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册《太阳的话》教学设计及反思一等奖》属于教学反思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第四册《太阳的话》教学设计及反思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6个,积累词语7个。积累句子1句。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全诗。
3、能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写有句子的幻灯片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并质疑
1、出示图片:图上画了什么?(太阳公公)
2、出示课题:1 太阳的话
3、这是我国著名的诗人:艾青,简要介绍并出示其作品。
4、引入:诗人艾青把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都泄劲通过太阳之口想我们表素出来了。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听录音,想一想这是一篇怎样的文章?
2、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争取多读几遍)
3、反馈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晨曦温暖睫毛充满枕头抬头花束林间关闭空间
(2)各种形式读词
(3)“睫”有半部分的笔顺。
(4)理解词语:撒满
三、读熟课文
1、各种形式读课文,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那些景物?
2、交流:怎样读才能读得声情并茂?
3、再读课文
4、出示句子: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自由读,男女生朗读。
四、有感情读课文,理解诗意。
1、各小组选择一节讨论讨论这段诗的意思。
2、交流
3、重点理解第四段诗的意思
(1)出示图片:世界上任何东西都需要太阳的照耀,看,太阳照在小草的身上,小草变绿了。看图说说,太阳与其他东西间的关系。
(2)想象一下,生活在一个充满花香,充满温暖的世界里会有一种怎样的感觉?
(3)如果你的心里如同世界也充满阳光,充满温暖,那么你的生活会怎样呢?
(4)小结:对呀,作者最后一节就是呼唤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要充满阳光,充满温暖,这样生活才会多姿多彩。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小结课文,练说话
听了太阳的话,你想对太阳说什么?
六、布置作业。
写话练习:
听了太阳的话,我想对太阳说:“()。”
板书设计:
1、太阳的话
金黄的花束 林间的香气
亮光和温暖 满身的露水
教后反思:
学完课文,我让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读,如同桌读,自由读,找好朋友读,这样,有利于他们把诗歌读好,读出自己的感受。识字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要使学生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就必须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第四册《太阳的话》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6个,积累词语7个。积累句子1句。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全诗。
3、能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写有句子的幻灯片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并质疑
1、出示图片:图上画了什么?(太阳公公)
2、出示课题:1 太阳的话
3、这是我国著名的诗人:艾青,简要介绍并出示其作品。
4、引入:诗人艾青把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都泄劲通过太阳之口想我们表素出来了。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听录音,想一想这是一篇怎样的文章?
2、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争取多读几遍)
3、反馈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晨曦温暖睫毛充满枕头抬头花束林间关闭空间
(2)各种形式读词
(3)“睫”有半部分的笔顺。
(4)理解词语:撒满
三、读熟课文
1、各种形式读课文,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那些景物?
2、交流:怎样读才能读得声情并茂?
3、再读课文
4、出示句子: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自由读,男女生朗读。
四、有感情读课文,理解诗意。
1、各小组选择一节讨论讨论这段诗的意思。
2、交流
3、重点理解第四段诗的意思
(1)出示图片:世界上任何东西都需要太阳的照耀,看,太阳照在小草的身上,小草变绿了。看图说说,太阳与其他东西间的关系。
(2)想象一下,生活在一个充满花香,充满温暖的世界里会有一种怎样的感觉?
(3)如果你的心里如同世界也充满阳光,充满温暖,那么你的生活会怎样呢?
(4)小结:对呀,作者最后一节就是呼唤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要充满阳光,充满温暖,这样生活才会多姿多彩。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小结课文,练说话
听了太阳的话,你想对太阳说什么?
六、布置作业。
写话练习:
听了太阳的话,我想对太阳说:“()。”
板书设计:
1、太阳的话
金黄的花束 林间的香气
亮光和温暖 满身的露水
教后反思:
学完课文,我让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读,如同桌读,自由读,找好朋友读,这样,有利于他们把诗歌读好,读出自己的感受。识字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要使学生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就必须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3、第四册《爱写诗的小螃蟹》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积累9个词语:螃蟹、然后、吟诵、顽皮、橡皮、辛辛苦苦、伤心、沙滩、眼泪。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提出问题,试着在阅读中提出问题。
4、通过学习初步懂得:美好的事物总会有人欣赏,不要为一时的受冷落而放弃。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师:美丽的大海孕育着无数条可爱的生命,有顽皮的小丑鱼,也有笨重的大海龟。瞧!现在又来了一只——小螃蟹。
2、学习生字:螃蟹(指导用形声字的方法记)
3、师: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小螃蟹,他可爱写诗了!今天学的课文就是关于他的。
4、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思考:哪些小伙伴看过小螃蟹的诗?
