2、指读。

3、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4、描红临写。

5、评价:

①学生互评

看看临写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红笔把它圈起来,不像的字请你告诉他(她)哪儿不像,指导他(她)再写一遍。

②师总结,表扬红圈较多的同学。

四、布置作业

1、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2、实践活动: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3、课后练习4提示:

娓娓动听--每天中午一打开电视机,总能看到说书人娓娓动听地讲着《水浒传》。

身临其境--在立体声电影院看电影,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在电影中一般。

7、《师恩难忘》教案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师恩难忘》教案之三,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理解“师恩”一词,使学生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使他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激发学生敬师爱师的情感。

2.在自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练习画出自己的问题,学做批注笔记。

3.学认生字13个,学写10个,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及俗语“无心插柳柳成荫”等。

4.仿照田老师编故事学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给古诗编故事,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学习语文。

5.学写摘录笔记。

第一课时

一、 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了解课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

二、 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根据你预习的情况说说课题的意思。

3.引导学生思考:让作者难以忘记的老师是谁?什么事让他难忘?

三、 了解课文大意。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全班交流,弄清课文主要写了“我”的启蒙老师田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教“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给“我”巨大影响的事。

四、 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课文。

1.分小组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汇报本组学习情况。

3.全班交流在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

4.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词语:

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年近古稀、恭恭敬敬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造句。

5.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课文第七段。

质疑:田老师的故事讲得怎样?从“我”的表现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生朗读第七段,找出相应词语理解交流(入迷、恍如、发呆、惊醒)。

请生分别扮演田老师讲故事,“我”听故事,再现场景,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

6.过渡:田老师编故事讲课对“我”以后有什么影响?

7.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九段。(简介“刘绍棠”,帮助学生理解。)

8.小结:说说此时你对“师恩”如何理解?如果把“恩”换成“情”、“爱”、“益”是否可以?

五、 鼓励学生选一首学过的古诗编个故事。

第二课时

一、 将自己所编的故事全班交流。

二、 再读课文,赏析课文。

1.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田老师是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说出理由。

2.再读课文,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交流成果。

4.过渡:作者对田老师的态度如何?

5.生找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

6.小结:田老师用心地教导学生,对“我”有巨大的影响,“我”深深地敬爱着这位老师。

7.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三、 学写摘录笔记。

将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摘录下来。注意写清文章题目、作者、书名和日期,以备查阅。

第三课时

一、 学生交流摘录情况,进行评议。

二、 比较记忆字形,巩固识字。

恍 畔 杖 描

光 伴 仗 瞄

三、 练习写生字10个。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师恩难忘》教案之三,希望对你有帮助!

8、《师恩难忘》教案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师恩难忘》教案之四,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理清课文脉络。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全文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一(1 )“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1、2、3。

2、认真诵读课文。

教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

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

①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②指名朗读。

3、小组研究: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讨论;

②自由练读;

③指读,相机引导。

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师恩难忘

师:口才好文笔好生:难忘师恩

编故事娓娓动听如春雨滋润

教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辨字组词:

尾( )炊( )歇( )诲( )

娓( )吹( )息( )海( )

二、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

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诲”。

2、指读。

3、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4、描红临写。

5、评价:

①学生互评

看看临写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红笔把它圈起来,不像的字请你告诉他(她)哪儿不像,指导他(她)再写一遍。

②师总结,表扬红圈较多的同学。

四、布置作业

1、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2、实践活动: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3、课后练习4提示:

娓娓动听--每天中午一打开电视机,总能看到说书人娓娓动听地讲着《水浒传》。

身临其境--在立体声电影院看电影,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在电影中一般。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师恩难忘》教案之四,希望对你有帮助!

9、《师恩难忘》教案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理解“师恩”一词,使学生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使他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激发学生敬师爱师的情感。

2.在自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练习画出自己的问题,学做批注笔记。

3.学认生字13个,学写10个,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及俗语“无心插柳柳成荫”等。

4.仿照田老师编故事学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给古诗编故事,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学习语文。

5.学写摘录笔记。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了解课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

二、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根据你预习的情况说说课题的意思。

3.引导学生思考:让作者难以忘记的老师是谁?什么事让他难忘?

三、了解课文大意。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全班交流,弄清课文主要写了“我”的启蒙老师田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教“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给“我”巨大影响的事。

四、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课文。

1.分小组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汇报本组学习情况。

3.全班交流在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

4.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词语:

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年近古稀、恭恭敬敬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造句。

5.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课文第七段。

质疑:田老师的故事讲得怎样?从“我”的表现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生朗读第七段,找出相应词语理解交流(入迷、恍如、发呆、惊醒)。

请生分别扮演田老师讲故事,“我”听故事,再现场景,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

6.过渡:田老师编故事讲课对“我”以后有什么影响?

7.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九段。(简介“刘绍棠”,帮助学生理解。)

8.小结:说说此时你对“师恩”如何理解?如果把“恩”换成“情”、“爱”、“益”是否可以?

五、鼓励学生选一首学过的古诗编个故事。

第二课时

一、将自己所编的故事全班交流。

二、再读课文,赏析课文。

1.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田老师是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说出理由。

2.再读课文,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交流成果。

4.过渡:作者对田老师的态度如何?

