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设计及反思一等奖》属于教学反思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设计及反思一等奖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用钢笔写好生字词,理解课文重点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学会运用联系事物.联系实际的方法,理解词语,懂得“无字词典”的意思。
3朗读课文,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养成运用联系事物.联系实际的方法理解词语的好习惯,学会举一反三。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运用联系事物.联系实际的方法,理解词语,并能举一反三。
教学准备:
找几个没学过的词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词典大家会查吗?说说你是怎样查词典的?可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是《学会查“无字词典”》,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呢?(“无字词典”是什么?怎样查?为什么查?)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轻声读课文,再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借助拼音把课文生字读正确.读通顺。
三检查初读效果
1开火车读生字,纠正发音。强调“撞”的读音。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纠正发音,指导读长句。
3、通过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尝试自学出示自学要求:
1认真仔细阅读课文
2思考(1)课文有那些词,你不理解,请用横线划下来(2)读课文,说说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并把有关句子划下来生自学完后,同桌相互交流,师巡视指导.
五、生自学生字。
1、教师指导“聪”的记法。“用耳去听,用眼去看,用嘴表达,用心去记”这样才是“聪”明的学习方法。
2、其余生字学生用五步识字法自学。
3、《习字册》中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激发兴趣
1开火车读词。
2提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二、精读感悟
1、学生自读1至5段,想想这几段主要写了什么?指名说。
(1)小组分角色读1至5段,讨论爸爸和聪聪对“骄阳似火”的解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师小结:爸爸的解释词语的方法是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这样理解词语,比较方便.形象。
(2)引导学生用眼前事物解释“骄阳似火”,拓展练习。
2、指名读课文6-8段。说说爸爸是如何联想到“惊涛拍岸”的?指导看图,体会词义,指导读好“只见……声音”,读出“惊天动地的声音”。指名读聪聪的话,说说,聪聪现在会想什么?
3、比较爸爸两次的方法是不是一样的?有何不同?你懂得了查“无字词典”的办法了吗?
4、指导学习第九段
1)学生自己读第九段,思考爸爸的话,从爸爸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教师小结:查“无字词典”有利于我们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
三、定向质疑合作学习
1读了课文,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自己能解答的自己解答,不能解答的,大家相互解答,教师相机指导.
四、拓展思维,
举一反三
1分小组交流收集有关词语.,运用今天所学的解释词语的方法,解释相关词语,大家相互补充.更正.
2你还知道那些词语,可以用今天所学的方法,进行解释.
五、复习生字词,重点指导难写的词语,
六、总结:通过今天的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七、作业:
1写生字词.朗读课文.运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解释三个不懂的词语.
板书:
2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
先提出词语用眼前事物解释
爸爸
惊涛拍岸
先感受生活再与词语对照
真正理解词语.不仅……还要……
课后反思:
本课中学生对查“无字词典”的方法还是较容易掌握,但是对自己提出的什么是“无字词典”就有点说不清楚,这需要教师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借助本课“山崩地裂”“烈日当空”“意味深长”这几个词语,让学生现学现用的查了“无字词典”,效果较好。
2、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用钢笔写好生字词,理解课文重点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学会运用联系事物.联系实际的方法,理解词语,懂得“无字词典”的意思。
3朗读课文,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养成运用联系事物.联系实际的方法理解词语的好习惯,学会举一反三。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运用联系事物.联系实际的方法,理解词语,并能举一反三。
教学准备:
找几个没学过的词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词典大家会查吗?说说你是怎样查词典的?可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是《学会查“无字词典”》,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呢?(“无字词典”是什么?怎样查?为什么查?)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轻声读课文,再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借助拼音把课文生字读正确.读通顺。
三检查初读效果
1开火车读生字,纠正发音。强调“撞”的读音。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纠正发音,指导读长句。
3、通过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尝试自学出示自学要求:
1认真仔细阅读课文
2思考(1)课文有那些词,你不理解,请用横线划下来(2)读课文,说说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并把有关句子划下来生自学完后,同桌相互交流,师巡视指导.
五、生自学生字。
1、教师指导“聪”的记法。“用耳去听,用眼去看,用嘴表达,用心去记”这样才是“聪”明的学习方法。
2、其余生字学生用五步识字法自学。
3、《习字册》中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激发兴趣
1开火车读词。
2提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二、精读感悟
1、学生自读1至5段,想想这几段主要写了什么?指名说。
(1)小组分角色读1至5段,讨论爸爸和聪聪对“骄阳似火”的解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师小结:爸爸的解释词语的方法是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这样理解词语,比较方便.形象。
(2)引导学生用眼前事物解释“骄阳似火”,拓展练习。
2、指名读课文6-8段。说说爸爸是如何联想到“惊涛拍岸”的?指导看图,体会词义,指导读好“只见……声音”,读出“惊天动地的声音”。指名读聪聪的话,说说,聪聪现在会想什么?
