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胶水发明记教学设计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万能胶水发明记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培养自觉实践、大胆创新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发明创造的源泉,培养自觉实践、大胆创新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2课《万能胶水发明记》。(板书课题)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纲:
自由读课文,思考:
这篇文章主要讲谁发明万能胶水?他是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的?他是怎样做的?
三、反馈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自学提纲的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聪聪是在遇到很多困难的情况下想到万能胶水的,他为此做了深入的研究,收集了很多的资料,设计了很多方案并精心地做了不少实验。
启发学生认识到聪聪在发明过程中,十分认真。
3.讨论: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而电视新闻却说:“小发明家聪聪成功地发明了万能胶水。”这是怎么回事?
(小组议答一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弄清:尽管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但这只是无法解决到它自身出的问题,这正说明这种胶水是万能的,而且效果极好,因此,电视新闻这样报道。
四、总结
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想到些什么?你认为聪聪的想法最终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2、万能胶水发明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培养自觉实践、大胆创新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发明创造的源泉,培养自觉实践、大胆创新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2课《万能胶水发明记》。(板书课题)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纲:
自由读课文,思考:
这篇文章主要讲谁发明万能胶水?他是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的?他是怎样做的?
三、反馈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自学提纲的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聪聪是在遇到很多困难的情况下想到万能胶水的,他为此做了深入的研究,收集了很多的资料,设计了很多方案并精心地做了不少实验。
启发学生认识到聪聪在发明过程中,十分认真。
3.讨论: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而电视新闻却说:“小发明家聪聪成功地发明了万能胶水。”这是怎么回事?
(小组议答一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弄清:尽管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但这只是无法解决到它自身出的问题,这正说明这种胶水是万能的,而且效果极好,因此,电视新闻这样报道。
四、总结
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想到些什么?你认为聪聪的想法最终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3、万能胶水发明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情感与态度:
.1、懂得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培养自觉实践、大胆创新的好习惯。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将课文多读几遍,了解聪聪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和他是怎样做的。在此基础上,组织讨论。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句子。
教学重、难点:
理解聪聪是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的和他是怎样做的。
课前准备:
收集发明创造的故事;自己发明创造一件东西。
教学设计:
一、 导入
1、师: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这是一种液体,它有很强的粘性,能粘住一切的东西。”生答。
2、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胶水?(一般胶水、强力胶水……)
3、想不想拥有万能胶水?今天就学习12*《万能胶水发明记》。
二、 学文
1、自由读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
2、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细读课文,回答问题。
(1)“聪聪决定发明一种万能胶水,让每个小朋友随身携带一瓶,所有的问题全解决了,再也没有这么多麻烦,也能少惹爸爸妈妈生气。”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聪聪要让每个小朋友随身携带一瓶?(朗读指导: 聪聪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麻烦事情并引起他的思考,要读出他担心、好奇、盼望的语气。)
(2)“在第四十三天的早晨,聪聪从他配制的一百种药液中各取出一滴,小心地混合在一个玻璃瓶里,再加上两滴他自己的汗水,万能胶水就试制成功了。”为什么要再加上两滴自己的汗水?(朗读指导: 研究、实验的经过,要读出他充满自信的心情。)
(3)“当天晚上的电视新闻是这样报道的:小发明家聪聪成功地发明了万能胶水,但是,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为什么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还要报道出来?(朗读指导: 在宣布发明结果而又无法演示时,要读出焦急、生气、无奈但又无比佩服的语气。)
(以上围绕三个句子所提出的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只要学生谈得合理都应该给予鼓励。)
4、讨论小结,拓展延伸。
(1)讨论万能胶水存在的可能性。
(2)讨论聪聪的想法实现的可能性。
师:万能胶水有着神奇的作用,发明它要做无数的实验,做实验就要拥有知识,希望大家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早日实现聪聪的愿望。
(3)交流发明创造的故事或介绍自己的发明创造。
三、 作业
课后多读科幻故事。
4、万能胶水发明记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培养自觉实践、大胆创新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2课《万能胶水发明记》。(板书课题)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纲:
自由读课文,思考:
这篇文章主要讲谁发明万能胶水?他是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的?他是怎样做的?
三、反馈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自学提纲的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聪聪是在遇到很多困难的情况下想到万能胶水的,他为此做了深入的研究,收集了很多的资料,设计了很多方案并精心地做了不少实验。
启发学生认识到聪聪在发明过程中,十分认真。
3.讨论: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而电视新闻却说:“小发明家聪聪成功地发明了万能胶水。”这是怎么回事?
