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探母》教学设计一等奖

《《陈毅探母》教学设计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陈毅探母》教学设计一等奖

1、《陈毅探母》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教学重点

陈毅一边给母亲洗衣服,一边谈家常内容的学习。

教学准备

课前讲一些关于陈毅的故事和乌鸦反哺的故事。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出示陈毅相片。

简介陈毅:

陈毅同志是一个元帅,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走南闯北,为祖国的诞生和成长作出了很大贡献,他对祖国妈妈充满着感情,同样对自己的妈妈也充满着深情。

2.揭题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题)陈毅探母

(2)题目你理解吗?

探:看望。母:母亲

(3)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4)齐读课题。

读完课题,你想问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注意读通句子。

3.检查字音朗读情况。

4.自由练读,要求读通读顺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6.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找出本段的生字新词,说说自己理解的和不理解的。

2.交流。

3.再读,看看你从这一段能读懂些什么?

4.交流。

(1)故乡你懂吗?

(2)陈毅母亲生病了,陈毅着急吗?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3)如果你是陈毅,你的心情怎样?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办呢?

(4)齐读第一段。

四、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你学会了哪些生字词?还有哪些不懂?

2.再读,想想你能从这一段发现陈毅是个什么样的人?

3.交流

(1)你觉得陈毅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a.板书:一……就……

b.出示句子比较朗读。

一进家门,陈毅就询问母亲的病情。

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读一读,有什么不同。哪些词语更能让你感到陈毅对母亲病情的深深关切。

c.指导朗读一……就……一句。

充满感情,突出一些词。

(2)你还从哪儿觉得陈毅孝敬母亲?

陈毅为母亲洗衣服。

a.陈毅为什么要给母亲洗衣服?

陈毅看到母亲换下来的衣服,想些什么?

b.他仅仅给母亲洗衣服吗?

还拉家常。从感情上关心母亲。

c.出示第二段中第二句。

读一读,想想陈毅做了几件事?是先做好一件,再做另一件的吗?

板书:一边……一边

d.学习一边……一边的用法。

你发现平时哪两件事可以同时进行呢?能用这个句式说一句话吗?

(3)指导朗读。带着这种感情读好第二段,现在你觉得陈毅怎么样呢?

五、指导写字。

元:上小下大,从竖中线起笔。

先按笔顺描红,再描写四字格里面的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板题)陈毅探母。

2.读题

3.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看图说说,陈毅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儿子所做的所说的,心情怎样?

2.她是怎么说的?

小组讨论:母亲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交流。

3.陈毅是怎么回答的?

(1)为什么陈毅认为为母亲洗衣服是应该的?

(2)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衣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除了洗衣服,母亲还可能为陈毅做些什么?

5.陈毅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6.指导朗读。

是呀,哪一位母亲不是无私地关爱着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孩子的一切,现在他们年纪大了,身体虚弱了,做子女的怎能不孝敬父母呢?要知道乌鸦还知道反哺呢!

让我们有感情地读好他们的对话。

三、分角色朗读(或排演课本剧)

1.表演

2.小朋友们,现在你想对陈毅元帅说些什么呢?

3.思考:

(1)孝敬长辈非得等长辈年纪大了才行吗?

(2)长辈仅仅指父母吗?我们还要孝敬哪些人?

4.交流。

四、指导书写。

1.指导读贴

2.示范指点

今:人字头要舒展些,写上半格中央。

应:广字头撇稍长些,里面的摆布要均匀。

少:小中间的竖无钩,撇不能太平。

3.按笔顺描红、临写

2、《陈毅探母》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教学重点

陈毅一边给母亲洗衣服,一边谈家常内容的学习。

教学准备

课前讲一些关于陈毅的故事和乌鸦反哺的故事。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出示陈毅相片。

简介陈毅:

陈毅同志是一个元帅,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走南闯北,为祖国的诞生和成长作出了很大贡献,他对祖国妈妈充满着感情,同样对自己的妈妈也充满着深情。

2.揭题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题)陈毅探母

(2)题目你理解吗?

