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查无字词典教案一等奖》属于教案一等奖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学会查无字词典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
2、学会查“无字词典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这一途径来学习。
教学
重难点
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领会聪聪和爸爸理解“骄阳似火“的不同方法。
难点:懂得通过观察身边事物来理解词语也是一条有效的学习途径。
教学
资源
1.上学期已教学过词典的使用方法,因此学生对有字的词典十分熟悉。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理解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大部分学生是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部分词语的意思的。
2.在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想象图画,促进学生对文中词语的理解。
预习
设计
1.拼读生字,去掉拼音准确朗读生字。
2.认真观察生字,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写一个。
3.划词语、标小节号,并正确、流利地朗读和理解。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想想课文每一小节各讲了什么。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进课文(4分钟)
1、理解词语。并进入课文。
2、齐读课题,对题目提出疑问。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6分钟)
● 预习作业1
1.展示——去拼音读生字。
2.全班站起来两两过关,过关完毕坐下。
● 预习作业2
1.展示书本上的描红。
2.点评、总结记住字形、生字写美观的方法。
3.在《习字册》上练写。
4.同桌互评。
5.展示自己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6.闭眼书空,出差错的字等书空完毕迅速看书巩固。
● 预习作业3
1.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 预习作业4
1.朗读展示。
2.小组内过关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4分钟)
【学习单一】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展示自己朗读最棒的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试着进行评价。
第四板块:学习第1~5小节(16分钟)
【学习单二】
(1)学习文章1、2自然段,知道聪聪和爸爸分别是怎样理解“骄阳似火”的。
(2)联系生活观察想一想:中午时分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树叶被晒的样子?
1、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
交流:(查查词典, 根据字面也可以解释,“骄阳”肯定是说太阳光很强烈,“似火”就是说太阳像火一样烤着大地。)
划出相关语句,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
读好反问句。
交流:夏天的中午,烈日刺得人睁不开眼,马路上的沥青柏油都融化了,这种情形可以解释“骄阳似火”。
阳晒得小树无精打采,小狗趴在树阴下伸着舌头不停喘气,这种情形可以解释“骄阳似火”。
夏天,地上的泥土晒得裂开了缝,仿佛在冒白烟,这种情形也可以解释“骄阳似火”。
2、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朗读第1~5小节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第一板块:导入课文
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同学们,你能说说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如果不知道的话,你会怎么办呢?
2、这词典可真好,能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你们知道吗?除了查有字的词典,还有一种更好的办法,那就是查“无字词典”。
出示课题:学会查“无字词典”
1、 齐读课题。
2、 看到这题目,你有何疑问吗?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 预习作业1
1.选择有代表性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小组内两两过关。
● 预习作业2
1.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交流。
2.点评。
(1)注意“词”的笔顺。
(2)“典”的下面一横要长。
(3)注意“突、烈、岸、岩、音”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要美观。
渗透:汉字富有智慧,通过笔画变化达到整体和谐、美观的效果。
3.小组内交流记忆方法。
4.集体闭眼书空。
● 预习作业3
1.抽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 预习作业4
1.抽组号为“3”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评价、纠正。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朗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那么我们就带着这几个问题一起来探讨一下“无字词典”是怎么一回事吧。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有意识地把课文分成几段请同学朗读。
相机正音。
第四板块:学习第1~5小节
1、暑期到了,聪聪跟随爸爸外出旅行,他是怎样的一副装束?心情怎样?指名朗读1、2自然段。
2、正在去景点的路上,爸爸突然问聪聪一个什么问题?(“骄阳似火”什么意思。)如果是你,你准备怎么回答?
3、这些都是大家最习惯的解释词语的办法。聪聪就是这么理解的,谁来读读聪聪的回答?(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
4、那么当时身边有没有解释“骄阳似火”一词的现成“词典”?
5、虽然聪明当时身边没有解释词语的真正的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但当时他们就处在这样的环境里,眼前的情景、周围的事物就是解释“骄阳似火”最好不过的词典。看看聪聪的爸爸是怎么解释的?
6、请学生划出爸爸对“骄阳似火”的解释。联系生活观察想一想:中午时分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树叶被晒的样子?
这就是“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所以爸爸说: “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指导朗读)
看来,通过观察身边事物来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和感受是一条有效的学习途径。
7、那下面考考大家,你们在生活中,找到可以解释“骄阳似火”的其他现象了吗?