3、比较爸爸两次的方法是不是一样的?有何不同?你懂得了查“无字词典”的办法了吗?
4、指导学习第九段
1)学生自己读第九段,思考爸爸的话,从爸爸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教师小结:查“无字词典”有利于我们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
三、定向质疑合作学习
1读了课文,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自己能解答的自己解答,不能解答的,大家相互解答,教师相机指导.
四、拓展思维,
举一反三
1分小组交流收集有关词语.,运用今天所学的解释词语的方法,解释相关词语,大家相互补充.更正.
2你还知道那些词语,可以用今天所学的方法,进行解释.
五、复习生字词,重点指导难写的词语,
六、总结:通过今天的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七、作业:
1写生字词.朗读课文.运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解释三个不懂的词语.
板书:
2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
先提出词语用眼前事物解释
爸爸
惊涛拍岸
先感受生活再与词语对照
真正理解词语.不仅……还要……
课后反思:
本课中学生对查“无字词典”的方法还是较容易掌握,但是对自己提出的什么是“无字词典”就有点说不清楚,这需要教师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借助本课“山崩地裂”“烈日当空”“意味深长”这几个词语,让学生现学现用的查了“无字词典”,效果较好。
3、小学三年级上册:《学会查无字词典》教案、教学反思
A案)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6个生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3.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
4.用“骄阳似火”一词,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
二、重点难点:
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
2.过渡到新课。
3.板书课题:2学会查“无字词典”
4.设疑:
“无字词典”指什么?
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指名试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无字词典山崩地裂旅游解释烈日当空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岩石理解意味深长聪明不断
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5.识记词语,描红。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扩词练习;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⑵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细读2--5自然段:
集体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②聪聪是怎么回答的?③聪聪的回答对吗?
读后讨论:
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板书:骄阳似火--晒焉)
讨论:
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
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看图1>
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无字词典”指什么?
教师范读2-5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
3.细读6-8自然段。
同学自读6-8自然段。
读后讨论:
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
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
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
指导看图2,说说词语的意思。
4.小结。
5.指导朗读,启发朗读。
三、细读第9段:
1.指名读:
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讨论:
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
怎样查“无字词典”?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完成书后三、四题;
3、用“骄阳似火”写一句话。
B案)
教材分析:
我们听说的词典都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无字词典”,课文的题目就引起了人的阅读兴趣。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书本知识必须从体验中加深理解。本文中的爸爸在带领聪聪旅游中,并没有一味地沉浸在美好的山水中,而是通过巧妙的点拨和引导,让聪聪从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中走出来,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去领悟,从而认识到世界就是一本硕大的“无字词典”。全文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爸爸带聪聪去旅游;第二部分写在旅游途中学会查“无字词典”。在爸爸的引导下,聪聪对“骄阳似火”的认识就变得活生生了,对“惊涛拍岸”这个词语的意境有了感性的认识。通过本文的学习,让人们明白了“无字词典”不是别的,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和自然,而要学会查它,就要处处留心,认真体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重点:
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注意在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把§1~5小节读正确、流利。
2、体会爸爸和聪聪不同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玩了吗?玩的过程中你有些什么收获吗?
2、生讲自己暑假的收获、经历。
二、初读感知
过渡:暑假里有一位小朋友要聪聪也跟着爸爸到青岛去旅游了一趟,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他的收获是否和我们相同。
1、自由读: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试着联系课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字词情况检查
(2)指名读课文,有意识地请三位同学分读课文(1-5)(6-8)(9)。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交流讨论)
三、设置悬念
过渡:聪聪这一趟旅游的确很高兴,因为他不仅看到了青岛的迷人风光,同时还学到了一样本领,想知道是什么本领吗?
1、自由读§9,读通顺流利
2、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有字词典?无字词典?
3、只要我们和聪聪一起经历了这次旅行,相信这两个难题会被我们解决的。
5、自读§1~5,读准生字词。
6、指名读,正确、流利。
7、齐读。
8、这两个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呢?我们下堂课再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细读§1~5,体会有字词典与无字词典。
2、精读§6~8,进一步体会查无字词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细续体会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读通了§1~5,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聪聪和爸爸的一件怎样的事呢?
2、再指名读§1~5
爸爸问聪聪一个什么问题?聪聪怎么回答的?听了聪聪的回答,爸爸笑了笑,他满意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讨论交流
板书:骄阳似火
爸爸怎么解释的:两个人的解释谁正确?
他们不同在什么地方?比一比哪种好?
