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前鼻韵母un》属于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学前班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前鼻韵母un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un这个前鼻韵母的四声。
2、能记清形,读准音,正确书写。
3、学会un与声母相拼的音节。
4、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6、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过程与方法:
认识前鼻韵母un,在教师指导下学会un和声母的拼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课本中出示的动物,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教学本课,前鼻韵母un的发音是重点。
教学难点:
声母un和相关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放大彩图两幅,声母及单韵母和un有关音节卡片,儿歌的投影影片。
学具:有关声母、韵母及音节卡片。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三个前鼻韵母宝宝,让我们来叫叫它们的名字,可要看准了,别叫错了噢。(指名读,然后跟读)(齐读)an en in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前鼻韵母)。这三个前鼻韵母带上了各种各样的小帽子你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集体读)
2、这节课我们继续到前鼻韵母家族和整体认读家族去看一看。
(二)导入新课。
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非常好看的图,你们瞧:(出示图片)
2、问: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请学生个别回答,师引导学生说出图的主要内容。这幅图还配有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呢,大家仔细听好了(师示范读儿歌,速度慢并配以动作)抬头看看云,再看温度计,我是小小气象员,每天按时报天气。
3、跟老师读一遍。老师相信你们和老师一起读会更棒。
(三)教学声母un的发音,记清形。
1、示范发音,讲要领:发音时,由“u”向前鼻韵母的鼻尾音“-n”滑动。
2、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你能在插图上找到un吗?还有什么办法能记住它?
教顺口溜:温度温度un un un,体温体温un un un。
(四)教学un的四声练习。
1、(和其它的前鼻韵母一样,喜欢戴小帽子,你们瞧,它们来啦!)师范读,学生听。
2、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练读。
3、游戏“小心炸弹”巩固。
(五)指导书写。
1、请学生说说应该怎样把它写好。
2、师总结:先写,再写,它们俩要靠拢,因为它们现在是一家人了。
3、范写,指名演板,学生描红后再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复习un四声。
利用游戏“看谁反应快”和卡片来练习。
(二)看图拼读音节,学说一句话。
1、请学生观察课本,读读那些音节。
2、根据图意,理解词语并读熟。
3、用课本中的词语说句子。
(三)认一认课本第37页中的动物,看一看哪些是昆虫。
1、请学生说一说动物的名称。
2、再请学生说一说昆虫的特征,图中哪些是昆虫。
(五)布置作业
1、用《拼音》第36页的词语造句。
2、把“词语练习”中出现的音节每个写一行。
2、学前班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前鼻韵母un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un这个前鼻韵母的四声。
2、能记清形,读准音,正确书写。
3、学会un与声母相拼的音节。
4、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6、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过程与方法:
认识前鼻韵母un,在教师指导下学会un和声母的拼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课本中出示的动物,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教学本课,前鼻韵母un的发音是重点。
教学难点:
声母un和相关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放大彩图两幅,声母及单韵母和un有关音节卡片,儿歌的投影影片。
学具:有关声母、韵母及音节卡片。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三个前鼻韵母宝宝,让我们来叫叫它们的名字,可要看准了,别叫错了噢。(指名读,然后跟读)(齐读)an en in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前鼻韵母)。这三个前鼻韵母带上了各种各样的小帽子你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集体读)
2、这节课我们继续到前鼻韵母家族和整体认读家族去看一看。
(二)导入新课。
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非常好看的图,你们瞧:(出示图片)
2、问: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请学生个别回答,师引导学生说出图的主要内容。这幅图还配有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呢,大家仔细听好了(师示范读儿歌,速度慢并配以动作)抬头看看云,再看温度计,我是小小气象员,每天按时报天气。
3、跟老师读一遍。老师相信你们和老师一起读会更棒。
(三)教学声母un的发音,记清形。
1、示范发音,讲要领:发音时,由“u”向前鼻韵母的鼻尾音“-n”滑动。
2、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你能在插图上找到un吗?还有什么办法能记住它?