8、看来留心观察生活,已经学会通过观察身边事物来理解词语的小朋友还真不少。
9、指导朗读第1~5小节。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作业
设计
★ 完成习字册上的生字,词语部分。
★ ★完成《一课一练》第1~3题。
教学内容
2、学会查“无字词典”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两种不同方法。
3.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
重难点
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爸爸是怎样解释“惊涛拍岸”的。
难点: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
资源
1.现在的孩子课余生活比较丰富,教学时应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回忆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2.对文中插图的运用,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想象图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3.学生已有的词语积累。
预习
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二、三小节诗歌内容。
2.在感受深或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复习(5分钟)
1. 朗读课文第1-5小节。
2.默写词语。
3.说说“骄阳似火”的意思。
第二板块:理解课文(25分钟)
(一)
1.自主学习。(5分钟)
【学习单一】
①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爸爸想到了什么?
③聪聪为什么高兴得嚷起来?
④自学时间:5分钟。
2.合作探究(3分钟)
3.展示。(6分钟)
(1)想象:浪花、渔船、沙滩、海鸥……
(2)滚滚的波涛、撞击岩石的声音。
【学习单二】
①爸爸“意味深长”地说,是一种怎样的情境,你们有谁也是这样对你意味深长的说过话?说了什么?
②“我”听了爸爸的话心理怎么想的?明白了什么?对你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③自学时间:6分钟。
(二)学习第九小节
1.自主学习。(6分钟)
2.展示。(5分钟)
(1)读第九自然段。
(2)联系生活,说说谁也向你说过意味深长的话。
3.理解“秋高气爽”。
“电闪雷鸣”
第三板块:总结诵读(10分钟)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诗歌。
2.总结。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第1-5小节。
2.默写词语。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
第二板块: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6-8小节
1.过渡: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来理解词语是学习的方法之一。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理解词语的另一种方法。
2.任务驱动。
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4.巡视、参与学生探究。
5.导学。
(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2)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3)观察课文插图。如果你也来到了海边,你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5)看到此情景,爸爸想起了什么?为什么想到“惊涛拍岸”一词?
眼前的景象和“惊涛拍岸”的意思像极了,怪不得聪聪会高兴得嚷起来——太像了,太像了!
小结:看来,把眼前看到的景象与学过的词义相比照,这又是一种理解词语、学习语言的好办法。
3、指导朗读第6~8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
(二)学习第九小节
1.任务驱动。
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4.巡视、参与学生探究。
5.导学。
(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2)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6.学习了本课,我们既获得了新的语文学习方法,又增长了本领。请你用本课学到的查“无字词典”的本领解释下列词语。
(1)秋高气爽——
(2)天空中闪电一个接一个,雷声一声紧一声,这情形使你想到词语——
第三板块:总结诵读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1. 完成《一课一练》。
2. 请你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无字词典”来说说“大雨如注”的意思;也可以自己来描绘一个景象,并自己用一个词概括。
3.收集有关学习的小故事。
作业
设计
见《补充》、《一课一练》。
2、学会查无字词典教案
教学内容
2、学会查“无字词典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这一途径来学习。
教学
重难点
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领会聪聪和爸爸理解“骄阳似火“的不同方法。
难点:懂得通过观察身边事物来理解词语也是一条有效的学习途径。
教学
资源
1.上学期已教学过词典的使用方法,因此学生对有字的词典十分熟悉。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理解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大部分学生是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部分词语的意思的。
2.在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想象图画,促进学生对文中词语的理解。
预习
设计
1.拼读生字,去掉拼音准确朗读生字。
2.认真观察生字,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写一个。
3.划词语、标小节号,并正确、流利地朗读和理解。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想想课文每一小节各讲了什么。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进课文(4分钟)
1、理解词语。并进入课文。
2、齐读课题,对题目提出疑问。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6分钟)
● 预习作业1
1.展示——去拼音读生字。
2.全班站起来两两过关,过关完毕坐下。
● 预习作业2
1.展示书本上的描红。
2.点评、总结记住字形、生字写美观的方法。
3.在《习字册》上练写。
4.同桌互评。
5.展示自己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6.闭眼书空,出差错的字等书空完毕迅速看书巩固。
● 预习作业3
1.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 预习作业4
1.朗读展示。
2.小组内过关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4分钟)
【学习单一】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展示自己朗读最棒的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试着进行评价。
第四板块:学习第1~5小节(16分钟)
【学习单二】
(1)学习文章1、2自然段,知道聪聪和爸爸分别是怎样理解“骄阳似火”的。
(2)联系生活观察想一想:中午时分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树叶被晒的样子?
1、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
交流:(查查词典, 根据字面也可以解释,“骄阳”肯定是说太阳光很强烈,“似火”就是说太阳像火一样烤着大地。)
划出相关语句,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
读好反问句。
交流:夏天的中午,烈日刺得人睁不开眼,马路上的沥青柏油都融化了,这种情形可以解释“骄阳似火”。
阳晒得小树无精打采,小狗趴在树阴下伸着舌头不停喘气,这种情形可以解释“骄阳似火”。
夏天,地上的泥土晒得裂开了缝,仿佛在冒白烟,这种情形也可以解释“骄阳似火”。
2、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朗读第1~5小节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第一板块:导入课文
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同学们,你能说说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如果不知道的话,你会怎么办呢?
