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会自动倒下的一摞硬币》幼小衔接教学设计

《科学实验《会自动倒下的一摞硬币》幼小衔接教学设计》属于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科学实验《会自动倒下的一摞硬币》幼小衔接教学设计

1、科学实验《会自动倒下的一摞硬币》幼小衔接教学设计

  幼师是教师及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幼师工作中一份好的教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如何写一份优质教案?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教案供大家参考。活动中引导幼儿探索实验和发现硬币自动倒下的原理。在实验中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活动目标

  1.发现硬币自动倒下的原理。

  2.通过实验操作,提高观察力。

  3.具有敢于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十枚硬币,磁铁。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入主题。

  出示硬币及磁铁,让幼儿自由操作。

  2.引导幼儿探索实验。

  (1)师:将十枚硬币重叠竖在桌面上,怎样才可以让它自动倒下来?(幼儿自由进行实验)

  (2)教师出示磁铁,让幼儿摸索借助磁铁怎样才可以让硬币自动倒下。(幼儿继续进行实验)

  (3)师:哪个小朋友的方法最快?你是怎么做到的?

  3.小组进行讨论,发现原理。

  师:为什么他能快速的让硬币自动摞下来?如果没有磁铁,能快速让硬币摞下吗?

  小结:原来,磁铁本身具有磁性,当磁铁靠近重叠在一起的硬币时,这些硬币之间会产生相互排斥力,就会倒下。

  活动拓展

  寻找生活中能让硬币快速摞下的方法。

  幼师教案编写学习就来!

2、幼儿园艺术活动《硬币拓印画》幼小衔接美术教案

  活动中让幼儿欣赏硬币拓印画,发现硬币中有趣的各种纹理、图案,感受拓印画的美。鼓励幼儿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拓印。感受动手制作活动带来的乐趣。以下是整理的教案完整内容,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发现硬币中有趣的各种纹理、图案,感受拓印画的美。

  2.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拓印。

  3.感受动手制作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拓印好的作品。

  2.不同大小的硬币、蜡笔、纸张。

  活动过程

  1.欣赏拓印作品。

  (1)师:你们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2)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怎么制作的?

  2.教师讲解,幼儿欣赏。

  (1)教师拓印一枚硬币,幼儿仔细观察。

  (2)师:看看这个图案是不是跟硬币的图案一样?你试过这种方法吗?

  小结:这种方法就叫拓印。

  2.讨论正确的拓印方法。

  师:用什么方法才能拓印出好看的图案?

  小结:同一方向涂,不移动硬币和纸张。

  3.幼儿作画。

  (1)引导幼儿先构图,再进行制作。

  (2)师:一枚硬币印出来的还不算漂亮,我们可以将硬币组合成一幅画,再拓印就更漂亮了。

  (3)提醒幼儿运用正确的方法: 少用力,不移动,同一方向涂,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搭配。

  4.欣赏作品,幼儿相互评价。

  活动拓展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寻找不同的物品进行拓印画延伸活动。

  更多免费优质教案、公开课视频、高清PPT课件、配套资料等请关注()

3、幼小衔接数学《幼儿一周食谱》教学设计

  本活动利用幼儿园一周食谱的方式引导幼儿大胆尝试通过用不同的方式来统计食品的种类和数量。尝试用计数条进行二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鼓励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运用统计,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以下教案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每天更新幼儿园教案,相信一定会给你的备课工作带来灵感。欢迎收藏和分享!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通过用不同的方式来统计食品的种类和数量。

  2.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3.体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田田幼儿园一周的食谱。

  2.记录纸、记录板、计数条、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出示田田幼儿园一周食谱,幼儿初次合作,分享统计结果。

  (1)交代任务,分组记录。

  (2)师:今天,请你们来统计食谱上有哪些食品,每种食品有多少。幼儿分组统计食品并记录,教师指导。

  (3)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4)师:每组请一个小朋友来介绍,食谱上有哪些食品,每种食品有多少,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记下来的?

  小结:你们用了数字、画图、表格的办法进行了统计,知道了食谱上有哪些食品,每种有多少。可是不能很快看出哪种食品最多,哪种食品最少。

  2.尝试用计数条进行二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1)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2)师:请你们用记录板和计数条再来做一次统计,看能不能清楚地看出哪种食品最多?哪种食品最少?

  (3)指导幼儿使用计数条再次统计。

  (4)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5)师:食谱上有几种食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用计数条统计,能够很快地知道食谱上有几种食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还会知道最高的计数条代表的食品是最多的,最矮的计数条代表的食品是最少的。

  3.引导幼儿根据统计结果确定进货食品。

  师:一起看看,我们需要进哪种食品?