探:看望。母:母亲

(3)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4)齐读课题。

读完课题,你想问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注意读通句子。

3.检查字音朗读情况。

4.自由练读,要求读通读顺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6.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找出本段的生字新词,说说自己理解的和不理解的。

2.交流。

3.再读,看看你从这一段能读懂些什么?

4.交流。

(1)故乡你懂吗?

(2)陈毅母亲生病了,陈毅着急吗?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3)如果你是陈毅,你的心情怎样?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办呢?

(4)齐读第一段。

四、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你学会了哪些生字词?还有哪些不懂?

2.再读,想想你能从这一段发现陈毅是个什么样的人?

3.交流

(1)你觉得陈毅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a.板书:一……就……

b.出示句子比较朗读。

一进家门,陈毅就询问母亲的病情。

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读一读,有什么不同。哪些词语更能让你感到陈毅对母亲病情的深深关切。

c.指导朗读一……就……一句。

充满感情,突出一些词。

(2)你还从哪儿觉得陈毅孝敬母亲?

陈毅为母亲洗衣服。

a.陈毅为什么要给母亲洗衣服?

陈毅看到母亲换下来的衣服,想些什么?

b.他仅仅给母亲洗衣服吗?

还拉家常。从感情上关心母亲。

c.出示第二段中第二句。

读一读,想想陈毅做了几件事?是先做好一件,再做另一件的吗?

板书:一边……一边

d.学习一边……一边的用法。

你发现平时哪两件事可以同时进行呢?能用这个句式说一句话吗?

(3)指导朗读。带着这种感情读好第二段,现在你觉得陈毅怎么样呢?

五、指导写字。

元:上小下大,从竖中线起笔。

先按笔顺描红,再描写四字格里面的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板题)陈毅探母。

2.读题

3.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看图说说,陈毅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儿子所做的所说的,心情怎样?

2.她是怎么说的?

小组讨论:母亲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交流。

3.陈毅是怎么回答的?

(1)为什么陈毅认为为母亲洗衣服是应该的?

(2)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衣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除了洗衣服,母亲还可能为陈毅做些什么?

5.陈毅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6.指导朗读。

是呀,哪一位母亲不是无私地关爱着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孩子的一切,现在他们年纪大了,身体虚弱了,做子女的怎能不孝敬父母呢?要知道乌鸦还知道反哺呢!

让我们有感情地读好他们的对话。

三、分角色朗读(或排演课本剧)

1.表演

2.小朋友们,现在你想对陈毅元帅说些什么呢?

3.思考:

(1)孝敬长辈非得等长辈年纪大了才行吗?

(2)长辈仅仅指父母吗?我们还要孝敬哪些人?

4.交流。

四、指导书写。

1.指导读贴

2.示范指点

今:人字头要舒展些,写上半格中央。

应:广字头撇稍长些,里面的摆布要均匀。

少:小中间的竖无钩,撇不能太平。

3.按笔顺描红、临写

3、《陈毅探母》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浓浓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并会写。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两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亲情。
2、学习生字词。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亲情。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陈毅探母
2、指名借助拼音拼读课题,用课文中的词语讲“探母”的意思。
3、简介:陈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等职务。
4、过度:陈毅,是一位元帅,国内外知名的革命家、军事家、外加家。他对带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的呢?