2、这词典可真好,能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你们知道吗?除了查有字的词典,还有一种更好的办法,那就是查“无字词典”。
出示课题:学会查“无字词典”
1、 齐读课题。
2、 看到这题目,你有何疑问吗?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 预习作业1
1.选择有代表性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小组内两两过关。
● 预习作业2
1.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交流。
2.点评。
(1)注意“词”的笔顺。
(2)“典”的下面一横要长。
(3)注意“突、烈、岸、岩、音”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要美观。
渗透:汉字富有智慧,通过笔画变化达到整体和谐、美观的效果。
3.小组内交流记忆方法。
4.集体闭眼书空。
● 预习作业3
1.抽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 预习作业4
1.抽组号为“3”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评价、纠正。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朗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那么我们就带着这几个问题一起来探讨一下“无字词典”是怎么一回事吧。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有意识地把课文分成几段请同学朗读。
相机正音。
第四板块:学习第1~5小节
1、暑期到了,聪聪跟随爸爸外出旅行,他是怎样的一副装束?心情怎样?指名朗读1、2自然段。
2、正在去景点的路上,爸爸突然问聪聪一个什么问题?(“骄阳似火”什么意思。)如果是你,你准备怎么回答?
3、这些都是大家最习惯的解释词语的办法。聪聪就是这么理解的,谁来读读聪聪的回答?(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
4、那么当时身边有没有解释“骄阳似火”一词的现成“词典”?
5、虽然聪明当时身边没有解释词语的真正的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但当时他们就处在这样的环境里,眼前的情景、周围的事物就是解释“骄阳似火”最好不过的词典。看看聪聪的爸爸是怎么解释的?
6、请学生划出爸爸对“骄阳似火”的解释。联系生活观察想一想:中午时分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树叶被晒的样子?
这就是“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所以爸爸说: “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指导朗读)
看来,通过观察身边事物来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和感受是一条有效的学习途径。
7、那下面考考大家,你们在生活中,找到可以解释“骄阳似火”的其他现象了吗?
8、看来留心观察生活,已经学会通过观察身边事物来理解词语的小朋友还真不少。
9、指导朗读第1~5小节。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作业
设计
★ 完成习字册上的生字,词语部分。
★ ★完成《一课一练》第1~3题。
教学内容
2、学会查“无字词典”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两种不同方法。
3.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
重难点
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爸爸是怎样解释“惊涛拍岸”的。
难点: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
资源
1.现在的孩子课余生活比较丰富,教学时应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回忆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2.对文中插图的运用,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想象图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3.学生已有的词语积累。
预习
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二、三小节诗歌内容。
2.在感受深或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复习(5分钟)
1. 朗读课文第1-5小节。
2.默写词语。
3.说说“骄阳似火”的意思。
第二板块:理解课文(25分钟)
(一)
1.自主学习。(5分钟)
【学习单一】
①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爸爸想到了什么?
③聪聪为什么高兴得嚷起来?
④自学时间:5分钟。
2.合作探究(3分钟)
3.展示。(6分钟)
(1)想象:浪花、渔船、沙滩、海鸥……
(2)滚滚的波涛、撞击岩石的声音。
【学习单二】
①爸爸“意味深长”地说,是一种怎样的情境,你们有谁也是这样对你意味深长的说过话?说了什么?
②“我”听了爸爸的话心理怎么想的?明白了什么?对你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③自学时间:6分钟。
(二)学习第九小节
1.自主学习。(6分钟)
2.展示。(5分钟)
(1)读第九自然段。
(2)联系生活,说说谁也向你说过意味深长的话。
3.理解“秋高气爽”。
“电闪雷鸣”
第三板块:总结诵读(10分钟)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诗歌。
2.总结。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第1-5小节。
2.默写词语。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
第二板块: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6-8小节
1.过渡: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来理解词语是学习的方法之一。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理解词语的另一种方法。
2.任务驱动。
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4.巡视、参与学生探究。
5.导学。
(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2)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3)观察课文插图。如果你也来到了海边,你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5)看到此情景,爸爸想起了什么?为什么想到“惊涛拍岸”一词?
眼前的景象和“惊涛拍岸”的意思像极了,怪不得聪聪会高兴得嚷起来——太像了,太像了!