聪聪:背词典上的解释,没有实际的理解(板书:有字词典)
爸爸:来自生活、大自然,答案具体、直接。(板书:无字词典)
板书:烈日当空、树叶晒蔫了
4、你能结合生活来说说“骄阳似火”吗?
生可能会回答:
太阳当头身上晒得火辣辣的
烈日当空同学们身上满头是汗
烈日当空地上晒得发烫
柏油马路都融化了
5、读爸爸说的话
讲:这不是……吗?是一句反问句
师范读。(读出亲切指正的口气。)指名读、齐读。
能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就是……解释。)
6、指名朗读§3~5三个重点段
指读,评议,练读,指读,齐读。
7、学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
要善于联系生活来理解词语,这就是学会查“无字字典”的方法。
二、精读§6~8,进一步体会无字词典。
1、自由轻声读§6~8
爸爸说:眼前的情景像不像“惊涛拍岸”,指的是什么情景?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自由读读、指名读,读出“汹涌澎湃”的气势(海面上……声音。)
板书:惊涛拍岸:大海边,波涛涌来,山崩地裂
2、爸爸用了“惊涛拍岸”来形容这番情景,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3、爸爸在这里是如何使用无字词典的呢?
把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和一个词语联系起来。
4、你会用这种方法吗?让我们来试试,好吗?
①一个地方盛开着许许多多的花,你想到了什么词?
(百花盛开,百花争艳)
②小明回家写作业总是很认真很专心,你想到了什么词?(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③天空中闪电一个接一个,雷声一声紧一声。(电闪雷鸣)
三、回复读§9,深化感受。
1、学到这里,你对文中的“无字词典”懂了吗?
“无字词典”指现实生活。
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怎样做?
学会留心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2、你怎么理解爸爸说话的意味深长?你来意味深长地说一说。
指读,评议,练读,齐读。
熟读爸爸说的话。
3、总结全文
四、作业
1、把解释“骄阳似火”的句子抄下来,并且再结合生活来写上两种“骄阳似火”的现象。
2、把解释“惊涛拍岸”的句子抄下来。
3、结合生活现象,写出词语(见教案)
①
②
③
4、描红
5、抄写词语
6、扩词
查()()()典()()()
聪()()()岸()()()
音()()()
4、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们听说的词典都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无字词典”,课文的题目就引起了人的阅读兴趣。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书本知识必须从体验中加深理解。本文中的爸爸在带领聪聪旅游中,并没有一味地沉浸在美好的山水中,而是通过巧妙的点拨和引导,让聪聪从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中走出来,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去领悟,从而认识到世界就是一本硕大的“无字词典”。全文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爸爸带聪聪去旅游;第二部分写在旅游途中学会查“无字词典”。在爸爸的引导下,聪聪对“骄阳似火”的认识就变得活生生了,对“惊涛拍岸”这个词语的意境有了感性的认识。通过本文的学习,让人们明白了“无字词典”不是别的,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和自然,而要学会查它,就要处处留心,认真体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重点:
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注意在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把§1~5小节读正确、流利。
2、体会爸爸和聪聪不同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玩了吗?玩的过程中你有些什么收获吗?
2、生讲自己暑假的收获、经历。
二、初读感知
过渡:暑假里有一位小朋友要聪聪也跟着爸爸到青岛去旅游了一趟,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他的收获是否和我们相同。
1、自由读: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试着联系课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字词情况检查
(2)指名读课文,有意识地请三位同学分读课文(1-5)(6-8)(9)。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交流讨论)
三、设置悬念
过渡:聪聪这一趟旅游的确很高兴,因为他不仅看到了青岛的迷人风光,同时还学到了一样本领,想知道是什么本领吗?
1、自由读§9,读通顺流利
2、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有字词典?无字词典?
3、只要我们和聪聪一起经历了这次旅行,相信这两个难题会被我们解决的。
5、自读§1~5,读准生字词。
6、指名读,正确、流利。
7、齐读。
8、这两个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呢?我们下堂课再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细读§1~5,体会有字词典与无字词典。
2、精读§6~8,进一步体会查无字词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细续体会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读通了§1~5,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聪聪和爸爸的一件怎样的事呢?
2、再指名读§1~5
爸爸问聪聪一个什么问题?聪聪怎么回答的?听了聪聪的回答,爸爸笑了笑,他满意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讨论交流
板书:骄阳似火
爸爸怎么解释的:两个人的解释谁正确?
他们不同在什么地方?比一比哪种好?
聪聪:背词典上的解释,没有实际的理解(板书:有字词典)
爸爸:来自生活、大自然,答案具体、直接。(板书:无字词典)
板书:烈日当空、树叶晒蔫了
4、你能结合生活来说说“骄阳似火”吗?