  小结:你们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让我知道了食谱上有哪些食品,每种食品有多少,还能很快知道哪种食品最多,哪种最少。

  4.观看课件,激发兴趣,拓展生活经验。

  师:在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会用到统计,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一起来看看,还有什么时候会用到统计。(观看幼儿身高、全年平均气温、奥运会奖牌统计图表等)再次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统计的兴趣。

  活动拓展

  帮助教师统计班级物品的种类和数量;回家统计生活用品等。

4、幼小衔接数学活动《插旗子》教学设计

  本课将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10以内加减运算,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看看城堡上的箭头,我们根据箭头的方向和顺序进行加减运算,看看谁能快速登上城堡,把旗子涂成红色。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教案供大家参考。

  活动目标

  1.巩固并复习10以内加减运算,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会根据箭头指示进行加减运算。

  3.养成自己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各一张,插旗子城堡算式图片一张;加减运算卡一套。

  2.铅笔,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城堡算式图片,引导幼儿进行算式练习。

  (1)师:看看城堡上的箭头,我们根据箭头的方向和顺序进行加减运算,看看谁能快速登上城堡,把旗子涂成红色。

  (2)师:请幼儿上来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出示幼儿用书,教师进行指导。

  (1)出示幼儿用书,让幼儿进行加减运算,教师进行指导。

  (1)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快速登上城堡的?

  (2)教师进行小结。

  3.游戏:比比谁最快。

  教师出示10以内的加减运算卡,让幼儿比比谁最快算出得数。

  活动拓展

  在区域中提供操作卡,让幼儿两两进行加减运算比赛活动。

5、民间传说《压岁钱的故事》幼小衔接语言教学设计

  活动中通过红包让幼儿了解习俗。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大胆的复述故事。引导幼儿倾听及观察对话、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故事内容。了解中国人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感受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谢意。每天大量更新大中小班各类教案,一起来参考和学习吧!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大胆的复述故事。

  2.在情景中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表演的乐趣。

  3.了解中国人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感受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谢意。

  活动准备

  1.幼儿红包人手一个、一枚硬币,红包上写上祝福的话语。

  2.“压岁钱的故事”课件。

  3.“崇”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红包,引入故事主题。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猜猜是什么?(出示红包)

  2.了解习俗,引出故事名称,讲述故事内容。

  (1)通过红包了解习俗。

  (2)师:什么时候会得到红包?(过年)红包里面装了什么?我们中国人的一种习惯,可是为什么每次过年都会得到红包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

  (3)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4)师:故事的名称叫《压岁钱的故事》,然后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内容。

  (5)师:故事讲了什么事情?故事里出现了哪种怪兽?人们是怎样将他赶跑的?

  (6)结合故事课件完整的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7)教师边提问边演示边讲述故事。

  教师要重点引导幼儿倾听及观察对话、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故事内容。

  3.幼儿与教师一起边看课件边复述故事。

  小结:过年的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长辈给你们的压岁钱,就是用来对付“崇”这种怪兽的,长辈们祝福你们平安、快乐过好年。

  4.表演故事,在情景中复述故事。

  (1)其中一教师扮演“崇”,其他幼儿扮演村民进行故事表演。

  (2)师:你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

  5.红包祝福语,感受爸爸妈妈的爱意,学说祝福语表达对长辈的谢意。

  活动拓展

  幼儿自由扮演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6、幼儿园艺术活动《喜糖铺的红囍字》幼小衔接美术教学设计

  幼师是教师及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幼师工作中一份好的教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如何写一份优质教案?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教案供大家参考。活动中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囍字,感受“囍”蕴含的文化内涵。借助儿歌,学习剪囍的方法。感受中国特有的婚礼民俗文化。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囍字,感受“囍”蕴含的文化内涵。

  2.在自由探索的基础上借助儿歌,掌握剪“囍”的基本步骤。

  3.感受中国特有的婚礼民俗文化。

  活动准备

  各种囍图片PPT、长方形红纸;铅笔、剪刀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剪纸“囍”字,导入活动。

  (1)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囍”?

  (2)师:为什么它是由两个“喜”字组成?(是双喜,喜上加喜,表示很高兴,非常喜庆)

  2.欣赏各种“囍”PPT,感受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1)师:这里有很多囍,我们一起来欣赏。

  (2)第一组图片。师:这些“囍”有什么不同?(形状不同)有的囍还有部分变形,让囍更漂亮。

  (3)第二组图片。师:跟刚才的图片有什么不同的?(囍字周围多了些纹样,有鸳鸯、喜鹊等)简单介绍这些装饰纹样的文化内涵。

  (4)师:两组图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颜色相同,都是红色)“囍”都是用红色,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上表示喜庆。

  3.借助儿歌,学习剪囍的方法。

  (1)师:看到这么多漂亮的囍字,你想不想自己也来剪?