2、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风、海龟、海浪、白头翁
3、学习生字:翁(正音)
4、自由读课文,思考:那么多的小伙伴看过他的诗,态度一样吗?然后试着完成填空。
小螃蟹在沙滩上写了一行又一行的诗,然后轻轻地吟诵。可()、()和()不喜欢小螃蟹的诗,他哭了,流下了伤心的泪。()喜欢小螃蟹的诗,他又哭了,不过这次他哭得很开心。
5、交流填空,学习生字:吟(注意右半边是“今”)泪(积累“三点水”的字)
三、研读课文
(一)研读课文1——12节
1、轻声读1——12小节,用直线划出小伙伴们不喜欢小螃蟹的句子。
2、出示句子:
(1)风一使劲儿,把他的诗全吹跑了。
(2)海龟用肚子当橡皮,把他辛辛苦苦写的诗全擦掉了。
(3)海浪没有读完就说:“算啦,算啦……”把他的诗全冲走了。
3、学习生字:橡
比较:象、像和橡
4、师引读三句话的前半句,并随机板书:吹跑、擦掉、冲走
5、用各种形式读5、8、11小节,师随机指导。
6、练习说话: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那只小螃蟹,你会想些什么?
7、指导读句:小螃蟹哭了,流下了伤心的泪。
8、出示小螃蟹第二次哭的句子:小螃蟹又哭了,不过这次他哭得很开心。
学生试着根据这句话提出问题。(小螃蟹为什么又哭了?为什么这次他哭得很开心……)
(二)研读课文13——16节
1、轻声读13——16小节,用曲线划出白头翁是怎么做的句子。
2、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并板书:读、记、告诉
原来,白头翁每次飞过海滩时,总是认认真真地读小螃蟹写下的诗,她还把它们记在心里,并告诉了很多朋友。
3、指导读句:小螃蟹又哭了,不过这次他哭得很开心。
﹡4、展开想象,练习说话:小朋友,如果你是那只小螃蟹,此时此刻你想对白头翁说些什么呢?
5、教师小结,并板书:伤心的眼泪、激动幸福的眼泪
6、齐读课文。
四、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词语:螃蟹、然后、吟诵、顽皮、橡皮、辛辛苦苦、伤心、沙滩、眼泪、海浪、白头翁
2、指导写字:“螃蟹”这两个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25、爱写诗的小螃蟹
风吹跑
海龟 不喜欢 擦掉伤心的眼泪
海浪 冲走
白头翁 喜欢 读 记 告诉激动幸福的眼泪
教学后记:
《爱写诗的小螃蟹》是二年级第二学期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十分有趣的童话故事,小动物们的对待小螃蟹的诗的不同态度引起小螃蟹前后小螃蟹两次哭,从中让读者感受到真诚的欣赏与鼓励会给别人带来莫大的快乐。
在设计教案时,我根据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目标一:能在阅读中认识生字9个生字;描写其中5个生字,自主积累词语。目标二:能熟读课文,通过圈划词句,理解小螃蟹伤心地哭,哭得很开心的原因。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帮助学生理解小螃蟹为什么会哭得伤心,让学生通过划出风、海浪、海龟表现的句子,并圈出重点的词语体会小螃蟹难过的原因,从而感受到风、海浪、海龟对小螃蟹的劳动不尊重,伤害了小螃蟹。其次,多种朗读穿插其中,有自读、同桌读、教师引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读是悟的基础,因此课堂上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读书时间,以读为主进行阅读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通过教师的精心引导,帮助学生读有所悟。学生通过熟读课文,以读来感悟、理解小螃蟹开始流下了伤心的泪,后来又会哭得很开心的原因。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我充分依托教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进行读写能力的训练,把学过的知识作系统的整理与消化。
当我出示一幅一幅关于大海的图画,告诉学生:小螃蟹那么爱大海,爱他的家,爱着大海上雪白的浪花,爱着沙滩上各种各样的小贝壳,爱着海底里那些机灵的鱼儿,爱着海底深处美丽的珊瑚,那么,爱写诗的小螃蟹在沙滩上写了什么呢?这天,小螃蟹爬到大海边,看到蓝蓝的海水,于是,他在沙滩上写下了……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纷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诗句,你一言,我一语,课堂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最后,我让学生欣赏小螃蟹写的诗《沙滩大海我的家》,学生深深地沉醉在美妙的诗篇中。
当然,在教学中还存在不足。有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出现,主要是对学生还不放心,总觉得他们会学得不到位,不全面。所以在学生圈画词句,品读感受的时候就急于提示,没有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读文感受,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发挥。这些都有待于今后教学中努力改进。