生可能会回答:
太阳当头 身上晒得火辣辣的
烈日当空 同学们身上满头是汗
烈日当空 地上晒得发烫
柏油马路都融化了
5、读爸爸说的话
讲:这不是……吗?是一句反问句
师范读。(读出亲切指正的口气。)指名读、齐读。
能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就是……解释。)
6、指名朗读§3~5三个重点段
指读,评议,练读,指读,齐读。
7、学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
要善于联系生活来理解词语,这就是学会查“无字字典”的方法。
二、精读§6~8,进一步体会无字词典。
1、自由轻声读§6~8
爸爸说:眼前的情景像不像“惊涛拍岸”,指的是什么情景?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自由读读、指名读,读出“汹涌澎湃”的气势(海面上……声音。)
板书:惊涛拍岸:大海边,波涛涌来,山崩地裂
2、爸爸用了“惊涛拍岸”来形容这番情景,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3、爸爸在这里是如何使用无字词典的呢?
把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和一个词语联系起来。
4、你会用这种方法吗?让我们来试试,好吗?
①一个地方盛开着许许多多的花,你想到了什么词?
(百花盛开,百花争艳)
②小明回家写作业总是很认真很专心,你想到了什么词?(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③天空中闪电一个接一个,雷声一声紧一声。(电闪雷鸣)
三、回复读§9,深化感受。
1、学到这里,你对文中的“无字词典”懂了吗?
“无字词典”指现实生活。
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怎样做?
学会留心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2、你怎么理解爸爸说话的意味深长?你来意味深长地说一说。
指读,评议,练读,齐读。
熟读爸爸说的话。
3、总结全文
四、作业
1、把解释“骄阳似火”的句子抄下来,并且再结合生活来写上两种“骄阳似火”的现象。
2、把解释“惊涛拍岸”的句子抄下来。
3、结合生活现象,写出词语(见教案)
①
②
③
4、描红
5、抄写词语
6、扩词
查( )( )( ) 典( )( )( )
聪( )( )( ) 岸( )( )( )
音( )( )( )
附板书:
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 马路上 烈日当空 树叶晒蔫
惊涛拍岸 大海边 波涛涌来 山崩地裂
有字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不仅……
无字词典 来自生活来自自然 而且……
推荐理由:设置悬念,然后引导学生自由阅读,个体感悟,理解回味,练习设计训练扎实。
5、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备注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第2至第5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骄阳似火”的意思,初步体会“无字词典”的意思,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用“骄阳似火”一词,用“总——分”的构段方式,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读书时我们经常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吗?
2、 学生交流:
3、 教师引导辨析:
(1) 遇到不 理解的字——查字典
(3)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词典
4、 除了同学们交流的这些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外,老师这儿还有一种新的方法,大家想学习吗?
板书:学会查“无字词典”
5、 读题,
6、 引导质疑
(1) 词典怎么会“无字”?什么是“无字词典”
(2) 怎样查“无字词典”?
7、教师小结:同学们,根据课文题目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本领。在初读课文题目的时候提出了什么是无字词典和怎样查无字词典的疑问,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两个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二、引导初读课文
1、 初读要求
(1)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后面的拼音,多读几遍,试着把课文读准确, 读通顺。
(2) 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
2、 检查初读情况;
(1) 出示带拼音的课文生字,请同学们再认一认, 记一记:
帽 蹦 解 释 断 撞 裂 嚷 仅
查 词 典 聪 突 涛 岸 岩 音 味
(2)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3) 出示词语,(7) 读词语:
查词典 聪明 突然 惊涛拍岸 岩石 声音 意味深长 波涛 情景 词语 骄阳似火 烈日当空 山崩地裂 解释 不断 不仅 撞击
3、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字正音
4、 思考圈划:请学生默读课文,看看爸爸帮助聪聪理解了什么词语的意思?请用“——”勾出来。
5、 板书“骄阳似火”、“惊涛拍岸”, 并读一读,读准字音。
三、理解“骄阳似火”(即课文第2——5自然段)。
1、课文哪几自然段是介绍“骄阳似火”的,一起读一读。
2、默读课文,思考:对“骄阳似火”这个词语,聪聪是怎样理解的?爸爸是怎样理解的?请分别用“——”和“~~~~~”勾出来。
3、引导交流:对“骄阳似火”这个词语,聪聪上是怎样解释的?爸爸又是怎样解释的呢?