  (2)幼儿自己先尝试剪纸,看看是否成功。

  (3)教师示范,边剪,边读儿歌。通过借助儿歌,让幼儿学习剪囍技能(开着三道门,关着一扇窗,又开两道门,再关一扇窗),沿线剪出囍字。

  (4)幼儿练习剪囍字,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操作前提要求:

  ①先想好拿到纸后先干什么。

  ②折好后想想哪边是门,哪边是窗。在什么地方布置门窗的位置比较合适。

  ③你可以先画后剪,也可以直接剪。

  4.作品欣赏、评价。

  活动拓展

  尝试不同囍字的剪法,增加剪纸难度。

  (),本站致力收集全国各地的优质课教学视频、说课视频等,是您提升教学水平、参加赛课最好的学习网站。

7、幼小衔接《有趣的惯性玩具车》科学教学设计

  几乎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玩具,本次活动就熟悉常用玩具车的多种启动方式,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初步感知惯性玩具车的运动原理。引导幼儿幼儿探究惯性玩具车的奥秘。 让幼儿感受动手操作的快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小衔接科学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熟悉常用玩具车的多种启动方式,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初步感知惯性玩具车的运动原理。

  2.积极参与科学探索活动,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惯性玩具车;螺丝刀、小盘子。

  2.惯性玩具车构造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惯性玩具车,引入主题。

  (1)师:你们玩过这样的玩具车吗?它和我们日常玩的玩具车有什么不同?(这个玩具车既没有电池,也不用上发条,更没有拖拉的线。)

  (2)你可以让这辆玩具车动起来吗?

  2.幼儿探究惯性玩具车的奥秘。

  (1)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2)师:这个玩具车,既没有电池,也不用上发条,更没有拖拉的线,轻轻一推,它就能开出很远,它是靠什么启动的呢?

  (3)幼儿个别操作,集体观察,大胆猜想惯性玩具车的运动原理。

  (4)师:请你们猜一猜,为什么它能一推就开出很远?秘密在哪里?

  (5)教师介绍分组拆卸的工具及要求。

  (6)师:玩具车开得远,我们光靠猜想可不行,现在我们可以动手拆开玩具车看看哦。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螺丝刀、小盘子,知道怎么使用吗?(教师提出要求)

  (7)幼儿分组合作拆卸,观察惯性玩具车上独特的惯性轮装置。

  (8)集体交流,探讨发现问题,教师进行小结。

  (9)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和玩具汽车的什么部位连在一起?猜猜它的作用是什么?

  小结:惯性玩具车上有惯性轮装置,它的作用就是把惯性力量放大,惯性轮越重,距离就越远。

  活动拓展

  寻找民间惯性的玩具。

8、幼小衔接《运货物》体育教学设计

  活动中引导幼儿尝试用合适的方法搬运物品走过障碍物,发展平衡及快速奔跑的能力。以接力赛的形式与同伴合作搬运粮食,提高合作能力和身体的负重能力。更多关于体育的教案请关注!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合适的方法搬运物品走过障碍物,发展平衡及快速奔跑的能力。

  2.能与同伴合作搬运粮食,提高合作能力和身体的负重能力。

  活动准备

  轮胎若干,篮子或小桶若干,代替货物的沙袋若干,设置有小河、树林、上坡、下坡和草地的场地。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今天商场里到了一批货物,邀请我们小朋友帮忙将货物运到仓库,你们愿意吗?

  (2)幼儿听口令做准备动作,运动身体。

  2.探索搬运货物的方法。

  (1)幼儿自由探索运货物的方法。

  (2)师:看见货物了吗?怎么运呢?(幼儿自由地玩一玩,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各种运粮的方法:背、扛、挑、顶、拎等)

  (3)交流运货物的方法。

  幼儿有意识地选择幼儿出现的几种搬运方法,引导幼儿学一学。同时根据需要调整幼儿的活动强度。

  3.创设接力运货物比赛场地。

  (1)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去搬运数量相同的货物。

  比赛规则:把货物搬运到仓库,要趟过小河,绕过树林,上坡、下坡后走过草地来到仓库,每组运法自定,但必须以接力赛的形式。最后比一比,哪组先搬完为胜。

  4.结束活动:做放松运动,整理场地。

  活动拓展

  可提高搬运货物的难度,或创设更加难的行走路线。

9、科学活动《让硬币现身》幼小衔接教学设计

  小小硬币作用大,关于硬币的教学设计整理了很多供大家参考和学习。让硬币现身这个活动主要是激发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探究与兴趣。探索让硬币现身的方法,知道硬币在水中通过光线发生了偏折而导致现身的原理。体验成功的喜悦,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目标

  1、探索让硬币现身的方法,激发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探究与兴趣。

  2、知道硬币在水中通过光线发生了偏折而导致现身的原理。

  3、体验成功的喜悦,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幼儿两人一组一份操作材料:托盘里装有一枚硬币、透明胶、碗、水。

  活动过程

  1.设疑导入。

  师:硬币被藏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不改变位置怎样才能看到它?