小结:看来,把眼前看到的景象与学过的词义相比照,这又是一种理解词语、学习语言的好办法。
3、指导朗读第6~8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
(二)学习第九小节
1.任务驱动。
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4.巡视、参与学生探究。
5.导学。
(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2)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6.学习了本课,我们既获得了新的语文学习方法,又增长了本领。请你用本课学到的查“无字词典”的本领解释下列词语。
(1)秋高气爽——
(2)天空中闪电一个接一个,雷声一声紧一声,这情形使你想到词语——
第三板块:总结诵读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1. 完成《一课一练》。
2. 请你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无字词典”来说说“大雨如注”的意思;也可以自己来描绘一个景象,并自己用一个词概括。
3.收集有关学习的小故事。
作业
设计
见《补充》、《一课一练》。
3、学会查无字词典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6个生字只识不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3. 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
4.用骄阳似火一词,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
二、重点难点:
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
2.过渡到新课。
3.板书课题:2 学会查无字词典
4.设疑:无字词典指什么?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指名试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无字词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释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 岩石 理解 意味深长 聪明 不断
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5.识记词语,描红。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扩词练习;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⑵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细读2--5自然段:
集体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②聪聪是怎么回答的?③聪聪的回答对吗?
读后讨论:
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板书:骄阳似火--晒焉)
讨论:
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
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看图1>
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
无字词典指什么?
教师范读2-5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
3.细读6-8自然段。
同学自读6-8自然段。读后讨论: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
指导看图2,说说词语的意思。
4.小结。
5.指导朗读,启发朗读。
三、细读第9段:
1.指名读: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讨论: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怎样查无字词典?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完成书后三、四题;
3、用骄阳似火写一句话。
板书:
2 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 -------晒焉
涌,撞,崩-------惊涛拍岸
4、《学会查无字词典》教案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学会查“无字词典”》教案之二,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材分析:
我们听说的词典都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无字词典”,课文的题目就引起了人的阅读兴趣。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书本知识必须从体验中加深理解。本文中的爸爸在带领聪聪旅游中,并没有一味地沉浸在美好的山水中,而是通过巧妙的点拨和引导,让聪聪从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中走出来,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去领悟,从而认识到世界就是一本硕大的“无字词典”。全文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爸爸带聪聪去旅游;第二部分写在旅游途中学会查“无字词典”。在爸爸的引导下,聪聪对“骄阳似火”的认识就变得活生生了,对“惊涛拍岸”这个词语的意境有了感性的认识。通过本文的学习,让人们明白了“无字词典”不是别的,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和自然,而要学会查它,就要处处留心,认真体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重点:
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注意在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把§1~5小节读正确、流利。
2、体会爸爸和聪聪不同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玩了吗?玩的过程中你有些什么收获吗?
2、生讲自己暑假的收获、经历。
二、初读感知
过渡:暑假里有一位小朋友要聪聪也跟着爸爸到青岛去旅游了一趟,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他的收获是否和我们相同。
1、自由读: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试着联系课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字词情况检查
(2)指名读课文,有意识地请三位同学分读课文(1-5)(6-8)(9)。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交流讨论)
三、设置悬念
过渡:聪聪这一趟旅游的确很高兴,因为他不仅看到了青岛的迷人风光,同时还学到了一样本领,想知道是什么本领吗?
1、自由读§9,读通顺流利
2、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有字词典?无字词典?
3、只要我们和聪聪一起经历了这次旅行,相信这两个难题会被我们解决的。
5、自读§1~5,读准生字词。
6、指名读,正确、流利。
7、齐读。
8、这两个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呢?我们下堂课再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细读§1~5,体会有字词典与无字词典。
2、精读§6~8,进一步体会查无字词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细续体会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读通了§1~5,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聪聪和爸爸的一件怎样的事呢?
2、再指名读§1~5
爸爸问聪聪一个什么问题?聪聪怎么回答的?听了聪聪的回答,爸爸笑了笑,他满意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讨论交流
板书:骄阳似火
爸爸怎么解释的:两个人的解释谁正确?
他们不同在什么地方?比一比哪种好?
聪聪:背词典上的解释,没有实际的理解(板书:有字词典)
爸爸:来自生活、大自然,答案具体、直接。(板书:无字词典)
板书:烈日当空、树叶晒蔫了
4、你能结合生活来说说“骄阳似火”吗?
生可能会回答:
太阳当头
身上晒得火辣辣的
烈日当空
同学们身上满头是汗
烈日当空
地上晒得发烫
柏油马路都融化了
5、读爸爸说的话
讲:这不是……吗?是一句反问句
师范读。(读出亲切指正的口气。)指名读、齐读。
能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就是……解释。)
6、指名朗读§3~5三个重点段
指读,评议,练读,指读,齐读。
7、学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
要善于联系生活来理解词语,这就是学会查“无字字典”的方法。
二、精读§6~8,进一步体会无字词典。
1、自由轻声读§6~8
爸爸说:眼前的情景像不像“惊涛拍岸”,指的是什么情景?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自由读读、指名读,读出“汹涌澎湃”的气势(海面上……声音。)
板书:惊涛拍岸:大海边,波涛涌来,山崩地裂
2、爸爸用了“惊涛拍岸”来形容这番情景,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3、爸爸在这里是如何使用无字词典的呢?