4、第四册《粽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积累词语8个,正确书写生字6个。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积累文中描写粽子形状、颜色、滋味的句子。能用“既……又……”造句。
4、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屈原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2、生自由说端午节的习俗。(出示粽子图)
3、揭示课题并板书:44粽子
学生字“粽”。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师:课文介绍了粽子的哪些内容?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反馈:指名6人分节读课文。
3、师引读并出示:
粽子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不仅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4、师:找一找这句话中介绍了粽子的哪三个方面?(板书:形状颜色滋味)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2-4小节。
1、学习写粽子形状的句子:
1)师:瞧!粽子的形状
出示: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
2)师生合作读句子,初步感知“既……又……”句子前后间的联系。
3)看图了解其他形状的粽子。
4)读一读粽子的形状。板书:特别。
2、学习写粽子颜色的句子:
1)出示关于粽子颜色的句子,指名读。
2)学习生字:
3)师:请小朋友圈出描写粽子颜色的词语。(颜色的词语变红)
4)师:我们把描写粽子颜色的词语读一读。
5)师:粽子的颜色真鲜艳啊!(板书:鲜艳)
6)全班齐读。
3、学习写粽子滋味的句子。
1)师:多美的粽子啊!那它的味道如何呢?(读写粽子滋味的句子。)
2)重点理解:甜而不腻板书:美极了
3)师:同学们,你们吃过什么粽子?你觉得滋味怎么样呢?(交流吃过什么粽子?说说感受。)
4)师:是呀,粽子味道美极了。它既( ),又( )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5)师生合作读。
4、看板书小结:粽子形状( ),颜色( ),滋味( ),真惹人喜爱。
(二)学习课文第6节。
师:为什么吃粽子能引起我们对屈原的怀念呢?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第6节,在组长带领下学习生字词语,解决问题。
1、出示词语:政治怀念崇敬祭品
2、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6节,思考:为什么吃粽子能引起我们对屈原的怀念呢?(学习句子。)
3、出示第6小节:人们怀念屈原,崇敬屈原,是怎么做的?
4、是啊,这就是粽子的由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板书:由来)
5、说话练习:选择运用下面的词语,介绍粽子的由来。
纪念、屈原、政治、主张、怀念、崇敬、祭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或:粽子的由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复习巩固
1、读词语:
2、拓展:
(1)仿写句子:
例: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
苹果既( ),又( )。
( )既( ),又( )。
(2)选词填空。
墨绿色 洁白的 鲜红的 深红 翠绿
美食林里美食多,有( )的元宵,有( )的青团,还有( )的重阳糕。
板书设计:
44 粽子
形状 特别
颜色 鲜艳
滋味 美极了
由来
教学后记:
本单元的训练目标是“读课文摘录词句”,由于本篇文章结构清晰,学生要圈划出描写粽子形状、颜色、味道的词句并不难。尤其是描写粽子颜色的第三节。为了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里,投入地朗读,能够循序渐进地提高朗读的水平,我在朗读中设置了坡度。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出粽子形状、颜色、味道的独特之处。
“既……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关联词,在这并不需要学生完全掌握并能运用自如,只是让学生能初步感知。通过教师的引语,来让学生了解“既……又……”的一般用法;在读中,让学生知道“既……又……”的前后内容改变位置,意思不变。