  2.幼儿第一次操作:探索让硬币现身。

  (1)出示幼儿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

  师:现在分成两人一组,大家看看,你前面的托盘有什么?(要求幼儿说完整)

  (2)说说自己的猜测:你觉得用这些材料你能让硬币现身吗?

  (3)幼儿操作:尝试现身方法。

  (4)幼儿进行探索后的交流。

  (5)师:你成功了吗?为什么没有成功?

  3.幼儿第二次操作:积累经验。

  (1)了解让硬币现身的方法。

  (2)师:为什么我们要往碗里加水?加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加水动作要慢)

  (3)师:往碗里加多少水才能看到硬币?为什么?

  (4)师:为什么硬币固定在碗底,可是你却可以看到硬币?

  (5)师:硬币在水中有浮起来吗?

  4.幼儿进行第三次操作,然后集中交流,梳理一些关键经验。

  小结:水中的硬币感觉像浮起来一样,其实是硬币在水中通过光线发生了偏折而导致现身的原理。

  活动拓展

  鼓励幼儿探索出更多让硬币现身的方法,并寻找更多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操作的材料。

  (),本站致力收集全国各地的优质课教学视频、说课视频等,是您提升教学水平、参加赛课最好的学习网站。

10、科学实验《会自动倒下的一摞硬币》幼小衔接教学设计

  幼师是教师及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幼师工作中一份好的教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如何写一份优质教案?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教案供大家参考。活动中引导幼儿探索实验和发现硬币自动倒下的原理。在实验中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活动目标

  1.发现硬币自动倒下的原理。

  2.通过实验操作,提高观察力。

  3.具有敢于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十枚硬币,磁铁。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入主题。

  出示硬币及磁铁,让幼儿自由操作。

  2.引导幼儿探索实验。

  (1)师:将十枚硬币重叠竖在桌面上,怎样才可以让它自动倒下来?(幼儿自由进行实验)

  (2)教师出示磁铁,让幼儿摸索借助磁铁怎样才可以让硬币自动倒下。(幼儿继续进行实验)

  (3)师:哪个小朋友的方法最快?你是怎么做到的?

  3.小组进行讨论,发现原理。

  师:为什么他能快速的让硬币自动摞下来?如果没有磁铁,能快速让硬币摞下吗?

  小结:原来,磁铁本身具有磁性,当磁铁靠近重叠在一起的硬币时,这些硬币之间会产生相互排斥力,就会倒下。

  活动拓展

  寻找生活中能让硬币快速摞下的方法。

  幼师教案编写学习就来!

11、幼小衔接社会活动《购物》教学设计

  利用孩子们喜欢的购物游戏进行一次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在活动中让幼儿了解现代社会人们使用的不同购物方式,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运用经验,鼓励幼儿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购物的过程,学会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述。以下教案由发布,欢迎收藏和分享。

  活动目标

  1.了解现代社会人们使用的不同购物方式,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2.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购物的过程,学会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述。

  活动准备

  1.教学图片。

  2.活动前请家长帮助幼儿了解平时的各种购物方式,每人带一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购来的物品。

  2.做好角色游戏“娃娃超市”的场景。

  活动过程

  1.展示物品,引发幼儿兴趣。

  (1) 师:小朋友,今天你们带了这么多物品过来,请问这些物品是从哪里来的?

  (2)幼儿和周围的小朋友互相介绍自己的物品是从哪里来的。

  小结:你们带的这些物品都是买来的。有些在商店购买,有些是从网上购买。

  (1)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p9页。

  (2)师:小明一家平时主要是用什么方式购物的?(网上购物、电

  话购物、电视购物、超市购物)

  (6)你知道爸爸、妈妈平时是怎样购物的吗?(幼儿自由讲述)

  (7)师:这些购物方式各有什么好处?你最喜欢哪种购物方式,为什么?(幼儿自由讨论)

  2.运用经验,拓展谈话内容。

  师:怎样才能快捷、便宜、安全地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

  小结:各种购物方式都有各自的好处和不足,小朋友以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购物方式购物。

  3.游戏活动“超市购物”。

  利用幼儿带来的物品布置“娃娃超市”场景,教师扮演“售货员”,幼儿扮演“顾客”,请超市经理开设电话购物和送货上门服务,开展“超市购物”游戏。

  活动拓展

  在自主游戏中提供电话、电脑、电视、超市等购物环境,继续开展不同购物方式的活动。

  更多关于社会的教案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