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教学设计_评课稿_案例一等奖

《比尾巴教学设计_评课稿_案例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比尾巴教学设计_评课稿_案例一等奖

1、比尾巴教学设计_评课稿_案例一等奖

一、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问答式朗读课文。背诵下来。

2、 知道6种小动物尾巴的样子。

3、 创新点:在认识6种小动物的基础上,通过 “猜一猜,改一改”的游戏让学生认识其他一些小动物的尾巴,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

二、 教学重难点

1、 知道6种小动物的尾巴的样子,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

2、 朗读、背诵课文。

三、 教学用具

CAI 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今天老师听说呀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要举行比尾巴的比赛,小朋友你们想去看看吗?好,那我们就坐上“前进号”小汽车到动物王国好吗?在路上呀,小朋友一边欣赏优美的音乐,一边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今天动物王国会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比赛。下面我们赶快出发吧。(出示CAI)

2、到了动物王国,你想象会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比赛呢?指名说。

3、哦,会有这些小动物来比赛呢!(相机用CAI出示图片)。

4、那么它们都跟谁比呢?比的结果怎么样呢?小朋友想知道吗?(想)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3课《比尾巴》。(板书课题)

指名读,齐读。

二、 初读课文。

a) 请小朋友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b) 再读课文。请用铅笔在课文里找出生字宝宝,并多读几遍,记住它们的字音。

c) 下面我们玩一个“摘苹果”的游戏。等会老师出示生字,如果小朋友能正确读出字音,那么老师就摘下一个苹果送给你,我看谁会得到这些大苹果。

d) 检查生字情况。指名读,齐读。

e) 小朋友表现真棒,顺利地得到了这些大苹果。

三、 学习课文。

a) 来参加比赛的小动物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我们第一轮的小选手。(CAI出示)

b) 第一轮来了哪些小动物呢?(指名说)

c) 好,下面就来比一比。

谁的尾巴长?(猴子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兔子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老师问,指名答)

d) 下面老师请一位小朋友上台来,像刚才老师那样问小朋友,然后抽同学答。(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

e) 同桌两个互相练习一问一答,可以加些动作。

f) 指名表演。

g) 男女同学练习。

h) 通过这一轮的比赛,小朋友知道了什么呢?

i) 为什么说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呢?(因为松鼠的尾巴很大,跳下来的时候有平衡的作用,下雨的时候它可以遮雨,有太阳的时候可以挡住太阳。)]

j) 瞧,那边公鸡大哥领着第二轮的小选手来了向我们走来了。(出示CAI)

k) 这来了哪些小动物呢?

l) 下面来比比看。

m) 谁的尾巴弯?谁接着老师的来问?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

老师问,学生答。

n) 你可以下位找你最要好的朋友练习问答。

o) 指名说。一二大组和三四大组练习说。

p) 下面请小朋友自由地读课文,并试着背下来。

q) 能背的站起来一起背。

四、 课间休息,表演歌舞。

下面我们轻松轻松,一起来表演《泼水歌》

五、 拓展。

a) 除了刚才的小动物来参加比赛外,还有一群小动物也赶来参加比赛了呢!

(出示CAI)

b) 又来了哪些小动物?(指名说。)

c) 小朋友可以邀请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来参加比赛,但现在不能告诉大家,因为下面我们就要玩一个“改一改,猜一猜”的游戏。怎么玩呢?讲方法。把刚才比赛时说的问句如“谁的尾巴长?”的“长”改成其他的词,也就是要抓住你所邀请的那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自己编一个问题,然后问大家,让大家来猜猜你邀请是哪个小动物来比赛。好,老师也想好了一个问题。(问小朋友)下面请小朋友像刚才那样编一个问题问大家,好吗?先自己想想。我要看看哪个小朋友说的好,如果说得好,老师要奖小朋友一样精美的奖品。

d) 指名说,然后学生自己抽同学回答。(强调编的问题要抓住小动物尾巴的特点。)

e) 刚才小朋友的编的问题可真棒。

f) 下面又来了一群粗心的小动物。(老师出示图片,贴在黑板上。)

g) 小朋友发现了什么?(没有尾巴)

h) 对,它们很粗心,把自己的尾巴都放在了家里,忘记带了,那下面要请小朋友来帮帮它们,把它们的尾巴给找回来,然后把尾巴贴上去。

i) 接下来我们就找尾巴。(出示CAI)

j) 请学生上台来找尾巴,贴尾巴。

k) 小朋友很准确地帮它们把尾巴找回来了。那下面请小朋友模仿这些尾巴,把书上少了尾巴的小动物画上去,看谁画得好。

l) 学生画尾巴。(放录音)