5、第四册《享受森林》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9个生字;能在阅读的过程积累相关的词语;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生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樟树的勃勃生机,并积累描写树木的词句。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樱樱如何照顾樟树,享受她的森林,感受樱樱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樱樱“森林”的特点,并熟读有关句子,积累词语。教学难点: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像三、教学准备课件、卡片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你们去过森林吗?你们看到过森林吗?如果当你们来到森林中,你会发出怎样的感叹?看看谁的本领大,来说一说。2、的确,茂密的森林给我们带来种种享受,所以人们要去享受森林。3、齐读课题。(二)学习课文1、文中有个叫樱樱的小朋友,她很想到森林去玩耍,去享受。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读读课文。 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樱樱的森林是什么?长得怎么样?找出有关的句子。2、指名读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思考。3、交流 出示句子:看,樟树茂盛、繁密的枝丫,朝气蓬勃地朝四面八方伸展,编织出一大片嫩绿色的阴凉。 (1)读句子 (2)补充了解樟树。 (3)学习生字。 (3)理解“朝气蓬勃”。4、那么樱樱的森林是不是原本就是这样的呢?我们来看看它原来的样子吧,指名读1,2,3小节。 (1)的确,原本它只是小小的嫩芽,我们来想想,樱樱说这句话时的语气会是怎样的?5、那么,小小的嫩芽怎么会长成朝气蓬勃的大樟树的呢?原来,樱樱听了爸爸的话,爸爸说:“只要你心里有它们,经常去护理……” (1)谁来说说“护理”是什么意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沪教版第四册《享受森林》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chazidian.com.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沪教版第四册《享受森林》教学设计及反思
(2)樱樱是怎么护理的呢?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6、交流句子 泥土干了,她就浇水;长出了杂草,就把杂草拔掉;刮大风了,她为小樟树苗绑上一根竹子;寒流来了,就在小樟树苗四周铺些稻草…… (1)自己读,读正确、读流利。学生字。 (2)指名读,用小圆圈圈出这段话中表示动作的词。 (3)读好这些动词,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从这些动词,我们可以看出樱樱对樟树的细心照顾,就像爸爸说的那样,心里有樟树,经常去护理。 (4)师生合作读,(分号)。 (5)说话训练:还会怎么护理?7、在樱樱的细心照料下,小樟树苗茁壮成长,虽然这一片樟树林并非是真正的森林,但它是樱樱眼中的森林,所以……出示:樱樱笑嘻嘻地说:“这是我的森林……”(指导读句)(三)复习巩固,指导书写1、抢读词语。2、书写。(四)读写结合 再过几年,“森林”会是什么样子,人们会如何享受樱樱的“森林”?
板书设计: 2 享受森林 浇 拔 绑 铺
教学反思抓住课文空白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话,感悟樱樱对樟树的精心照料。这种感悟必须要以语言训练为依托,没有语言文字训练为基础的感悟必然是空洞的。因此,我设计了这个语言训练点,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发展他们的多元思维。通过朗读加深印象,最后用自己的话试着说说樱樱还会怎样照顾小树苗。教师在鼓励学生模仿课文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有自己的创新,不局限于仿造课文中的句式。作为教师要注意倾听,及时指出学生在说话时的语病,帮助学生说通顺的、规范的话。
6、第四册《小猫咪穿鞋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读懂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借助多读,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语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对话,知道公鸡、麻雀、大白鹅、大黄狗这四种动物爪子的作用各不相同。懂得看问题、做事情要从自身特点出发,不能盲目学样。教学难点:读懂猫妈妈所说的话,知道小猫咪再也不想穿鞋子的原因。教学用具:头饰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猫钓鱼》的故事吗? 2、能不能说说小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今天小猫咪又闹出了一个笑话,它竟然穿上了人的鞋子。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啊?