把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和一个词语联系起来。
4、你会用这种方法吗?让我们来试试,好吗?
①一个地方盛开着许许多多的花,你想到了什么词?
(百花盛开,百花争艳)
②小明回家写作业总是很认真很专心,你想到了什么词?(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③天空中闪电一个接一个,雷声一声紧一声。(电闪雷鸣)
三、回复读§9,深化感受。
1、学到这里,你对文中的“无字词典”懂了吗?
“无字词典”指现实生活。
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怎样做?
学会留心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2、你怎么理解爸爸说话的意味深长?你来意味深长地说一说。
指读,评议,练读,齐读。
熟读爸爸说的话。
3、总结全文
四、作业
1、把解释“骄阳似火”的句子抄下来,并且再结合生活来写上两种“骄阳似火”的现象。
2、把解释“惊涛拍岸”的句子抄下来。
3、结合生活现象,写出词语(见教案)
①
②
③
4、描红
5、抄写词语
6、扩词
查( )( )( ) 典( )( )( )
聪( )( )( ) 岸( )( )( )
音( )( )( )
附板书:
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 马路上 烈日当空 树叶晒蔫
惊涛拍岸 大海边 波涛涌来 山崩地裂
有字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不仅……
无字词典 来自生活来自自然 而且……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学会查“无字词典”》教案之二,希望对你有帮助!
5、《学会查无字词典》教案
教材分析:
我们听说的词典都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无字词典”,课文的题目就引起了人的阅读兴趣。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书本知识必须从体验中加深理解。本文中的爸爸在带领聪聪旅游中,并没有一味地沉浸在美好的山水中,而是通过巧妙的点拨和引导,让聪聪从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中走出来,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去领悟,从而认识到世界就是一本硕大的“无字词典”。全文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爸爸带聪聪去旅游;第二部分写在旅游途中学会查“无字词典”。在爸爸的引导下,聪聪对“骄阳似火”的认识就变得活生生了,对“惊涛拍岸”这个词语的意境有了感性的认识。通过本文的学习,让人们明白了“无字词典”不是别的,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和自然,而要学会查它,就要处处留心,认真体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重点:
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注意在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把§1~5小节读正确、流利。
2、体会爸爸和聪聪不同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玩了吗?玩的过程中你有些什么收获吗?
2、生讲自己暑假的收获、经历。
二、初读感知
过渡:暑假里有一位小朋友要聪聪也跟着爸爸到青岛去旅游了一趟,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他的收获是否和我们相同。
1、自由读: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试着联系课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字词情况检查
(2)指名读课文,有意识地请三位同学分读课文(1-5)(6-8)(9)。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交流讨论)
三、设置悬念
过渡:聪聪这一趟旅游的确很高兴,因为他不仅看到了青岛的迷人风光,同时还学到了一样本领,想知道是什么本领吗?
1、自由读§9,读通顺流利
2、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有字词典?无字词典?
3、只要我们和聪聪一起经历了这次旅行,相信这两个难题会被我们解决的。
5、自读§1~5,读准生字词。
6、指名读,正确、流利。
7、齐读。
8、这两个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呢?我们下堂课再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细读§1~5,体会有字词典与无字词典。
2、精读§6~8,进一步体会查无字词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细续体会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读通了§1~5,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聪聪和爸爸的一件怎样的事呢?
2、再指名读§1~5
爸爸问聪聪一个什么问题?聪聪怎么回答的?听了聪聪的回答,爸爸笑了笑,他满意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讨论交流
板书:骄阳似火
爸爸怎么解释的:两个人的解释谁正确?
他们不同在什么地方?比一比哪种好?
聪聪:背词典上的解释,没有实际的理解(板书:有字词典)
爸爸:来自生活、大自然,答案具体、直接。(板书:无字词典)
板书:烈日当空、树叶晒蔫了
4、你能结合生活来说说“骄阳似火”吗?