(二)初读课文
1、轻轻读课文,读后仔细看书上的插图,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是图上内容的,把他们画出来读读。
(1)写第一幅图的句子是: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的床前,拉着她的手,仔细地询问病情。
学生发言后,指名朗读。
(2)写第二幅图的句子是:他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
指名朗读。
2、再次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自由拼读,并想一想他们的意思。
(1)揭示生字词。
母亲元帅故乡多少今天应该陈毅探母询问一盆五十岁替
(2)指名拼读生字词。正音。重点指出前鼻音的字:元今盆陈探
后鼻音:乡应
(3)有哪些生字词的意思已经懂了?同做交流。
(4)默读课文,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三)讲读课文
1、出示练习题,要求口头填空。
(1)第一自然段写陈毅元帅知道母亲生病后,( )。
(2)第二自然段写陈毅( )询问母亲的病情,替母亲( )。
(3)第三自然段写陈毅说,替母亲洗衣服是( )的。
自由读课文,试填试答,同座互相交流。当众填空。
师生评议。
2、师:陈毅元帅是很孝顺的,请画出课文中写陈毅元帅孝顺母亲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要画他们。
指名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3、继续自由读课文,读后口头填空。
陈毅元帅知道母亲生病了,立即( )。一进家门,就( ),还替母( ),他是一位( )。
(板书:孝顺)
(四)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新词,会正确书写。
三、教学准备:
教学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故乡 母亲 多少 应该 今天
2、小黑板揭示,口头填空:
(1)( )进家门,陈毅( )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 )地( )。
(2)陈毅元帅( )多岁了,还替母亲( )。
3、写出意思相反的词:多( ) 小( )
4、指名读课文。
5、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二)写字指导
1、记忆字形。
揭示本课生字,自主学习,看谁能够想到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结合学生发言,归纳记忆字形的方法。
(1)猜字谜:少
(2)部件法:元 故 乡 今
(3)换一换:该
(4)减一减:母
2、指导写字。
(1)自主学习,看看写这些字的注意点是什么?
(2)学生发表意见后,提醒:
“元、少、今、母、乡”都是独体字。
“应”是半包围结构。
3、学生描红。
(三)布置作业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单人旁( )
言字旁( )
人字头( )
2、抄写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
赶回
细心询问
11、陈毅探母 孝顺
洗衣
应该

4、《陈毅探母》教学设计

【课文教材解析】

本文讲的是陈毅元帅回乡看望生病的母亲的故事,表现了他和母亲之间的亲情。全文共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写陈毅元帅知道母亲生病后,连忙赶回故乡探望。第二自然段是写陈毅询问母亲病情,给母亲洗衣服。第三段是写陈毅母子之间的对话。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描绘了陈毅元帅看望母亲的情景,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认识“毅、探”等16个生字。会写“陈、母”等9个字。

2、 语感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浓浓的亲情。

3、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4、 情感目标:初步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顺长辈的道理。

【课文重点、难点】

1、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陈毅对母亲孝顺,体会陈毅与母亲之间浓浓的亲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生字卡、补充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够认读7个二会字,学会书写6个生字。

2、能够初步朗读课文,体会陈毅对母亲的孝顺和母子间浓厚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人物导入

出示陈毅图像。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留下过许多伟大的名字。陈毅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他的身上有许多值得人敬佩的事情。不仅如此,陈毅的身上还有很多由许多小事汇集成的闪光点。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陈毅身上的一件小事。

出示课题:《陈毅探母》

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

提问:“探母”是什么意思?(看望母亲、探望母亲)

二、初读课文

1、给学生讲述陈毅为母亲洗尿裤的故事。我们的课文讲述的就是那个时候的事,先自己把课文读一读。

2、检测自读情况:

元帅 母亲 故乡

床前 询问 一盆水

替 多少 今天 应该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加入游戏方式,提高孩子们的识字兴趣。

3、长难句指导朗读:

①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他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②他看见母亲换下的衣服还没洗,就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

③陈毅说:“娘,快别这么说。从小到大,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衣服。今天我给你洗洗衣服,是应该的呀!”

4、接读课文,每人读一句话。

5、师生共读。

三、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陈、母、元、亲、故、床”

2、教授:“陈”一般用作姓氏,也可作“旧的”意思。陈旧、陈年。

“母”独体字。母亲、母鸡、字母

“元”元月、元气、元宝

“亲”亲人、亲手、亲生

“故”故意、故乡、故地、故友、故土

“床”床上、木床、大床

3、学生在习字册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够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书写3个生字。

2、能够使用“一边……一边……”进行造句。

3、体会陈毅对母亲的孝顺,感受母子间浓厚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情理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陈毅探母》。齐读。

二、复习词语带第一小节学习:

1.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这几个词语。

陈毅 元帅 母亲 故乡

指名读3人。(注意个别字音,如亲是前鼻音,帅是翘舌音)

谁能用上面的词语说一句话?——引出课文内容,学第一节。

2.请你打开课文,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出示:

“陈毅元帅的母亲生病了,陈毅知道后,赶回故乡看望。”

指名2人读。正音。

“赶”字变红。问:

①陈毅元帅当时正在国外访问,知道母亲生病了,就急忙回国,“赶”回故乡,你能从这个“赶”字上感受到什么?