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小猫咪穿鞋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猫穿鞋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读时不加字,不丢字。 2、同桌互相读课文,要读通顺,读连贯,并画出自然段。 3、指名读课文。要求其他同学注意听,听读得是否正确、流利,读后交流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品味,入情入境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后小组交流“小猫咪为什么要穿鞋子?”引导学生理解“羡慕”和“好奇”两个词语,并试着用羡慕和好奇的语气读文。 2、继续读文,看一看小猫咪穿上鞋子以后都遇到了谁?练习朗读他们的对话。3、分角色朗读,集体评价。 4、说说公鸡、麻雀、大白鹅、大黄狗为什么不能穿鞋子?引导学生归纳出它们爪子的用处。 5、听了其他小动物的话,小猫咪心情怎样? 谁能读一读小猫咪的这段对话?读成什么样的语气好呢?(教师指导朗读) 6、分析小猫咪听了妈妈的话①小猫咪穿上鞋子很高兴,为什么又不想穿鞋子了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最后两自然段,再在小组内交流,看那一组能找到答案。②分组汇报。教师课件演示“听诊器”介绍“听诊器”的功能。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个小实验:学生一手敲打桌面,一手掌心向下贴住桌面感觉动静。体会小猫咪爪子的作用。 妈妈的话应该怎样读?(学生感悟) 7、带头饰分角色表演四、自主归纳,总结升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了本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并汇报。
《小猫咪穿鞋子》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上我本着以读为主、自学探究、在语境中理解生词的方法来教学的。在导入中以谜语导入是为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有想快读书知道答案的欲望。在初读感知环节为了训练孩子能说完整、简洁的话。并交给他们学习的方法。精读部分通过教师的朗读指导和孩子的自学来知道小动物脚的作用,以及能正确的用因为、、、所以、、、说出小动物不穿鞋子的原因。在此环节朗读指导是一个简单的内容,但今天课堂上有点急没能把孩子真正带到故事情境中,在拓展部分孩子们能完全仿照文中对话来说一说,可见孩子们对自学部分掌握不错。本课的重点是猫妈妈的话,但由于我不经意的一句评价,没能让班级孩子的个性阅读充分发挥出来,看来语言的准确性太重要了。
7、第四册《小指甲变了》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积累词语“树梢、捏、小心翼翼、红润润、香喷喷”。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中,能找出外婆为孩子们染指甲动作的词语。积累表示时间的语句。
4、体会童年生活的欢乐,知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再次感受一下童年生活的欢乐。
出示课题:小指甲变了
2、质疑。
(谁的小指甲变了?小指甲变成怎样了?小指甲是怎么变的?……)
二、初读课文
(一)自学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2)思考:谁的小指甲变了?小指甲变成怎样了?
(二)交流反馈
1、分节指名读课文。
2、交流思考题。
(1)谁的小指甲变了?(我、晶晶、朵朵、萍萍等小女孩)
(2)小指甲变成怎样了?
①出示句子:啊,小指甲变了,变得红润润,亮晶晶,香喷喷,真像一颗颗玲珑的宝石啊!
②学习生字:
③指导读正确。(注意文中ABB形式词语的读音)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2、4小节。
1、师:轻声朗读课文2、4小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小指甲怎么会变的呢?
2、交流并出示2、4小节:
(1)学习生字:
(2)借助插图认识:蒜臼。
(3)圈出描写外婆为孩子们染指甲动作的词语。(包、捏、刮、放、取、抽、缠、捻)
(4)边做动作边读句子。
(5)师:染指甲时,孩子们有什么感觉?指导朗读“哟,好痒人儿哟。”和“哟,好凉啊!”
3、过渡:是呀,染指甲时痒痒的,凉凉的,可是孩子们的心里却——(很高兴)从哪里看出孩子们很喜欢染指甲呢?
(二)学习课文1、3、5、6和7小节。
1、阅读课文,找找文中描写孩子们喜欢染指甲的句子。
2、交流,随机出示:
(1)新月穿过树梢,缓缓爬上了深蓝的天空。女孩子们洗了澡,围着红兜兜,披着长长的散发,聚在苇席上乘凉。风来了,阵阵槐花香伴着笑声,都吹进溶溶月色中去。
指导朗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2)我,还有四院的晶晶,南院的朵朵,后院的萍萍,都伸出白白胖胖嫩嫩的小手,鸟雀似的叫着:“给我包,给我包!”