教顺口溜:温度温度un un un,体温体温un un un。
(四)教学un的四声练习。
1、(和其它的前鼻韵母一样,喜欢戴小帽子,你们瞧,它们来啦!)师范读,学生听。
2、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练读。
3、游戏“小心炸弹”巩固。
(五)指导书写。
1、请学生说说应该怎样把它写好。
2、师总结:先写,再写,它们俩要靠拢,因为它们现在是一家人了。
3、范写,指名演板,学生描红后再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复习un四声。
利用游戏“看谁反应快”和卡片来练习。
(二)看图拼读音节,学说一句话。
1、请学生观察课本,读读那些音节。
2、根据图意,理解词语并读熟。
3、用课本中的词语说句子。
(三)认一认课本第37页中的动物,看一看哪些是昆虫。
1、请学生说一说动物的名称。
2、再请学生说一说昆虫的特征,图中哪些是昆虫。
(五)布置作业
1、用《拼音》第36页的词语造句。
2、把“词语练习”中出现的音节每个写一行。
3、小班健康: 给小动物送礼物集体备课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练习走过高25厘米是平衡木,发展平衡能力。
2、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3、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指导要点
活动重难点:练习走过高25厘米的平衡木,发展平衡能力。
指导要点:以幼儿自由练习、游戏的的方式引导幼儿练习用正确的方式走平衡木。
活动准备
1、两个椅子做小动物的家(椅子上分别贴上小兔、小猫的头饰)
2、鱼、萝卜若干;高25厘米的平衡木;海绵垫、呼啦圈、塑料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教师:今天有小动物邀请我们去它们家做客,我们看看,要去哪些小动物家吧。
2、幼儿跟着老师模仿做小动物的动作(小兔、小猫)
二、教学与练习部分
1、教师:小动物邀请我们去做客,那我们要带些礼物去,想想小兔爱吃什么?小猫爱吃什么?(萝卜、鱼)
2、教师讲解活动的要求:去小动物家要走过一段小桥,我们先来试试怎样走过小桥吧。(幼儿进行第一次练习)
3、请个别幼儿示范过小桥,教师引导其他幼儿观察。在幼儿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讲解动作:站在小桥上时,眼睛要向前看,手臂可伸平,一步一步向前走。(请幼儿根据方法再走一次小桥)
4、a教师:小朋友们都练习好了本领,现在我们每个人挑选一样小动物喜欢的礼物给它们送过去。
b教师讲解并示范游戏玩法:小朋友选好你想送给小动物的礼物,先走过小桥,然后爬过草地(海绵垫),跳过藤圈(呼啦圈),把礼物送到小动物家,任务就完成了。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动物们收到了我们送的礼物,很开心,我们一起挑个快乐舞吧。(做放松动作)
4、幼儿园中班组集体备课语言优质课教案看图讲述:安全小乘客
一、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并大胆用完整的语句讲述图片内容。
2、增强有关交通安全的意识。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春游的相片、教学挂图。
2、幼儿用书第22-23页。
三、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
2、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表现。
四、活动过程:
1、分享春游的相片:我乘坐的交通工具。
(1)我们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摘椰子菜的?
(2)平时你们又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来幼儿园的?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乘坐交通工具的感受。
2、看看讲讲《安全小乘客》。
(1)观察图片,交流讨论。
观察图片一: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观察图片二: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是怎样乘坐公共汽车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观察图片三:当你不舒服时,应该怎么办?
(2)将幼儿分成四组,人手一本幼儿用书。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并大胆向同伴讲述。
(3)每组派幼儿代表进行讲述。
(4)教师完整讲述。
五、学学做做:安全小乘客
我们平时乘坐车时应该怎样做才是安全的呢?
5、小班组语言集体备课教案儿谣:五指歌
教学目标:
1、学习有节奏地朗读童谣,感受童谣的节奏美。
2、体验朗读童谣的乐趣。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教学重点:有节奏地朗诵童谣
教学难点:感受儿歌的节奏美,体验朗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幼儿用书第7页、小鼓
活动过程:
一、游戏“数一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敲鼓,幼儿听鼓声数数。
2、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拍手数数。
3、幼儿数一数自己的手指。
二、完整地欣赏童谣。
1、教师先介绍童谣名称再朗诵。
提问:儿歌里面有那些动物?
