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七色花》教学设计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三年级下册《七色花》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材分析:
《七色花》是一篇根据前苏联著名童话改写的选学课文。课文写了小女孩珍妮用神奇的七色花帮助她做事的故事,启示人们要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全文紧紧围绕“神奇的七色花”从“得花”到“用花”,层次分明。珍妮用七色花瓣做的7件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从先到后一件一件有详有略地写,条理清晰。语言重复较多。除了第6件事略写外,其他几件事基本上都按珍妮遇到什么困难或想要什么、她怎么做、结果怎样的方法叙述,写法相似。因此,教学中注意以下两点:
1.教师应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强调以学生自学为主。
2.根据童话的特点,应加强朗读练习,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进入课文描写的意境,感悟蕴含的思想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做有意义的事。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七色花的神奇作用,知道小姑娘珍妮七次用花瓣所作的事,感受用第七片花瓣帮助双腿有病的小男孩最有意义。
难点:运用幻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说说如果有一朵七色花想实现什么愿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一朵七色花,七片花瓣。轻音乐《莫扎特-睡吧小宝贝》。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激发兴趣。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美丽可爱的花朵,它们有的娇艳欲滴,有的清新秀丽,有的香气袭人,有的冷幽淡雅,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朵神奇而又美丽的花朵,它的名字叫七色花。你们想不想认识它啊?(板书课题)
师:看到这个花名你最想知道什么?(指生答)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寻找答案。
二、整体感知,初步体验。
1.自由读课文。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2. 现在老师要检测这些字你们是不是都掌握了。
珍妮、橙色、撕下、歌谣、摔碎、旋风、堵塞、板凳、跛子、健康、随便、仔细、东张西望
三、全班交流,理解内容。
1.同学们你们知道故这篇童话中的主人公是谁吗?
2.请你再读课文,试着用最简洁的话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内试着说一说。
(小姑娘珍妮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它可以满足人的愿望,于是小姑娘就用它做了七件事。课文主要讲珍妮意外地从老婆婆手里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她利用七色花的花瓣实现了自己的种种愿望,并且用它帮助了一位有残疾的小男孩的事。)
3.谁能来汇报?(指生答)
篇幅这么长的文章,你只用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就说明白了。你值得得到老师的赞扬。
4.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看看七色花是什么样子的?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指名答(老婆婆把一朵有着黄、红、蓝、绿、橙、紫和青七片彩色花瓣的花送给珍妮。)
同学们你们说这朵七色花漂亮么?请你练习读一读。谁能把它的美丽读出来。
谁愿意再尝试?
5. 恩,好一朵美丽的七色花。七色花不仅美丽,还有一个什么特点?(神奇)真会读书!
你从哪看出来的?请你也把课文中的句子读出来。(只要……就……)只要……就……能说明什么?(说明这朵花神通广大,不需要什么努力和条件,就能实现任何愿望。)谁能用只要……就……来造句。
同学们你们有想要得到的东西吗?把你最想实现的梦想填到横线上。自己练习读一读。
出示:小花瓣儿飞哟飞,飞到西来飞到东,飞到北来飞到南,绕一个圈儿转回来,我要_____________。
师;请同学们也读一读。读出神奇。
指名3个。(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好神奇男生读----飞吧,飞吧!我要……多神奇的咒语。女生读)
6.那珍妮到底有哪些愿望呢?细细的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珍妮有哪些心愿,用“—”划下来,并把这些愿望写在你们桌上的花瓣上,写1—3片花瓣。教师大屏幕辅助填空( )色花瓣帮助珍妮————。
学生通过(读读—想想—划划—写写—交流),随机引出珍妮的七个心愿:
黄色花瓣——帮助珍妮回家
红色花瓣——把打碎的花瓶复原
蓝色花瓣——带她去北极
绿色花瓣——让她从北极返回家
橙色花瓣——来了很多玩具
紫色花瓣——叫玩具都回去
青色花瓣——帮助跛腿男孩儿恢复健康
制成随机板书:(每片花瓣上的愿望由小朋友写,交流后贴到黑板上来)
7. 小朋友,珍妮用七色花瓣实现了七个愿望,你觉得哪一片花瓣实现的愿望最有意义呢?为什么?(指生答)
8.七色花只剩下最后一片花瓣了, 对最后一片花瓣珍妮格外地珍惜,珍妮说得仔细想想,还要点什么,小朋友们你们想她会想到些什么呢? (指生答)
9.她想用这仅有的一片花瓣给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给他人带来一些有意的帮助,我们再来看一看,珍妮的愿望吧,
课件出示:小花瓣儿飞哟飞,飞到西来飞到东,飞到北来飞到南,绕一个圈儿转回来,让维佳健康起来吧。
师:用最后一片最珍贵的花瓣为小男孩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她的心里是多么快乐啊!谁还能快乐地读一读.