六、 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不同小动物的尾巴,它有不同的特点。老师希望小朋友课余的时候多看看一些课外书籍,去了解更多的知识。

课后记:

这节课以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参加比赛的故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其中穿插了一些游戏,如“摘苹果”、“找尾巴”、“贴尾巴”等,这符合低年级的好动、好玩、好表现的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兴趣比较高。我还制作了一些有趣、美观的CAI来辅助教学,这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吸引了学生。这节课的重点放在训练学生朗读上,尤其指导学生读疑问句,要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除此之外,我还设计了“改一改 猜一猜”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仿照书上的问题自己设计问题,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求异思维,学生的兴趣很高。上完这节课后,觉得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可以在前半部分稍压缩一点,把后面的“贴尾巴”、“画尾巴”的环节补上去,那样就会更好了。


2、比尾巴教学设计_评课稿_案例

一、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问答式朗读课文。背诵下来。

2、 知道6种小动物尾巴的样子。

3、 创新点:在认识6种小动物的基础上,通过 “猜一猜,改一改”的游戏让学生认识其他一些小动物的尾巴,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

二、 教学重难点

1、 知道6种小动物的尾巴的样子,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

2、 朗读、背诵课文。

三、 教学用具

CAI 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今天老师听说呀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要举行比尾巴的比赛,小朋友你们想去看看吗?好,那我们就坐上“前进号”小汽车到动物王国好吗?在路上呀,小朋友一边欣赏优美的音乐,一边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今天动物王国会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比赛。下面我们赶快出发吧。(出示CAI)

2、到了动物王国,你想象会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比赛呢?指名说。

3、哦,会有这些小动物来比赛呢!(相机用CAI出示图片)。

4、那么它们都跟谁比呢?比的结果怎么样呢?小朋友想知道吗?(想)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3课《比尾巴》。(板书课题)

指名读,齐读。

二、 初读课文。

a) 请小朋友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b) 再读课文。请用铅笔在课文里找出生字宝宝,并多读几遍,记住它们的字音。

c) 下面我们玩一个“摘苹果”的游戏。等会老师出示生字,如果小朋友能正确读出字音,那么老师就摘下一个苹果送给你,我看谁会得到这些大苹果。

d) 检查生字情况。指名读,齐读。

e) 小朋友表现真棒,顺利地得到了这些大苹果。

三、 学习课文。

a) 来参加比赛的小动物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我们第一轮的小选手。(CAI出示)

b) 第一轮来了哪些小动物呢?(指名说)

c) 好,下面就来比一比。

谁的尾巴长?(猴子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兔子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老师问,指名答)

d) 下面老师请一位小朋友上台来,像刚才老师那样问小朋友,然后抽同学答。(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

e) 同桌两个互相练习一问一答,可以加些动作。

f) 指名表演。

g) 男女同学练习。

h) 通过这一轮的比赛,小朋友知道了什么呢?

i) 为什么说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呢?(因为松鼠的尾巴很大,跳下来的时候有平衡的作用,下雨的时候它可以遮雨,有太阳的时候可以挡住太阳。)]

j) 瞧,那边公鸡大哥领着第二轮的小选手来了向我们走来了。(出示CAI)

k) 这来了哪些小动物呢?

l) 下面来比比看。

m) 谁的尾巴弯?谁接着老师的来问?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

老师问,学生答。

n) 你可以下位找你最要好的朋友练习问答。

o) 指名说。一二大组和三四大组练习说。

p) 下面请小朋友自由地读课文,并试着背下来。

q) 能背的站起来一起背。

四、 课间休息,表演歌舞。

下面我们轻松轻松,一起来表演《泼水歌》

五、 拓展。

a) 除了刚才的小动物来参加比赛外,还有一群小动物也赶来参加比赛了呢!

