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灯塔妈妈教学设计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4灯塔妈妈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一个新笔画:横撇。
2.学习“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感悟灯塔妈妈对船宝宝的无私忘我、感人至深的爱。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灯塔妈妈对船宝宝的无私忘我、感人至深的爱。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启发谈话:小朋友,你们知道塔吗?见过什么塔?塔是佛教建筑物,有多种形式,通常5~13层,顶部是尖的。
2.课件出示“灯塔”。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讲的是“灯塔”。你们谁见过灯塔?谁知道灯塔是建筑在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用的?
板书课题,认识“灯塔”和“妈妈”。
(二)读一读
1.借助自己已学过的字试读课文,并把不认识的字画出。(用自己习惯的符号)同学互相帮助,解决不认识的字。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听领读时做到:看着教师领读的字,听准教师的读音。跟读时做到:看着读的字,像教师一样读准字音。
4.分小组读,展开互帮互学。
5.自由读,齐读。
6.请愿意读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三)认一认
1.课件出示课文,从中跳出生字宝宝,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灯妈天了大只有不回家宝
2.分小组,拿出卡片自由认一认,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请教同学。
3.请小老师带读,指名读,并引导学生用“天、大、家”等生字组词,随机认识词语:大海、回家,并用“回家”说一句话。
4.开火车读,教师纠正发音。
5.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齐读:灯塔、妈妈、大海、回家。
6.学生读课文。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猜一猜
一盏灯,亮晶晶,不怕海浪和狂风,夜夜睁眼到天亮,茫茫大海指航程。
(二)读一读
1.听录音朗读。
2.自由朗读。要求:声音响亮,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3.指名读,通过评价,落实要求。
4.同桌之间互读互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指导看图、读文,说一说:天黑了,灯塔妈妈为什么睡不着?
6.你喜欢课文的哪几句?为什么?请你大声地有感情地读出来。
(三)写一写
1.出示“天、了、只、不”,学生认读。
2.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天:独体字。笔顺是:横、横、撇、捺。
了:独体字。笔顺是:横撇、弯钩。认识新笔画横撇。
只:上下结构。写的时候先在田字格中上半格写“口”,再在下半格写撇、点。
不:独体字。笔顺是:横、撇、竖、点。
3.学生练习。学生先观察田字格里的字,再描两个,最后认真写一个。注意随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四)巩固拓展
1.比一比: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课文。
2.采蘑菇:复习生字、词语。
3.看一看:课件展示各种塔、灯塔,让学生欣赏。
4.说一说:妈妈多爱我,夸夸我妈妈。(可让学生回家进行。)
2、4灯塔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一个新笔画:横撇。
2.学习“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感悟灯塔妈妈对船宝宝的无私忘我、感人至深的爱。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灯塔妈妈对船宝宝的无私忘我、感人至深的爱。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启发谈话:小朋友,你们知道塔吗?见过什么塔?塔是佛教建筑物,有多种形式,通常5~13层,顶部是尖的。
2.课件出示“灯塔”。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讲的是“灯塔”。你们谁见过灯塔?谁知道灯塔是建筑在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用的?
板书课题,认识“灯塔”和“妈妈”。
(二)读一读
1.借助自己已学过的字试读课文,并把不认识的字画出。(用自己习惯的符号)同学互相帮助,解决不认识的字。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听领读时做到:看着教师领读的字,听准教师的读音。跟读时做到:看着读的字,像教师一样读准字音。
4.分小组读,展开互帮互学。
5.自由读,齐读。
6.请愿意读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三)认一认
1.课件出示课文,从中跳出生字宝宝,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灯妈天了大只有不回家宝
2.分小组,拿出卡片自由认一认,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请教同学。
3.请小老师带读,指名读,并引导学生用“天、大、家”等生字组词,随机认识词语:大海、回家,并用“回家”说一句话。
4.开火车读,教师纠正发音。
5.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齐读:灯塔、妈妈、大海、回家。
6.学生读课文。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猜一猜
一盏灯,亮晶晶,不怕海浪和狂风,夜夜睁眼到天亮,茫茫大海指航程。
(二)读一读
1.听录音朗读。
2.自由朗读。要求:声音响亮,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3.指名读,通过评价,落实要求。
4.同桌之间互读互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指导看图、读文,说一说:天黑了,灯塔妈妈为什么睡不着?