指名读(指2到3名)
珍妮小心翼翼地撕下最后一片青色花瓣,扔出去,说:“飞吧,飞吧!让这个小男孩健康起来吧……”
师:这是珍妮最用心念的一句咒语,请读得轻一些——
师:这是最后一片珍贵的花瓣,请读得再轻些——
师:这是最有意义的一个心愿,来,静下心,深深的吸一口气,读得更轻些——
师有感情的背诵最后一段:就在那一分钟,小男孩站了起来,同珍妮玩起捉迷藏来了。
他跑呀,跑呀,珍妮怎么也赶不上!(出示图片)
师:小男孩快乐吗?仅仅是小男孩的快乐吗?还是谁的快乐?
师:这是怎样的快乐呀!(回读快乐)
师:难怪有人说——!出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四、想像延伸,扩展阅读。
过渡:多么神奇的七色花呀,要是我也能拥有一朵,那该多好,同学们,你们想要吗?好,闭上眼睛,伸出双手,嘘――听,七色花和着音乐的节奏轻盈地飞来了,小心,合拢双手,拿好了。(出示:七色花)现在,这朵神奇的七色花就属于你了,你想用七色花实现什么愿望,请你写下来。
生汇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心存美好的愿望,只要我们努力的去做,神奇的七色花一定会帮助你们实现的!
2、三年级下册《七色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七色花》是一篇根据前苏联著名童话改写的选学课文。课文写了小女孩珍妮用神奇的七色花帮助她做事的故事,启示人们要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全文紧紧围绕“神奇的七色花”从“得花”到“用花”,层次分明。珍妮用七色花瓣做的7件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从先到后一件一件有详有略地写,条理清晰。语言重复较多。除了第6件事略写外,其他几件事基本上都按珍妮遇到什么困难或想要什么、她怎么做、结果怎样的方法叙述,写法相似。因此,教学中注意以下两点:
1.教师应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强调以学生自学为主。
2.根据童话的特点,应加强朗读练习,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进入课文描写的意境,感悟蕴含的思想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做有意义的事。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七色花的神奇作用,知道小姑娘珍妮七次用花瓣所作的事,感受用第七片花瓣帮助双腿有病的小男孩最有意义。
难点:运用幻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说说如果有一朵七色花想实现什么愿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一朵七色花,七片花瓣。轻音乐《莫扎特-睡吧小宝贝》。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激发兴趣。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美丽可爱的花朵,它们有的娇艳欲滴,有的清新秀丽,有的香气袭人,有的冷幽淡雅,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朵神奇而又美丽的花朵,它的名字叫七色花。你们想不想认识它啊?(板书课题)
师:看到这个花名你最想知道什么?(指生答)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寻找答案。
二、整体感知,初步体验。
1.自由读课文。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2. 现在老师要检测这些字你们是不是都掌握了。
珍妮、橙色、撕下、歌谣、摔碎、旋风、堵塞、板凳、跛子、健康、随便、仔细、东张西望
三、全班交流,理解内容。
1.同学们你们知道故这篇童话中的主人公是谁吗?
