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爱问的霍金》教案一等奖》属于教案一等奖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二年级上《爱问的霍金》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非常、特别、十分”的意义。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霍金遇事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霍金遇事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非常、特别、十分”的意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读生字,会写“金、精、解、通、考、案”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徐悲鸿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大画家,他从小就非常刻苦,才有了后来的成就。今天我们要来了解一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我们看看他小时候又是怎样的?
2、简单介绍霍金的生平。
3、出示课题“爱问的霍金”
4、指名读课题,全班齐读。
二、学生初读课文。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可以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自由读课文,看看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5、手势表示有几个自然段。(6)
6、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的第一段,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7、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8、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9、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课题是爱问的霍金,请同学们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霍金是很爱问的?
2、学生在小组里自由组合,自由讨论。
3、学生汇报。
4、学习课文。
(1)小时侯的霍金就很爱问,第一段里就说了。
出示句子“他还特别喜欢问这问那”
(2)霍金都爱问什么问题呢?自己找出霍金的问题仔细读读。
(3)学生找出问题后,教师出示相应的卡片。
(4)学生自由练读。
(5)爸爸妈妈对待霍金的问题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自己找出来。
(6)同座位互相练读。
(7)男女生练读。
(8)师生对读。
(9)霍金听了爸爸的话后,他有什么感想呢?
5、全班齐读第六段。
6、学生谈感受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1、爱问的霍金
特别喜欢问这问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霍金勤学好问的精神。
2、正确书写生字“求、识、幼、深、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霍金遇事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感情。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非常、特别、十分”的意义。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去拼音生字学生认读。
2、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二、朗读课文。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霍金小时侯是个非常爱问问题的孩子,他经常问爸爸、妈妈各种问题,现在就请你们在小组里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在小组里朗读课文。
3、分小组汇报朗读。
4、学生评议。
5、小结:同学们读的真不错,霍金从小就是一个爱问问题的孩子,正因为他这么爱动脑筋,从小就爱探求科学知识,长大了才成为一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希望同学们也象霍金那样,爱动脑筋,多提问题。
三、课后练习。
1、出示三组句子
张衡非常认真地数星星。
霍金特别喜欢问这问那。
徐悲鸿画马十分刻苦。
2、自由读句子。
3、比较这几组句子里带点的词语。
4、教师讲解。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感情朗读课文。
3、同步练习。
4、预习古诗诵读。
2、二年级上《爱问的霍金》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非常、特别、十分”的意义。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霍金遇事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霍金遇事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非常、特别、十分”的意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读生字,会写“金、精、解、通、考、案”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徐悲鸿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大画家,他从小就非常刻苦,才有了后来的成就。今天我们要来了解一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我们看看他小时候又是怎样的?
2、简单介绍霍金的生平。
3、出示课题“爱问的霍金”
4、指名读课题,全班齐读。
二、学生初读课文。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可以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自由读课文,看看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5、手势表示有几个自然段。(6)
6、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的第一段,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7、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8、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9、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课题是爱问的霍金,请同学们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霍金是很爱问的?
2、学生在小组里自由组合,自由讨论。
3、学生汇报。
4、学习课文。
(1)小时侯的霍金就很爱问,第一段里就说了。
出示句子“他还特别喜欢问这问那”
(2)霍金都爱问什么问题呢?自己找出霍金的问题仔细读读。
(3)学生找出问题后,教师出示相应的卡片。
(4)学生自由练读。
(5)爸爸妈妈对待霍金的问题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自己找出来。
(6)同座位互相练读。
(7)男女生练读。
(8)师生对读。
(9)霍金听了爸爸的话后,他有什么感想呢?