6.你喜欢课文的哪几句?为什么?请你大声地有感情地读出来。
(三)写一写
1.出示“天、了、只、不”,学生认读。
2.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天:独体字。笔顺是:横、横、撇、捺。
了:独体字。笔顺是:横撇、弯钩。认识新笔画横撇。
只:上下结构。写的时候先在田字格中上半格写“口”,再在下半格写撇、点。
不:独体字。笔顺是:横、撇、竖、点。
3.学生练习。学生先观察田字格里的字,再描两个,最后认真写一个。注意随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四)巩固拓展
1.比一比: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课文。
2.采蘑菇:复习生字、词语。
3.看一看:课件展示各种塔、灯塔,让学生欣赏。
4.说一说:妈妈多爱我,夸夸我妈妈。(可让学生回家进行。)
3、小学语文教案 《灯塔妈妈》教学设计教案
《灯塔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一个新笔画:横撇。
2.学习“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感悟灯塔妈妈对船宝宝的无私忘我、感人至深的爱。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灯塔妈妈对船宝宝的无私忘我、感人至深的爱。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启发谈话:小朋友,你们知道塔吗?见过什么塔?塔是佛教建筑物,有多种形式,通常5~13层,顶部是尖的。
2.课件出示“灯塔”。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讲的是“灯塔”。你们谁见过灯塔?谁知道灯塔是建筑在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用的?
板书课题,认识“灯塔”和“妈妈”。
(二)读一读
1.借助自己已学过的字试读课文,并把不认识的字画出。(用自己习惯的符号)同学互相帮助,解决不认识的字。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听领读时做到:看着教师领读的字,听准教师的读音。跟读时做到:看着读的字,像教师一样读准字音。
4.分小组读,展开互帮互学。
5.自由读,齐读。
6.请愿意读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三)认一认
1.课件出示课文,从中跳出生字宝宝,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灯 妈 天 了 大 只 有 不 回 家 宝
2.分小组,拿出卡片自由认一认,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请教同学。
3.请小老师带读,指名读,并引导学生用“天、大、家”等生字组词,随机认识词语:大海、回家,并用“回家”说一句话。
4.开火车读,教师纠正发音。
5.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齐读:灯塔、妈妈、大海、回家。
6.学生读课文。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猜一猜
一盏灯,亮晶晶,不怕海浪和狂风,夜夜睁眼到天亮,茫茫大海指航程。
(二)读一读
1.听录音朗读。
2.自由朗读。要求:声音响亮,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3.指名读,通过评价,落实要求。
4.同桌之间互读互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指导看图、读文,说一说:天黑了,灯塔妈妈为什么睡不着?
6.你喜欢课文的哪几句?为什么?请你大声地有感情地读出来。
(三)写一写
1.出示“天、了、只、不”,学生认读。
2.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天:独体字。笔顺是:横、横、撇、捺。
了:独体字。笔顺是:横撇、弯钩。认识新笔画横撇。
只:上下结构。写的时候先在田字格中上半格写“口”,再在下半格写撇、点。
不:独体字。笔顺是:横、撇、竖、点。
3.学生练习。学生先观察田字格里的字,再描两个,最后认真写一个。注意随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四)巩固拓展
1.比一比: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课文。
2.采蘑菇:复习生字、词语。
3.看一看:课件展示各种塔、灯塔,让学生欣赏。
4.说一说:妈妈多爱我,夸夸我妈妈。(可让学生回家进行。)
4、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 《灯塔妈妈》教学设计
一、课文说明
这是一篇文字优美、趣味盎然的儿歌。以其生动、形象的描述,把灯塔妈妈那颗关爱自己的船宝宝的慈母之心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儿歌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前两个分句描述了黑夜降临在大海上时,海面风平浪静的优美的迷人景色。按理说这样的安静的夜晚正是睡觉做梦的好时候。可是第三分句笔锋一转,写灯塔妈妈却睡不着,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一圈圈涟漪。使人脑海中产生一个灯塔妈妈牵挂着自己的孩子们的情景。第二句话“睁着眼,瞧哇瞧,望着远远的海面上,还没有回家的船宝宝”,绝妙的构思,朴实无华的语言,把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慈母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二、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两个新笔画:撇、捺。学习并掌握笔顺规则:先撇后捺。
2.自主积累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感悟灯塔妈妈对船宝宝的无私忘我、感人至深的爱。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说一说:天黑了,灯塔妈妈为什么睡不着?