(小组议答一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弄清:尽管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但这只是无法解决到它自身出的问题,这正说明这种胶水是万能的,而且效果极好,因此,电视新闻这样报道。
四、总结
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想到些什么?你认为聪聪的想法最终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小伙伴听。
5、万能胶水发明记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位名叫聪聪的小朋友,搞创造发明的事。他在生活中遇到种种麻烦事情以后积极思考,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发明了一种万能胶水,可惜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告诉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从而自觉实践,大胆创新;二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课文学习的重点是理解聪聪是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的和他是怎样做的。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培养自觉实践、大胆创新的好习惯。
三、教学建议
1.课文的故事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容易阅读理解。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将课文多读几遍,了解聪聪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和他是怎样做的。在此基础上,组织讨论:聪聪发明的万能胶水为什么暂时无法使用,他的想法最终能够实现吗?突破理解的难点。
2.课文中的一些句子对理解全文至关重要,需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
(1)“聪聪决定发明一种万能胶水,让每个小朋友随身携带一瓶,所有的问题全解决了,再也没有这么多麻烦,也能少惹爸爸妈妈生气。”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聪聪要让每个小朋友随身携带一瓶?
(2)“在第四十三天的早晨,聪聪从他配制的一百种药液中各取出一滴,小心地混合在一个玻璃瓶里,再加上两滴他自己的汗水,万能胶水就试制成功了。”为什么要再加上两滴自己的汗水?
(3)“当天晚上的电视新闻是这样报道的:小发明家聪聪成功地发明了万能胶水,但是,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为什么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还要报道出来?
以上围绕三个句子所提出的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只要学生谈得合理都应该给予鼓励。
3.朗读时,要注意故事的情节发展和聪聪的心情变化。课文的前半部分,聪聪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麻烦事情并引起他的思考,要读出他担心、好奇、盼望的语气;他决定发明一种万能胶水以及研究、实验的经过,要读出他充满自信的心情;在宣布发明结果而又无法演示时,要读出焦急、生气、无奈但又无比佩服的语气。
4.课后可以组织学生搜集更多的发明创造的故事或尝试开展某种发明创造活动。
四、参考资料
下面是20世纪一些最重要的发明与发现。
飞机1903年,两位自行车制造商莱特兄弟进行了第一次机动飞行试验。1930年,英国工程师弗兰克•惠特尔首次申请喷气发动机的专利。但是,德国是第一个研究成功喷气式飞机的国家,德国研制的海因克尔•赫178型飞机于1939年飞上蓝天。
电视机提起电视机的发明,人们最常想到的是苏格兰工程师约翰•贝尔德。他在1923年首先为他制造的有8条显像线的装置申请了专利。1930年第一台电视机投放市场,他将这个装置命名为“电视接收器”。
青霉素这种世纪神奇药物是1928年由苏格兰人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的。当时他在培养皿中发现一种霉菌可以杀死细菌。但是直到10年以后,牛津大学的3位研究人员找到了提纯这种霉菌并作为药物使用的方法时,他的发现才得到广泛应用。青霉素的大规模生产开始于1943年,并在二战中得到了大大推进。青霉素拯救了无数生命。
电子计算机第一台实用型电子机械计算机是1943年由英国数学家艾伦•图灵发明的。这台名为“巨人”的计算机是用来破译纳粹密码的。此后的不断革新使得电子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能力却提高了成千上万倍:晶体管(1947年)、集成电路(1959年)和微处理器(1970年)的发明逐步提高了数据运行速度;硬盘(1956年)、调制解调器(1980年)和鼠标(1983年)的发明又不断提高了获取数据的能力。未来还会出现一些“智能”型装置,诸如手表型对话器,及时提醒你购买牛奶的冰箱。
资料提供者:
6、《万能胶水发明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培养自觉实践、大胆创新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2课《万能胶水发明记》。(板书课题)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纲:
自由读课文,思考:
这篇文章主要讲谁发明万能胶水?他是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的?他是怎样做的?
三、反馈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自学提纲的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聪聪是在遇到很多困难的情况下想到万能胶水的,他为此做了深入的研究,收集了很多的资料,设计了很多方案并精心地做了不少实验。
启发学生认识到聪聪在发明过程中,十分认真。
3.讨论: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而电视新闻却说:“小发明家聪聪成功地发明了万能胶水。”这是怎么回事?
(小组议答一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弄清:尽管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但这只是无法解决到它自身出的问题,这正说明这种胶水是万能的,而且效果极好,因此,电视新闻这样报道。
四、总结
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想到些什么?你认为聪聪的想法最终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小伙伴听。
7、《万能胶水发明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培养自觉实践、大胆创新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2课《万能胶水发明记》。(板书课题)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纲: 自由读课文,思考: 这篇文章主要讲谁发明万能胶水?他是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的?他是怎样做的?