5、全班齐读第六段。
6、学生谈感受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1、爱问的霍金
特别喜欢问这问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霍金勤学好问的精神。
2、正确书写生字“求、识、幼、深、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霍金遇事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感情。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非常、特别、十分”的意义。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去拼音生字学生认读。
2、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二、朗读课文。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霍金小时侯是个非常爱问问题的孩子,他经常问爸爸、妈妈各种问题,现在就请你们在小组里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在小组里朗读课文。
3、分小组汇报朗读。
4、学生评议。
5、小结:同学们读的真不错,霍金从小就是一个爱问问题的孩子,正因为他这么爱动脑筋,从小就爱探求科学知识,长大了才成为一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希望同学们也象霍金那样,爱动脑筋,多提问题。
三、课后练习。
1、出示三组句子
张衡非常认真地数星星。
霍金特别喜欢问这问那。
徐悲鸿画马十分刻苦。
2、自由读句子。
3、比较这几组句子里带点的词语。
4、教师讲解。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感情朗读课文。
3、同步练习。
4、预习古诗诵读。
3、二年级上《爱问的霍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复习巩固生字词,学写“词”、“识”、“求”三个字。
2、学习课文二至六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中词句,进一步体会霍金爱问、会问的特点,并从中文学会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识记生字字形,观察并写好生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了解霍金从小就善于动脑,爱问为什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也象霍金那样,爱动脑筋,多提问题。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生字词,写好“词”、“识”、“求”三个字。
2、学习课文二至六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知道霍金是个从小善于动脑,爱问、会问的孩子。
教学难点:
体会霍金霍金爱问、会问的特点,并从文中学会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教学准备:
CAI课件,词语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初步体会霍金爱问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复习生字词
1、回顾霍金爱问的特点,齐读课题。
2、创设情景,复习生字词。
二、品读课文2至5自然段,感悟体验
1、弄清霍金问了什么。
(1)自由朗读课文2至5自然段,思考:霍金问了些什么?
(2)生答,相机出示句子。
(3)指导学生读好两个问句。
2、了解霍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出的问题。
(1)思考:霍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出这两个问题的呢?
(2)生答,引导学习第二和第四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① 理解“摆弄”一词。
② 指导读好第二句话。
③ 体会霍金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真是会问。
第四自然段
① 指导朗读句子
② 体会霍金能在书本中发现问题,真是会问。
3、了解爸爸妈妈是怎样解答霍金的问题的。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妈妈的话,指导读出妈妈的“慈爱”。
(2)引导学生从妈妈的话中发现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方法。
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弄清爸爸说了几句话,分别告诉了霍金什么。
(2)重点学习第二句话。
①理解“必须”一词。
②指导读句子。
③引导学生从爸爸的话中发现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方法。
4、分角色朗读2至5自然段。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六自然段,思考:霍金听了爸爸的话是怎样做的?
2、指名说,并指导读第一句。
3、想象此时的霍金会想些什么。
4、指导学生读好第二句话,读出霍金的决心。
四、回顾全文,拓展升华
1、读课文第一句。
2、师简介霍金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3、再读课文最后一句。
4、学生交流学文后的收获。
五、指导写字
1、识字游戏。
2、出示“词”、“识”、“求”三个字。
3、指名说记字方法。
4、师指导书写。
5、学生练写生字。
4、小学六年级上册:《轮椅上的霍金》教案
(一)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从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两个造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搜集资料。
二、观察表达,感悟形象。
1、展示霍金的有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抓住这些图片的共同特征,描述人物形象。
2、对照课文,找出课文描写人物形象的有关语句,进行朗读,理解“标志性形象”的含义,加深对人物战胜疾病的英雄形象的感受。
三、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3、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
4、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请学生概括出全文主要内容
四、指导写字。
1、师重点指导
2、学生写字
3、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词
2、指名读课文
二、比较阅读,品味语言
1、出示材料,比较阅读。
出示配读材料:“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解开了宇宙之迷”
出示课文:虽然,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非常美的科学的宇宙模型。
2、朗读比较
3、交流感受。同样是介绍霍金的科学研究及其业绩,课文以丰富的想象,“再现“了霍金进行科学探索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
四、感受魅力。复述故事。
1、自渎课文,了解除了霍金的勇敢顽强以外,课文还介绍了霍金的哪些故事?尝试给故事拟一个小标题,并讲出理由。参考标题:
(1)不愿被外人打扰
(2)一颗感恩的心
2、交流感受。品味这两则故事表现了霍金怎样的品质?