生可能会回答:
太阳当头
身上晒得火辣辣的
烈日当空
同学们身上满头是汗
烈日当空
地上晒得发烫
柏油马路都融化了
5、读爸爸说的话
讲:这不是……吗?是一句反问句
师范读。(读出亲切指正的口气。)指名读、齐读。
能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就是……解释。)
6、指名朗读§3~5三个重点段
指读,评议,练读,指读,齐读。
7、学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
要善于联系生活来理解词语,这就是学会查“无字字典”的方法。
二、精读§6~8,进一步体会无字词典。
1、自由轻声读§6~8
爸爸说:眼前的情景像不像“惊涛拍岸”,指的是什么情景?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自由读读、指名读,读出“汹涌澎湃”的气势(海面上……声音。)
板书:惊涛拍岸:大海边,波涛涌来,山崩地裂
2、爸爸用了“惊涛拍岸”来形容这番情景,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3、爸爸在这里是如何使用无字词典的呢?
把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和一个词语联系起来。
4、你会用这种方法吗?让我们来试试,好吗?
①一个地方盛开着许许多多的花,你想到了什么词?
(百花盛开,百花争艳)
②小明回家写作业总是很认真很专心,你想到了什么词?(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③天空中闪电一个接一个,雷声一声紧一声。(电闪雷鸣)
三、回复读§9,深化感受。
1、学到这里,你对文中的“无字词典”懂了吗?
“无字词典”指现实生活。
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怎样做?
学会留心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2、你怎么理解爸爸说话的意味深长?你来意味深长地说一说。
指读,评议,练读,齐读。
熟读爸爸说的话。
3、总结全文
四、作业
1、把解释“骄阳似火”的句子抄下来,并且再结合生活来写上两种“骄阳似火”的现象。
2、把解释“惊涛拍岸”的句子抄下来。
3、结合生活现象,写出词语(见教案)
①
②
③
4、描红
5、抄写词语
6、扩词
查( )( )( ) 典( )( )( )
聪( )( )( ) 岸( )( )( )
音( )( )( )
附板书:
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 马路上 烈日当空 树叶晒蔫
惊涛拍岸 大海边 波涛涌来 山崩地裂
有字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不仅……
无字词典 来自生活来自自然 而且……
6、《学会查无字词典》教案
教材分析:
我们听说的词典都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无字词典”,课文的题目就引起了人的阅读兴趣。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书本知识必须从体验中加深理解。本文中的爸爸在带领聪聪旅游中,并没有一味地沉浸在美好的山水中,而是通过巧妙的点拨和引导,让聪聪从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中走出来,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去领悟,从而认识到世界就是一本硕大的“无字词典”。全文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爸爸带聪聪去旅游;第二部分写在旅游途中学会查“无字词典”。在爸爸的引导下,聪聪对“骄阳似火”的认识就变得活生生了,对“惊涛拍岸”这个词语的意境有了感性的认识。通过本文的学习,让人们明白了“无字词典”不是别的,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和自然,而要学会查它,就要处处留心,认真体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重点:
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注意在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把§1~5小节读正确、流利。
2、体会爸爸和聪聪不同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玩了吗?玩的过程中你有些什么收获吗?
2、生讲自己暑假的收获、经历。
二、初读感知
过渡:暑假里有一位小朋友要聪聪也跟着爸爸到青岛去旅游了一趟,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他的收获是否和我们相同。
1、自由读: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试着联系课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字词情况检查
(2)指名读课文,有意识地请三位同学分读课文(1-5)(6-8)(9)。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交流讨论)
三、设置悬念
过渡:聪聪这一趟旅游的确很高兴,因为他不仅看到了青岛的迷人风光,同时还学到了一样本领,想知道是什么本领吗?
1、自由读§9,读通顺流利
2、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有字词典?无字词典?
3、只要我们和聪聪一起经历了这次旅行,相信这两个难题会被我们解决的。
5、自读§1~5,读准生字词。
6、指名读,正确、流利。
7、齐读。
8、这两个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呢?我们下堂课再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细读§1~5,体会有字词典与无字词典。
2、精读§6~8,进一步体会查无字词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细续体会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读通了§1~5,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聪聪和爸爸的一件怎样的事呢?
2、再指名读§1~5
爸爸问聪聪一个什么问题?聪聪怎么回答的?听了聪聪的回答,爸爸笑了笑,他满意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讨论交流
板书:骄阳似火
爸爸怎么解释的:两个人的解释谁正确?
他们不同在什么地方?比一比哪种好?
聪聪:背词典上的解释,没有实际的理解(板书:有字词典)
爸爸:来自生活、大自然,答案具体、直接。(板书:无字词典)
板书:烈日当空、树叶晒蔫了
4、你能结合生活来说说“骄阳似火”吗?