三、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塔和灯塔照片或画片或模型。词语卡片。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启发谈话:小朋友,你们知道塔吗?都见过什么塔?它们建在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用的?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讲的是“灯塔”。你们谁见过灯塔?谁知道灯塔建筑在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用的?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他们已有的知识入手。]
2.板书课题,认识“灯塔”和“妈妈”。
(二)整体感知。
1.让学生借助已学过的字试读课文,并把不认识的字画出。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要求:看清字,听准音,读对字。
4.分小组读,展开互帮互学。
5.自由读、齐读。
6.请愿意读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感知课文并交流互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识字读文。
1.板书词语,在要求认读的字下面点点儿。灯塔妈妈大海只有睡不着没回家
2.看拼音,读准字音。可以采用小组互读、“小老师”带读、比赛读等方式进行。
3.你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
4.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5.把课文读给自己的同桌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认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识字、解词、读句子有机地结合起来。意在巩固新学的词句,读通课文。]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读准音、不丢字、不加字。
2.师范读、生学读。要求:不唱读、不顿读。
3.同桌互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朗读指导旨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以下读法提示,供教师范读课文时参考。
天/黑了,浪/睡了,大海/静悄悄,只有/灯塔妈妈/睡不着。
睁着/眼,瞧哇/瞧,
望着/远远的海面上,
还没有回家的/船宝宝。
第二课时
(一)品读感悟。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然后大声地有感情地读。
2.同桌之间互读互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喜欢课文的哪几句?为什么?请你大声地有感情地读出来。
4.讨论交流:天黑了,为什么灯塔妈妈睡不着?你想对灯塔妈妈说点什么?
5.根据学生的回答,让他们带着各自体会到的感情把全文朗读给好朋友听,再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设计意图: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化色彩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从技巧入手,不追求抑扬顿挫的齐读效果,而是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地选择听众,自由地选择朗读方式,将内心的情感,自然地释放于朗读之中。朗读不再是机械的录放,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
(二)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应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指导书写。
1.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认识新笔画撇“丿”和捺“”。
2.识记字形。
八:独体字。笔顺:丿八。写时捺要略高于撇。
大:独体字。笔顺:大。写时人字撇捺之间角度要适中。
个:独体字。笔顺:个。写时竖画位置在正中,要写直。
天:独体字。笔顺:天。两横一定要写得平直,上横稍短,下横稍长。
3.指导书写。
4.练习。
5、《灯塔》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把握主要内容,学习灯塔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类服务的品质。 能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生活,学习灯塔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类服务的品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灯塔吗?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灯塔在大海中为人们指引方向。) 2.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灯塔有关的文章。
(二)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讲了灯塔不畏狂风暴雨的侵袭,依然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类服务。) 3.再读课文,思考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 (文中写了船只、海鸥、暗礁、灯塔、海浪。) 4.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事物的思想。 5.由这几种事物,你又联想到了什么? (联想到了有些人为了维护正义,不畏艰险,努力去与恶势力抗争,最终取得胜利。)! 6.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 希望同学们都能像灯塔下样做一个坚持正义的使者。
(四)板书设计 灯塔 坚定履行职责 为人类服务
6、《灯塔》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把握主要内容,学习灯塔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类服务的品质。
能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生活,学习灯塔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类服务的品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灯塔吗?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灯塔在大海中为人们指引方向。)
2.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灯塔有关的文章。
(二)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讲了灯塔不畏狂风暴雨的侵袭,依然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类服务。)
3.再读课文,思考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
(文中写了船只、海鸥、暗礁、灯塔、海浪。)
4.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事物的思想。
5.由这几种事物,你又联想到了什么?
(联想到了有些人为了维护正义,不畏艰险,努力去与恶势力抗争,最终取得胜利。)!
6.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
希望同学们都能像灯塔下样做一个坚持正义的使者。
(四)板书设计
灯塔
坚定履行职责
为人类服务
7、《灯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中写了哪几件事物,引导学生体会灯塔面对恶势力毫不畏惧,坚守服务岗位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灯塔的可贵美好心灵和暗礁内心的污秽。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说说这篇童话写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思考灯塔具有怎样的品质,从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3、围绕课后问题展开讨论。
4、想想暗礁为什么认为灯塔可恶,想把它毁灭掉?面对狂风暴雨,雷鸣闪电和咆哮的浪涛,灯塔为什么毫不畏惧?
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
三、拓展延伸
学完这篇童话后你有何感受?