三、反馈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自学提纲的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聪聪是在遇到很多困难的情况下想到万能胶水的,他为此做了深入的研究,收集了很多的资料,设计了很多方案并精心地做了不少实验。 启发学生认识到聪聪在发明过程中,十分认真。 3.讨论: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而电视新闻却说:“小发明家聪聪成功地发明了万能胶水。”这是怎么回事? (小组议答一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弄清:尽管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但这只是无法解决到它自身出的问题,这正说明这种胶水是万能的,而且效果极好,因此,电视新闻这样报道。
四、总结 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想到些什么?你认为聪聪的想法最终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小伙伴听。
8、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册 万能胶水发明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示例
12.万能胶水发明记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培养自觉实践、大胆创新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2课《万能胶水发明记》。(板书课题)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纲:
自由读课文,思考:
这篇文章主要讲谁发明万能胶水?他是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的?他是怎样做的?
三、反馈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自学提纲的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聪聪是在遇到很多困难的情况下想到万能胶水的,他为此做了深入的研究,收集了很多的资料,设计了很多方案并精心地做了不少实验。
启发学生认识到聪聪在发明过程中,十分认真。
3.讨论: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而电视新闻却说:“小发明家聪聪成功地发明了万能胶水。”这是怎么回事?
(小组议答一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弄清:尽管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但这只是无法解决到它自身出的问题,这正说明这种胶水是万能的,而且效果极好,因此,电视新闻这样报道。
四、总结
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想到些什么?你认为聪聪的想法最终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小伙伴听。
六、板书设计
9、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册 万能胶水发明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培养自觉实践、大胆创新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2课《万能胶水发明记》。(板书课题)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纲:
自由读课文,思考:
这篇文章主要讲谁发明万能胶水?他是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的?他是怎样做的?
三、反馈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自学提纲的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聪聪是在遇到很多困难的情况下想到万能胶水的,他为此做了深入的研究,收集了很多的资料,设计了很多方案并精心地做了不少实验。
启发学生认识到聪聪在发明过程中,十分认真。
3.讨论: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而电视新闻却说:“小发明家聪聪成功地发明了万能胶水。”这是怎么回事?
(小组议答一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弄清:尽管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但这只是无法解决到它自身出的问题,这正说明这种胶水是万能的,而且效果极好,因此,电视新闻这样报道。
四、总结
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想到些什么?你认为聪聪的想法最终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小伙伴听。
10、语文教案-万能胶水发明记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位名叫聪聪的小朋友,搞创造发明的事。他在生活中遇到种种麻烦事情以后积极思考,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发明了一种万能胶水,可惜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告诉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从而自觉实践,大胆创新;二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课文学习的重点是理解聪聪是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的和他是怎样做的。
教法建议
1.课文的故事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容易阅读理解。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将课文多读几遍,了解聪聪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和他是怎样做的。在此基础上,组织讨论:聪聪发明的万能胶水为什么暂时无法使用,他的想法最终能够实现吗?突破理解的难点。
2.课文中的一些句子对理解全文至关重要,需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
(1)“聪聪决定发明一种万能胶水,让每个小朋友随身携带一瓶,所有的问题全解决了,再也没有这么多麻烦,也能少惹爸爸妈妈生气。”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聪聪要让每个小朋友随身携带一瓶?
(2)“在第四十三天的早晨,聪聪从他配制的一百种药液中各取出一滴,小心地混合在一个玻璃瓶里,再加上两滴他自己的汗水,万能胶水就试制成功了。”为什么要再加上两滴自己的汗水?
(3)“当天晚上的电视新闻是这样报道的:小发明家聪聪成功地发明了万能胶水,但是,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为什么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还要报道出来?
以上围绕三个句子所提出的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只要学生谈得合理都应该给予鼓励。
3.朗读时,要注意故事的情节发展和聪聪的心情变化。课文的前半部分,聪聪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麻烦事情并引起他的思考,要读出他担心、好奇、盼望的语气;他决定发明一种万能胶水以及研究、实验的经过,要读出他充满自信的心情;在宣布发明结果而又无法演示时,要读出焦急、生气、无奈但又无比佩服的语气。
4.课后可以组织学生搜集更多的发明创造的故事或尝试开展某种发明创造活动。
教学设计示例
12.万能胶水发明记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培养自觉实践、大胆创新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2课《万能胶水发明记》。(板书课题)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纲:
自由读课文,思考:
这篇文章主要讲谁发明万能胶水?他是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的?他是怎样做的?
三、反馈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自学提纲的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聪聪是在遇到很多困难的情况下想到万能胶水的,他为此做了深入的研究,收集了很多的资料,设计了很多方案并精心地做了不少实验。
启发学生认识到聪聪在发明过程中,十分认真。
3.讨论: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而电视新闻却说:“小发明家聪聪成功地发明了万能胶水。”这是怎么回事?
(小组议答一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弄清:尽管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但这只是无法解决到它自身出的问题,这正说明这种胶水是万能的,而且效果极好,因此,电视新闻这样报道。
四、总结
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想到些什么?你认为聪聪的想法最终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小伙伴听。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