生可能会回答:
太阳当头
身上晒得火辣辣的
烈日当空
同学们身上满头是汗
烈日当空
地上晒得发烫
柏油马路都融化了
5、读爸爸说的话
讲:这不是……吗?是一句反问句
师范读。(读出亲切指正的口气。)指名读、齐读。
能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就是……解释。)
6、指名朗读§3~5三个重点段
指读,评议,练读,指读,齐读。
7、学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
要善于联系生活来理解词语,这就是学会查“无字字典”的方法。
二、精读§6~8,进一步体会无字词典。
1、自由轻声读§6~8
爸爸说:眼前的情景像不像“惊涛拍岸”,指的是什么情景?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自由读读、指名读,读出“汹涌澎湃”的气势(海面上……声音。)
板书:惊涛拍岸:大海边,波涛涌来,山崩地裂
2、爸爸用了“惊涛拍岸”来形容这番情景,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3、爸爸在这里是如何使用无字词典的呢?
把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和一个词语联系起来。
4、你会用这种方法吗?让我们来试试,好吗?
①一个地方盛开着许许多多的花,你想到了什么词?
(百花盛开,百花争艳)
②小明回家写作业总是很认真很专心,你想到了什么词?(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③天空中闪电一个接一个,雷声一声紧一声。(电闪雷鸣)
三、回复读§9,深化感受。
1、学到这里,你对文中的“无字词典”懂了吗?
“无字词典”指现实生活。
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怎样做?
学会留心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2、你怎么理解爸爸说话的意味深长?你来意味深长地说一说。
指读,评议,练读,齐读。
熟读爸爸说的话。
3、总结全文
四、作业
1、把解释“骄阳似火”的句子抄下来,并且再结合生活来写上两种“骄阳似火”的现象。
2、把解释“惊涛拍岸”的句子抄下来。
3、结合生活现象,写出词语(见教案)
①
②
③
4、描红
5、抄写词语
6、扩词
查(
)(
)(
)
典(
)(
)(
)
聪(
)(
)(
)
岸(
)(
)(
)
音(
)(
)(
)
附板书:
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
马路上
烈日当空
树叶晒蔫
惊涛拍岸
大海边
波涛涌来
山崩地裂
有字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不仅……
无字词典
来自生活来自自然
而且……
7、《学会查无字词典》教案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6个生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3.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
4.用“骄阳似火”一词,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
二、重点难点:
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
2.过渡到新课。
3.板书课题:2
学会查“无字词典”
4.设疑:
“无字词典”指什么?
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指名试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无字词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释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
岩石
理解
意味深长
聪明不断
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5.识记词语,描红。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扩词练习;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⑵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细读2--5自然段:
集体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②聪聪是怎么回答的?③聪聪的回答对吗?
读后讨论:
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板书:骄阳似火--晒焉)
讨论:
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
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看图1>
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无字词典”指什么?
教师范读2-5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
3.细读6-8自然段。
同学自读6-8自然段。
读后讨论:
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
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
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
指导看图2,说说词语的意思。
4.小结。
5.指导朗读,启发朗读。
三、细读第9段:
1.指名读:
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讨论:
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
怎样查“无字词典”?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完成书后三、四题;
3、用“骄阳似火”写一句话。
板书:
2
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晒焉
涌,撞,崩-------惊涛拍岸
8、《学会查无字词典》教案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6个生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3.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
4.用“骄阳似火”一词,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
二、重点难点:
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
2.过渡到新课。
3.板书课题:2
学会查“无字词典”
4.设疑:
“无字词典”指什么?
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指名试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无字词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释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
岩石
理解
意味深长
聪明不断
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5.识记词语,描红。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扩词练习;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⑵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细读2--5自然段:
集体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②聪聪是怎么回答的?③聪聪的回答对吗?
读后讨论:
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板书:骄阳似火--晒焉)
讨论:
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
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看图1>
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无字词典”指什么?
教师范读2-5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
3.细读6-8自然段。
同学自读6-8自然段。
读后讨论:
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
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
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
指导看图2,说说词语的意思。
4.小结。
5.指导朗读,启发朗读。
三、细读第9段:
1.指名读:
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讨论:
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
怎样查“无字词典”?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完成书后三、四题;
3、用“骄阳似火”写一句话。
板书:
2
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晒焉
涌,撞,崩-------惊涛拍岸
9、《学会查无字词典》教案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学会查“无字词典”》教案之一,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6个生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3.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
4.用“骄阳似火”一词,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
二、重点难点:
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
2.过渡到新课。
3.板书课题:2
学会查“无字词典”
4.设疑:
“无字词典”指什么?
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指名试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无字词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释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
岩石
理解
意味深长
聪明不断
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5.识记词语,描红。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扩词练习;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⑵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细读2--5自然段:
集体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②聪聪是怎么回答的?③聪聪的回答对吗?
读后讨论:
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板书:骄阳似火--晒焉)
讨论:
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
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看图1>
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无字词典”指什么?