(出示CAI)

b) 又来了哪些小动物?(指名说。)

c) 小朋友可以邀请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来参加比赛,但现在不能告诉大家,因为下面我们就要玩一个“改一改,猜一猜”的游戏。怎么玩呢?讲方法。把刚才比赛时说的问句如“谁的尾巴长?”的“长”改成其他的词,也就是要抓住你所邀请的那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自己编一个问题,然后问大家,让大家来猜猜你邀请是哪个小动物来比赛。好,老师也想好了一个问题。(问小朋友)下面请小朋友像刚才那样编一个问题问大家,好吗?先自己想想。我要看看哪个小朋友说的好,如果说得好,老师要奖小朋友一样精美的奖品。

d) 指名说,然后学生自己抽同学回答。(强调编的问题要抓住小动物尾巴的特点。)

e) 刚才小朋友的编的问题可真棒。

f) 下面又来了一群粗心的小动物。(老师出示图片,贴在黑板上。)

g) 小朋友发现了什么?(没有尾巴)

h) 对,它们很粗心,把自己的尾巴都放在了家里,忘记带了,那下面要请小朋友来帮帮它们,把它们的尾巴给找回来,然后把尾巴贴上去。

i) 接下来我们就找尾巴。(出示CAI)

j) 请学生上台来找尾巴,贴尾巴。

k) 小朋友很准确地帮它们把尾巴找回来了。那下面请小朋友模仿这些尾巴,把书上少了尾巴的小动物画上去,看谁画得好。

l) 学生画尾巴。(放录音)

六、 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不同小动物的尾巴,它有不同的特点。老师希望小朋友课余的时候多看看一些课外书籍,去了解更多的知识。

课后记:

这节课以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参加比赛的故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其中穿插了一些游戏,如“摘苹果”、“找尾巴”、“贴尾巴”等,这符合低年级的好动、好玩、好表现的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兴趣比较高。我还制作了一些有趣、美观的CAI来辅助教学,这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吸引了学生。这节课的重点放在训练学生朗读上,尤其指导学生读疑问句,要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除此之外,我还设计了“改一改 猜一猜”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仿照书上的问题自己设计问题,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求异思维,学生的兴趣很高。上完这节课后,觉得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可以在前半部分稍压缩一点,把后面的“贴尾巴”、“画尾巴”的环节补上去,那样就会更好了。


3、我的好______________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用一件事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好品质。

2、能围绕人物某一方面的好品质具体写出人物的语言、行动和神态。

3、感受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

二、教学准备:

小黑板

三、教学重难点:

能围绕人物某一方面的好品质具体写出人物的语言和行动。

四、教学过程:

(一)、品味言行 感知激趣 (8分钟)

1、(铃声响后)教师昂首阔步,精神饱满地走进教室,师生问好。

2、师:你觉得今天老师精神怎么样?(生:精神特别饱满……)板书:精神饱满

3、师:可我又没说,你们怎么知道我精神特别饱满?(生:昂首挺胸……)

师随机板书:昂首挺胸 微笑 大步走进 响亮地说……

4、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些词都是人物的什么?(板书:语言、动作、神态)

5、师:谁能用上这些词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刚才的周老师吗?(学生说)

6、师:听同学们一说,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同学们都说我精神饱满了。由此可见介绍好人物的言、神、行有什么作用?(人物的言、行、神能反映人物的品质特点)板书: 品质特点

7、小结:是啊,人物的言行十分的重要,能反映人物的品质特点。刚才同学们抓住了老师

的语言、动作、神态把老师的精神饱满说得惟妙惟肖。接下来我们也像这样来说说自己身边的人好吗?

(二)、揭示课题 拓展思路 (五分钟)

1、师:那好,我们就以《我的好______》为题,来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人。(板书课题)看

了题目中这个“好”字,我想同学肯定都已经明白了。今天,我们介绍的人必须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了吧?