——我感觉到……很着急。

②陈毅元帅平时工作很忙,而他母亲年纪又大了,在焦急的回家路中,他在想些什么呢?

——担心

——着急

——快点到家

——早点了解母亲的病情

③指名读2个,读出焦急之感。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复习词语带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

床前 拉手 询问病情

洗衣服 谈家常

处理同上。

2.一路风尘,终于到家了!陈毅终于见到了母亲!请小朋友自己大声读一读第二小节。

3.出示:

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指名读2人。

①你注意一下陈毅元帅,从他的行动中,你了解到什么?仔细读读。

——拉手(点击变红:拉着她的手)

——细心地询问

想一想,陈毅元帅作为我们军队的一个领导人,一直承担着国家很多重要的工作,平时很少能够回家。而这一次,他又是很长时间没见到自己的妈妈了。看到躺在床上的母亲,他太想了解母亲身体上生活上的情况。他会细细地问些什么呢?(点击变红:细心地询问)

③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陈毅元帅对母亲的爱呢?

比较句子:

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这是课文中的句子。老师给它作一个小小的改动。出示:

进家门,陈毅来到母亲的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读一读,比比,有什么不同?点击变红:一……就……

课文里多了这个“一……就……”,感觉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可以看出陈毅焦急的心情。

——很爱他妈妈。

④别看这些小小的地方,可以看出陈毅元帅对妈妈深深的爱啊!谁来读?(板书:爱→)

指名读2人。

4.询问完病情,陈毅看到了母亲的床下还有换下的衣服没有洗。他是怎么做的?

出示:

“他看见母亲换下的衣服还没有洗,就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

指名读。

①陈毅一边洗衣服,一边谈家常,这两个动作是做完了一个再做一个的吗?(同时)对。

②陈毅要帮母亲洗衣服,为什么不到外面洗,而要打来一盆水,在母亲的床边洗边和母亲聊天呢?(怕母亲寂寞)

③陈毅和母亲谈着家常,我们一起去听一听他们在聊什么?教师示范读。

5.出示第三节:

母亲说:“你也五十多岁了,还替娘洗衣服。”陈毅说:“娘,快别这么说。从小到大,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衣服。今天,我给你洗洗衣服,是应该的呀!”

(1)指名读。

①母亲说,陈毅替娘洗衣服。(点击:“替”。)就是说……

②其实,故事中有一点小朋友可能不知道,陈毅的母亲是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在陈毅进门的时候刚换下自己尿湿的裤子,因为怕被陈毅发现,赶紧把衣服藏在床底下。可没想到,陈毅找到后毫不犹豫地就洗了,你觉得陈毅的母亲说这句话时心里怎么想?

点击:也、还

——陈毅年龄大了

——自己觉得不好意思,

——觉得儿子平时辛苦 难得

③母亲简单的一句话,却透出对儿子浓浓的关爱。(板书:←)

指名读。

(2)陈毅听了母亲的话,如何回答?

出示句子,指名读。

陈毅为什么说替娘洗衣服是“应该的”?

——洗了无数次衣服

——母亲付出很多

——天底下的母亲都是这样的(画面渲染)

(3)师总结:陈毅的手中洗的是母亲的“衣服”,报的是母亲的“恩情”啊!