(1)“不愿被外人打扰”主要讲述了霍金不愿意被人顶礼膜拜,安静工作的故事,体现了霍金不贪图虚名、脚踏实地的科学研究品质。
(2)“一颗感恩的心”主要讲述了霍金回答记者关于命运的提问的故事,面对残酷的命运,霍金没有抱怨,而是为自己所能拥有的一切感到高兴,体现了霍金正视命运、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3、复述故事。
五、编写故事,拓展应用
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图书,搜集某一位科学家或名人的资料,选取合适的材料,集中介绍人物的某一方面,要求拟出合适的小标题,语言生动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板书设计:
9、轮椅上的霍金
坚强、正视命运、乐观向上
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从提供的词语中选两个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课前准备:搜集霍金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大家可能听说过张海迪的名字,张海迪从小学时起患了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长年坐在轮椅上,但是她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疾病和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小学到大学的学业,掌握了好几种外语,翻译、创作了不少感人的作品,成为我国当代青年景仰的楷模。古今中外有许多这样身残志坚、勇于向全挑战、创造奇迹的人。今天,我们学习《轮椅上的霍金》一课(板书课题),文中所介绍的人物霍金,其事迹其精神将会使你更加惊叹,甚至不敢相信世界上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
2、交流霍金的资料。
二、自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再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读音。
2、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四、理清课文层次,分段。
1、默读课文,课文写了霍金的哪些事?
2、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
一(1—2自然段)讲撰写《时间简史》的史蒂芬·霍金被称为“宇宙之王”。
二(3—7自然段)具体叙述瘫痪40年的霍金在受到病魔的残酷折磨下依然顽强地进行科学探索的事迹。
三(8—12自然段)讲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
五、归纳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词语读音。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比较阅读,品味语言。
1、出示材料,比较阅读。
出示配读材料:
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出示课文:
虽然,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他还建立了非常美的科学的宇宙模型。
2、朗读比较。
3、交流感受。
同样是介绍霍金的科学研究及其业绩,课文以丰富的想象,“再现”了霍金进行科学探索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
三、感受魅力,体会中心。
1、自读课文,了解除了霍金的勇敢顽强以外,课文还介绍了霍金的哪些故事?尝试给故事拟小标题,并讲出理由。参考标题:
(1)不愿被外人打扰。
(2)一颗感恩的心。
2、交流感受,品味这两则故事表现了霍金怎样的品质?
(1)“不愿被外人打扰”主要讲述了霍金不愿意被人顶礼膜拜,安静工作的故事,体现了霍金不贪图虚名、脚踏实地的科学研究品质。
(2)“一颗感恩的心”主要讲述了霍金回答记者关于命运的提问的故事,面对残酷的命运,霍金没有抱怨,而是为了自己所能拥有的一切感到高兴,体现了霍金正视命运、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四、总结课文。
五、布置作业。
5、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用其中的两个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霍金不仅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霍金不仅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教学难点:
为什么称霍金为一个非凡的科学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知道霍金是个怎样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板书课题:轮椅上的霍金
2、请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霍金是个怎样的人?
二、学生自学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语言文字中去认识霍金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请学生正确朗读书本后面的生字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理解词语的意思
卢伽雷氏症:一种能够导致全身肌肉萎缩的可怕疾病
顶礼膜拜:形容对人十分的景仰、崇拜、尊敬。
震颤:颤动
唐突;很突然的意思
4、通过朗读课文,你感到霍金是个怎样的人?请学生自由交流发言
四、分清课文的层次
第一部分(1、2节)简单介绍霍金
第二部分(3-7节)霍金在科学上不断求索,成为一个伟大的物理天才
第三部分(8-12节)霍金以他坚强勇敢的人格力量,成为生活的强者。
五、朗读课文
六、生字教学
撰:注意右边部分,上下结构要紧凑。
摊:每一部分都要写得细长,结构紧凑。
七、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真朗读课文,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霍金不仅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朗读课题
2、霍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人称“宇宙之王”。但他又是一个不幸的人!正当他21岁风华正茂的时候,他患上了卢伽雷氏症。这是一种怎样可怕的疾病啊!命运对他又是何等残酷!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读课文第三小节,从语言文字中去感受!
二、感受命运的残酷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三小节
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命运的残酷?