2、哪些是人的好品质呢?板书:助人为乐 关心他人 拾金不昧 为人民服务 见义勇为 诚实守信……

2、师:我们身边哪些人具有这些好品质?值得我们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呢?(学生说:爸爸

妈妈 爷爷 奶奶 叔叔 阿姨 弟弟 妹妹 邻居 同学 伙伴 老师)

(三)、确定对象 指导选材 (十二分钟)

1、师:我们身边具有好思想的人真不少啊。这么多人当中你最想介绍谁?介绍他(她)的什么好品质?关于这个好品质你知道他的哪些事?请你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用这样的格式(人——品质——事情)列一列,然后告诉大家好吗?

2、学生确定写作对象和习作中心,思索相关材料,师巡视。

3、指名交流。师:这位同学找了这么多材料来说明他( )的( )品质?(你们有什么

发现吗?)可惜我们课堂上时间有限不能每件都说,如果让大家来挑一件介绍,你会选哪一件?为什么?最能反映人物品质的事

4、师:老师刚才发现还有很多同学也找了很多的材料。你也能从中找出最能反映人物品质

的一件事来,并说说理由吗?同桌互相说一说,评一评。

5、师:想好自己要写的人和事了吗?谁再来说一下。

(四)、片段指导 写好言行 (十二分钟)

1、师:现在我们确定好了要介绍的人和他的品质,有了最能反映人物品质的事情,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先用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写一写最能反映人物品质的片段,跟大家来交流一下好吗?

2、学生练写

3、指名说说

4、点评

(1)、抓住是否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习惯。

(2)、能否反映人物的个性化特点和品质

5、、同桌交换互评。

(五)、继续习作 谋篇布局

1、学生继续习作

2、师巡视,作个别辅导。

板书:

我的好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品质

助人为乐 品质特点 精神饱满

爱护公物

关心他人 语言 昂首挺胸

拾金不昧 动作 微笑

为人民服务 神态 大步走进

见义勇为 响亮地说

诚实守信

…… ……

资料提供者:zhou

4、《_______爱我,我爱_______》教学设计

一、背景知识

1.本次习作训练是一次记事作文训练。

2.教材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习作要求”。“习作要求”有两点,一是要求“写发生在我和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小伙伴……之间的事。”二是作文必须真实,要“写出真情实感。”第二部分是“习作提示”。提示习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习作记真人真事,写作范围很广,只要记的是自己与他人之间发生的事都行,父母、老师、同学、伙伴、医生等都行。②习作要赞颂的是真挚健康的情感,可以是骨肉亲情,也可以是师生情、同学情、邻里情,还可以是病友情。③习作题目是半命题,但题中有两个“爱”。“爱”是双方的,要写好双方的活动,但习作又不是平均用力,写明应有详有略。

二、教学目标

1.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真诚的情感。

2.有真实具体的事例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能用人物的言行和心理描写表达中心思想。

3.能有详有略地处理写作材料,安排结构。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真实具体的事例,用人物之间的言行、心理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的美好情感。

难点:学会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

教案实例

一、 教学准备

让学生整理素材,了解班内典型材料,安排优生先写习作,作教学示范引路。

二、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真诚的情感,审清题意,选准写作对象,试写人物言行和心理的重点片断。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揭题。

你最尊敬爱戴的是谁?为什么敬他爱他?

怎样把你们之间那份真诚美好的感情写下来呢?揭题《爱我,我爱》

2.审清题意。读题,讨论:

这篇作文要写的是什么?最重要的作文要求是什么?

作文题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这“爱”可以是写哪些真挚的感情?你最想写的是谁?最想赞颂什么感情?你们之间有哪些事值得回味和记述?

3.草拟提纲。

(1)先补全题目。

(2)写明作文的目的,罗列回忆出的素材。

(3)出示灯片,学生进行判断。

题目:奶奶爱我,我爱奶奶。

素材:爸妈出差,李奶奶接我到她家住。

中队要举行放风筝比赛,李奶奶把准备给孙子的新风筝给我。

我爱吃果冻,李奶奶赶到超市给我买。

我得了好成绩第一个告诉李奶奶。

我用积攒的零花钱为李奶奶生日在电视台点了一支歌。

奶奶生病住院,我和妈妈去医院看她。

这些素材中哪些可作为习作的材料?哪些不该写入?为什么?