带着陈毅对母亲的感恩,带着你对自己母亲的情感。把这句看似平淡却情深似海的话读一读。指名读。(加入示范)

全文总结:……齐读全文。

三、练习:你会用“一边……一边”来说话吗?

a妈妈一边织毛衣,一边( )。

b我一边( ),一边跳舞。

c他一边( ),一边( )。

d( ),( )。

三、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少、今、应”

2、教授:“少”多少、太少、少数

“今”今天、今后、从今

“应”应该、应许、答应

3、学生在习字册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

陈毅探母

陈毅 爱 母亲

5、《陈毅探母》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2 陈毅探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陈毅对母亲的孝顺,感受母子间浓厚的亲情。

2、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3、积累词语,练习用“一边……一边……”进行说话。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陈毅对母亲的孝顺,感受母子间浓厚的亲情。

2、学习生字,正确书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积累词语,学习用“一边……一边……”进行说话。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朗读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学习生字“床”。

学习任务二:朗读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学习生字“少、今、应”。

检测工具

检测一:我来看拼音写词语

mǔ qīn gù xiāng yuán shuài chén liè

( ) ( ) ( ) ( )

检测二:词语连连看

询问 家乡 洗 家常

赶回 病情 谈 母亲

打开 故乡 看 衣服

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课

1、导入新课

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课文,知道陈毅元帅的母亲病了,陈毅元帅赶快回去探望,你看他多着急呀!我们还认识了好多生字词,你们都记住了吗?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这几个词语:

陈毅 元帅 母亲 故乡 床前 拉手

询问病情 洗衣服 谈家常

2、明确目标

一路风尘,终于到家了!陈毅终于见到了母亲!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这一课,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板书课题,齐读。

3、效果预期

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老师相信大家在这节课会有更好的表现。

二、民主导学

学习任务一

1)任务呈现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陈毅是怎样询问病情的。

2)自主学习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小节,边读边观察插图。

3)展示交流

出示: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①学习生字“床”

你注意一下陈毅元帅,从他的行动中,你了解到什么?仔细读读。

——拉手(拉着她的手)

——细心地询问

想一想,陈毅元帅作为我们军队的一个领导人,一直承担着国家很多重要的工作,平时很少能够回家。而这一次,他又是很长时间没见到自己的妈妈了。看到躺在床上的母亲,他太想了解母亲身体上生活上的情况。他会细细地问些什么呢?(细心地询问)

②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陈毅元帅对母亲的爱呢?

比较句子:

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这是课文中的句子。老师给它作一个小小的改动。出示:

进家门,陈毅来到母亲的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读一读,比比,有什么不同?

一……就……

课文里多了这个“一……就……”,感觉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可以看出陈毅焦急的心情。

——很爱他妈妈。

③别看这些小小的地方,可以看出陈毅元帅对妈妈深深的爱啊!谁来读?(板书:情深似海)

指名读。

④询问完病情,陈毅看到了母亲的床下还有换下的衣服没有洗。他是怎么做的?

出示:

“他看见母亲换下的衣服还没有洗,就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

指名读。

a陈毅一边洗衣服,一边谈家常,这两个动作是做完了一个再做一个的吗?(同时)对。

练习:你会用“一边……一边”来说话吗?

妈妈一边织毛衣,一边( )。

我一边( ),一边跳舞。

他一边( ),一边( )。

b陈毅要帮母亲洗衣服,为什么不到外面洗,而要打来一盆水,在母亲的床边洗边和母亲聊天呢?(怕母亲寂寞)

c陈毅和母亲谈着家常,我们一起去听一听他们在聊什么?教师示范读。

学习任务二

1)任务呈现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陈毅和母亲谈了些什么。

2)自主学习

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3)展示交流

出示第三节:

母亲说:“你也五十多岁了,还替娘洗衣服。”陈毅说:“娘,快别这么说。从小到大,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衣服。今天,我给你洗洗衣服,是应该的呀!”

(1)指名读。

①母亲说,陈毅替她洗衣服(“替”)就是说……

②其实,故事中有一点小朋友可能不知道,陈毅的母亲是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在陈毅进门的时候刚换下自己尿湿的裤子,因为怕被陈毅发现,赶紧把衣服藏在床底下。可没想到,陈毅找到后毫不犹豫地就洗了,你觉得陈毅的母亲说这句话时心里怎么想?