8、大海中的灯塔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友谊的名言,懂得友谊的珍贵。
3.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教学准备
搜集与了解冰心的作品。
搜集关于友谊的名人故事,名人名言、诗词。
一、谈话导入,简介冰心
1.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许多朋友,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和冰心奶奶来谈谈友谊。
2.出示课题《大海中的灯塔》,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出示自学要求。
(1)阅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勾出对你有所触动的句子,在旁边批下你的感受。
(3)画出你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三、品读感悟,交流体会
1.全班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释疑。
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有启迪性的句子理解。
信一开头,冰心奶奶就说“让我们来谈友谊”,友谊是什么?用信中的语言来说说。抓住文中重点句子理解友谊的重要,掌握交友的艺术。
“友谊是人我关系中最可宝贵的一种情缘。”
强调友谊有“情”。
“肯耕种的才有收获,能贡献的才配接受”,对朋友要有付出,有奉献。
“使你堕落,消沉的,不是你的好朋友。同时也要警惕,你是否在使你的朋友积极向上?”交友要交挚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不要只想你能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也要想你的朋友能从你这里得到什么。”朋友之间有索取,更要有奉献。
“各种不同的人格,如同琴瑟上不同的弦子,和谐合奏,就能发出天乐般悦耳的共鸣。”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朋友之间要做到性格互补,取长补短。
“友谊是大海中的灯塔,沙漠里的绿洲”,朋友之间的真诚帮助,犹如雪中送炭。
对这些句子的理解,要注意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读中感悟句子的意思。还可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交流与朋友之间发生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在生活中真正的朋友应当互相帮助,互相提醒,共同进步。
3.交流谈体会。
在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小朋友,甚至有大朋友,说说你是怎样与他们相处的。
四、选读感悟,情感升华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2.把文中对自己有启迪的句子抄写在摘录本上。
五、延伸拓展,指导生活
1.课外阅读冰心的作品。
2.小练笔:写写你和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谈谈你对友谊的认识。
(古庆书)
参考资料
冰心(1900~1999年),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小诗短小精悍,一般只有几行文字,抒写诗人突发的感触和瞬间的慨叹,简洁含蓄中蕴含着耐人咀嚼的哲理。在冰心的影响和带动下,小诗以其轻灵畅婉的风格,在文坛风靡一时,人们竞相仿效,抒发自己三言两语的小杂感,以至于形成了新诗史上的“小诗流行的时代”。“冰心体”小诗派以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理,风格细腻、清新、俏丽、淡远而又不泛深沉,影响深远。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其散文成就比小说和诗歌更高。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冰心的散文笔调优美,感情细腻澄澈,白话文的明白晓畅和文言文的凝练简洁为一体,形成了她的独特风格。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9、《大海中的灯塔》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简介冰心
1.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许多朋友,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和冰心奶奶来谈谈友谊。
2.出示课题《大海中的灯塔》,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出示自学要求。
(1)阅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勾出对你有所触动的句子,在旁边批下你的感受。
(3)画出你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三、品读感悟,交流体会
1.全班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释疑。
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有启迪性的句子理解。
信一开头,冰心奶奶就说“让我们来谈友谊”,友谊是什么?用信中的语言来说说。抓住文中重点句子理解友谊的重要,掌握交友的艺术。
“友谊是人我关系中最可宝贵的一种情缘。”强调友谊有“情”。
“肯耕种的才有收获,能贡献的才配接受”,对朋友要有付出,有奉献。
“使你堕落,消沉的,不是你的好朋友。同时也要警惕,你是否在使你的朋友积极向上?”交友要交挚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不要只想你能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也要想你的朋友能从你这里得到什么。”朋友之间有索取,更要有奉献。
“各种不同的人格,如同琴瑟上不同的弦子,和谐合奏,就能发出天乐般悦耳的共鸣。”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朋友之间要做到性格互补,取长补短。
“友谊是大海中的灯塔,沙漠里的绿洲”,朋友之间的真诚帮助,犹如雪中送炭。
对这些句子的理解,要注意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读中感悟句子的意思。还可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交流与朋友之间发生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在生活中真正的朋友应当互相帮助,互相提醒,共同进步。
3.交流谈体会。
在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小朋友,甚至有大朋友,说说你是怎样与他们相处的。
四、选读感悟,情感升华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2.把文中对自己有启迪的句子抄写在摘录本上。
五、延伸拓展,指导生活
1.课外阅读冰心的作品。
2.小练笔:写写你和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谈谈你对友谊的认识。
10、《大海中的灯塔》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简介冰心
1.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许多朋友,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和冰心奶奶来谈谈友谊。
2.出示课题《大海中的灯塔》,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出示自学要求。
(1)阅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勾出对你有所触动的句子,在旁边批下你的感受。
(3)画出你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三、品读感悟,交流体会
1.全班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释疑。
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有启迪性的句子理解。
信一开头,冰心奶奶就说“让我们来谈友谊”,友谊是什么?用信中的语言来说说。抓住文中重点句子理解友谊的重要,掌握交友的艺术。