“21岁的时候就患上了卢伽雷氏症,不久就完全瘫痪,长期禁锢在轮椅上”
( “不久就完全瘫痪” “长期”)
“彻底剥夺说话的功能”中“彻底”一词
“身体彻底变形”中“彻底”一词,说说身体各个部位的变形,重点指导读好这段文字(出示图片),再读
“不能看书”,感受看书的困难
“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3、是啊!命运对霍金真是太残酷了!从课文的字里行间、点点滴滴我们都能感受到这种不幸。让我们捧起书本读读课文第三节。
3、朗读课文第三节
三、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
1、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用自己坚强的毅力战胜了命运,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世界。那么他的魅力究竟何在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一句过渡句,它高度赞美了霍金取得的伟大成就,他的魅力所在。
2、学生找过渡句
3、交流: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朗读这句过渡句,讴歌了霍金哪两方面的魅力。(物理天才、生活强者)
4、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第四到七节,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霍金在物理学方面充满传奇色彩的成就?
5、学生自学
6、交流
“虽然他的身体一点儿也没有离开过-------神秘莫测的黑洞。”
(身体是被禁锢住了,但是他的思维在飞扬,在宇宙中翱翔,读好排比句,一句比一句高昂、响亮)
“他在大脑中想象着,论证着-------宇宙模型。”
(感受他的想法在当时都是非常领先的)
“最年轻的英国皇家会员------教授。”
(感受他取得的伟大成就)
7、让学生联系课文开头,再来感受他取得的成绩
“他撰写的科学著作《时间简史》-------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
(“全世界”“无数的读者”,成果之大)
“宇宙之王”的美誉
8、是啊!正是这样一个在轮椅上坐了40年的人,一个身体一点儿也离不开轮椅的人,却取得了无此辉煌的成就。他真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学生读板书)
9、那么,他是如何取得这些成就的呢?联系课文的5、6两节,你有什么发现?
10、 学生读书
11、 交流
忘我工作
板书:不断求索
四、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1、出示: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在于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2、教师板书:生活强者
3、读课文9-12节,面对年轻女记者尖锐而唐突的问题,霍金是怎样做,怎样说的,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画下来,也可以写写自己的批注。
4、学生自学
5、交流:
指名朗读女记者的话(这句话里带有女记者的景仰、带有对霍金的怜悯,在女记者或在一般人的眼里,人们认为什么?认为霍金“失去很多”)
请学生交流:在女记者、一般的人眼里,他们认为霍金失去了什么?
(健康的身体、正常的生活、读书、写字的能力、生活的乐趣等等)
出示:“霍金的脸上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
霍金回答时充满“恬静的微笑”中,你感受到什么(很平静,虽然他的行动是如此地艰难“艰难地扣击键盘”,但微笑着面对一切)
同学们,霍金不能说话,但是我们同学能说,饱含你的感情,读读霍金的话吧!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霍金的话
板书:乐观感恩
五、练习写作
1、 同学们,霍金的话,让在场的人心灵震颤,老师相信,现在你的心灵肯定也被深深震颤!拿起你的笔,那你现在心中最大的感受抒写下来吧!
2、交流
六、总结课文
1、是啊!霍金在科学上不断求索,成为物理天才;在生活上乐观感恩,成为生活强者。正如课文最后所说,霍金真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啊!
2、板书“非凡的科学家”
3、让他的这种不断求索、乐观感恩的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勇往向前吧!