(4)学生各自草拟题目,决定作文材料。

4.试定习作片断。

先由预先写好的学生读习作片断。再由同学评议习作优势,作者说明这样写的原因。最后学生各自试写。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交流习作试写片断,懂得正确安排文章详略。

(二)教学过程

1.试写交流。

抽优、中两位学生谈试写片断,指导怎样抓住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和神态、心理,突出中心思想。

2.学会详略。

《爱我,我爱》写几个人之间的事?(两个人或两方的事。)

《爱我,我爱》是不是《爱我》加上《我爱》?在写作时要注意什么?

请事先准备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并让学生判断,习作详写的是什么,略写的是什么。再请小作者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

3.学生写全文。

5、《好________》教学设计

《好________》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先概述后举例的方法写出自己熟悉的人的优秀品质。

2.抒发对人物好品质的赞颂之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先概述后举例的方法写出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的好品质。

难点:学习用概述的方法而不是总起句写人物好品质。

教学准备

事先公布习作题目,由学生观察收集材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明确习作要求,打开思路,确定写作对象。

2.重读《忆铁人》,学习“参考片断”,选择材料,开始习作。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审题。

这次习作《好》是什么类型的题目?

(写人的半命题习作,习作前须补全题目。)

习作可以写什么人?

(熟悉的有“好品质”的人都行:老师、爸妈、同学、邻居、民警、医生……)

这次习作跟四、五年级写过的写人作文有什么不同?

(①这次必须写人的“优秀品质”,而不是好性格、好脾气,光是天真可爱也不行;②这次不是用一件事写入,也不是记二三事写人,而是用先概述后举例的写法写人。)

2.选定写作对象。

在自己的身边,感到最亲最好的人是谁?在这些人中间,你和他们交往中印象最深刻,曾经让你感动的是什么事?

四人小组议论——全班指名交流。

3.重读课文,研究写法。

这次习作感到最为难的是什么?该怎么解决?

(①材料很多该怎么选定写什么?②怎样做到先概述后举例?)

(1)灯片出示《好妈妈》的材料供学生选择判断。

中心思想:赞扬妈妈爱孩子、孝敬老人的优秀品质。

材料:①妈妈歌唱得很好听。

②妈妈双休日坚持读业余大学。

③早上妈妈抢过奶奶的篮子去菜场买菜。

④中午妈妈赶回家给我和奶奶烧饭菜。

⑤妈妈省下奖金替我买羽绒衣。

⑥晚上妈妈帮我解数学难题。

⑦那回奶奶中暑,妈妈背着去医院,陪了两天两夜。

⑧妈妈菜烧得很好吃。

根据中心思想,哪些材料无关不必写?哪一件材料应该作为

重点具体举例?哪些材料应该概述?

(2)重读《忆铁人》,研究先概述后举例的写法。

《忆铁人》举的是一件什么事?概述的是哪一件?概述和举例是什么关系?

“参考片断”《我们大院的好管家》写的是什么?这概述和总起有什么不同?

4.学生独立选择,先试写概述一段。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交流评价学生概述部分,突破难点。

2.交流举例的具体写法,完成习作。

(二)教学过程

1.交流概述段落的写法。

指名三人读试写的段落。要求读习作题目、习作中心,概述段落。然后评议:①概述是否符合题目和中心的要求?②概述的文句是否简洁而生动?③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应该注意?

2.修改自己的概述段落。

3.独立写“举例”部分。

4.让写作优生介绍“举例”部分,先读再介绍:为什么选

这个例子?是怎样把例子写具体的?

5.各自修改誊抄习作。

6、《好________》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背景知识

1.这是一次写人的习作训练,也是小学阶段写人的最高要求:用先概述后举例的方法写一个人,写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2.教材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习作要求”。第二部分是“习作提示”。习作提示一是揭示习作对象,不论是谁,只要是真实的、确实优秀的,均可;二是提示习作选材必须真实,写“自己熟悉的”;三是提示写作写法先概述后举例,写好一件感人的具体事例。第三部分是“参考片断”。参考片断《我们大院的好管家》提供的本次习作要求的“概述”部分。尽管片断中写到春天种花铺草,夏天挨户送蜡烛,秋天为陈爷爷熬药,冬天扫雪的事,但这些事都是概括地一句写过,并未作为一件具体的事展开记叙。这一点是注意。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用先概述后举例的方法写出自己熟悉的人的优秀品质。

2.抒发对人物好品质的赞颂之情。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选概述后举例的方法写出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的好品质。

难点:学习用概述的方法而不是总起句写人物好品质。

教案实例

一、教学准备

事先公布习作题目,由学生观察收集材料。

二、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明确习作要求,打开思路,确定写作对象。

2.重读《忆铁人》,研究先概述后举例的写法。

《忆铁人》举的是一件什么事?概述的是哪一件?概述和举例是什么关系?