(强烈的太阳光像火那样热。)
(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1)齐读爸爸说的这个句子,试着改一改,不用问号,但句子的意思不变。
(2)交流: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
(3)思考:他们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聪聪是背的词典上的解释。
爸爸是结合身边的事物来解释。
(4)教师引读:对“骄阳似火”这个词语,有字词典上是这样解释的:——(生接读:强烈的太阳光像火那样热)
而“无字词典”上又是怎样解释的呢?——(生接读: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
(5)分角色朗读课文第2至第5自然段,引导注意提示语,才能读出味道。
4、通过这个例子,你觉得怎样查“无字词典”?
(学生交流后小结:结合身边的事物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这就是查无字词典。)
四、迁移练习:
1、请孩子们观察书上插图中的人物,能用上“骄阳似火”这个词语吗?
2、你会查“无字词典”吗?你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回忆一下夏天烈日当空的情形,选择一种事物来说一说。(可以说人、动物、植物等)
3、组织组内交流后全班评议
4、课内小练笔:根据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以“今天烈日当空,骄阳似火。”为总起句写一段话。
教学反思
2、学会查“无字词典”(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备注
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2. 初步感受文中提示语不同的位置及标点的用法,尝试着借鉴运用。
教 学 过 程
一、 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学会查“无字词典”》,你知道“无字词典”上对“骄阳似火”这个词语是怎么解释的吗?
2、那你会查“无字词典”吗?试用你的生活经历说说“骄阳似火”的意思?能用得越多越好。(相机肯定学生优秀的作业)
3、通过这个例子,你觉得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理解“惊涛拍岸”(即第6——8自然段)。
1、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的时候,另一种情景又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请大家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看着那画面,你仿佛还听到了什么?
2、看看文中是怎么描写这种情景的?读一读课文,用——勾出来。
3、指导朗读,注意“滚滚、涌来、撞击、山崩地裂”。
4、爸爸又是怎样解释“惊涛拍岸”这个词语的意思的呢?
(1) 交流:爸爸说:“我又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语, 你看眼前这情景像不像?”
(2) “眼前这情景”指的是什么呢?你能结合前文来说一说吗?
(3) 再次默读,圈画, 交流“惊涛拍岸”的意思:
(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
5、那爸爸和聪聪之间的这段对话该怎么读呢?自己试着在组内练一练。
6、指名分角色朗读,组织评议。
7、小结: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由得将自己以前知道的词语相对照,又是查无字词典的另一种方法。(板书)
三、整体回归,总结课文
1、连起来读读课文,想想现在你对“无字词典”是怎样理解的?怎样才能学会查这“无字词典”呢?
(1)自己读读,想想
(2)小组里讨论一下
(3)全班交流,相机小结(说说自己对“有字词典”和“无字词典”的理解,并说说自己怎样运用“无字词典”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2、细读第9段:
(1).指名读
(2)交流:你对“意味深长”是怎样理解的?可以说一说,也可以试着读一读。
(3)讨论:爸爸为什么要“意味深长”地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怎样查“无字词典”?)
(4)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意味深长”的味道。
(5) 引导练习用“不仅……还……”说话。
四、学习人物对话,初步感受提示语的作用及位置
1、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要求直接读人物的对话
2、 教师质疑:那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人物的对话,那些在对话中没有读的内容能不能去掉,为什么?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3、 交流(板书:提示语)引导学生感受提示语在感情朗读、体会人物心情等方面的作用
4、 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 看看提示语分别在句中什么位置?使用的标点有什么不同?(自己读一读, 画一画,组内讨论一下。)
5、 师生之间模拟两组对话,18、 练习用上恰当的提示语写出刚才的对话。
五、作业布置: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上合适的提示语刻画人们的一段对话。
板书设计:
2 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 -------树叶晒焉 结合身边事物
涌,撞,崩-------惊涛拍岸 结合眼前景象
教学反思
6、学会查无字词典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6个生字只识不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3. 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
4.用骄阳似火一词,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
二、重点难点:
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
2.过渡到新课。
3.板书课题:2 学会查无字词典
4.设疑:无字词典指什么?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指名试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无字词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释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 岩石 理解 意味深长 聪明 不断
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5.识记词语,描红。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扩词练习;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⑵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细读2--5自然段:
集体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②聪聪是怎么回答的?③聪聪的回答对吗?
读后讨论:
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板书:骄阳似火--晒焉)
讨论:
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
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看图1>
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
无字词典指什么?