教师范读2-5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
3.细读6-8自然段。
同学自读6-8自然段。
读后讨论:
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
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
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
指导看图2,说说词语的意思。
4.小结。
5.指导朗读,启发朗读。
三、细读第9段:
1.指名读:
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讨论:
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
怎样查“无字词典”?
四、作业:
1、练读课文;
2、完成书后三、四题;
3、用“骄阳似火”写一句话。
板书:
2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晒焉
涌,撞,崩-------惊涛拍岸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学会查“无字词典”》教案之一,希望对你有帮助!
10、《学会查无字词典》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重难点: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无字词典”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内容: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运用“无字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师:昨天同学们在初读课文的时候提出了什么是无字词典和怎样查无字词典的疑问,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两个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第二课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二、初步感知,理清课文主要内容。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看看爸爸帮助聪聪理解了什么词语的意思?请用“——”勾出来。
2、板书“骄阳似火”、“惊涛拍岸”,并读一读,读准字音。
三、学习课文,理解意思:
(一)、理解“骄阳似火”(即课文第2——5自然段)。
1、对“骄阳似火”这个词语,聪聪是怎样理解的?爸爸是怎样理解的?请用“~~~~~”勾出来。
2、抽学生读一读勾出的句子,体会他们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1)、聪聪是背的词典上的解释。
(2)、爸爸是结合身边的事物来解释。
3、小结:结合身边的事物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这就是查无字词典。
4、迁移练习:
(1)、请孩子们观察书上插图中的人物,能用上“骄阳似火”这个词语吗?
(2)、想一想夏天烈日当空的情形,选择一种事物来说一说。(可以说人、动物、植物等)
(二)、理解“惊涛拍岸”(即第6——8自然段)。
1、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的时候,另一种情景又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请大家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看着那画面,你仿佛还听到了什么?
2、看看文中是怎么描写这种情景的?读一读课文,用——勾出来。
3、指导朗读,注意“滚滚、涌来、撞击、山崩地裂”。
4、小结: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由得将自己以前知道的词语相对照,又是查无字词典的另一种方法。(板书)
(三)、学习第九自然段:
师:学到这里,你们知道“有字词典”和“无字词典”分别指的是什么吗?对于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它们的作用大吗?
1、读读第九自然段。
2、说说自己对“有字词典”和“无字词典”的理解,并说说自己怎样运用“无字词典”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拓展练习:
1、运用刚刚学会的查无字词典的方法,你能说说“热闹非凡”、“悠闲自在”的意思吗?
2、教师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2、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
结合身边事物
惊涛拍岸
结合眼前景象
11、《学会查无字词典》第二课时教案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学会查“无字词典”》第二课时教案之一,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重难点: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无字词典”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内容: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运用“无字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师:昨天同学们在初读课文的时候提出了什么是无字词典和怎样查无字词典的疑问,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两个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第二课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二、初步感知,理清课文主要内容。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看看爸爸帮助聪聪理解了什么词语的意思?请用“——”勾出来。
2、板书“骄阳似火”、“惊涛拍岸”,并读一读,读准字音。
三、学习课文,理解意思:
(一)、理解“骄阳似火”(即课文第2——5自然段)。
1、对“骄阳似火”这个词语,聪聪是怎样理解的?爸爸是怎样理解的?请用“~~~~~”勾出来。
2、抽学生读一读勾出的句子,体会他们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1)、聪聪是背的词典上的解释。
(2)、爸爸是结合身边的事物来解释。
3、小结:结合身边的事物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这就是查无字词典。
4、迁移练习:
(1)、请孩子们观察书上插图中的人物,能用上“骄阳似火”这个词语吗?
(2)、想一想夏天烈日当空的情形,选择一种事物来说一说。(可以说人、动物、植物等)
(二)、理解“惊涛拍岸”(即第6——8自然段)。
1、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的时候,另一种情景又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请大家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看着那画面,你仿佛还听到了什么?
2、看看文中是怎么描写这种情景的?读一读课文,用——勾出来。
3、指导朗读,注意“滚滚、涌来、撞击、山崩地裂”。
4、小结: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由得将自己以前知道的词语相对照,又是查无字词典的另一种方法。(板书)
(三)、学习第九自然段:
师:学到这里,你们知道“有字词典”和“无字词典”分别指的是什么吗?对于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它们的作用大吗?
1、读读第九自然段。
2、说说自己对“有字词典”和“无字词典”的理解,并说说自己怎样运用“无字词典”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拓展练习:
1、运用刚刚学会的查无字词典的方法,你能说说“热闹非凡”、“悠闲自在”的意思吗?
2、教师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2、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
结合身边事物
惊涛拍岸
结合眼前景象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学会查“无字词典”》第二课时教案之一,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