“参考片断”《我们大院的好管家》写的是什么?这概述和总起有什么不同?

3.学生独立选择,先试写概述一段。

4.学生独立选择,先试写概述一段。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交流评价学生概述部分,突破难点。

2.交流举例的具体写法,完成习作。

(二)教学过程

1.交流概述段落的写法。

指名三人读试写的段落。要求读习作题目、习作中心,概述段落。然后评议:①概述是否符合题目和中心的要求?②概述的文句是否简洁而生动?③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应该注意?

2.修改自己的概述段落。

3.独立写“举例”部分。

4.让写作优生介绍“举例”部分,先读再介绍:为什么选这个例子?是怎样把例子写具体的?

5.各自修改誊抄习作

7、《好________》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先概述后举例的方法写出自己熟悉的人的优秀品质。

2.抒发对人物好品质的赞颂之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先概述后举例的方法写出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的好品质。

难点:学习用概述的方法而不是总起句写人物好品质。

教学准备

事先公布习作题目,由学生观察收集材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明确习作要求,打开思路,确定写作对象。

2.重读《忆铁人》,学习“参考片断”,选择材料,开始习作。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审题。

这次习作《好》是什么类型的题目?

(写人的半命题习作,习作前须补全题目。)

习作可以写什么人?

(熟悉的有“好品质”的人都行:老师、爸妈、同学、邻居、民警、医生……)

这次习作跟四、五年级写过的写人作文有什么不同?

(①这次必须写人的“优秀品质”,而不是好性格、好脾气,光是天真可爱也不行;②这次不是用一件事写入,也不是记二三事写人,而是用先概述后举例的写法写人。)

2.选定写作对象。

在自己的身边,感到最亲最好的人是谁?在这些人中间,你和他们交往中印象最深刻,曾经让你感动的是什么事?

四人小组议论——全班指名交流。

3.重读课文,研究写法。

这次习作感到最为难的是什么?该怎么解决?

(①材料很多该怎么选定写什么?②怎样做到先概述后举例?)

(1)灯片出示《好妈妈》的材料供学生选择判断。

中心思想:赞扬妈妈爱孩子、孝敬老人的优秀品质。

材料:①妈妈歌唱得很好听。

②妈妈双休日坚持读业余大学。

③早上妈妈抢过奶奶的篮子去菜场买菜。

④中午妈妈赶回家给我和奶奶烧饭菜。

⑤妈妈省下奖金替我买羽绒衣。

⑥晚上妈妈帮我解数学难题。

⑦那回奶奶中暑,妈妈背着去医院,陪了两天两夜。

⑧妈妈菜烧得很好吃。

根据中心思想,哪些材料无关不必写?哪一件材料应该作为

重点具体举例?哪些材料应该概述?

(2)重读《忆铁人》,研究先概述后举例的写法。

《忆铁人》举的是一件什么事?概述的是哪一件?概述和举例是什么关系?

“参考片断”《我们大院的好管家》写的是什么?这概述和总起有什么不同?

4.学生独立选择,先试写概述一段。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交流评价学生概述部分,突破难点。

2.交流举例的具体写法,完成习作。

(二)教学过程

1.交流概述段落的写法。

指名三人读试写的段落。要求读习作题目、习作中心,概述段落。然后评议:①概述是否符合题目和中心的要求?②概述的文句是否简洁而生动?③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应该注意?

2.修改自己的概述段落。

3.独立写“举例”部分。

4.让写作优生介绍“举例”部分,先读再介绍:为什么选

这个例子?是怎样把例子写具体的?