2、分析儿谣内容
提问:
小朋友们要上山做什么?(打老虎)
老虎打倒了吗?(打不到)
后来看到谁了?(松鼠)
松鼠在哪里?(边指图边说松树在这里)
松鼠有几只?(一、二、三、四、五,有五只松鼠。)
三、学念童谣。
1、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朗读童谣。
2、教师敲鼓,幼儿跟着鼓声朗读童谣。
3、幼儿轮换动作(拍手、拍腿、跺脚)
4、集体朗读童谣。
四、表演童谣,有耳边念童谣表做动作。
6、幼儿园中班计算活动集体备课教案:动物分类反思
一、活动目标:
尝试自定分类标准,进行多角度的分类。
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动物图片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对部分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有一定的了解。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难点:自定分类标准
2、指导要点:指导幼儿进行多角度的分类,老师做简单的记录。
四、活动过程:
1、游戏:我喜欢的小动物园。(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每人一张)
2、请幼儿随意把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说说动物的名称和它们的外形特征。
(1)教师可以先为幼儿做一次示范,例如:“我喜欢海豚,海豚生活在大海里,它会唱歌,是人类的朋友。”
(2)幼儿轮流进行讲述,教师可以适当补充。
3、引导幼儿自订分类标准,把上述的动物分类。(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只要幼儿言之有理便可。例如:可以按动物的生活环境、有没有毛、会不会飞等特征来分类。)
(1)教师小结,将话题导向分类环节。例如:这么多动物能生活在一起吗?为什么?该怎样分类呢?
(2)幼儿讨论分类标准。例如:可以按动物的生活环境、有没有毛、会不会飞等特征来分类。
(3)请幼儿按讨论后的标准进行分类,老师帮助幼儿划分分类区域,并为幼儿示范记录。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在一个自然、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活动开始时幼儿的兴趣很高,并且幼儿有了基础经验,对小动物都有所了解,在对动物进行描述时显得非常有自信。本次活动的重点在于幼儿自主拟定分类标准,对中班幼儿的能力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这要求幼儿必须对分类动物群有较深较全面的了解,并经过发散性思维的思考拟定分类的类型。本次活动的亮点是幼儿对“所有动物能生活在一起吗?”这个问题的理解上出现了不同意见,有个别幼儿说出“他们都生活在地球上。”这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面对这群孩子我有点低估了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整个活动中,我以幼儿为主体,多让幼儿“说”,使幼儿在讨论讨论中拟定出新的分类标准,活动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在课前的准备材料中,我应该多为幼儿准备同类型的材料供幼儿选择,避免再次发生活动前的情况。还有就是对孩子的了解还不够,在今后准备过程中,也要将孩子现有水平列入重点了解范围内。
7、学前班美术教案:美丽的鱼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圆形纸折各种各样的鱼身、鱼尾及水草等,进一步培养幼儿看图折纸的技能,巩固折、压、拼贴的技能。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交往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力与表现力。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活动准备:
1、有关鱼的碟片。
2、颜色各异大小不一的圆形蜡光纸若干,蓝色背景图5张。
3、小鱼、水草图示2幅,示范图1张。
活动过程:
一、看碟片,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你们知道谁生活在水里吗?
2、好,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碟片提醒幼儿仔细观察鱼的颜色、形状及水草)
3、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它长得什么样?
二、引导幼儿欣赏观察示范图。
1、老师做了一幅图,你们看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
2、你们知道这幅图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三、引导幼儿看图折纸。
1、你最喜欢哪条鱼,它是怎么折出来的?请你把这条鱼的图示找出来。
2、老师示范第一种折法
3、小鱼喜欢在水里游来游去,它们还喜欢在水里捉迷藏呢!那水草怎么折呢?
4、水草折好后是一段一段贴上的
四、提出合作要求。
1、有的小朋友折要折很长时间,那怎么办呢?
2、小朋友先折鱼,最后大家一起合作折水草
五、幼儿作业。
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创造性地折出不同的鱼、水草。
六、讲评。
1、幼儿相互评价作品。
2、老师表扬合作好的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