教师范读2-5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
3.细读6-8自然段。
同学自读6-8自然段。读后讨论: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
指导看图2,说说词语的意思。
4.小结。
5.指导朗读,启发朗读。
三、细读第9段:
1.指名读: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讨论: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怎样查无字词典?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完成书后三、四题;
3、用骄阳似火写一句话。
板书:
2 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 -------晒焉
涌,撞,崩-------惊涛拍岸
7、《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们听说的词典都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无字词典”,课文的题目就引起了人的阅读兴趣。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书本知识必须从体验中加深理解。本文中的爸爸在带领聪聪旅游中,并没有一味地沉浸在美好的山水中,而是通过巧妙的点拨和引导,让聪聪从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中走出来,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去领悟,从而认识到世界就是一本硕大的“无字词典”。全文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爸爸带聪聪去旅游;第二部分写在旅游途中学会查“无字词典”。在爸爸的引导下,聪聪对“骄阳似火”的认识就变得活生生了,对“惊涛拍岸”这个词语的意境有了感性的认识。通过本文的学习,让人们明白了“无字词典”不是别的,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和自然,而要学会查它,就要处处留心,认真体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重点:
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注意在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把§1~5小节读正确、流利。
2、体会爸爸和聪聪不同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玩了吗?玩的过程中你有些什么收获吗?
2、生讲自己暑假的收获、经历。
二、初读感知
过渡:暑假里有一位小朋友要聪聪也跟着爸爸到青岛去旅游了一趟,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他的收获是否和我们相同。
1、自由读: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试着联系课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字词情况检查
(2)指名读课文,有意识地请三位同学分读课文(1-5)(6-8)(9)。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交流讨论)
三、设置悬念
过渡:聪聪这一趟旅游的确很高兴,因为他不仅看到了青岛的迷人风光,同时还学到了一样本领,想知道是什么本领吗?
1、自由读§9,读通顺流利
2、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有字词典?无字词典?
3、只要我们和聪聪一起经历了这次旅行,相信这两个难题会被我们解决的。
5、自读§1~5,读准生字词。
6、指名读,正确、流利。
7、齐读。
8、这两个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呢?我们下堂课再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细读§1~5,体会有字词典与无字词典。
2、精读§6~8,进一步体会查无字词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细续体会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读通了§1~5,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聪聪和爸爸的一件怎样的事呢?
2、再指名读§1~5
爸爸问聪聪一个什么问题?聪聪怎么回答的?听了聪聪的回答,爸爸笑了笑,他满意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讨论交流
板书:骄阳似火
爸爸怎么解释的:两个人的解释谁正确?
他们不同在什么地方?比一比哪种好?
聪聪:背词典上的解释,没有实际的理解(板书:有字词典)
爸爸:来自生活、大自然,答案具体、直接。(板书:无字词典)
板书:烈日当空、树叶晒蔫了
4、你能结合生活来说说“骄阳似火”吗?
生可能会回答:
太阳当头 身上晒得火辣辣的
烈日当空 同学们身上满头是汗
烈日当空 地上晒得发烫
柏油马路都融化了
5、读爸爸说的话
讲:这不是……吗?是一句反问句
师范读。(读出亲切指正的口气。)指名读、齐读。
能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就是……解释。)
6、指名朗读§3~5三个重点段
指读,评议,练读,指读,齐读。
7、学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
要善于联系生活来理解词语,这就是学会查“无字字典”的方法。
二、精读§6~8,进一步体会无字词典。
1、自由轻声读§6~8
爸爸说:眼前的情景像不像“惊涛拍岸”,指的是什么情景?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自由读读、指名读,读出“汹涌澎湃”的气势(海面上……声音。)
板书:惊涛拍岸:大海边,波涛涌来,山崩地裂
2、爸爸用了“惊涛拍岸”来形容这番情景,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3、爸爸在这里是如何使用无字词典的呢?
把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和一个词语联系起来。
4、你会用这种方法吗?让我们来试试,好吗?
①一个地方盛开着许许多多的花,你想到了什么词?
(百花盛开,百花争艳)
②小明回家写作业总是很认真很专心,你想到了什么词?(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③天空中闪电一个接一个,雷声一声紧一声。(电闪雷鸣)
三、回复读§9,深化感受。
1、学到这里,你对文中的“无字词典”懂了吗?
“无字词典”指现实生活。
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怎样做?