2.请你再读课文,试着用最简洁的话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内试着说一说。
(小姑娘珍妮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它可以满足人的愿望,于是小姑娘就用它做了七件事。课文主要讲珍妮意外地从老婆婆手里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她利用七色花的花瓣实现了自己的种种愿望,并且用它帮助了一位有残疾的小男孩的事。)
3.谁能来汇报?(指生答)
篇幅这么长的文章,你只用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就说明白了。你值得得到老师的赞扬。
4.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看看七色花是什么样子的?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指名答(老婆婆把一朵有着黄、红、蓝、绿、橙、紫和青七片彩色花瓣的花送给珍妮。)
同学们你们说这朵七色花漂亮么?请你练习读一读。谁能把它的美丽读出来。
谁愿意再尝试?
5. 恩,好一朵美丽的七色花。七色花不仅美丽,还有一个什么特点?(神奇)真会读书!
你从哪看出来的?请你也把课文中的句子读出来。(只要……就……)只要……就……能说明什么?(说明这朵花神通广大,不需要什么努力和条件,就能实现任何愿望。)谁能用只要……就……来造句。
同学们你们有想要得到的东西吗?把你最想实现的梦想填到横线上。自己练习读一读。
出示:小花瓣儿飞哟飞,飞到西来飞到东,飞到北来飞到南,绕一个圈儿转回来,我要_____________。
师;请同学们也读一读。读出神奇。
指名3个。(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好神奇男生读----飞吧,飞吧!我要……多神奇的咒语。女生读)
6.那珍妮到底有哪些愿望呢?细细的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珍妮有哪些心愿,用“—”划下来,并把这些愿望写在你们桌上的花瓣上,写1—3片花瓣。教师大屏幕辅助填空( )色花瓣帮助珍妮————。
学生通过(读读—想想—划划—写写—交流),随机引出珍妮的七个心愿:
黄色花瓣——帮助珍妮回家
红色花瓣——把打碎的花瓶复原
蓝色花瓣——带她去北极
绿色花瓣——让她从北极返回家
橙色花瓣——来了很多玩具
紫色花瓣——叫玩具都回去
青色花瓣——帮助跛腿男孩儿恢复健康
制成随机板书:(每片花瓣上的愿望由小朋友写,交流后贴到黑板上来)
7. 小朋友,珍妮用七色花瓣实现了七个愿望,你觉得哪一片花瓣实现的愿望最有意义呢?为什么?(指生答)
8.七色花只剩下最后一片花瓣了, 对最后一片花瓣珍妮格外地珍惜,珍妮说得仔细想想,还要点什么,小朋友们你们想她会想到些什么呢? (指生答)
9.她想用这仅有的一片花瓣给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给他人带来一些有意的帮助,我们再来看一看,珍妮的愿望吧,
课件出示:小花瓣儿飞哟飞,飞到西来飞到东,飞到北来飞到南,绕一个圈儿转回来,让维佳健康起来吧。
师:用最后一片最珍贵的花瓣为小男孩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她的心里是多么快乐啊!谁还能快乐地读一读.
指名读(指2到3名)
珍妮小心翼翼地撕下最后一片青色花瓣,扔出去,说:“飞吧,飞吧!让这个小男孩健康起来吧……”
师:这是珍妮最用心念的一句咒语,请读得轻一些——
师:这是最后一片珍贵的花瓣,请读得再轻些——
师:这是最有意义的一个心愿,来,静下心,深深的吸一口气,读得更轻些——
师有感情的背诵最后一段:就在那一分钟,小男孩站了起来,同珍妮玩起捉迷藏来了。
他跑呀,跑呀,珍妮怎么也赶不上!(出示图片)
师:小男孩快乐吗?仅仅是小男孩的快乐吗?还是谁的快乐?
师:这是怎样的快乐呀!(回读快乐)
师:难怪有人说——!出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四、想像延伸,扩展阅读。
过渡:多么神奇的七色花呀,要是我也能拥有一朵,那该多好,同学们,你们想要吗?好,闭上眼睛,伸出双手,嘘――听,七色花和着音乐的节奏轻盈地飞来了,小心,合拢双手,拿好了。(出示:七色花)现在,这朵神奇的七色花就属于你了,你想用七色花实现什么愿望,请你写下来。
生汇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心存美好的愿望,只要我们努力的去做,神奇的七色花一定会帮助你们实现的!