①结合课文内容“鸟雀似的叫着”,指导读出争先恐后、迫不及待的语气。
②板书:争先恐后
(3)每个小女孩儿都跷着四个小指头,宛如点了金似的,小心翼翼地回家,小心翼翼地躺下,小心翼翼地把点金的指头贴在腮边上。
①学习生字:宛(换词理解:宛如)
②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小心翼翼。想象:怎样小心翼翼地回家,怎样小心翼翼地躺下,怎样小心翼翼地把点金的指头贴在腮边上。
③引读:每个小女孩儿都跷着四个小指头,宛如点了金似的,小心翼翼地——,小心翼翼地——,小心翼翼地——。
④板书:小心翼翼
(4)月儿升高了,风儿更凉了,孩子进入了彩色的梦乡。
晨星落尽,金鸡初啼,女孩子们一骨碌坐起来,撩开了毯子,咬开了线儿,剥开了叶儿。啊,小指甲变了,变得红润润,亮晶晶,香喷喷,真像一颗颗玲珑的宝石啊!
①学习生字:碌(重点右半部分字形)
②想象说话:月儿升高了,风儿更凉了,孩子进入了彩色的梦乡,她梦见。
③师引读:第二天当女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撩开了——,咬开了——,剥开了——,发现——(齐读最后一句)
④重点读好“啊”,读出兴奋、惊奇和惊喜的语气。
⑤板书:惊喜万分
(5)师生串读全文。
四、小结复习
板书设计:
45 小指甲变了
争先恐后
小心翼翼
惊喜万分
教学后记: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是学生理解文章思想内容,领会作者感情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领略语言艺术魅力,学习语言艺术的主要途径。本课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读文的:一读时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达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常规要求,并找到具体描写外婆染指甲过程的小节。二读时,分读课文第2、4小节,找到外婆染指甲的一连串动词,再通过读读练练,说说外婆染指甲的过程。三读时,引导学生在读中找到表示时间的语句,进行感情朗读,渗透环境描写的手法。四读时,在对全文的反复阅读中,引导学生说说女孩子们的不同表现感受,从而知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8、《太阳》教学案例及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
一、教学要求:
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会从小进行道德实践对人的一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趣,诱导学生写课文标题
师:小朋友们好!我们今天一起学习《钓鱼的启示》,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勇气,敢上黑板写课文标题,志愿者请闪亮登场、一展丰采!
〈二〉、突出主体,指导学生读课文
师:请大家仔细读课文,用心体会。我相信你们经过十分钟的练习,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三〉、营造氛围,调动学生朗读兴趣
师:你们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读的内容和方式去读。
〈四〉、自读质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师:下面,咱们仔细读课文,将自己的疑难问题写在黑板上。
生:边默读,边思考,然后,陆续将问题写在黑板上。
〈五〉、钢笔描红,辅导学生练写生字
师:仔细读一读课后生字,认真看一看字型结构,然后用钢笔描红、临写、注意书写姿式,做到头正、身正、臂开、脚平放;手离笔尖一寸、眼离本子一尺,胸离桌边一拳。(教师可以放轻音乐,让孩子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舒畅、愉悦地练字。)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批注
师:孩子们,《钓鱼的启示》一文中有许多印刷的空白,这是有待咱们开发的“黄金地段”,咱们可以充分利用,在此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欣赏、评价。
〈二〉、交流“批注”,教师与学生对话
师:孩子们,看了你们书本上密密麻麻的阅读批注,我知道你们的批注是“丰收”的。下面,大家和我一起交流批注成果,好吗?
生:自由交流
师:(创设对话情景,主持对话)
〈三〉、自由选择“自助餐”式作业
1、小组间开展写字或默写比赛。(两天内完成)
2、摘录文中优美词句。(当天完成)
3、将文中某句话改造成自己的一句格言警句。
4、你可以独立为自己设计一项作业。(本周内完成)
参考资料:
鲈鱼又名花鲈、鲈板、鲈甲、真鲈等,俗称鲈鲛,为浅海近岸鱼种,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交汇处和淡水中。其体长而扁,口大,两颔下长上短,有毛齿,体披小栉鳞,体侧及背鳍散布着黑色斑点。鲈鱼肉质细嫩,味美清香,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9、第三册《一封奇怪的信》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正确书写2个生字。学习偏旁大字头。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儿童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绿化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学习生字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起,导入新课。
你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吗?(信)。你知道为什么要写信吗?在以前没有我们现代的网络呀、电话这种通讯方式,只能靠写信来传递消息、互相问候,可以说书信在以前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师介绍信封的书写。今天一个五岁半的小姑娘也要寄一封信,但这是一封奇怪的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9课《一封奇怪的信》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指导书写“奇”“怪”两字。(齐读课题)为什么说它奇怪?它和普通的信有什么不一样?让我们到书中去找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老师范读。生反馈。
听老师朗读课文,一边听准字音,一边思考它和普通的信有什么不一样?这封信要寄给谁?