5.各自修改誊抄习作。

8、《________关心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集中注意力边听边记要点,概括出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2、 能围绕“关心我”说出一段内容具体、条理清楚的话。

重难点

说话围绕中心。按想好的要点叙说具体。

1.揭示课题,明确本次听力训练要求。

(1)预习课文相关部分内容,试说对“听”的要求的理解。

(明确:①赞扬准;②赞扬什么——中心;③怎样围绕中心——举了哪些事例。)

(2)一段话比较长,怎样才能记住?(明确方法:①仔细听

——注意力集中;②边听边想——记要点,脑记,笔记。)

2.插录音。听清楚“我”爸爸的身分.关心“我”什么,

讲厂哪几件事。

(1)逐题讨论,综合板书:

┌────────┬──────┐

│    事    │   中心  │

├────────┼──────┤

│  进我上医院  │  关心身体 │

├────────┼──────┤

│ 鼓励我学习钢琴 │  关心学习 │

└────────┴──────┘

(2)归纳方法:你是怎么记住要点的?

(①联系题目“关心我”,听时注意回答“关心”的句子。如,爸爸对我的健康特别关心;爸爸不仅关心我的身体,而且关心我的学习。 ②从事例中概括。)

3.再听录音。听清楚这位同学怎样围绕关心“我”身体,关心“我”学习这个中心诽说具体的,要求复述出具体情节要点(注意听、记主要情节要点。)

(1)山一人在小组中说,互相补充要点。

(2)课堂复述交流。(评价要点是否说齐,说话清晰,连贯,简洁。)

4 学习课文关于“说”的要求及提示。(①确定说谁。②确

定中心,想好关心“我”什么。研定事例,怎么关心“我”。确定说明顺序,理出要点。)

5.说活练习。

(1)指名说。(引路,评价说话条理及内容。)

(2)小组或同桌互说。

(3)课堂交流。(评价语言清晰,态度自然。)

6.总结述说自己学到了什么。

9、《一个________的人》教学设计

《一个________的人》教学设计之一

一、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训练的要求是“用一件事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本次习作的题目是“一个的人,”横线上所要求补充的词语正是反映的“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

“习作提示”说明了“一件事”和人的“思想品质”的关系:人的思想品质往往在所做工的事中表现出来。告诉学生可以选择一件事来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例文《储蓄罐空了》点明了文章的内容,如果按题目点明中心思想的要求,题目《储蓄罐空了》

可以改为《一个尊敬长辈的人》。当然,学生也可以以具体事情为题完成本次习作。

二、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用一件事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

2学习例文,感受《储蓄罐空了》一文中蕾蕾孝敬长辈的思想感情,进一步理解思想品质和所做事情的关系。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人物思想品质与所做事情的关系,学会通过一件事反映照人物的思想品质。

教学难点 :对所写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能准确选择一件事,比较具体地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

四、 教学准备:

让学生在自己熟的人中选一个较有特点的人物,想一想他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你是通过哪件事感受到的?

五、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内容和写作方法。

2学习例文,感受主人公蕾蕾孝敬长辈的思想品质,理解人物思想感情与所做事情之间的关系,选好材料开始作文。

(二)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明确本次习作任务。

2指导学习课文,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内容和写作方法。

(1) 带着问题读课文,说说本次习作训练的内容和要求。

半命题作文,写一个人。一个怎样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

(2) 阅读“习作提示”部分,说说我们可以怎样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特点。

(3) 阅读例文《储蓄罐空了》,思考:文章写谁?储蓄罐为什么会空的?这件事说明什么?

(4) 填空:《储蓄罐空了》这篇文章写()为了(),把自己节省了来的七()。这件事写出了她是一个()的人。因此,《储蓄罐空了》这个题目可以改成了《一个的人》。

3回忆本册学过的课文,哪此课文是通过事情写人物的思想品质的?其中哪些课文是通过一件事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的?反映了他们什么品质特点?是通过什么事情来表现的?

4确定本次习作自己要写的人及人物品质,选择好一件事。

(1) 交流各自要写的人,他们的特点,并说说准备通过哪件事来表现。师生共同评议所选的事,与要反映的人物品质是否相符?

(2) 读习作提示最后一段,划出句子:“注意选择好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一件事,并且把事情写完整,写具体。”想一想,我们怎们选择好一件事例呢?