5.生找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

6.小结:田老师用心地教导学生,对“我”有巨大的影响,“我”深深地敬爱着这位老师。

7.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三、学写摘录笔记。

将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摘录下来。注意写清文章题目、作者、书名和日期,以备查阅。

第三课时

一、学生交流摘录情况,进行评议。

二、比较记忆字形,巩固识字。

恍 畔 杖 描 光 伴 仗 瞄

三、练习写生字10个。

10、《师恩难忘》教案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师恩难忘》教案之二,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连贯、通顺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3、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齐读课题——;介绍了解——刘绍棠。

2、师生交流刘绍棠的情况。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

3、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事?

4、小结。

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

(一)解决故事: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田老师是怎样给我们上课的?

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请认真读一读这个故事,然后同位互相讲一讲。请一位同学到前边讲给其它同学听一听。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说说理由。

3、田老师上课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请结合着7—10自然段,谈一谈你的看法。

4、教师小结:田老师爱编故事,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入了迷。板书:入了迷。

5、师:田老师爱编故事,除了让我入迷之外,还对我有什么影响呢?

开了窍;怎么让我开窍的?

6、师小结:此时此刻,你就是作者,你取得了这么多成绩,你想对田老师说点什么?(谈感激之情)三个方面,师的评价。

学习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是啊,田老师在文学方面对我影响这么大,我又是怎么做的呢?(感激——行礼,终生难忘)

7、小结总结板书,用自己的话总结——引出“师生情深”

四、总结全文

1、学完课文你认为田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3、你想对教过自己的老师们说几句话吗?

结语:从幼儿园到现在,有许多位老师教过我们,我们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育,所以同学们要尊重每一位老师,不要忘记老师的教诲之恩。

六、布置作业

作业超市:

1、写自己的恩师:

2、阅读:《我最好的老师》(大卫·欧文)《师恩难忘》(梁晓声)

《我的老师》(贾平凹)

3、搜集一些关于赞颂老师的名言,记到自己的“小小笔杆子”本上。

师恩 难忘 (刘绍棠)

编故事 行礼

让我入迷 感念

让我开了窍 终生难忘

师生情深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师恩难忘》教案之二,希望对你有帮助!

11、语文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教案

导语: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教案,让学生学习作者选择典型事例凸显中心的写作方法。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3.学习作者选择典型事例凸显中心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走近人物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师恩难忘》这篇文章,了解到作者刘绍棠在这篇回忆录中,偶遇小学老师田老师的情形,并引发他对往事的深情回忆。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走近刘绍棠笔下那位口才、文笔都很好的田老师,走进刘绍棠的内心世界……

2.齐读课题。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直奔重点,对比理解。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为文中的“我”最难忘田老师的是什么?(故事教学法)

(2)想想你们一年级时老师是怎么教学这一课的?对比之下,你更喜欢哪一种教学方法?为什么?

(3)品读重点句: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引人入胜”是什么意思?你认为这个故事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你也能娓娓动听的来讲述这个故事么?

(二)“春雨点点”——悟“教诲”之质

1.田老师的故事启蒙让年幼的“我”有哪些收获?请学生回读故事教学法这一部分,讨论交流。(学生联系故事,明白可以学到知识,体会到快乐,明白做人的道理,爱美护美懂得保护环境等等)

2.品读重点句 “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1)从“上千个故事”中,我们懂得了什么?

(2)为什么这里要用“春雨点点”作比喻?滋润着我的到底是什么?再次引导学生体会教师教学之道背后的深刻内涵——春风化雨,潜移默化

(三)“恭恭敬敬”——感“教诲”之恩

1.品读重点句: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1)回读全文,搜索田老师对“我”的文学上的启蒙是什么?

(2)学生交流、汇报。

2.联系课文体会

(1)他口才、文笔都很好——像田老师那样有丰厚的文化积累。

(2)编写故事中体现出来的想象力、遣词造句、做人到里的渗透等诸多功能——像田老师那样提高自己的想象力,表达水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像“我”那样用心、专心,才能学有所成。

3.体会“恭恭敬敬、行礼”以及文章题目《师恩难忘》《教师引进门》等表达出来的对田老师的敬意。

4.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点题的作用)

5.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同学们,我们的心中此时此刻也一定勾起了对曾经教育培养自己的一位位老师的回忆,那就借大作家来表达我们心中 共同的这份难忘师恩。

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1.纵观全文,说说田老师是一位怎样的教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两句话说出来?

2.我们这篇课文作者选取了田老师爱讲故事的事例,平常,普通,但却典型,具体。文章要选择典型事例凸显中心。刘绍棠难忘的是“插柳之恩”,是田老师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所以在学习的四年里,有很多课,很多事,也有很多故事可以写,作者唯独选择了“小诗故事教学”这一课。小诗是一种古典文学的熏陶,故事是现代文学的影响,更让“我”感受到了神奇的文学想象力。因此我们在写文章时,也要注意事例与中心的一致性。

作业设置

1.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的一件事写下来。

2.推荐阅读

魏巍《我的老师》,鲁迅《藤野先生》。

板书设计:

师恩难忘

概述 口才好 文笔好

举例 故事教学法 娓娓动听 如春雨滋润

总结 教诲之恩 感激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