2、学生自读。
你们想读吗?边读边圈出你不认识不熟悉的生字,用喜欢的方法解决。把课文读通读顺。
3、同桌互相认一认,记一记,考一考。
三、随文识字,朗读课文。
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词和句,咱们一起来认认好吗?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词语(姑娘、塞进)注意读准平舌音。认读生字
出示句子(第一自然段)当我把信塞进信箱时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它都有哪些动作?直流鼻涕说明什么?(天气冷)这么冷的天她想干什么?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出示句子(“叔叔,……)生读
出示词语(够不着)认读生字。再读句子。小姑娘要寄一封什么样的信呢?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句子。生读
出示词语(沉甸甸)读第四声。再说几个这样的叠词。为什么说信奇怪?(板书:沉甸甸、没有字)为什么没有字?你觉得奇怪吗?这封信让大家感到惊奇。于是叔叔想问个究竟。
4.学习四至九自然段。
出示对话。多种方式读。注意读出语气。
出示大西北、槐树图片师讲解。如果有了绵延千里的槐树,那茫茫的大西北一定会是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看了小姑娘的做法你喜欢她吗?为什么?
这样的一个关心祖国建设的小姑娘能不让人喜爱吗?文中的我也和你们想的一样,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5.学习十、十一自然段。
出示句子、词语。生认读。
我想甘肃的人民收到这份特殊的礼物一定会很高兴的。
四、巩固生字
抢字游戏
五、总结:
我们就要和小姑娘说再见了,你想和她说点什么吗?
六、作业
把今天的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自我反思:
一、课前准备充分。当我确定讲这篇课文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让学生认识信、信封。因为在讲《邮票上的齿孔》时,学生对有关邮票的知识很陌生,如果不是亲手去试验还不知道齿孔的作用。所以我知道对信也不会了解很多。作用这么大的孩子从来没写过信。有的根本没见过。所以课上多占用了一点时间介绍信以及信的用途以及写信封的要求。为课上学生去理解奇怪的信和普通的信有什么不同奠定了基础。
二、课上适时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关注学生学习,使学生形成好习惯,培养学习能力。
老师、同学读文时告诉倾听是种学习,思考也是一种学习。
写字,我提醒同学教师写字时有个好习惯就是一边看书,一边写,这样会写把字写的很漂亮。在同桌互相认一认、记一记、考一考时发现在孩子们都非常认真。课堂上孩子都这样做就提高课堂的效率。所以我说互相学习、共同参与这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在评价中教给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有效使用随文识字,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实现识字与阅读同步,今天我和往日的教学有所不同,以往是光学字词,分析都留到第二课时,这样做学生注意的时间短,今天采用了边阅读边识字后,感觉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了。这样做对学生的分析、理解、有所提升,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通过出示图片和老师的讲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出示图片,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讲解能更容易让学生去体会为什么要去支援大西北。为什么要把槐树籽寄给大西北,通过这样的方法就可以很快领悟到其中的真谛。能从小姑娘的行动中知道每个人都要去关心祖国建设
四、在读中感悟
本文主要是通过用对话让学生去理解感悟。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靠单纯的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得到的,而是在学生入境入情、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自悟出来,有了语感读出来的。所以课上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小姑娘去读。这样入情入境更容易理解课文。不足的地方:因导入的时间过长,所以学生课上的朗读不充分,对词的理解不够全面。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探索,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
10、《四个太阳》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四个太阳》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小孩子画了四个不同的太阳,给人们带去欢乐的故事,从课文里我们能体会到小主人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知道文中小男孩的心愿。
2、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激发学生表达内心思想情感的愿望,有创新意识。
4、学会写“阳、光”两个字。
教学准备:
CIA课件、四个太阳的图片、落叶头式
一、旧知导入,游戏激趣
师:你们的精神真饱满!上节课你们个个都表现得很棒,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四个太阳》。首先咱们来做一个摘果子的游戏,请哪一列小火车?双列火车——
师:看同学们这么喜欢摘果子,那咱们再一起摘一次吧!