板书设计:
9、轮椅上的霍金
物理天才(不断求索)
非凡的科学家
生活强者(乐观感恩)
6、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轮椅上的霍金》教学教案反思
《时间简史》是许多孩子听说却不曾读过的书,霍金是孩子们听说却并不了解的人。那张“龇牙咧嘴”的照片是孩子们对于霍金的全部认识。《轮椅上的霍金》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本课讲的是被称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在自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地未知世界,勇敢顽强地挑战命运。
品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从大处说,有:命运残酷与生命顽强的对比;身体禁锢与思维飞翔的对比;命运无情与成就杰出的对比;生活不幸与乐观感恩的对比。从小处讲,有顶礼膜拜与静静思考的对比;成绩卓越与做人低调的对比;女记者的唐突尖锐与霍金的坦然、平静的对比等。
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第8自然段展开教学。合作探究两个主要问题:1.霍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2.霍金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这一思考,打破了我原来的以“非凡”入手的教学思路。我觉得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应是层层深入、心领神会、水到渠成的。所以,在课堂建构方面,我充分挖掘了第8自然段过渡段的独特作用展开教学,并及时的回扣这一自然段,不断升华对霍金精神与人格的感悟。
语文教学的写话训练,不能仅仅关注情意目标,更要关注学生的言语表达形式。本课的写话设计,我力求凸显言意互转,既能让学生从精神层面对霍金产生深深的景仰,更能从写作层面进行有效的写法指导。
7、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轮椅上的霍金》教学案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从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两个造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搜集资料。
二、观察表达,感悟形象。
1、展示霍金的有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抓住这些图片的共同特征,描述人物形象。
2、对照课文,找出课文描写人物形象的有关语句,进行朗读,理解“标志性形象”的含义,加深对人物战胜疾病的英雄形象的感受。
三、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3、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
4、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请学生概括出全文主要内容
四、指导写字。
1、师重点指导
2、学生写字
3、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词
2、指名读课文
二、比较阅读,品味语言
1、出示材料,比较阅读。
出示配读材料:“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解开了宇宙之迷”
出示课文:虽然,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非常美的科学的宇宙模型。
2、朗读比较
3、交流感受。同样是介绍霍金的科学研究及其业绩,课文以丰富的想象,“再现“了霍金进行科学探索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
四、感受魅力。复述故事。
1、自渎课文,了解除了霍金的勇敢顽强以外,课文还介绍了霍金的哪些故事?尝试给故事拟一个小标题,并讲出理由。参考标题:
(1)不愿被外人打扰
(2)一颗感恩的心
2、交流感受。品味这两则故事表现了霍金怎样的品质?
(1)“不愿被外人打扰”主要讲述了霍金不愿意被人顶礼膜拜,安静工作的故事,体现了霍金不贪图虚名、脚踏实地的科学研究品质。
(2)“一颗感恩的心”主要讲述了霍金回答记者关于命运的提问的故事,面对残酷的命运,霍金没有抱怨,而是为自己所能拥有的一切感到高兴,体现了霍金正视命运、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3、复述故事。
五、编写故事,拓展应用
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图书,搜集某一位科学家或名人的资料,选取合适的材料,集中介绍人物的某一方面,要求拟出合适的小标题,语言生动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板书设计:
9、轮椅上的霍金
坚强、正视命运、乐观向上
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8、二年级上《爱唱歌的大叶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叶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初步感受杨树与人类的关系。
2.认识10个字,会写6个字。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好词。
二、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字,会写6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叶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初步感受杨树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1.识字卡片。
2.课件。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你们爱唱歌吗?爱唱歌的同学请起立,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才能。你们唱歌的时候什么心情?说一说。
爱唱歌的不仅有你们,听听还有谁也爱唱歌。(放录音,有小鸟、蝈蝈等的叫声和树叶的声音)
画外音:哈哈,听出来了吧,我是大叶杨啊。我和你们一样也爱唱歌。(课件出示:大杨树和标题《爱唱歌的大叶杨》)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引导探究:大叶杨没有嘴巴怎么唱歌?它给谁唱歌了?打开书,快读一读课文,就知道了。
2.自由轻声读课文并思考。
3.反馈交流。
4.自由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把字音读准,尽量做到不丢字、不加字。
5.检查生字读音:
(1)出示卡片(生字带拼音),指名认读,小组读、齐读,抽卡抢读。
刮风悄悄地捉迷藏学步缝衣裳享受凉爽使
提示:“悄悄地”的“地”要读轻声。
(2)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悄迷缝衣裳享受爽
提问:去掉拼音,你还能叫准这些生字朋友的名字吗?(指名读,小组齐读,男女生比赛读)
6.同桌互读课文,要求读流利。
(三)读中感悟大叶杨的歌声。
1.你们就是大叶杨,读一读第一节,用朗读告诉老师你们的歌声怎么样。
2.学生进入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随机进行朗读指导:要读出欢快的语调,响亮的声音,有时还要“悄悄地歌唱”。
(四)感悟大叶杨与人们的深情厚谊,有感情地朗读。
1.提问:大叶杨把这动听的歌儿唱给了谁?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出示:树阴下学步的宝宝捉迷藏,老奶奶缝衣裳,老爷爷在乘凉。)
2.想象:大叶杨会为他们唱些什么?