理解:也、还

——陈毅年龄大了

——自己觉得不好意思,

——觉得儿子平时辛苦 难得

③母亲简单的一句话,却透出对儿子浓浓的关爱。

(2)陈毅听了母亲的话,如何回答?

出示句子,指名读。

陈毅为什么说替娘洗衣服是“应该的”?

——洗了无数次衣服

——母亲付出很多

——天底下的母亲都是这样的(板书 恩重如山)

(3)师总结:陈毅的手中洗的是母亲的“衣服”,报的是母亲的“恩情”啊!

带着陈毅对母亲的感恩,带着你对自己母亲的情感。把这句看似平淡却情深似海的话读一读。指名读。齐读全文。

(4)学习生字“少、今、应”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①我来看拼音写词语

mǔ qīn gù xiāng yuán shuài chén liè

( ) ( ) ( ) ( )

②词语连连看

询问 家乡 洗 家常

赶回 病情 谈 母亲

打开 故乡 看 衣服

2)结果反馈

全班交流

3)反思总结

同学们,陈毅元帅多么孝顺自己的母亲啊,他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让我们都向陈毅元帅学习,也做一个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好孩子,好么?

板书设计:

12 陈毅探母

细心询问

情深似海

洗衣服

恩重如山

谈家常

6、苏教二册《陈毅探母》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教学重点

陈毅一边给母亲洗衣服,一边谈家常内容的学习。

教学准备

课前讲一些关于陈毅的故事和乌鸦反哺的故事。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出示陈毅相片。

简介陈毅:

陈毅同志是一个元帅,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走南闯北,为祖国的诞生和成长作出了很大贡献,他对祖国妈妈充满着感情,同样对自己的妈妈也充满着深情。

2.揭题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题)陈毅探母

(2)题目你理解吗?

探:看望。母:母亲

(3)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4)齐读课题。

读完课题,你想问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注意读通句子。

3.检查字音朗读情况。

4.自由练读,要求读通读顺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6.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找出本段的生字新词,说说自己理解的和不理解的。

2.交流。

3.再读,看看你从这一段能读懂些什么?

4.交流。

(1)故乡你懂吗?

(2)陈毅母亲生病了,陈毅着急吗?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3)如果你是陈毅,你的心情怎样?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办呢?

(4)齐读第一段。

四、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你学会了哪些生字词?还有哪些不懂?

2.再读,想想你能从这一段发现陈毅是个什么样的人?

3.交流

(1)你觉得陈毅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a.板书:一……就……

b.出示句子比较朗读。

一进家门,陈毅就询问母亲的病情。

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读一读,有什么不同。哪些词语更能让你感到陈毅对母亲病情的深深关切。

c.指导朗读一……就……一句。

充满感情,突出一些词。

(2)你还从哪儿觉得陈毅孝敬母亲?

陈毅为母亲洗衣服。

a.陈毅为什么要给母亲洗衣服?

陈毅看到母亲换下来的衣服,想些什么?

b.他仅仅给母亲洗衣服吗?

还拉家常。从感情上关心母亲。

c.出示第二段中第二句。

读一读,想想陈毅做了几件事?是先做好一件,再做另一件的吗?

板书:一边……一边

d.学习一边……一边的用法。

你发现平时哪两件事可以同时进行呢?能用这个句式说一句话吗?

(3)指导朗读。带着这种感情读好第二段,现在你觉得陈毅怎么样呢?

五、指导写字。

元:上小下大,从竖中线起笔。

先按笔顺描红,再描写四字格里面的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板题)陈毅探母。

2.读题

3.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看图说说,陈毅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儿子所做的所说的,心情怎样?

2.她是怎么说的?

小组讨论:母亲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交流。

3.陈毅是怎么回答的?

(1)为什么陈毅认为为母亲洗衣服是应该的?

(2)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衣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除了洗衣服,母亲还可能为陈毅做些什么?