3、三年级语文下册:《七色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能读准注拼音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地回答课后习题第1、2题,所提出的4个问题。
3、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习题3的三个句子。
4、 感受小女孩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双腿有病的小男孩而感到快乐的思想感感情,培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思想品德。
二、课时安排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课时教学目标
(1) 决全文生字读音及词语意思,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学习课文1、2自然段,会回答课后习题1的两个问题。
(3) 学会正确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
(二) 教学过程
(1)听歌曲,谈话揭题。
板书课题:七色花
(2)初步感知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思考:A、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B、讲了一件什么事?
(3)自学课文
要求:A、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思,并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B、带着课后1、2两题的4个问题在读课文,思考并试着划出有关句子。
C、找出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检查部分自学情况。
A、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B、讨论没弄懂的词语意思。
C、指名回答习题1的两个问题。
(5)学习1、2自然段。
A、齐读第1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B、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C、1、2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6)指导有感情朗读1、2自然段。
(7)作业 。
A、给下列带点字注上拼音。
(ní) (sī) (suì) (jiāng)
珍 妮 撕 下 打 碎 冻 僵
B、用一句话写出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 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3—11自然段,会正确回答习题2两个问题。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习题3的三个句子,正确朗读3-11自然段。
(3)感受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一个双腿有病的小男孩而感到快乐的思想感情,培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思想品质。
(二) 教学过程
(1) 谈话引入新课。
(2) 提问找出重点段。
1)、 珍妮用七色花的7片花瓣帮她做了7件事。
2)、 你认为哪片花瓣用得最有意义?为什么?
(3) 学习10、11自然段。
1)、 找出写最后一片花瓣的有关段落。
2)、 轻声读。思考并讨论:这部分内容按什么顺序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3)、读第10自然段。想象,当时珍妮会怎么想。
4)、小男孩站起来,高兴地跑啊跳啊。这时,为什么珍妮心里充满快乐?
5)、用“珍妮碰到什么困难或想要什么时,就撕下一片花瓣帮她做了什么事”的格式说说这部分主要内容。
6)、朗读。
(4) 总结学法。分5步:
1)、 找(找相应段落)
2)、 读(读有关内容)
3)、 思(思考几个问题)
4)、 概括(概括主要内容)
5)、 朗读
(5) 用同样的方法自学3~9自然段。
(6) 讨论交流。
(7) 3~7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用两个字概括。
板书:用花
看板书回答习题2的两个问题。
(8) 总结全文。
1)、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 谈谈读后感。
3)、 质疑。
4)、 如果你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你会用它帮你做哪些事?
(9) 作业 ,复述课
4、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七色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能读准注拼音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地回答课后习题第1、2题,所提出的4个问题。
3、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习题3的三个句子。
4、 感受小女孩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双腿有病的小男孩而感到快乐的思想感感情,培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思想品德。
二、课时安排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课时教学目标
(1) 决全文生字读音及词语意思,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学习课文1、2自然段,会回答课后习题1的两个问题。
(3) 学会正确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
(二) 教学过程
(1)听歌曲,谈话揭题。
板书课题:七色花
(2)初步感知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思考:A、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B、讲了一件什么事?
(3)自学课文
要求:A、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思,并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B、带着课后1、2两题的4个问题在读课文,思考并试着划出有关句子。
C、找出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检查部分自学情况。
A、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B、讨论没弄懂的词语意思。
C、指名回答习题1的两个问题。
(5)学习1、2自然段。
A、齐读第1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B、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C、1、2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6)指导有感情朗读1、2自然段。
(7)作业。
A、给下列带点字注上拼音。
(ní) (sī) (suì) (jiāng)
珍 妮 撕 下 打 碎 冻 僵
B、用一句话写出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 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3—11自然段,会正确回答习题2两个问题。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习题3的三个句子,正确朗读3-11自然段。
(3)感受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一个双腿有病的小男孩而感到快乐的思想感情,培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思想品质。
(二) 教学过程
(1) 谈话引入新课。
(2) 提问找出重点段。
1)、 珍妮用七色花的7片花瓣帮她做了7件事。
2)、 你认为哪片花瓣用得最有意义?为什么?