“友谊是人我关系中最可宝贵的一种情缘。”强调友谊有“情”。
“肯耕种的才有收获,能贡献的才配接受”,对朋友要有付出,有奉献。
“使你堕落,消沉的,不是你的好朋友。同时也要警惕,你是否在使你的朋友积极向上?”交友要交挚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不要只想你能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也要想你的朋友能从你这里得到什么。”朋友之间有索取,更要有奉献。
“各种不同的人格,如同琴瑟上不同的弦子,和谐合奏,就能发出天乐般悦耳的共鸣。”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朋友之间要做到性格互补,取长补短。
“友谊是大海中的灯塔,沙漠里的绿洲”,朋友之间的真诚帮助,犹如雪中送炭。
对这些句子的理解,要注意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读中感悟句子的意思。还可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交流与朋友之间发生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在生活中真正的朋友应当互相帮助,互相提醒,共同进步。
3.交流谈体会。
在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小朋友,甚至有大朋友,说说你是怎样与他们相处的。
四、选读感悟,情感升华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2.把文中对自己有启迪的句子抄写在摘录本上。
五、延伸拓展,指导生活
1.课外阅读冰心的作品。
2.小练笔:写写你和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谈谈你对友谊的认识。
11、《大海中的灯塔》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美词美句,搜集关于友谊的名言警句。
3、让学生懂得友谊的珍贵,掌握交友的艺术,交益友,惜友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冰心的作品和友谊的精彩语言。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友谊的名言警句和名人故事。
◆教学重难点:
抓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优美词句,增进对友谊的了解,懂得交友的艺术,学习在习作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同学们喜欢交朋友吗?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呢?今天我们就来听听冰心奶奶对友谊的看法吧。
2、出示课题《大海中的灯塔》,齐读课题。“大海中的灯塔”在课文里指什么,这儿用了一种什么修辞方法呢?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放声朗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明确要求
1、出示自学要求。
(1)把课文读通顺,读熟练。
(2)用“△”标出不能理解的词句。
(3)用“﹏﹏﹏”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你的体会。
(4)用“”勾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体会它的好处。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三、质疑问难,探究交流
1、抽生提出不能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如:“古人说‘最难风雨故人来’——不但大自然有风雨,心灵上也有风雨。”引用了清朝孙星衍的诗句,本意是最难得的是朋友在风雨交加的时候来看望。这儿是说当我们孤独无助,心灵受到伤害时最感动的是有知心的朋友来抚慰。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个事例来说说体会。
2、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结合文中的语句让学生反复读,结合生活中的事例,为学生解答疑难。
四、品读感悟,交流情感
1、抽生品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如:“友谊是大海中的灯塔,沙漠里的绿洲。”指出朋友之间的帮助要雪中送炭,要想人所想,急人所急,送人所需。
2、冰心奶奶告诉我们,交友是一种艺术,交朋友要怎样做呢,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呢?把你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举例说说你和朋友之间发生的事,谈谈对友谊的认识。
师总结:要交益友,交挚友;要付出,要奉献;相互取长补短;要雪中送炭;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提醒,共同进步。
3、抽生汇报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体会它的好处。解决开课时提出的问题。
五、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仿写句子。
例:友谊是大海中的灯塔,沙漠里的绿洲。
友谊是春天的一缕阳光,;
友谊是一句鼓励的话语,;
友谊是雪中送炭,;
,。
2、学生交流课外搜集的关于友谊的名言警句,教师补充。
•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西塞罗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纯洁的朋友。
——爱因斯坦
•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鲁迅
•朋友是雨中伞,有你不凄惨;朋友是菜中盐,有你才香甜;朋友是被中棉,有你才温暖;朋友是雪中炭,有你驱严寒。——手机短信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量、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庄周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李陵
3、摘录你喜欢的句子。
4、好书伴我行。
课外阅读冰心的作品,《繁星》《春水》《再寄小读者》《小桔灯》等。
12、《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读了本文,我们都会赞叹爱迪生的聪明。我们可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谁能想出好办法帮助大家把生字学得又快又轻松,谁就是我们班的爱迪生!如果趁热打铁,再引导孩子们怀着对爱迪生的崇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那朗读书声一定非常悦耳,爱动脑筋的品质也会永驻孩子们的心中。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辞别”了张衡,我们又迎来了充满智慧的小爱迪生。看,童年的爱迪生是多么聪明: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切除阑尾的手述必须马上进行,可是,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多亏小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把昏暗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
二、识字写字
1.识字指导。
(1)读准生字。可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接着教师出示字卡,学生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读给大家听。随机进行正音练习。要提醒学生:看清“斥”的声母,看清“检、性、阑、炎、堂、恍”等字的韵母;然后听老师范读课文,或听课文当音,进一步读准生字字音。
(2)识记生字。先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在小组里自主合作识记生字,说说自己认识了哪个生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接着让学生说说最喜
资料提供者:代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