5.陈毅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6.指导朗读。

是呀,哪一位母亲不是无私地关爱着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孩子的一切,现在他们年纪大了,身体虚弱了,做子女的怎能不孝敬父母呢?要知道乌鸦还知道反哺呢!

让我们有感情地读好他们的对话。

三、分角色朗读(或排演课本剧)

1.表演

2.小朋友们,现在你想对陈毅元帅说些什么呢?

3.思考:

(1)孝敬长辈非得等长辈年纪大了才行吗?

(2)长辈仅仅指父母吗?我们还要孝敬哪些人?

4.交流。

四、指导书写。

1.指导读贴

2.示范指点

今:人字头要舒展些,写上半格中央。

应:广字头撇稍长些,里面的摆布要均匀。

少:小中间的竖无钩,撇不能太平。

3.按笔顺描红、临写

 

7、一年级下册《陈毅探母》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浓浓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并会写。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两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亲情。

2、学习生字词。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亲情。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陈毅探母

2、指名借助拼音拼读课题,用课文中的词语讲“探母”的意思。

3、简介:陈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等职务。

4、过度:陈毅,是一位元帅,国内外知名的革命家、军事家、外加家。他对带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的呢?

(二)初读课文

1、轻轻读课文,读后仔细看书上的插图,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是图上内容的,把他们画出来读读。

(1)写第一幅图的句子是: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的床前,拉着她的手,仔细地询问病情。

学生发言后,指名朗读。

(2)写第二幅图的句子是:他打来一盆水,一边洗衣服,一边跟母亲谈家常。

指名朗读。

2、再次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自由拼读,并想一想他们的意思。

(1)揭示生字词。

母亲元帅故乡多少今天应该陈毅探母询问一盆五十岁替

(2)指名拼读生字词。正音。重点指出前鼻音的字:元今盆陈探

后鼻音:乡应

(3)有哪些生字词的意思已经懂了?同做交流。

(4)默读课文,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三)讲读课文

1、出示练习题,要求口头填空。

(1)第一自然段写陈毅元帅知道母亲生病后,( )。

(2)第二自然段写陈毅( )询问母亲的病情,替母亲( )。

(3)第三自然段写陈毅说,替母亲洗衣服是( )的。

自由读课文,试填试答,同座互相交流。当众填空。

师生评议。

2、师:陈毅元帅是很孝顺的,请画出课文中写陈毅元帅孝顺母亲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要画他们。

指名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3、继续自由读课文,读后口头填空。

陈毅元帅知道母亲生病了,立即( )。一进家门,就( ),还替母( ),他是一位( )。

(板书:孝顺)

(四)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新词,会正确书写。

三、教学准备:

教学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故乡 母亲 多少 应该 今天

2、小黑板揭示,口头填空:

(1)( )进家门,陈毅( )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 )地( )。

(2)陈毅元帅( )多岁了,还替母亲( )。

3、写出意思相反的词:多( ) 小( )

4、指名读课文。

5、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二)写字指导

1、记忆字形。

揭示本课生字,自主学习,看谁能够想到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结合学生发言,归纳记忆字形的方法。

(1)猜字谜:少

(2)部件法:元 故 乡 今

(3)换一换:该

(4)减一减:母

2、指导写字。

(1)自主学习,看看写这些字的注意点是什么?

(2)学生发表意见后,提醒:

“元、少、今、母、乡”都是独体字。

“应”是半包围结构。

3、学生描红。

(三)布置作业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单人旁( )

言字旁( )

人字头( )

2、抄写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

赶回

细心询问

11、陈毅探母 孝顺

洗衣

应该

8、苏教二册 《陈毅探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教学重点

"陈毅一边给母亲洗衣服,一边谈家常"内容的学习。

教学准备

课前讲一些关于陈毅的故事和乌鸦反哺的故事。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出示陈毅相片。

简介陈毅:

陈毅同志是一个元帅,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走南闯北,为祖国的诞生和成长作出了很大贡献,他对祖国妈妈充满着感情,同样对自己的妈妈也充满着深情。

2.揭题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题)陈毅探母

(2)题目你理解吗?