学会留心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2、你怎么理解爸爸说话的意味深长?你来意味深长地说一说。
指读,评议,练读,齐读。
熟读爸爸说的话。
3、总结全文
四、作业
1、把解释“骄阳似火”的句子抄下来,并且再结合生活来写上两种“骄阳似火”的现象。
2、把解释“惊涛拍岸”的句子抄下来。
3、结合生活现象,写出词语(见教案)
①
②
③
4、描红
5、抄写词语
6、扩词
查( )( )( ) 典( )( )( )
聪( )( )( ) 岸( )( )( )
音( )( )( )
附板书:
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 马路上 烈日当空 树叶晒蔫
惊涛拍岸 大海边 波涛涌来 山崩地裂
有字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不仅……
无字词典 来自生活来自自然 而且……
8、《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设计
《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设计二
教材分析:
我们听说的词典都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无字词典”,课文的题目就引起了人的阅读兴趣。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书本知识必须从体验中加深理解。中的爸爸在带领聪聪旅游中,并没有一味地沉浸在美好的山水中,而是通过巧妙的点拨和引导,让聪聪从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中走出来,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去领悟,从而认识到世界就是一本硕大的“无字词典”。全文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爸爸带聪聪去旅游;第二部分写在旅游途中学会查“无字词典”。在爸爸的引导下,聪聪对“骄阳似火”的认识就变得活生生了,对“惊涛拍岸”这个词语的意境有了感性的认识。通过的学习,让人们明白了“无字词典”不是别的,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和自然,而要学会查它,就要处处留心,认真体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重点:
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注意在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把§1~5小节读正确、流利。
2、体会爸爸和聪聪不同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玩了吗?玩的过程中你有些什么收获吗?
2、生讲自己暑假的收获、经历。
二、初读感知
过渡:暑假里有一位小朋友要聪聪也跟着爸爸到青岛去旅游了一趟,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他的收获是否和我们相同。
1、自由读: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试着联系课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字词情况检查
(2)指名读课文,有意识地请三位同学分读课文(1-5)(6-8)(9)。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交流讨论)
三、设置悬念
过渡:聪聪这一趟旅游的确很高兴,因为他不仅看到了青岛的迷人风光,同时还学到了一样本领,想知道是什么本领吗?
1、自由读§9,读通顺流利
2、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有字词典?无字词典?
3、只要我们和聪聪一起经历了这次旅行,相信这两个难题会被我们解决的。
5、自读§1~5,读准生字词。
6、指名读,正确、流利。
7、齐读。
8、这两个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呢?我们下堂课再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细读§1~5,体会有字词典与无字词典。
2、精读§6~8,进一步体会查无字词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细续体会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读通了§1~5,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聪聪和爸爸的一件怎样的事呢?
2、再指名读§1~5
爸爸问聪聪一个什么问题?聪聪怎么回答的?听了聪聪的回答,爸爸笑了笑,他满意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讨论交流
板书:骄阳似火
爸爸怎么解释的:两个人的解释谁正确?
他们不同在什么地方?比一比哪种好?
聪聪:背词典上的解释,没有实际的理解(板书:有字词典)
爸爸:来自生活、大自然,答案具体、直接。(板书:无字词典)
板书:烈日当空、树叶晒蔫了
4、你能结合生活来说说“骄阳似火”吗?
生可能会回答:
太阳当头身上晒得火辣辣的
烈日当空同学们身上满头是汗
烈日当空地上晒得发烫
柏油马路都融化了
5、读爸爸说的话
讲:这不是……吗?是一句反问句
师范读。(读出亲切指正的口气。)指名读、齐读。
能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就是……解释。)
6、指名朗读§3~5三个重点段
指读,评议,练读,指读,齐读。
7、学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
要善于联系生活来理解词语,这就是学会查“无字字典”的方法。
二、精读§6~8,进一步体会无字词典。
1、自由轻声读§6~8
爸爸说:眼前的情景像不像“惊涛拍岸”,指的是什么情景?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自由读读、指名读,读出“汹涌澎湃”的气势(海面上……声音。)
板书:惊涛拍岸:大海边,波涛涌来,山崩地裂
2、爸爸用了“惊涛拍岸”来形容这番情景,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3、爸爸在这里是如何使用无字词典的呢?
把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和一个词语联系起来。
4、你会用这种方法吗?让我们来试试,好吗?
①一个地方盛开着许许多多的花,你想到了什么词?
(百花盛开,百花争艳)
②小明回家写作业总是很认真很专心,你想到了什么词?(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③天空中闪电一个接一个,雷声一声紧一声。(电闪雷鸣)
三、回复读§9,深化感受。
1、学到这里,你对文中的“无字词典”懂了吗?
“无字词典”指现实生活。
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怎样做?