(3) 学习10、11自然段。
1)、 找出写最后一片花瓣的有关段落。
2)、 轻声读。思考并讨论:这部分内容按什么顺序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3)、读第10自然段。想象,当时珍妮会怎么想。
4)、小男孩站起来,高兴地跑啊跳啊。这时,为什么珍妮心里充满快乐?
5)、用“珍妮碰到什么困难或想要什么时,就撕下一片花瓣帮她做了什么事”的格式说说这部分主要内容。
6)、朗读。
(4) 总结学法。分5步:
1)、 找(找相应段落)
2)、 读(读有关内容)
3)、 思(思考几个问题)
4)、 概括(概括主要内容)
5)、 朗读
(5) 用同样的方法自学3~9自然段。
(6) 讨论交流。
(7) 3~7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用两个字概括。
板书:用花
看板书回答习题2的两个问题。
(8) 总结全文。
1)、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 谈谈读后感。
3)、 质疑。
4)、 如果你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你会用它帮你做哪些事?
(9) 作业,复述课文。
5、三年级下册《语文七色光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练习区别形近字和在语言环境重去辨别近义词,修改病句,提高写生的遣词造句能力。
2.学生积累关于仁爱之心的名人名言。
3.鼓励学生走进社会,通过访问、写作等实践活动,能用爱心与人相处。
教学中难点:提高学生区别形近字、近义词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练
1.区别形近字区分形近字的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
2.区别近义词。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习,然后集体订正。让学生利用近义词进行造句练习。进一步辨别词义。
3.修改病句。让学生先读一读龙龙给我们的提示。学生尝试独立进行汇报交流,集体核对。
二、日积月累。
1.学生练读这些句子。
2.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扩展,向大家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仁爱之心的名人名言。
三、知识窗。
1.学生独立阅读《饺子的来历》
2.学生来拓展说一说自己收集的一有关饺子来历的其他传说。
四、总结
6、二年级下册《语文七色光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在词句训练中,抓特点,找规律,培养语感。
2. 按类别抓特点,积累成语歇后语。
3. 从成语和熟语中体会到事物间都是有联系的。
4.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把握主要内容,并做简要轻述。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句式训练中抓特点。
教学流程:
1. 字词句综合练习。
第一项活动是两组同音字分辨。
(1)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发散思维:找学过的同音字。
第二项活动是补充句子,让学生在句式训练中感性认识句式。
让学生同桌讨论后在集体订正最佳答案。
2. 日积月累
第一项是反义词的积累,让学生读、填、谈,把反义词记住。
开火车进行记忆。
第二项是常见歇后语,其目的不在于从概念上让学生知道什么叫歇后语,而是通过感情认识这种现象。
3. 知识窗
引导他们通过字面意思,联系事例等方法来谈。
4. 听说训练。
本项活动是对学生听记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7、三年级下册《语文七色光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字词训练,巩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与运用。
2.积累关于“勇敢坚强”方面的诗句。
3.通过“知识窗”,了解老一辈革命家刘伯承的生平事迹。
4.通过搜集资料、当讲解员,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收集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短文或图片,为课堂交流做好准备。
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1.导入。
播放课件: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语文七色光”乐园,你们想去看看那里有什么吗?乐园有很多可玩的地方,但是只有答对问题过了关才可以往下走。
2.第一关:七色花。
⑴出示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⑵出示第2题。
指名说,用各种形式朗读。
3.第二关:妙语堂。
“妙语堂”里更是妙语连珠,我们在这里会有什么发现呢?一起进去看看吧!