探:看望。母:母亲

(3)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4)齐读课题。

读完课题,你想问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注意读通句子。

3.检查字音朗读情况。

4.自由练读,要求读通读顺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6.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找出本段的生字新词,说说自己理解的和不理解的。

2.交流。

3.再读,看看你从这一段能读懂些什么?

4.交流。

(1)"故乡"你懂吗?

(2)陈毅母亲生病了,陈毅着急吗?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3)如果你是陈毅,你的心情怎样?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办呢?

(4)齐读第一段。

四、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你学会了哪些生字词?还有哪些不懂?

2.再读,想想你能从这一段发现陈毅是个什么样的人?

3.交流

(1)你觉得陈毅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a.板书:一……就……

b.出示句子比较朗读。

一进家门,陈毅就询问母亲的病情。

一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读一读,有什么不同。哪些词语更能让你感到陈毅对母亲病情的深深关切。

c.指导朗读"一……就……"一句。

充满感情,突出一些词。

(2)你还从哪儿觉得陈毅孝敬母亲?

陈毅为母亲洗衣服。

a.陈毅为什么要给母亲洗衣服?

陈毅看到母亲换下来的衣服,想些什么?

b.他仅仅给母亲洗衣服吗?

还拉家常。从感情上关心母亲。

c.出示第二段中第二句。

读一读,想想陈毅做了几件事?是先做好一件,再做另一件的吗?

板书:一边……一边

d.学习"一边……一边"的用法。

你发现平时哪两件事可以同时进行呢?能用这个句式说一句话吗?

(3)指导朗读。带着这种感情读好第二段,现在你觉得陈毅怎么样呢?

五、指导写字。

元:上小下大,从竖中线起笔。

先按笔顺描红,再描写四字格里面的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板题)陈毅探母。

2.读题

3.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看图说说,陈毅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儿子所做的所说的,心情怎样?

2.她是怎么说的?

小组讨论:母亲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交流。

3.陈毅是怎么回答的?

(1)为什么陈毅认为为母亲洗衣服是应该的?

(2)你不知道替我洗了多少次衣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除了洗衣服,母亲还可能为陈毅做些什么?

5.陈毅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6.指导朗读。

是呀,哪一位母亲不是无私地关爱着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孩子的一切,现在他们年纪大了,身体虚弱了,做子女的怎能不孝敬父母呢?要知道乌鸦还知道反哺呢!

让我们有感情地读好他们的对话。

三、分角色朗读(或排演课本剧)

1.表演

2.小朋友们,现在你想对陈毅元帅说些什么呢?

3.思考:

(1)孝敬长辈非得等长辈年纪大了才行吗?

(2)长辈仅仅指父母吗?我们还要孝敬哪些人?

4.交流。

四、指导书写。

1.指导"读贴"

2.示范指点

今:人字头要舒展些,写上半格中央。

应:广字头撇稍长些,里面的摆布要均匀。

少:"小"中间的"竖"无钩,撇不能太平。

3.按笔顺描红、临写

9、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陈毅探母》教学设计

第二教时

一、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新词,会正确书写。

三、教学准备:

教学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故乡母亲多少应该今天

2、小黑板揭示,口头填空:

(1)()进家门,陈毅()来到母亲床前,拉着她的手,()地()。

(2)陈毅元帅()多岁了,还替母亲()。

3、写出意思相反的词:多()小()

4、指名读课文。

5、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二)写字指导

1、记忆字形。

揭示本课生字,自主学习,看谁能够想到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结合学生发言,归纳记忆字形的方法。

(1)猜字谜:少

(2)部件法:元故乡今

(3)换一换:该

(4)减一减:母

2、指导写字。

(1)自主学习,看看写这些字的注意点是什么?

(2)学生发表意见后,提醒:

“元、少、今、母、乡”都是独体字。

“应”是半包围结构。

3、学生描红。

(三)布置作业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单人旁()

言字旁()

人字头()

2、抄写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

赶回

细心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