学会留心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2、你怎么理解爸爸说话的意味深长?你来意味深长地说一说。
指读,评议,练读,齐读。
熟读爸爸说的话。
3、总结全文
四、作业
1、把解释“骄阳似火”的句子抄下来,并且再结合生活来写上两种“骄阳似火”的现象。
2、把解释“惊涛拍岸”的句子抄下来。
3、结合生活现象,写出词语(见教案)
①
②
③
4、描红
5、抄写词语
6、扩词
查()()()典()()()
聪()()()岸()()()
音()()()
附板书:
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马路上烈日当空树叶晒蔫
惊涛拍岸大海边波涛涌来山崩地裂
有字词典现代汉语词典 不仅……
无字词典来自生活来自自然 而且……
9、《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们听说的词典都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无字词典”,课文的题目就引起了人的阅读兴趣。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书本知识必须从体验中加深理解。本文中的爸爸在带领聪聪旅游中,并没有一味地沉浸在美好的山水中,而是通过巧妙的点拨和引导,让聪聪从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中走出来,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去领悟,从而认识到世界就是一本硕大的“无字词典”。全文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爸爸带聪聪去旅游;第二部分写在旅游途中学会查“无字词典”。在爸爸的引导下,聪聪对“骄阳似火”的认识就变得活生生了,对“惊涛拍岸”这个词语的意境有了感性的认识。通过本文的学习,让人们明白了“无字词典”不是别的,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和自然,而要学会查它,就要处处留心,认真体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重点:
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注意在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把§1~5小节读正确、流利。
2、体会爸爸和聪聪不同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玩了吗?玩的过程中你有些什么收获吗?
2、生讲自己暑假的收获、经历。
二、初读感知
过渡:暑假里有一位小朋友要聪聪也跟着爸爸到青岛去旅游了一趟,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他的收获是否和我们相同。
1、自由读: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试着联系课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字词情况检查
(2)指名读课文,有意识地请三位同学分读课文(1-5)(6-8)(9)。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交流讨论)
三、设置悬念
过渡:聪聪这一趟旅游的确很高兴,因为他不仅看到了青岛的迷人风光,同时还学到了一样本领,想知道是什么本领吗?
1、自由读§9,读通顺流利
2、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有字词典?无字词典?
3、只要我们和聪聪一起经历了这次旅行,相信这两个难题会被我们解决的。
5、自读§1~5,读准生字词。
6、指名读,正确、流利。
7、齐读。
8、这两个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呢?我们下堂课再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细读§1~5,体会有字词典与无字词典。
2、精读§6~8,进一步体会查无字词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细续体会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读通了§1~5,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聪聪和爸爸的一件怎样的事呢?
2、再指名读§1~5
爸爸问聪聪一个什么问题?聪聪怎么回答的?听了聪聪的回答,爸爸笑了笑,他满意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讨论交流
板书:骄阳似火
爸爸怎么解释的:两个人的解释谁正确?
他们不同在什么地方?比一比哪种好?
聪聪:背词典上的解释,没有实际的理解(板书:有字词典)
爸爸:来自生活、大自然,答案具体、直接。(板书:无字词典)
板书:烈日当空、树叶晒蔫了
4、你能结合生活来说说“骄阳似火”吗?
生可能会回答:
太阳当头 身上晒得火辣辣的
烈日当空 同学们身上满头是汗
烈日当空 地上晒得发烫
柏油马路都融化了
5、读爸爸说的话
讲:这不是……吗?是一句反问句
师范读。(读出亲切指正的口气。)指名读、齐读。
能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就是……解释。)
6、指名朗读§3~5三个重点段
指读,评议,练读,指读,齐读。
7、学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
要善于联系生活来理解词语,这就是学会查“无字字典”的方法。
二、精读§6~8,进一步体会无字词典。
1、自由轻声读§6~8
爸爸说:眼前的情景像不像“惊涛拍岸”,指的是什么情景?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自由读读、指名读,读出“汹涌澎湃”的气势(海面上……声音。)
板书:惊涛拍岸:大海边,波涛涌来,山崩地裂
2、爸爸用了“惊涛拍岸”来形容这番情景,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3、爸爸在这里是如何使用无字词典的呢?
把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和一个词语联系起来。
4、你会用这种方法吗?让我们来试试,好吗?
①一个地方盛开着许许多多的花,你想到了什么词?
(百花盛开,百花争艳)
②小明回家写作业总是很认真很专心,你想到了什么词?(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③天空中闪电一个接一个,雷声一声紧一声。(电闪雷鸣)
三、回复读§9,深化感受。
1、学到这里,你对文中的“无字词典”懂了吗?
“无字词典”指现实生活。
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怎样做?
学会留心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2、你怎么理解爸爸说话的意味深长?你来意味深长地说一说。
指读,评议,练读,齐读。
熟读爸爸说的话。
3、总结全文
四、作业
1、把解释“骄阳似火”的句子抄下来,并且再结合生活来写上两种“骄阳似火”的现象。
2、把解释“惊涛拍岸”的句子抄下来。
3、结合生活现象,写出词语(见教案)
①
②
③
4、描红
5、抄写词语
6、扩词
查( )( )( ) 典( )( )( )
聪( )( )( ) 岸( )( )( )
音( )( )( )
附板书:
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 马路上 烈日当空 树叶晒蔫
惊涛拍岸 大海边 波涛涌来 山崩地裂
有字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不仅……
无字词典 来自生活来自自然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