① 选择的事例最能反映这个人的思想品质。如《晏子使楚》……

② 选择的事例经过部分比较具体(比较容易写具体)。如《月光曲》……

③ 在事情的经过部分,人物的言行比较具体。本册第三单元习作已经提出将人物的言行写具体的要求。如《忆铁人》《“私塾先生”》

(3) 讨论:把一件事写清楚要注意什么?

① 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② 注意把经过部分写具体。

5学生根据要写的人物的特点把题目补充完整。《一个的人》。然后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列提纲,开始作文。教师巡回视察,了解学生习作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6讲评部分学生作文,具体指导通过写一件事,反映人物的某一思想品质。

第2课时

(一) 教学过程

1学生继续作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习作情况。

2指名几位学生读读自己作文中记叙具体、最能反映人物某一思想品质的部分。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选择读叙不够具体,或所记事例不能有效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片断,师生共同评改,并提出改进意见。

4学生修改,完成习作。

10、《一个________的人》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训练的要求是“用一件事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本次习作的题目是“一个的人,”横线上所要求补充的词语正是反映的“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

“习作提示”说明了“一件事”和人的“思想品质”的关系:人的思想品质往往在所做工的事中表现出来。告诉学生可以选择一件事来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例文《储蓄罐空了》点明了文章的内容,如果按题目点明中心思想的要求,题目《储蓄罐空了》

可以改为《一个尊敬长辈的人》。当然,学生也可以以具体事情为题完成本次习作。

二、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用一件事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

2学习例文,感受《储蓄罐空了》一文中蕾蕾孝敬长辈的思想感情,进一步理解思想品质和所做事情的关系。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人物思想品质与所做事情的关系,学会通过一件事反映照人物的思想品质。

教学难点:对所写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能准确选择一件事,比较具体地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

四、 教学准备:

让学生在自己熟的人中选一个较有特点的人物,想一想他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你是通过哪件事感受到的?

五、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内容和写作方法。

2学习例文,感受主人公蕾蕾孝敬长辈的思想品质,理解人物思想感情与所做事情之间的关系,选好材料开始作文。

(二)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明确本次习作任务。

2指导学习课文,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内容和写作方法。

(1) 带着问题读课文,说说本次习作训练的内容和要求。

半命题作文,写一个人。一个怎样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

(2) 阅读“习作提示”部分,说说我们可以怎样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特点。

(3) 阅读例文《储蓄罐空了》,思考:文章写谁?储蓄罐为什么会空的?这件事说明什么?

(4) 填空:《储蓄罐空了》这篇文章写()为了(),把自己节省了来的七()。这件事写出了她是一个()的人。因此,《储蓄罐空了》这个题目可以改成了《一个的人》。

3回忆本册学过的课文,哪此课文是通过事情写人物的思想品质的?其中哪些课文是通过一件事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的?反映了他们什么品质特点?是通过什么事情来表现的?

4确定本次习作自己要写的人及人物品质,选择好一件事。

(1) 交流各自要写的人,他们的特点,并说说准备通过哪件事来表现。师生共同评议所选的事,与要反映的人物品质是否相符?

(2) 读习作提示最后一段,划出句子:“注意选择好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一件事,并且把事情写完整,写具体。”想一想,我们怎们选择好一件事例呢?

① 选择的事例最能反映这个人的思想品质。如《晏子使楚》……

② 选择的事例经过部分比较具体(比较容易写具体)。如《月光曲》……

③ 在事情的经过部分,人物的言行比较具体。本册第三单元习作已经提出将人物的言行写具体的要求。如《忆铁人》《“私塾先生”》

(3) 讨论:把一件事写清楚要注意什么?

① 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② 注意把经过部分写具体。

5学生根据要写的人物的特点把题目补充完整。《一个的人》。然后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列提纲,开始作文。教师巡回视察,了解学生习作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6讲评部分学生作文,具体指导通过写一件事,反映人物的某一思想品质。

第2课时

(一) 教学过程

1学生继续作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习作情况。

2指名几位学生读读自己作文中记叙具体、最能反映人物某一思想品质的部分。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选择读叙不够具体,或所记事例不能有效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片断,师生共同评改,并提出改进意见。

4学生修改,完成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