静心思考——小组交流。
3.角色扮演,进行口语交际。
如果你是学步的小宝宝、享受凉爽的老爷爷、老奶奶,你和大叶杨之间会说些什么?
同桌演练——全班展示交流,教师随机指导。
4.讨论大叶杨为什么愿意把歌声献给人们。
方式:小组讨论,交流学习——汇报讨论结果。
5.想象着三幅画面,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
自由轻声读——指名读——评读。
6.自由轻声读第三小节。提问:读后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五)想象延伸。
1.想象:大叶杨还会把歌声唱给谁?
课件出示:唱给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当个小作家,仿照第二节写一写。
(六)小结。
大叶杨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凉爽,带来了歌声,还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美丽,我们怎么愿意离开它呢?此时,你想对大叶杨说些什么?
(七)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八)作业。
从积累的词语中选两个词写话。
板书设计
小宝宝 捉迷藏
4 爱唱歌的大叶杨 老奶奶 缝衣裳 深情厚谊
老爷爷 享受凉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记忆字形。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
(二)交流识字方法。
1、和小组内的伙伴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朋友的样子的,有什么巧妙的方法。
2、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些生字朋友?
3、检查记字情况:
提问:谁愿意具体介绍一下你的生字朋友们?说说它们什么样,怎么才能让我们很快认出它们?
指名汇报,有不同记字方法的同学进行补充。
4、自主选择生字、词语练习说话。
(三)写字指导。
过渡:看到你们认识了这么多新生字朋友,我们的老朋友已经忍不住要出来和我们见面了。不过他们提出了一个小要求。(画外音:你们不但要认识我们,还要把我们写漂亮才行呢!)
1.出示:爱 悄 宝 捉 迷 劳
问:看看这些生字朋友分别是什么结构的?(半包围、左右、上下结构)
2.观察:这2个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窄右宽,右边的部分占到了左半格)
3.指导观察“悄”字,范写指导。
4.学生临写。
5.与田字格中的字对比,再写一个。要求:更匀称、漂亮。
6.按照刚才的方法写另四个左右结构的字。
7.指导上下结构的字。方式同上,教师范写“劳”。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9、《轮椅上的霍金》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从提供的词语中选两个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课前准备:搜集霍金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大家可能听说过张海迪的名字,张海迪从小学时起患了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长年坐在轮椅上,但是她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疾病和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小学到大学的学业,掌握了好几种外语,翻译、创作了不少感人的作品,成为我国当代青年景仰的楷模。古今中外有许多这样身残志坚、勇于向全挑战、创造奇迹的人。今天,我们学习《轮椅上的霍金》一课(板书课题),文中所介绍的人物霍金,其事迹其精神将会使你更加惊叹,甚至不敢相信世界上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
2、交流霍金的资料。
二、自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再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读音。
2、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四、理清课文层次,分段。
1、默读课文,课文写了霍金的哪些事?
2、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
一(1—2自然段)讲撰写《时间简史》的史蒂芬·霍金被称为“宇宙之王”。
二(3—7自然段)具体叙述瘫痪40年的霍金在受到病魔的残酷折磨下依然顽强地进行科学探索的事迹。
三(8—12自然段)讲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
五、归纳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词语读音。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比较阅读,品味语言。
1、出示材料,比较阅读。
出示配读材料:
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出示课文:
虽然,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他还建立了非常美的科学的宇宙模型。
2、朗读比较。
3、交流感受。
同样是介绍霍金的科学研究及其业绩,课文以丰富的想象,“再现”了霍金进行科学探索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
三、感受魅力,体会中心。
1、自读课文,了解除了霍金的勇敢顽强以外,课文还介绍了霍金的哪些故事?尝试给故事拟小标题,并讲出理由。参考标题:
(1)不愿被外人打扰。
(2)一颗感恩的心。
2、交流感受,品味这两则故事表现了霍金怎样的品质?
(1)“不愿被外人打扰”主要讲述了霍金不愿意被人顶礼膜拜,安静工作的故事,体现了霍金不贪图虚名、脚踏实地的科学研究品质。
(2)“一颗感恩的心”主要讲述了霍金回答记者关于命运的提问的故事,面对残酷的命运,霍金没有抱怨,而是为了自己所能拥有的一切感到高兴,体现了霍金正视命运、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四、总结课文。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