出示:百花图
谁先背下来,百花园的花就会为谁开放一次,看谁背得快。
出示语句(配有相关的图片)。
4.第三关:丰收园。
你们肯定能猜到,来到这个园子,里面有很多知识等着你来收获。
多种形式朗读短文,交流感受。
5.小结。
今天我们在知识花园中畅游了一番,希望大家以后能在知识的海洋有更多的收获。
8、三年级下册《语文七色光四》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贴七色花)同学们快看这朵美丽的花,放出七色光芒,将带我们去乐趣无穷的“语文七色光”乐园啦!(板题)相信同学们今天一定会从这儿获取更多的新知识,我们一起努力吧!
二、自主活动,合作探究
(一)练
1、今天天气格外好,森林里面真热闹,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老虎大王”要过生日,动物们都精心准备了礼物。想知道他们准备的什么礼物吗?那要先读准礼物上的字音,才能知道送的是什么礼物?大家有信心吗?(出示卡片)生读 齐读(贴黑板上)“老虎大王”的收获可真不小,接了这么多礼物呀!
2、不知同学们在学完这一单元后有多少收获,增识了多少汉字?现在,同学们就把你在本单元增识的汉字写在书上,一会儿我找同学说,看谁增识的汉字多。(生说)
师小结: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认真学好汉字,还应注意在生活中多识字。
3、“老虎大王”陆续收到了动物们的礼物,别提有多开心了。小狐狸看到小动物纷纷给“老虎大王”献上了自己的礼物,自己也不甘示弱,趾高气扬地对大家说:“今天是‘老虎大王’的生日,我们来做个游戏,谁答对我的问题,才能参加大王的生日宴会。”小狐狸提的是什么问题呢?现在同学们看书“练”里的第二题,分别写出下面各词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生写、生说)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通过大家的努力,小动物们终于可以参加生日宴会了,非常高兴。
4、生日宴会开始了,多数小动物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可有几个小动物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同学们能帮帮他们吗?
我找同学读一下第三题的要求(生读)
现在同学们赶快给他们对号入座吧!(生写)指名说 指名读
师小结:同学们以后在写作文的时候,要注意把句子排好队,这样才能把内容表达得更清楚、更明白。
(二)知识窗
新年过后,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上了对联,现在大家回忆回忆,你家的门上贴的什么对联?(生说)
2、那大家对对联了解多少呢?让我们再次打开知识窗,看看在那里为我们准备了什么?自由读,读准字音。
3、指名读,考虑:通过他读你知道了什么?(生说)
(三)日积月累
2007年春节已经过去了,在过春节时,不知同学们都干了些什么?(生说)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关于描写春节的古诗(打开书)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互读并讨论讨论每句诗写的什么意思?(生说)齐读、指名背、齐背
三、课外延伸
你还会背关于其他节日的古诗,背给大家听。(生背)
师小结:古诗是中华文化中的绚丽瑰宝,可得多背一些古诗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呀,做一个自豪的中国人!
四、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在“七色光”园地畅游,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学会了思考,还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学好本领,为祖国作贡献。
9、一年级下册《语文七色光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语文七色光有四个栏目“练”“日积月累”“知识窗”“听故事材料”,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之中学习。
教学理念:
1、语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语文的课堂是开放的。
2、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悟代词的正确使用方法。
2、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文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学生收集的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在这有趣的《语文七色光》中见面了,我们会在这里学到许多新知识,增长见识。
一、选字填空
1、 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2、 让学生多读例句,然后小组里讨论。
3、 结合字义的生活实际,举例来熟练代词的使用权用方法。
二、日积月累
1、自由读小诗
2、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体会诗中“我”美好的愿望。
3、鼓励学生课外多背同首这样的小诗,在班上交流。
第二课时
导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在“语文七色光”园地中开展活动,请你们继续努力。
一、知识窗
1、自由读,读时不认识的字看拼音,然后分小组说一说通过这个知识窗你了解了什么?
2、 补充提问:你知道你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给自己的父母过过生日吗?今年的父亲节,母亲节,老人节分别是哪一天?你想在父亲节,母亲节,老人节或他们的生日的时候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3、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特另的日子,在这些特别的日了里我们应该怎样做?
二、“胖胖的小手”
1、先让学生仔细听,听明白再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谈自己的想像。
2、选取出组里讲得最好的在全班把想像的故事讲给大家听。