师:你们真厉害!谁还记得我们上节课说到课文写了哪四个季节?小男孩分别给他们画了个怎样的太阳?(小男孩给春天画了个彩色的太阳。)
师:呀,小男孩给四季画了四个不同的太阳多奇怪呀!你有什么想问他的吗?把问题写在黑板上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问题愉快地去读懂读好课文吧!
师:你最喜欢哪个太阳就带着问题仔细读读那段,想一想小男孩为什么要画个这样的太阳。
二、汇报交流,感悟课文
(一)感悟绿色的太阳
师:你最喜欢哪个太阳?他为什么会画个绿绿的太阳送给夏天?(随机)
[生:我最喜欢夏天绿绿的太阳。
师:你能给大家读读吗?生读——
“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你们能不能给“清凉”换个别的词。
生:清爽 凉快 凉爽]
(我知道绿绿的太阳让夏天各个地方一片清凉。师:你从哪儿知道的?哪个词语告诉我们各个地方都有清凉?可以从到处,一片,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很多地方)
师:是啊,夏天火辣辣的太阳顶在我们的头上,你觉得……
(引导:我觉得——)
师:哎呀!这夏天可真热!。如果这时候,天空中出现了一轮绿绿的太阳你又有什么感觉?
生:很舒服……(很凉快)
师:你们想把清凉的感觉送给大家吗?自己先小声地试试,谁想先试试?他读得怎么样?
师:让咱们一起把清凉送给大家吧!
(二)感悟金黄太阳
-师:你看小男孩多会想啊!夏天过去了,金色的秋天来到了,哪位同学喜欢金黄的太阳?
师: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为什么小男孩要给秋天画一个金黄的太阳呢?他想让……
(随机,如果小朋友答不上来,就让他们小组合作讨论一下答案)
(课见出示句字:“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师范读)
师:这里有一个句子比较长,你能读好吗?谁能读?
生:(指名学生读)
师:哦,你想想落叶可能会邀请哪些小伙伴?(评:你真会想!哇,落叶有这么多的好伙伴,真幸福呀!)那你们来猜猜果园里可能有哪些水果呢?(引导果园里有……如果行的话引导讲有怎么样的苹果?)
有这么多水果,听得我都有点馋了!老师这儿也有一些水果,谁想当落叶邀请他的小伙伴到果园去尝尝水果呢?(戴头饰)
师:我是小兔子?
师:你能邀请我去果园里尝尝水果的香甜吗?
师:接到你的邀请我太高兴了,谢谢你的邀请。落叶宝宝,你瞧!我的小伙伴都来了,你能邀请他们也去果园里也吃水果吗?(生邀请同学)这里可以让学生去邀请一下。
师 听说你要邀请小伙伴去品尝水果,全班的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了都想去怎么办啊?
生:我邀请全班的小朋友都去好吗?
师:哎呀!太棒了!落叶宝宝真是热情好客,受到落叶宝宝的邀请此时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快乐,高兴。
师:赶快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吧!赶快读给你的同桌听吧。
(三)感悟红太阳
师:当我们的脸上还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天气渐渐转冷了,连太阳公公都和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说说你感觉到了什么?(课件中播放风的声音)
生:冻死了
生:冷得都抖了。
……
师:你们的这种感觉叫做冻僵。你这时候最想做什么?在冬天你最不愿意做的事是什么?
如果这时天空出现了一轮火红火红的太阳,温暖的阳光洒在你的脸上,身上,手上,你又有什么感觉?
生:暖和了
很舒服
师:那我们怎样才能读好这段话呢?谁愿意试试
师:老师也想读读同意吗?你觉得我读得怎么样?谢谢你们的评价。
(四)感悟彩色太阳
小男孩想给夏天带去清凉,想让秋天的水果更加香甜,又想把温暖洒在寒冷的冬天,春天,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课件出示这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